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对牛冠状病毒复制具有抑制效应藏药的筛选
1
作者 赵龙 林静怡 +5 位作者 豆薇 徐婷萱 顾庆云 高海慧 李生庆 郭抗抗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6-838,共13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牛冠状病毒(BCoV)体外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藏药。构建BCoV核衣壳(N)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将纯化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和兔,获得鼠抗和兔抗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用于测定BCoV复制的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牛冠状病毒(BCoV)体外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藏药。构建BCoV核衣壳(N)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将纯化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和兔,获得鼠抗和兔抗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用于测定BCoV复制的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水煎法获得21种候选藏药的水提物,CCK-8法测定水提物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8)的最大安全浓度,以BCoV感染HCT-8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BCoV感染组、藏药水提物处理组、利巴韦林处理组,在BCoV感染24 h后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IFA测定细胞中BCoV复制量,统计分析藏药水提物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筛选对BCoV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藏药。结果显示:分别制备鼠抗与兔抗BCoV 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BCoV的Western blot与IFA方法;21种藏药中的15种具有显著抑制BCoV复制效应(P<0.01),其中青藏大戟、诃子、瑞香狼毒3种藏药对BCoV复制的抑制作用优于利巴韦林。本研究筛选到15种对BCoV体外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藏药,其中青藏大戟、诃子、瑞香狼毒3种藏药抑制作用效果显著,为BCoV防治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核衣壳蛋白 多克隆抗体 藏药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奶山羊源葡萄球菌藏药筛选及对小鼠乳房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2
作者 李启瑞 豆薇 +2 位作者 顾庆云 李生庆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4,共8页
乳房炎是影响奶山羊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奶山羊乳房炎,但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已导致细菌耐药和兽药残留等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寻找替代抗菌药物治疗乳房炎具有重要意义。选取9种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免疫... 乳房炎是影响奶山羊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奶山羊乳房炎,但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已导致细菌耐药和兽药残留等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寻找替代抗菌药物治疗乳房炎具有重要意义。选取9种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的藏药,使用水提法提取其有效成分。然后采用水提物与细菌共培养的方式探究其体外抑菌作用。同时,使用SPF级昆明系小鼠验证藏药水提物的安全性,并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小鼠乳房炎动物模型,使用前期证明具有体外抑菌作用的藏药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病变情况。此外,使用qPCR方法分别检测不同组内小鼠乳腺组织TNF-α、IL-6、IL-8、IL-1β4种炎症因子表达量,结果表明,TNF-α、IL-6、IL-8、IL-1β4种炎症因子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当藏药灌注时间达到14 d时炎症因子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IL-1β下降最为明显,但与阴性组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藏药中甘青青兰、蒺藜在原药浓度1 g/mL时对4种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小鼠安全性试验表明,在原药浓度为1 g/mL时用药剂量在400μL以下时,两组小鼠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同时,在藏药治疗中仅甘青青兰能够有效缓解小鼠乳腺组织的炎症情况。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一种同时具有体内、体外抗葡萄球菌作用的藏药,为综合开发藏药治疗奶山羊乳房炎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乳房炎 藏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猪轮状病毒8种藏药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豆薇 赵龙 +8 位作者 郝峰 吕长荣 王栋 陈晨 高海慧 韩生义 顾庆云 李生庆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为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藏药,对前期研究发现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诃子、甘青乌头、矮紫堇、甘青青兰、川西獐牙菜、短穗兔耳草、铁棒锤、瑞香狼毒等8种藏药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研究。用水提法对8种藏药进行处理,通过浓缩、真空干... 为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藏药,对前期研究发现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诃子、甘青乌头、矮紫堇、甘青青兰、川西獐牙菜、短穗兔耳草、铁棒锤、瑞香狼毒等8种藏药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研究。用水提法对8种藏药进行处理,通过浓缩、真空干燥后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提物,以猪轮状病毒(PoRV)为受试对象,利巴韦林为对照。采用CCK-8测定药物安全浓度,用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间接免疫荧光相结合的方法测定8种药物体外抗猪轮状病毒作用。结果表明,诃子、甘青乌头、甘青青兰、短穗兔耳草、川西獐牙菜、铁棒锤、瑞香狼毒、矮紫堇8种藏药提取物和利巴韦林药物对MA-104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0.02、0.49、0.98、2.60、7.81、15.63、1.30、31.25、0.20 mg/mL。在药物与病毒预先作用的方式下,川西獐牙菜、瑞香狼毒、短穗兔耳草、铁棒锤、诃子5种藏药提取物和利巴韦林对猪轮状病毒的最大抑制率均超过50%,分别为87.37%、91.55%、86.19%、91.88%、63.74%、96.33%,能有效减轻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其余3种藏药提取物对PoRV致细胞病变的最大抑制率均低于20%。对PoRV最大抑制率超过50%的5种藏药进一步试验发现,5种藏药提取物显著降低了病毒的复制增殖能力(P<0.001),有效减少了病毒在MA-104细胞的感染。研究结果证明5种藏药提取物对PoRV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为抗病毒藏药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猪轮状病毒 抗病毒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感染大肠杆菌白羽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回肠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兰 高嫣君 +3 位作者 罗军 王婧 顾庆云 蒋春茂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5-48,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感染大肠杆菌白羽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回肠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将60只60日龄白羽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组分3笼饲养,每笼分别饲养7、7、6只),分别记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复方中... 文章旨在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感染大肠杆菌白羽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回肠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将60只60日龄白羽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组分3笼饲养,每笼分别饲养7、7、6只),分别记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复方中药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2组每羽腹腔注射2 mL大肠杆菌菌液,观察鸡只反应,待出现明显腹泻症状时开始给药。复方中药组按照100 g/L(以生药量计算)饮水给药,连用3 d,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不给药。结果显示,感染对照组和复方中药组鸡只接种后均出现腹泻症状,给药第3天,复方中药组粪便分数恢复到与健康对照组相似水平;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组可显著改善鸡只体重下降(P<0.05),显著降低鸡只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P<0.05),显著下调回肠炎性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基因mRNA表达(P<0.05),显著上调回肠抑炎因子IL-10和TGF-β基因mRNA表达(P<0.05)。综上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能缓解大肠杆菌引起的白羽鸡体重下降和肝肾损伤,并通过抑制肠道促炎因子分泌,以及促进抑炎因子分泌来缓解鸡肠道炎症损伤。因此,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感染具有理想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提取物 大肠杆菌 腹泻 白羽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提取及其对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顾庆云 李小英 +3 位作者 马玉俊 孙瑜 李鼎 杨晶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69,共5页
波棱瓜子是一种传统藏药,主要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首先提取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并探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375、750、1500 mg/kg)对由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末次给药后1 h... 波棱瓜子是一种传统藏药,主要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首先提取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并探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375、750、1500 mg/kg)对由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末次给药后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以350 mg/kg剂量腹腔注射APAP溶液。试验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6 h后对小鼠称重后取材,观察各组肝脏大体情况和肝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血并测定血清中AST、ALP和ALT的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AP模型组肝脏有明显水肿,肝脏系数显著增大,血清AST、ALP和ALT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的肝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小鼠的肝索结构紊乱,有大量炎症细胞,肝细胞核固缩、空泡。与APAP模型组比较,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各剂量组肝脏水肿减轻,肝脏系数、AST、ALP、ALT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小鼠肝脏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得到改善。说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棱瓜子 总木脂素 对乙酰氨基酚 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功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俊书 徐进强 +3 位作者 封家旺 顾庆云 赵晓民 金红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了丰富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基因组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其潜在毒力因子基因和耐药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遗传学支持数据。无菌采集病死牦牛的脾脏,分离培养1株细菌,经过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16S rRNA比对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 为了丰富西藏牦牛巴氏杆菌基因组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其潜在毒力因子基因和耐药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遗传学支持数据。无菌采集病死牦牛的脾脏,分离培养1株细菌,经过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16S rRNA比对和荚膜血清型PCR鉴定,确定分离菌株类型,经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VFDB、COG、CARD、KEGG数据库比对注释,确定基因的功能及相关描述信息。结果显示,Tbs20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Tbs20,分离菌株Tbs20基因组全长3061796 bp,基因数量2852个,基因平均长度911.57 bp,C+G含量47.26%。非编码RNA 116个(4.07%),重复序列数151个(5.29%),确定了全基因组中的2395个COG、2127个KEGG基因和177个毒力因子,未发现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菌株Tbs20预测到的毒力因子和其他相关报道存在一定差异,且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的存在,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少使用抗菌药物有关。研究结果可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免疫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