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传统发酵牦牛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1
作者 王雪 谈亚丽 +2 位作者 孙罗曦 罗宇笛 李啸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2,共6页
文章以西藏山南市丁拉村当地牧民家庭自制传统发酵牦牛乳制品(奶渣、奶皮、奶疙瘩)为材料,结合传统纯培养方法和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筛选得到78株乳酸菌,为5个属11个种,包括1株绿色魏斯氏菌Weissella v... 文章以西藏山南市丁拉村当地牧民家庭自制传统发酵牦牛乳制品(奶渣、奶皮、奶疙瘩)为材料,结合传统纯培养方法和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筛选得到78株乳酸菌,为5个属11个种,包括1株绿色魏斯氏菌Weissella viridescens,1株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2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3株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17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株台湾乳球菌Lactococcus taiwanensis,1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i paracasei,12株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7株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15株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8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该研究揭示了西藏地区传统发酵牦牛乳制品丰富的乳酸菌资源,可为筛选优良乳酸菌菌株提供菌种来源,也为探究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牦牛乳制品 乳酸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五峰天麻品质及其发酵过程中特征风味物质变化解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谈亚丽 付育臣 +4 位作者 黄蓉 刘玲彦 李啸 罗宇笛 高梦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80-286,I0011-I0016,共13页
该文旨在探究五峰地区天麻品种的品质,同时揭示天麻在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及主要特征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通过比对湖北五峰与全国其他不同主产区的4种乌红天麻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通过乳酸菌与酵母菌进行协同发酵,对其形成的关键特征风味... 该文旨在探究五峰地区天麻品种的品质,同时揭示天麻在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及主要特征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通过比对湖北五峰与全国其他不同主产区的4种乌红天麻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通过乳酸菌与酵母菌进行协同发酵,对其形成的关键特征风味物质进行解析分析。结果显示,2种五峰天麻有效活性成分——天麻素及对羟基苯甲醇总量均达到药典要求的2.5倍和1.67倍,其中最高的五峰乌红天麻含量高于汉中和昭通天麻的1.69和1.49倍。天麻经过发酵过程后,pH值降低至3.34~3.37,乳酸含量能达到5595.45~6821.30μg/g。通过聚类分析表明,天麻经发酵后整体风味物质组成会发生显著改变,而且不同产地天麻因其营养成分差异导致的微生物代谢程度差异,也是影响发酵前后出现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对天麻原有特征风味物质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引起天麻不友好的类“马尿”味物质主要为对甲基苯酚和己酸,而通过发酵后能使异戊醇、丙位壬内酯、乙酸苯乙酯、己酸、辛酸乙酯、苯乙醇和苯乙酮等令人愉悦的主要风味物质及辅助风味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因此,天麻发酵后能使天麻原有的不良风味获得显著改善,同时还能保留其活性成分,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天麻深加工的风味改良及其产业化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峰天麻 品质特性 天麻酵素 协同发酵 特征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