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天保工程区管护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聂峰
李锐
《绿色科技》
2022年第3期159-162,共4页
以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2019年实施进展自治区级复查有关数据为基础,实地调研了工程区的管护任务、管护体系、管护责任和管护效果,结果发现工程区内管护体系符合当地实际,各级管理单位能很好的履职,各县域乱砍滥伐现象较好...
以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2019年实施进展自治区级复查有关数据为基础,实地调研了工程区的管护任务、管护体系、管护责任和管护效果,结果发现工程区内管护体系符合当地实际,各级管理单位能很好的履职,各县域乱砍滥伐现象较好地得到了遏制,在广大护林员的管护下,农牧民群众护林、爱林、造林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工程区内水土流失减缓,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但同时在天保工程管护中存在签约管护面积与要求管护面积不一致、部分违法、基层林业管理机构技术力量不足、人才匮乏等现象,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科学实施天保工程管护和提高管理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管护
现状
问题
对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杉叶疫病根球壳孢菌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秀兰
张岩
+2 位作者
杨春琳
袁川
刘应高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从四川二郎山人工云杉林分离得到云杉叶疫病病原菌,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得到的序列与NCBI中的根球壳孢菌(Rhizosphaera kalkhoffi)相似度达99%。比较分析了NCBI及四川二郎山分离到的根球壳孢菌ITS区序列,采用软件primer5.0设...
从四川二郎山人工云杉林分离得到云杉叶疫病病原菌,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得到的序列与NCBI中的根球壳孢菌(Rhizosphaera kalkhoffi)相似度达99%。比较分析了NCBI及四川二郎山分离到的根球壳孢菌ITS区序列,采用软件primer5.0设计20个引物。通过对32株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筛选得到3个特异性引物对ZYZ6、ZYZ7、ZYZ8。改变DNA模板浓度进行扩增检测,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引物对ZYZ6F/ZYZ6R检测灵敏度最高,可达到0.1 pg/μL。利用ZYZ6F/ZYZ6R对四川二郎山人工云杉针叶DNA进行检测,扩增得到310 bp左右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根球壳孢菌相似度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叶疫病
根球壳孢菌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度量误差模型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云南云杉相容性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文业
贺鹏
肖前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1期8-12,共5页
以云南云杉实测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利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相容性的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无论常规模型还是分段模型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相关统计指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而二元地...
以云南云杉实测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利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相容性的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无论常规模型还是分段模型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相关统计指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而二元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相关指标与一元模型相比差异不大;常规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在小径阶下存在明显的偏差,分段模型从整体上能够有效地解决系统偏差问题;所建的分段一元立木材积模型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精度分别到了90%和95%,同时分段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精度均到了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材积
地上生物量
度量误差模型
分段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野牦牛的起源与现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务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野牦牛体形庞大,四肢粗短,在后颈部有一明显的隆起。大多数野牦牛都是黑褐色的,偶尔会出现棕色、金黄色个体。体重可达600-1200公斤。野牦牛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发生历史。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以及至亚洲北部。现在野牦牛几乎仅幸存于中国的...
野牦牛体形庞大,四肢粗短,在后颈部有一明显的隆起。大多数野牦牛都是黑褐色的,偶尔会出现棕色、金黄色个体。体重可达600-1200公斤。野牦牛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发生历史。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以及至亚洲北部。现在野牦牛几乎仅幸存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分布区域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之上,不足40万平方公里,估计世界上现存的野牦牛总数不超过15,000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牦牛
起源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天保工程区管护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聂峰
李锐
机构
西藏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国家
林业
和草原局中南
调查
规划
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2年第3期159-162,共4页
基金
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2019年实施进展自治区级复查。
文摘
以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2019年实施进展自治区级复查有关数据为基础,实地调研了工程区的管护任务、管护体系、管护责任和管护效果,结果发现工程区内管护体系符合当地实际,各级管理单位能很好的履职,各县域乱砍滥伐现象较好地得到了遏制,在广大护林员的管护下,农牧民群众护林、爱林、造林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工程区内水土流失减缓,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但同时在天保工程管护中存在签约管护面积与要求管护面积不一致、部分违法、基层林业管理机构技术力量不足、人才匮乏等现象,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科学实施天保工程管护和提高管理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保工程
管护
现状
问题
对策
西藏
Keywords
natural prote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status quo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Tibet
分类号
S7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杉叶疫病根球壳孢菌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秀兰
张岩
杨春琳
袁川
刘应高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西藏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四川省广安市
林业
局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09ZA068)
文摘
从四川二郎山人工云杉林分离得到云杉叶疫病病原菌,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得到的序列与NCBI中的根球壳孢菌(Rhizosphaera kalkhoffi)相似度达99%。比较分析了NCBI及四川二郎山分离到的根球壳孢菌ITS区序列,采用软件primer5.0设计20个引物。通过对32株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筛选得到3个特异性引物对ZYZ6、ZYZ7、ZYZ8。改变DNA模板浓度进行扩增检测,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引物对ZYZ6F/ZYZ6R检测灵敏度最高,可达到0.1 pg/μL。利用ZYZ6F/ZYZ6R对四川二郎山人工云杉针叶DNA进行检测,扩增得到310 bp左右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根球壳孢菌相似度达99%。
关键词
云杉叶疫病
根球壳孢菌
分子检测
Keywords
spruce needle blight
Rhizosphaera kalkhoffii
molecular detection
分类号
S763.1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度量误差模型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云南云杉相容性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文业
贺鹏
肖前辉
机构
西藏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国家
林业
局中南
林业
调查
规划
设计院
出处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1期8-12,共5页
文摘
以云南云杉实测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利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相容性的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无论常规模型还是分段模型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相关统计指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而二元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相关指标与一元模型相比差异不大;常规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在小径阶下存在明显的偏差,分段模型从整体上能够有效地解决系统偏差问题;所建的分段一元立木材积模型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精度分别到了90%和95%,同时分段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精度均到了97%。
关键词
立木材积
地上生物量
度量误差模型
分段建模
Keywords
volume
above-ground biomass
error-variable-model
segmented modeling
分类号
S718.556 [农业科学—林学]
S758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野牦牛的起源与现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务林
机构
西藏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文摘
野牦牛体形庞大,四肢粗短,在后颈部有一明显的隆起。大多数野牦牛都是黑褐色的,偶尔会出现棕色、金黄色个体。体重可达600-1200公斤。野牦牛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发生历史。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以及至亚洲北部。现在野牦牛几乎仅幸存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分布区域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之上,不足40万平方公里,估计世界上现存的野牦牛总数不超过15,000头。
关键词
野牦牛
起源
现状
Keywords
Wild yaks
origin
current situation
分类号
S823.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天保工程区管护问题及对策
聂峰
李锐
《绿色科技》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杉叶疫病根球壳孢菌的分子检测
许秀兰
张岩
杨春琳
袁川
刘应高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度量误差模型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云南云杉相容性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
梁文业
贺鹏
肖前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野牦牛的起源与现状
刘务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