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昌都地区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侯栋
孙晓光
+1 位作者
卓永
郭龙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5期8665-8666,8669,共3页
1980 ~2012年昌都地区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昌都地区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雷电灾害防御的对策.结果表明,昌都地区雷暴日数有明...
1980 ~2012年昌都地区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昌都地区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雷电灾害防御的对策.结果表明,昌都地区雷暴日数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西北—东南向中南部地区的逐渐递减;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表现为呈逐年代减少的趋势,1980年以来,雷暴日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减少幅度为2.322d/10a,各地雷暴日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减少比较明显的为类乌齐,左贡、丁青、芒康、八宿等地也呈现减少趋势,但昌都、洛隆呈现不显著增多趋势;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为雷暴活动的高峰季节;月变化呈单峰型,主要出现在5~9月,约占年雷暴日数的94.2%,其中7月份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日数
变化特征
防御对策
昌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标准降水指数的昌都地区夏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腾
孙晓光
+1 位作者
石磊
李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41-14743,共3页
基于1980~2011年昌都地区7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昌都地区夏季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昌都地区夏季干旱的发生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是较严重的干旱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轻旱...
基于1980~2011年昌都地区7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昌都地区夏季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昌都地区夏季干旱的发生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是较严重的干旱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轻旱和重旱的发生次数急剧减少,中旱的发生次数保持稳定。根据主成分分析,昌都地区夏季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因子分析将昌都地区分为北部、西部和南部3个区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北部干旱多于西部和南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前期西部干旱增加,多于北部和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
时空特征
昌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的西藏阿里地区草地覆盖时空变化
被引量:
11
3
作者
边多
普布次仁
+1 位作者
尼珍
刘奎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8,共6页
利用MODIS MOD13Q1(V005L3)遥感数据和GIS技术,结合多种统计、计算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2000-2012年期间草地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阿里地区NDVI总体呈正态分布,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8.6%,其中覆盖度为20%-40%的比例最大,...
利用MODIS MOD13Q1(V005L3)遥感数据和GIS技术,结合多种统计、计算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2000-2012年期间草地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阿里地区NDVI总体呈正态分布,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8.6%,其中覆盖度为20%-40%的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46%,表明阿里地区植被总体长势较稀疏。②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看,稳定或无变化区域占整个地区面积的69%,而轻微退化和显著退化区域占13.3%,轻微改善和显著改善区域占13.2%,表明阿里地区植被覆盖度处于较稳定状态,年际变化分析表明进入2010年以来植被长势有所改善。从空间分布上看变好区域主要分布在改则、措勤、普兰等县,特别是改则县北部羌塘自然保护区域内改善比较明显,退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革吉、噶尔、日土等县的部分区域。③从每年的6月初至9月底为植被生长最好季节,8月份最好,2月份最差。季节上春、冬、秋、夏植被依次变好,特别是秋冬季好于春季,说明阿里地区由于受降水的影响植被返青期较晚,随着温度的上升枯黄期也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阿里
草地
NDVI
覆盖度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昌都地区2010年8月一次连阴雨天气诊断分析
4
作者
王腾
孙晓光
李白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9期115-117,F0003,共4页
通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采取天气诊断方法,对2010年8月17~27日昌都地区连阴雨天气的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纬稳定的2槽1脊与西伸到高原东部的西太副高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
通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采取天气诊断方法,对2010年8月17~27日昌都地区连阴雨天气的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纬稳定的2槽1脊与西伸到高原东部的西太副高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500 hPa切变线与高原低涡为此次连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近饱和的相对湿度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较好的湿空气环境,水汽的辐合与辐散对预报连阴雨天气的开始与结束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连阴雨天气期间昌都地区垂直速度数值较大的负值区对应的地点降水等级较大,这对在连阴雨期间预报降水等级时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为连阴雨天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较强西风槽东移,高原北部的高压脊与西伸进入高原的西太副高合并,预示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环流特征
切变线
水汽条件
上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色季拉山林区近10年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白萍
潘刚
潘贵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632-8634,共3页
利用西藏色季拉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建站以来的森林小气候和采伐迹地小气候资料,对林内和采伐迹地的气温、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海拔3000 m所在地的河谷区,还是海拔3 800 m的林区,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利用西藏色季拉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建站以来的森林小气候和采伐迹地小气候资料,对林内和采伐迹地的气温、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海拔3000 m所在地的河谷区,还是海拔3 800 m的林区,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河谷区气温年平均上升0.02℃,林内年平均气温升幅达1.10℃,采伐迹地年平均气温升幅1.00℃。对于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从2000-2006年,林内和采伐迹地也呈上升趋势,只是升温幅度较小。色季拉山林区9年平均降水量林内为685.4 mm,采伐迹地为1042.3 mm。采伐迹地9年平均年蒸发量为570.1 mm,但从2003-2006年,每年的年蒸发量都有所增加,年均增长33.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色季拉山林区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昌都30年雷暴变化的气候特征及雷电灾害的预防
被引量:
3
6
作者
唐佳芳
汪洁
次仁拉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39-44,共6页
文章根据昌都站1971~200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雷暴的年、季、月、日、初日、终日的气候变化,以及雷暴持续期、持续时间、移动方向和强雷暴日数。结果表明:昌都雷暴集中出现在5~9月,尤以7月份雷暴日数最多;一天之中雷暴主要出现...
文章根据昌都站1971~200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雷暴的年、季、月、日、初日、终日的气候变化,以及雷暴持续期、持续时间、移动方向和强雷暴日数。结果表明:昌都雷暴集中出现在5~9月,尤以7月份雷暴日数最多;一天之中雷暴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3~20时);每次雷暴持续时间多在30分钟以内;30年昌都雷暴日数(-3.90d/10a)、雷暴持续期(-6.83d/10a)和强雷暴日数(-2.43d/10a)均呈减少趋势;雷暴初日略有推迟(3.24d/10a),终日有所提前(3.59d/10a)。并从防雷减灾的角度重点针对农牧区提出对雷电灾害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雷电灾害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7
作者
李白萍
孙晓光
+3 位作者
索朗江措
贡嘎曲塔
王腾
卓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603-12605,共3页
为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昌都气温变化规律及其演变趋势,利用昌都气象观测站1952~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9年来温度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昌都平均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为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昌都气温变化规律及其演变趋势,利用昌都气象观测站1952~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9年来温度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昌都平均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012℃/a的速度上升,最冷月增温率达0.026 ℃ /a,最热月增温率为0.007℃/a,冬季增暖明显,进入21世纪后升温更为明显;2005年为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点,且突变显著;1月平均气温突变点为2003年;7月平均气温气温上下波动,无显著变化趋势.昌都全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存在着16、27和8年的震荡周期,从振荡主周期判断,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全年及最冷月、最热月气温目前均处于偏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最冷月
最热月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昌都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李白萍
马红文
+1 位作者
潘贵元
段晓红
《西藏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8-22,共5页
利用1971-2006年昌都各气象要素资料,对昌都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都气候趋向变暖,特别是近几年气温上升明显,且冬季增温贡献最大,降水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导致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前,无...
利用1971-2006年昌都各气象要素资料,对昌都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都气候趋向变暖,特别是近几年气温上升明显,且冬季增温贡献最大,降水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导致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前,无霜期延长,冰雹日数减少。这些变化必将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都
光能资源
热量资源
水分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洛隆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李白萍
姜子平
+1 位作者
孙晓光
王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888-13890,共3页
利用洛隆站1979~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逐日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洛隆县主要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洛隆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
利用洛隆站1979~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逐日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洛隆县主要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洛隆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明显延长,生长季有效积温增加,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光照资源丰富;同时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隆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昌都地区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侯栋
孙晓光
卓永
郭龙光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5期8665-8666,8669,共3页
文摘
1980 ~2012年昌都地区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昌都地区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雷电灾害防御的对策.结果表明,昌都地区雷暴日数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西北—东南向中南部地区的逐渐递减;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表现为呈逐年代减少的趋势,1980年以来,雷暴日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减少幅度为2.322d/10a,各地雷暴日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减少比较明显的为类乌齐,左贡、丁青、芒康、八宿等地也呈现减少趋势,但昌都、洛隆呈现不显著增多趋势;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为雷暴活动的高峰季节;月变化呈单峰型,主要出现在5~9月,约占年雷暴日数的94.2%,其中7月份最多.
关键词
雷暴日数
变化特征
防御对策
昌都地区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标准降水指数的昌都地区夏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腾
孙晓光
石磊
李白萍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41-14743,共3页
文摘
基于1980~2011年昌都地区7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昌都地区夏季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昌都地区夏季干旱的发生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是较严重的干旱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轻旱和重旱的发生次数急剧减少,中旱的发生次数保持稳定。根据主成分分析,昌都地区夏季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因子分析将昌都地区分为北部、西部和南部3个区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北部干旱多于西部和南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前期西部干旱增加,多于北部和南部。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
时空特征
昌都
Keywords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Drought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Changdu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的西藏阿里地区草地覆盖时空变化
被引量:
11
3
作者
边多
普布次仁
尼珍
刘奎军
机构
西藏
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西藏
阿里
地区
气象
局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5002)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高原遥感应用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文摘
利用MODIS MOD13Q1(V005L3)遥感数据和GIS技术,结合多种统计、计算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2000-2012年期间草地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阿里地区NDVI总体呈正态分布,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8.6%,其中覆盖度为20%-40%的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46%,表明阿里地区植被总体长势较稀疏。②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看,稳定或无变化区域占整个地区面积的69%,而轻微退化和显著退化区域占13.3%,轻微改善和显著改善区域占13.2%,表明阿里地区植被覆盖度处于较稳定状态,年际变化分析表明进入2010年以来植被长势有所改善。从空间分布上看变好区域主要分布在改则、措勤、普兰等县,特别是改则县北部羌塘自然保护区域内改善比较明显,退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革吉、噶尔、日土等县的部分区域。③从每年的6月初至9月底为植被生长最好季节,8月份最好,2月份最差。季节上春、冬、秋、夏植被依次变好,特别是秋冬季好于春季,说明阿里地区由于受降水的影响植被返青期较晚,随着温度的上升枯黄期也推迟。
关键词
西藏阿里
草地
NDVI
覆盖度
时空变化
Keywords
Ngari region
Grassland
NDVI
Coverag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昌都地区2010年8月一次连阴雨天气诊断分析
4
作者
王腾
孙晓光
李白萍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9期115-117,F0003,共4页
文摘
通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采取天气诊断方法,对2010年8月17~27日昌都地区连阴雨天气的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纬稳定的2槽1脊与西伸到高原东部的西太副高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500 hPa切变线与高原低涡为此次连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近饱和的相对湿度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较好的湿空气环境,水汽的辐合与辐散对预报连阴雨天气的开始与结束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连阴雨天气期间昌都地区垂直速度数值较大的负值区对应的地点降水等级较大,这对在连阴雨期间预报降水等级时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为连阴雨天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较强西风槽东移,高原北部的高压脊与西伸进入高原的西太副高合并,预示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结束。
关键词
连阴雨
环流特征
切变线
水汽条件
上升运动
Keywords
Continuous cloudy-rainy weathe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Shear line
Vapor condition
Ascending motion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色季拉山林区近10年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白萍
潘刚
潘贵元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西藏
高原生态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632-8634,共3页
基金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野外科学研究站研究项目
文摘
利用西藏色季拉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建站以来的森林小气候和采伐迹地小气候资料,对林内和采伐迹地的气温、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海拔3000 m所在地的河谷区,还是海拔3 800 m的林区,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河谷区气温年平均上升0.02℃,林内年平均气温升幅达1.10℃,采伐迹地年平均气温升幅1.00℃。对于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从2000-2006年,林内和采伐迹地也呈上升趋势,只是升温幅度较小。色季拉山林区9年平均降水量林内为685.4 mm,采伐迹地为1042.3 mm。采伐迹地9年平均年蒸发量为570.1 mm,但从2003-2006年,每年的年蒸发量都有所增加,年均增长33.5 mm。
关键词
西藏
色季拉山林区
小气候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昌都30年雷暴变化的气候特征及雷电灾害的预防
被引量:
3
6
作者
唐佳芳
汪洁
次仁拉姆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39-44,共6页
文摘
文章根据昌都站1971~200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雷暴的年、季、月、日、初日、终日的气候变化,以及雷暴持续期、持续时间、移动方向和强雷暴日数。结果表明:昌都雷暴集中出现在5~9月,尤以7月份雷暴日数最多;一天之中雷暴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3~20时);每次雷暴持续时间多在30分钟以内;30年昌都雷暴日数(-3.90d/10a)、雷暴持续期(-6.83d/10a)和强雷暴日数(-2.43d/10a)均呈减少趋势;雷暴初日略有推迟(3.24d/10a),终日有所提前(3.59d/10a)。并从防雷减灾的角度重点针对农牧区提出对雷电灾害的预防。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雷电灾害
预防
Keywords
thunderstorm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light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7
作者
李白萍
孙晓光
索朗江措
贡嘎曲塔
王腾
卓永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西藏
自治区
气象
台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603-12605,共3页
文摘
为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昌都气温变化规律及其演变趋势,利用昌都气象观测站1952~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9年来温度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昌都平均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012℃/a的速度上升,最冷月增温率达0.026 ℃ /a,最热月增温率为0.007℃/a,冬季增暖明显,进入21世纪后升温更为明显;2005年为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点,且突变显著;1月平均气温突变点为2003年;7月平均气温气温上下波动,无显著变化趋势.昌都全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存在着16、27和8年的震荡周期,从振荡主周期判断,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全年及最冷月、最热月气温目前均处于偏暖期.
关键词
气温
最冷月
最热月
变化特征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昌都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李白萍
马红文
潘贵元
段晓红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8-22,共5页
文摘
利用1971-2006年昌都各气象要素资料,对昌都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都气候趋向变暖,特别是近几年气温上升明显,且冬季增温贡献最大,降水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导致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前,无霜期延长,冰雹日数减少。这些变化必将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
关键词
昌都
光能资源
热量资源
水分资源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洛隆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李白萍
姜子平
孙晓光
王腾
机构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888-13890,共3页
文摘
利用洛隆站1979~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逐日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倾向估计,分析洛隆县主要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洛隆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明显延长,生长季有效积温增加,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光照资源丰富;同时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洛隆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分类号
S162.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昌都地区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防御对策
侯栋
孙晓光
卓永
郭龙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标准降水指数的昌都地区夏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王腾
孙晓光
石磊
李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的西藏阿里地区草地覆盖时空变化
边多
普布次仁
尼珍
刘奎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昌都地区2010年8月一次连阴雨天气诊断分析
王腾
孙晓光
李白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藏色季拉山林区近10年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李白萍
潘刚
潘贵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昌都30年雷暴变化的气候特征及雷电灾害的预防
唐佳芳
汪洁
次仁拉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李白萍
孙晓光
索朗江措
贡嘎曲塔
王腾
卓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昌都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李白萍
马红文
潘贵元
段晓红
《西藏农业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洛隆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李白萍
姜子平
孙晓光
王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