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和夏尔巴人15个常染色体STRs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致英 范小伟 +5 位作者 贺娜 张瑶 赵一多 刘芳 马利锋 康龙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了探究生活在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人和夏尔巴人的亲缘关系,选取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藏族人225例和夏尔巴人181例,对他们的15个常染色体遗传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s)进行基因分型,将二者与一些高原人群及世界其他人群... 为了探究生活在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人和夏尔巴人的亲缘关系,选取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藏族人225例和夏尔巴人181例,对他们的15个常染色体遗传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s)进行基因分型,将二者与一些高原人群及世界其他人群进行比对.采用Cervus3.0、Arlequin3.5、Structure2.3.4、R3.0.3、Distruct1.1等统计分析软件,对高原人群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在藏族人群中共检测出141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2~0.6222之间;在夏尔巴人群中共检测出139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8~0.5691之间.15个位点中,藏族人群的TPOX、D3S1358、TH01位点和夏尔巴人群的D18S51、FGA位点的多态性不高,其余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在STRs遗传结构上,藏族人和夏尔巴人与东亚人群最为接近,与非洲人和欧洲白人相似程度较低.由此认为,藏族人和夏尔巴人都属于东亚人群的一员,高原人群与东亚人群有着共同的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 夏尔巴人 STRS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咪唑类H_(2)S荧光探针的构建及生物成像
2
作者 侯扬眉 张小晗 +3 位作者 徐晨歌 仇佳琪 丁映淇 杨美盼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7-1244,共8页
以菲咪唑类衍生物为荧光团,2,4-二硝基苯醚为猝灭基团以及H_(2)S的特异性识别基团,构建了一种新型小分子荧光探针,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由于2,4-二硝基苯醚的猝灭作用,探针溶液本身无荧光,加入H_(2)S后,二硝基... 以菲咪唑类衍生物为荧光团,2,4-二硝基苯醚为猝灭基团以及H_(2)S的特异性识别基团,构建了一种新型小分子荧光探针,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由于2,4-二硝基苯醚的猝灭作用,探针溶液本身无荧光,加入H_(2)S后,二硝基苯醚基团发生硫解,探针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释放出荧光团,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探针对H_(2)S展示出优异的选择性、抗干扰性和灵敏度。同时,探针具备良好的定量检测H_(2)S的能力,荧光强度与H_(2)S浓度呈线性关系,响应范围为0~50μmol·L^(-1),检测限为0.56μM。此外,探针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成功应用于监测活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H_(2)S,在生物体染色和标记,甚至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探针 监测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