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酥油中17种真菌毒素
1
作者 严晓贤 吴兴强 +5 位作者 夏寒 仝凯旋 常巧英 范春林 朱浙辉 陈辉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37,共8页
旨在为酥油中真菌毒素污染风险的监测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QuEChERS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酥油中1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酥油样品经过3%甲酸水和3%甲酸乙腈溶液分步提取后,加入MgSO_(4)和NaCl进行... 旨在为酥油中真菌毒素污染风险的监测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QuEChERS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酥油中1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酥油样品经过3%甲酸水和3%甲酸乙腈溶液分步提取后,加入MgSO_(4)和NaCl进行盐析处理,通过0℃低温离心和正己烷除脂,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吸附剂作为净化填料净化后,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实现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7种真菌毒素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 1,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15~3.00μg/kg,定量限(LOQ)为0.50~10.00μg/kg;在1、2、10倍LOQ加标水平下,17种真菌毒素的回收率为72.3%~112.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8.0%;应用该方法对20批次酥油样品进行检测,在3批次样品中检出了伏马毒素B2,2批次样品中检出T-2毒素。综上,该方法具有灵敏度好,准确度高的特点,可作为酥油中真菌毒素的日常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酥油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藏茶中88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2
作者 严晓贤 仝凯旋 +6 位作者 朱浙辉 谢瑜杰 吴兴强 常巧英 石志红 范春林 陈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0-599,共10页
建立了藏茶中88种农药残留的改进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UPLC-MS/MS)检测方法。藏茶样品以1%乙酸乙腈提取和2 g NaCl盐析处理,经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P)、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后,以0.01... 建立了藏茶中88种农药残留的改进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UPLC-MS/MS)检测方法。藏茶样品以1%乙酸乙腈提取和2 g NaCl盐析处理,经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P)、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后,以0.01%甲酸水溶液(含2 mmol/L甲酸铵)和0.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µm)色谱柱在15 min内实现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藏茶中88种农药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0),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15~3µg/kg和0.5~10µg/kg。在1、2、10倍LOQ 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2%~108%、73.2~109%、72.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12%。将该方法应用于12批实际样品检测,所有样品均检出农药,其中有4批次样品中吡虫啉超限量值。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能够满足藏茶中88种农药的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QuEChERS 藏茶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式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快速测定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寒 仝凯旋 +6 位作者 朱浙辉 谢瑜杰 吴兴强 常巧英 张红医 范春林 陈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73,共9页
建立了一步式QuEChERS自动提取和净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样品水化后,经乙腈提取,加入4.0 g MgSO_(4)和1.0 g NaCl除水,经十八烷基硅烷(C_(18))和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净化,采用DB-... 建立了一步式QuEChERS自动提取和净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样品水化后,经乙腈提取,加入4.0 g MgSO_(4)和1.0 g NaCl除水,经十八烷基硅烷(C_(18))和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净化,采用DB-Heavy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15种N-亚硝胺,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N-亚硝胺分离性能良好,在0.1~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0;检出限(LOD)为0.05~0.20μg/kg,定量限(LOQ)为0.10~0.50μg/kg;在1倍、2倍和10倍LOQ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4%~102.1%、80.6%~109.5%、83.0%~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6.0%。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种不同加工工艺的市售样品,其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异丁胺、N-亚硝基二正丁胺、N-亚硝基甲基苯胺、N-亚硝基乙基苯胺、N-亚硝基吡咯烷、N-亚硝基二苯胺)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平均含量为0.08~20.18μg/kg,且熟制风干牦牛肉中N-亚硝胺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均高于传统生制风干牦牛肉。该方法实现了前处理的自动化,相较于其他传统方法,操作简单,实验效率高,人为影响因素小,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风干牦牛肉中15种N-亚硝胺的快速测定,为研究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测定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式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N-亚硝胺 风干牦牛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对泡菜源混菌体系杀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梅源 葛黎红 +4 位作者 杨锐 黄玉立 杨梦露 扎西达瓦 赵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该研究制备了泡菜源的3种乳酸菌和2种酵母组成的混菌体系,并考察不同低温等离子体杀菌(CPS)处理对泡菜源微生物模拟混菌体系的杀菌效果,并评估混菌体系的产膜、产气、产酸和耐酸特性。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相同、处理时间相同时,5种微生... 该研究制备了泡菜源的3种乳酸菌和2种酵母组成的混菌体系,并考察不同低温等离子体杀菌(CPS)处理对泡菜源微生物模拟混菌体系的杀菌效果,并评估混菌体系的产膜、产气、产酸和耐酸特性。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相同、处理时间相同时,5种微生物的存活率均随处理时间、放电电压的增加而降低。当处理时间≥9 min时,放电电压越高,膜璞积累量及产气能力下降;但产气效果差异不明显。最佳CPS处理条件为放电电压160 k V,处理时间9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当发酵31 h时,混菌体系中微生物生物量(OD_(600 nm)值)最低(1.35),有效减缓了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pH值最高(4.12),抑制了微生物产酸,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杀菌 乳酸菌 酵母菌 混菌体系 泡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增强脉冲强光保鲜鲜切荸荠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彭光华 王璐瑶 +3 位作者 涂贻轩 严守雷 李洁 王清章 《长江蔬菜》 2019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以达到最好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脉冲强光处理10 min和脉冲强光处理15 min复合30%乙醇处理的保鲜效果较优,其中脉冲强光处理10 min的后期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脉冲强光 杀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保湿时间对西兰花主要采后病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光华 赵安娜 +3 位作者 涂贻轩 严守雷 李洁 王清章 《长江蔬菜》 2019年第14期72-76,共5页
为了解西兰花采后病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选取温度和湿度2个重要的环境因子,探究在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条件下,病原菌对西兰花的侵染能力。结果表明,在低温5℃和10℃条件下,保湿0~72 h内,西兰花接种致病菌株后均未发病。建议在西兰花贮藏运... 为了解西兰花采后病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选取温度和湿度2个重要的环境因子,探究在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条件下,病原菌对西兰花的侵染能力。结果表明,在低温5℃和10℃条件下,保湿0~72 h内,西兰花接种致病菌株后均未发病。建议在西兰花贮藏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并采取保湿措施,能起到显著的保鲜效果,并抑制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采后病害 致病力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乙醇浸提对油葵饼粕残油率的影响
7
作者 朱浙辉 巩发永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9期85-,共1页
为优化微波乙醇浸提油葵油的工艺,探讨浸提的乙醇浓度、浸提温度等因素对油葵仁含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不同浓度、温度和固液比浸提条件下对油葵饼粕残油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不同浸提因素水平下,乙醇浓度为98%... 为优化微波乙醇浸提油葵油的工艺,探讨浸提的乙醇浓度、浸提温度等因素对油葵仁含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不同浓度、温度和固液比浸提条件下对油葵饼粕残油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不同浸提因素水平下,乙醇浓度为98%、浸提温度为140℃、固液比为1:9时,饼粕残油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微波 乙醇浸提 残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