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西藏传统古建筑三维精细化重建——以布达拉宫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晓波 李欣亮 +2 位作者 赵青 曹瑞雪 魏士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共5页
西藏传统古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三维重建为这些优秀历史遗迹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途径。布达拉宫是西藏特有的古堡式建筑群,结构复杂、造型独特,难以使用单一数据源来精确还原其真实空间三维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维... 西藏传统古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三维重建为这些优秀历史遗迹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途径。布达拉宫是西藏特有的古堡式建筑群,结构复杂、造型独特,难以使用单一数据源来精确还原其真实空间三维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三维重建方法,针对古建筑不同部位、特点及精度要求,采用多种数据源和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三维模型逼真度高、效果良好,为数字化旅游提供了三维模型资源、古堡式建筑群数字化存档和后期的修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三维扫描 照片建模 布达拉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VR-Platform的校园虚拟漫游系统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晓波 陈邦泽 +3 位作者 张文翔 曹海龙 李欣亮 赵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114,共5页
为了紧跟高校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VR-Platform设计,实现三维校园虚拟漫游系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校园主要建筑点云,用3ds Max建立校园建筑三维模型,以卫星地图截取校园地图为背景制作校园地形... 为了紧跟高校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VR-Platform设计,实现三维校园虚拟漫游系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校园主要建筑点云,用3ds Max建立校园建筑三维模型,以卫星地图截取校园地图为背景制作校园地形、道路、辅助设施、树木花草三维模型,合并简化三维模型、材质贴图、灯光布置、烘焙后将模型导入VR-Platform;制作导航图、架设多台相机、设置碰撞检测、添加骨骼角色、嵌入多媒体;通过键盘、鼠标和距离触发查看校园介绍等内容,实现虚拟场景的人机交互控制。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虚拟校园场景逼真,沉浸感强,可多角度全方位自由漫游,在校园处突等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校园漫游系统 点云 三维模型 虚拟现实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类别分层分离的不透水面间接提取——以兰州城关区EO-1 ALI图像为例
3
作者 刘炜 王聪华 +1 位作者 赵尔平 雒伟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5,185,共10页
以兰州市城关区EO-1 ALI图像作为基础数据源,对比LOOC与最邻近分类(NNC)方法提取不透水面的精度差异. LOOC方法对融合后EO-1 ALI图像进行LBV变换,将变换结果作为解译底图;设置4个尺度层次,分别对应水体、农用地、灌木林地、城市绿地和... 以兰州市城关区EO-1 ALI图像作为基础数据源,对比LOOC与最邻近分类(NNC)方法提取不透水面的精度差异. LOOC方法对融合后EO-1 ALI图像进行LBV变换,将变换结果作为解译底图;设置4个尺度层次,分别对应水体、农用地、灌木林地、城市绿地和草地这5种主要背景类别,对解译底图执行4尺度面向对象分割;将上述类别对象的光谱特征和形态特征差异作为判别规则,利用决策树分类,将这5种背景类别依次从解译底图上提取、分离,生成不透水面初级提取图层;通过光谱反射率差异分析,选定EO-1 ALI图像的近红外波段8和中红外波段10作为分类特征,利用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非监督分类,从初级图层中分离出砂土、阴影这两种与高、低反照度不透水面光谱特征相近的类别,采用数学形态学开闭运算整饬图像,生成不透水面二级提取图层.结合目视评判和总体精度、 Kappa系数,定量分析LOOC方法与NNC方法的提取精度差异.结果表明:LOOC方法提取不透水面的总体精度、 Kappa系数分别为87.13%、 0.830 3,较NNC方法分别提高5.91%、 7.19%.LOOC方法依据各背景类别的遥感多特征知识,分两级将其分离出解译底图,从而间接、逐步逼近不透水面精准空间分布信息,辨识不透水面的效率优于NN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1ALI图像 不透水面 光谱反射率 LBV变换 最邻近分类(N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