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来大风天气特征分析
1
作者
次仁曲宗
落桑曲加
顿玉多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文章根据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1981~2014年)6个有人气象观测站的大风资料,对山南地区的大风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大风日数和年代变化进行建模,得出其拟合关系。探讨了大风天气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特征,...
文章根据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1981~2014年)6个有人气象观测站的大风资料,对山南地区的大风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大风日数和年代变化进行建模,得出其拟合关系。探讨了大风天气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特征,并对山南地区大风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论为:1山南地区的大风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位于西部的浪卡子站和和南部的隆子站大风日数最多,平均每年出现52d,而位于沿江一线的站点大风日数偏少,平均每年出现10~20d;2浪卡子和隆子两个代表站的大风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冬季和春季是两个站点最容易出现大风天气的时段,而夏、秋两季大风天气较为少见;3两个代表站点的大风日数随着年代的推进均呈现减小趋势,其中隆子站比浪卡子站大风日数减小得更快,减少率分别为1.7d/a和0.8d/a;4西藏山南地区大风天气的成因主要包括:低空急流、温度平流和地形因素。由于山南地区冬、夏两季正处在500h Pa天气图上的两支急流之间,动量的下传有利于大风天气的维持,而高纬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暖湿气流活动频繁,又加强了该区域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使风力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山南地区
大风天气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状况
被引量:
1
2
作者
江春
《西藏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2-25,共14页
本文从农业生产的光能、热能、降水等气候资源分析,初步确定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水平和状况。
关键词
山南
农业气候
资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遥感的珠峰地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刊社
袁雷
+4 位作者
杨志刚
建军
刘依兰
洪建昌
罗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4-1021,共8页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MOD13A3/NDVI和2009年的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产品等卫星资料为主要遥感数据源,结合珠穆朗玛峰地区的5个气象站及周围的3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mm)、相对湿度(%)、风速(m·s-1)和气压(Pa)等气...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MOD13A3/NDVI和2009年的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产品等卫星资料为主要遥感数据源,结合珠穆朗玛峰地区的5个气象站及周围的3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mm)、相对湿度(%)、风速(m·s-1)和气压(Pa)等气象要素地面观测资料,以2010年为例,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及灾害强度指数进行研究,并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分析该地区的生态质量状况。研究发现,卫星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能提高生态质量的评价效果,综合评价指数法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能较好地反映生态质量的地理分布状况及季节变化。本方法的应用可及时监测珠峰地区生态质量动态变化,为该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植被覆盖指数
土地退化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山南气象为农服务的对策
被引量:
7
4
作者
赤桑单吉
洛桑旺姆
+1 位作者
米玛卓玛
拉巴次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216-217,220,共3页
在研究西藏山南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山南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根据西藏气象为农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山南地区的实际,找准了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对策和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且明确指出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总体思...
在研究西藏山南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山南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根据西藏气象为农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山南地区的实际,找准了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对策和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且明确指出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总体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气象
为农服务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1—2010年西藏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55
5
作者
杨志刚
建军
洪建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利用1961~2010年西藏自治区2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采用基于百分位的相对指数法定义极端事件,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西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极端降水阈值、频数、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极端降水强度及频数的线性...
利用1961~2010年西藏自治区2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采用基于百分位的相对指数法定义极端事件,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西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极端降水阈值、频数、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极端降水强度及频数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西藏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在15.7~36.0mm之间,极端降水阈值和强度的高值区均位于西藏南部边缘地区的聂拉木、沿江中段的日喀则以及东南部的波密和察隅一带;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在17~108天之间,主要呈经向分布特征,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在时间上,1961—201D年间西藏西部、北部和东南部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减少趋势,其中西部与东南部频数减小趋势较为明显;沿雅鲁藏布江一线、西藏南部和东北部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增多趋势;西藏各地极端降水事件频数存在准3年周期,西部和南部一线还存在准8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分布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羊卓雍错近期湖水水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米玛次仁
田立德
+3 位作者
文蓉
臧娅琳
宗继彪
论珠群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69,共6页
分析了羊卓雍错湖水1974~2010年间的水位变化,特别是过去几年湖水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并根据流域内浪卡子县气象数据分析了控制湖水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计算了流域内降水累积距平及蒸发量累积距平,并与湖泊水位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羊卓雍错湖水1974~2010年间的水位变化,特别是过去几年湖水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并根据流域内浪卡子县气象数据分析了控制湖水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计算了流域内降水累积距平及蒸发量累积距平,并与湖泊水位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前羊卓雍湖湖水的水位年际变化与流域降水累积距平变化一致.而与蒸发量累积距平变化相反,降水与蒸发量变化可以解释93%的湖水水位变化。2005~2010年湖水水位变化偏离了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气候的变化远不能解释羊卓雍湖水位的快速下降,可能人为活动的影响,是导致羊卓雍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卓雍错
水位变化
降水量
蒸发量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农区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惠
朗杰次仁
+2 位作者
拉珍
拉巴卓玛
尼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222-6222,6230,共2页
利用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8个气象观测站1978~2000年2~4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该区域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结果表明,4月份的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高于2、3月份,严重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2月份明显大于3、4月份;沿江西段历史低温冷害(严...
利用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8个气象观测站1978~2000年2~4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该区域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结果表明,4月份的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高于2、3月份,严重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2月份明显大于3、4月份;沿江西段历史低温冷害(严重低温冷害)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沿江东段。1978和1983年西藏雅鲁藏布江春季低温冷害的范围最广,1978、1983、1990年低温冷害的程度最重,其中尤其以1983年更甚。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前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农区出现了连年的春季低温冷害天气过程,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春季低温和高温交替出现。90年代初期之后,沿江西段又出现了频繁的低温冷害时段,而沿江东段较为正常;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春季低温冷害的年代际特征为,70~80年代出现低温冷害的年份明显多于90年代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流域
春季
低温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气象服务对农牧经济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其米玉珍
赤桑单吉
洛桑旺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161-5161,5165,共2页
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和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撑,在此从气象服务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了气象服务在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并对加强气象服务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农牧经济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西藏汛期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9
作者
建军
杨志刚
卓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0-386,共7页
利用1980-2008年汛期(5~9月)西藏38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了西藏强降水标准,并采用REOF、SSA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藏地区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但总体呈不明显的...
利用1980-2008年汛期(5~9月)西藏38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了西藏强降水标准,并采用REOF、SSA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藏地区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但总体呈不明显的增多趋势,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90年代中期降至最少,之后逐渐增多;频数存在5个异常分布空间型,即南部型、沿江型、东部型、北部型和东南部型。各空间型的强降水发生频数随时间变化均不同,其中南部型、东南部型表现为减少趋势;沿江型、东部型和北部型表现为增多趋势。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数的准2~3年和准5~6年周期在5个异常空间型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汛期
强降水
降水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洛桑旺姆
达琼
+1 位作者
其米玉珍
拉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气温、降水及湿润指数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状况,并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气候变化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及降水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气温、降水及湿润指数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状况,并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气候变化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及降水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高原植被好的区域气温变化小,但降水变化大,该地区近些年气温变化小,且气温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但还是有一些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方,青藏高原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农作物
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青稞新品种藏青13号选育及多点试验示范
被引量:
2
11
作者
雄奴塔巴
顿玉多吉
其美旺姆
《西藏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藏青13号的选育目标、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缺点、栽培技术要点及2012-2013年在尼木、曲水、日喀则等地进行生产示范,通过田间记载和室内考种结合的方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藏青13在不同生态区域与对照:藏青320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藏青13号的选育目标、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缺点、栽培技术要点及2012-2013年在尼木、曲水、日喀则等地进行生产示范,通过田间记载和室内考种结合的方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藏青13在不同生态区域与对照:藏青320的产量比较分析,总结出了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宜情况和青稞单产水平的提高,使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藏青13号
多点示范
产量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泽当、景洪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被引量:
23
12
作者
杨军
朱彬
李子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5-802,共8页
利用 1 997~ 1 999年在西藏泽当、云南景洪观测地飞得到的大气气溶胶资料 ,分析了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包括质量浓度、数浓度、光学吸收系数和化学组成 ,初步讨论了有关的影响因子 ,并同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
利用 1 997~ 1 999年在西藏泽当、云南景洪观测地飞得到的大气气溶胶资料 ,分析了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包括质量浓度、数浓度、光学吸收系数和化学组成 ,初步讨论了有关的影响因子 ,并同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气溶胶
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质量浓度
数浓度
光学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0年泽当气候变化初探
被引量:
49
13
作者
陈克东
建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5,共5页
根据泽当1960 年1 月~1999 年4 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对泽当近40 年的气候变化做了分析,得出近40 年来泽当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8.97m m /10 年),冬季降水量却呈上升趋势(2.16m m /10 年);...
根据泽当1960 年1 月~1999 年4 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对泽当近40 年的气候变化做了分析,得出近40 年来泽当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8.97m m /10 年),冬季降水量却呈上升趋势(2.16m m /10 年);气温呈上升趋势(0.230℃/10 年),特别以70年代中后期到80 年代中期增温明显,冬季变暖的趋势大于夏季。可以以80 年代中期为界将泽当气候近40 年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分析
气候变化
40年
泽当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0年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4
作者
贡觉群培
巴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171-14172,共2页
利用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所辖39个气象观测站1971 ~2010年逐月大风出现日数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年该地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大风日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年大风日数减少...
利用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所辖39个气象观测站1971 ~2010年逐月大风出现日数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年该地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大风日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年大风日数减少率最大,减少率为20.0 d/10a,冬春季大风日数具有准4年,年大风日数具有准7年和准14年周期;藏西北地区冬春季以及年大风日数自东向西和自东向东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
大风
时空分布
荒漠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15
作者
建军
余锦华
达琼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9,共6页
选取青藏高原40个测站1970~2002年各月平均0cm地温资料,通过EOF、二阶多项式函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高原地温分布的一致...
选取青藏高原40个测站1970~2002年各月平均0cm地温资料,通过EOF、二阶多项式函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高原地温分布的一致性,而第二、三特征向量分别揭示了高原地温分布受到各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海拔高度制约的事实。高原地温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气候区,即东北部、南部、主体和西部。高原地温各分区代表站的二阶多项式反映出近30年高原东北部地温呈降温趋势;南部呈增温趋势;高原主体和西部具有高—低—高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高原地温各分区皆有3a和准7a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温分布
周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萨近半个世纪降水的变化特征
16
作者
杜军
建军
+2 位作者
余燕群
杨斌
拉巴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2,共6页
利用拉萨1952-2005年逐月降水量,≥0.1mm、1.0mm、5.0mm和10.0mm年降水日数,分析了近半个世纪拉萨年、季降水量及年降水日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拉萨年降水量表现为前30年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17.8mm/10a...
利用拉萨1952-2005年逐月降水量,≥0.1mm、1.0mm、5.0mm和10.0mm年降水日数,分析了近半个世纪拉萨年、季降水量及年降水日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拉萨年降水量表现为前30年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17.8mm/10a;季降水量除夏季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它各季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以秋季增幅最大;≥0.1mm、≥1.0mm和≥5.0mm年降水日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近25年≥10.0mm的年降水日数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夏季降水量表现为逐年代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则呈逐年代增加趋势,而冬季降水量为负距平。各等级年降水日数20世纪80年代偏少,90年代偏多。年降水量异常偏旱年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的初期各出现一次异常偏涝年,70年代从未出现过异常年份。14年振荡周期可能是影响年降水量的主导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日数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异常年份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风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7
作者
论珠群培
李惠
+1 位作者
尼玛卓玛
拉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22-28,共7页
利用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所辖7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平均风速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诊断分析.结果: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平均风速呈现逐年减小趋势,其中冬季平均风速减小率最大,减小率为0.5m/s.10a,年平均风速...
利用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所辖7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平均风速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诊断分析.结果: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平均风速呈现逐年减小趋势,其中冬季平均风速减小率最大,减小率为0.5m/s.10a,年平均风速减小率为0.4m/s.10a;冬季平均风速突变发生在1982年,其余各季和年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冬春季及年平均风速具有14年的显著周期.影响藏西北风速减少的原因不仅有人类保护的原因,也有气候变化促使纬向环流加强、径向环流减弱的贡献;藏西北地区冬季和年平均风速具有自主体向东西两边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
平均风速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来大风天气特征分析
1
作者
次仁曲宗
落桑曲加
顿玉多吉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文摘
文章根据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1981~2014年)6个有人气象观测站的大风资料,对山南地区的大风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大风日数和年代变化进行建模,得出其拟合关系。探讨了大风天气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特征,并对山南地区大风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论为:1山南地区的大风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位于西部的浪卡子站和和南部的隆子站大风日数最多,平均每年出现52d,而位于沿江一线的站点大风日数偏少,平均每年出现10~20d;2浪卡子和隆子两个代表站的大风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冬季和春季是两个站点最容易出现大风天气的时段,而夏、秋两季大风天气较为少见;3两个代表站点的大风日数随着年代的推进均呈现减小趋势,其中隆子站比浪卡子站大风日数减小得更快,减少率分别为1.7d/a和0.8d/a;4西藏山南地区大风天气的成因主要包括:低空急流、温度平流和地形因素。由于山南地区冬、夏两季正处在500h Pa天气图上的两支急流之间,动量的下传有利于大风天气的维持,而高纬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暖湿气流活动频繁,又加强了该区域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使风力加大。
关键词
西藏山南地区
大风天气
特征
Keywords
Shannan prefecture in Tibet
windy weather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458.123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状况
被引量:
1
2
作者
江春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2-25,共14页
文摘
本文从农业生产的光能、热能、降水等气候资源分析,初步确定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水平和状况。
关键词
山南
农业气候
资源分析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遥感的珠峰地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刊社
袁雷
杨志刚
建军
刘依兰
洪建昌
罗珍
机构
西藏
气候中心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4-10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5011)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卫星气象评价系统集成(GMAGJ2012M46)
西藏气象局局设项目<藏北草原牧草生长预测及产草量预报模型研究>
文摘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MOD13A3/NDVI和2009年的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产品等卫星资料为主要遥感数据源,结合珠穆朗玛峰地区的5个气象站及周围的3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mm)、相对湿度(%)、风速(m·s-1)和气压(Pa)等气象要素地面观测资料,以2010年为例,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及灾害强度指数进行研究,并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分析该地区的生态质量状况。研究发现,卫星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能提高生态质量的评价效果,综合评价指数法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能较好地反映生态质量的地理分布状况及季节变化。本方法的应用可及时监测珠峰地区生态质量动态变化,为该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提供科学方法。
关键词
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植被覆盖指数
土地退化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quality
vegetation coverage index
soil degradation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山南气象为农服务的对策
被引量:
7
4
作者
赤桑单吉
洛桑旺姆
米玛卓玛
拉巴次仁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西藏山南地区
加查县
气象
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216-217,220,共3页
文摘
在研究西藏山南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山南地区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根据西藏气象为农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山南地区的实际,找准了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对策和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且明确指出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总体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方法。
关键词
西藏气象
为农服务
发展对策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1—2010年西藏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55
5
作者
杨志刚
建军
洪建昌
机构
西藏
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5011)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0KJGX01-19)
文摘
利用1961~2010年西藏自治区2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采用基于百分位的相对指数法定义极端事件,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西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极端降水阈值、频数、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极端降水强度及频数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西藏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在15.7~36.0mm之间,极端降水阈值和强度的高值区均位于西藏南部边缘地区的聂拉木、沿江中段的日喀则以及东南部的波密和察隅一带;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在17~108天之间,主要呈经向分布特征,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在时间上,1961—201D年间西藏西部、北部和东南部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减少趋势,其中西部与东南部频数减小趋势较为明显;沿雅鲁藏布江一线、西藏南部和东北部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增多趋势;西藏各地极端降水事件频数存在准3年周期,西部和南部一线还存在准8年周期。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分布
西藏
Keywords
Extreme precipitation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Tibet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羊卓雍错近期湖水水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米玛次仁
田立德
文蓉
臧娅琳
宗继彪
论珠群培
机构
西藏
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查
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6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5002)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70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专项(XDB03030000)
文摘
分析了羊卓雍错湖水1974~2010年间的水位变化,特别是过去几年湖水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并根据流域内浪卡子县气象数据分析了控制湖水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计算了流域内降水累积距平及蒸发量累积距平,并与湖泊水位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前羊卓雍湖湖水的水位年际变化与流域降水累积距平变化一致.而与蒸发量累积距平变化相反,降水与蒸发量变化可以解释93%的湖水水位变化。2005~2010年湖水水位变化偏离了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气候的变化远不能解释羊卓雍湖水位的快速下降,可能人为活动的影响,是导致羊卓雍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羊卓雍错
水位变化
降水量
蒸发量
西藏
Keywords
Yamzhog Yumco Lake
water level change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Tibet
分类号
P933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农区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惠
朗杰次仁
拉珍
拉巴卓玛
尼珍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222-6222,6230,共2页
文摘
利用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8个气象观测站1978~2000年2~4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该区域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结果表明,4月份的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高于2、3月份,严重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2月份明显大于3、4月份;沿江西段历史低温冷害(严重低温冷害)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沿江东段。1978和1983年西藏雅鲁藏布江春季低温冷害的范围最广,1978、1983、1990年低温冷害的程度最重,其中尤其以1983年更甚。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前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农区出现了连年的春季低温冷害天气过程,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春季低温和高温交替出现。90年代初期之后,沿江西段又出现了频繁的低温冷害时段,而沿江东段较为正常;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春季低温冷害的年代际特征为,70~80年代出现低温冷害的年份明显多于90年代之后。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流域
春季
低温冷害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气象服务对农牧经济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其米玉珍
赤桑单吉
洛桑旺姆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161-5161,5165,共2页
文摘
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和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撑,在此从气象服务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了气象服务在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并对加强气象服务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农牧经济
促进作用
分类号
S16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西藏汛期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9
作者
建军
杨志刚
卓嘎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0-38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5011)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29B06)
西藏2010年重点项目(2010KJGX01-19)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1980-2008年汛期(5~9月)西藏38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了西藏强降水标准,并采用REOF、SSA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藏地区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但总体呈不明显的增多趋势,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90年代中期降至最少,之后逐渐增多;频数存在5个异常分布空间型,即南部型、沿江型、东部型、北部型和东南部型。各空间型的强降水发生频数随时间变化均不同,其中南部型、东南部型表现为减少趋势;沿江型、东部型和北部型表现为增多趋势。汛期强降水发生频数的准2~3年和准5~6年周期在5个异常空间型普遍存在。
关键词
西藏汛期
强降水
降水时空分布
Keywords
Flood period in Tibet
Severe precipitation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recipitation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洛桑旺姆
达琼
其米玉珍
拉珍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文摘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气温、降水及湿润指数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状况,并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气候变化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及降水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高原植被好的区域气温变化小,但降水变化大,该地区近些年气温变化小,且气温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但还是有一些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方,青藏高原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农作物
生长
影响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Climate change
Crop
Growth
Impact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青稞新品种藏青13号选育及多点试验示范
被引量:
2
11
作者
雄奴塔巴
顿玉多吉
其美旺姆
机构
西藏
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16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了藏青13号的选育目标、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缺点、栽培技术要点及2012-2013年在尼木、曲水、日喀则等地进行生产示范,通过田间记载和室内考种结合的方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藏青13在不同生态区域与对照:藏青320的产量比较分析,总结出了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宜情况和青稞单产水平的提高,使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新品种
藏青13号
多点示范
产量水平
Keywords
newcultivar
Zangqingl3
Multipointdemonstration
yieldlevel
分类号
S828.2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泽当、景洪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被引量:
23
12
作者
杨军
朱彬
李子华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南京
气象
学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5-802,共8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九五"青年气象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96 75 2 5 0 )
文摘
利用 1 997~ 1 999年在西藏泽当、云南景洪观测地飞得到的大气气溶胶资料 ,分析了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包括质量浓度、数浓度、光学吸收系数和化学组成 ,初步讨论了有关的影响因子 ,并同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大气
气溶胶
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质量浓度
数浓度
光学吸收系数
Keywords
Atmospheric aerosol, Physical property, 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0年泽当气候变化初探
被引量:
49
13
作者
陈克东
建军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5,共5页
文摘
根据泽当1960 年1 月~1999 年4 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对泽当近40 年的气候变化做了分析,得出近40 年来泽当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8.97m m /10 年),冬季降水量却呈上升趋势(2.16m m /10 年);气温呈上升趋势(0.230℃/10 年),特别以70年代中后期到80 年代中期增温明显,冬季变暖的趋势大于夏季。可以以80 年代中期为界将泽当气候近40 年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关键词
气候
分析
气候变化
40年
泽当气候
Keywords
Zedong climat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0年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4
作者
贡觉群培
巴珠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171-14172,共2页
文摘
利用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所辖39个气象观测站1971 ~2010年逐月大风出现日数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年该地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大风日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年大风日数减少率最大,减少率为20.0 d/10a,冬春季大风日数具有准4年,年大风日数具有准7年和准14年周期;藏西北地区冬春季以及年大风日数自东向西和自东向东南减少.
关键词
藏西北
大风
时空分布
荒漠生态功能区
分类号
S161.7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15
作者
建军
余锦华
达琼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气象
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9,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类项目(2002DJB20067)资助
文摘
选取青藏高原40个测站1970~2002年各月平均0cm地温资料,通过EOF、二阶多项式函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高原地温分布的一致性,而第二、三特征向量分别揭示了高原地温分布受到各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海拔高度制约的事实。高原地温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气候区,即东北部、南部、主体和西部。高原地温各分区代表站的二阶多项式反映出近30年高原东北部地温呈降温趋势;南部呈增温趋势;高原主体和西部具有高—低—高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高原地温各分区皆有3a和准7a的振荡周期。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温分布
周期特征
Keywords
plateau
ground temperature
periodic featur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分类号
P425.55 [天文地球]
U416.16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萨近半个世纪降水的变化特征
16
作者
杜军
建军
余燕群
杨斌
拉巴
机构
西藏
自治区气候中心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65002)
文摘
利用拉萨1952-2005年逐月降水量,≥0.1mm、1.0mm、5.0mm和10.0mm年降水日数,分析了近半个世纪拉萨年、季降水量及年降水日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拉萨年降水量表现为前30年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17.8mm/10a;季降水量除夏季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它各季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以秋季增幅最大;≥0.1mm、≥1.0mm和≥5.0mm年降水日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近25年≥10.0mm的年降水日数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夏季降水量表现为逐年代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则呈逐年代增加趋势,而冬季降水量为负距平。各等级年降水日数20世纪80年代偏少,90年代偏多。年降水量异常偏旱年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的初期各出现一次异常偏涝年,70年代从未出现过异常年份。14年振荡周期可能是影响年降水量的主导周期。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日数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异常年份
小波分析
Keywords
rainfall
rainy days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anomalous years
wavelet analysis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风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7
作者
论珠群培
李惠
尼玛卓玛
拉珍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气象局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22-28,共7页
文摘
利用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所辖7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平均风速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诊断分析.结果: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平均风速呈现逐年减小趋势,其中冬季平均风速减小率最大,减小率为0.5m/s.10a,年平均风速减小率为0.4m/s.10a;冬季平均风速突变发生在1982年,其余各季和年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冬春季及年平均风速具有14年的显著周期.影响藏西北风速减少的原因不仅有人类保护的原因,也有气候变化促使纬向环流加强、径向环流减弱的贡献;藏西北地区冬季和年平均风速具有自主体向东西两边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藏西北
平均风速
时空分布
Keywords
NW Tibet
average wind spee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来大风天气特征分析
次仁曲宗
落桑曲加
顿玉多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状况
江春
《西藏农业科技》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遥感的珠峰地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周刊社
袁雷
杨志刚
建军
刘依兰
洪建昌
罗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山南气象为农服务的对策
赤桑单吉
洛桑旺姆
米玛卓玛
拉巴次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1961—2010年西藏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杨志刚
建军
洪建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藏羊卓雍错近期湖水水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米玛次仁
田立德
文蓉
臧娅琳
宗继彪
论珠群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农区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分析
李惠
朗杰次仁
拉珍
拉巴卓玛
尼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谈气象服务对农牧经济的促进作用
其米玉珍
赤桑单吉
洛桑旺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近30年西藏汛期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建军
杨志刚
卓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洛桑旺姆
达琼
其米玉珍
拉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春青稞新品种藏青13号选育及多点试验示范
雄奴塔巴
顿玉多吉
其美旺姆
《西藏农业科技》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泽当、景洪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杨军
朱彬
李子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近40年泽当气候变化初探
陈克东
建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近40年藏西北羌塘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贡觉群培
巴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近3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建军
余锦华
达琼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拉萨近半个世纪降水的变化特征
杜军
建军
余燕群
杨斌
拉巴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近40年藏西北荒漠生态功能区风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论珠群培
李惠
尼玛卓玛
拉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