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固碳通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亓伟伟 牛海山 +2 位作者 汪诗平 刘艳杰 张立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13-1722,共10页
低温被广泛认为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首要限制性因子,因此增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初级生产力,但是也可能由于土壤水分、N素营养状况的改变形成新胁迫而抑制生产力提高。此外,生态系统呼吸由于增温而提高的幅度也可能高于初级生产力提... 低温被广泛认为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首要限制性因子,因此增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初级生产力,但是也可能由于土壤水分、N素营养状况的改变形成新胁迫而抑制生产力提高。此外,生态系统呼吸由于增温而提高的幅度也可能高于初级生产力提高的幅度,造成总碳库平衡的改变。利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实测数据对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iome-BGC(V.4.2)进行了参数化,并利用研究区实测土壤水分(0-40 cm)和其它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证明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可靠。模型使用2005-2008年的海北气象站实测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等作为驱动数据,模拟了增温1.2-1.7℃下青藏高原海北定位站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变化,并整合分析增温试验平台上已发表的试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增温对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2005-2008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弱的碳汇,短期增温导致系统净碳固定增加。增温直接影响系统碳通量,也通过土壤水分和土壤矿化氮变化间接影响碳通量,相比土壤水分和氮素,增温对影响碳通量变化过程中的效应更大;研究也揭示,在增温条件下,植物对土壤矿化氮的吸收量小于有机质分解产生的土壤矿化氮量,土壤矿化氮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BGC 增温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NEE 水分 氮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高寒草地 被引量:15
2
作者 孟凡栋 汪诗平 白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5,262,共8页
综述了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和高寒草地的变化趋势,阐述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水、热过程及其诱导的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过程包括:气候变化对气候带、植被带、植物、植物群落... 综述了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和高寒草地的变化趋势,阐述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水、热过程及其诱导的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过程包括:气候变化对气候带、植被带、植物、植物群落、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等的影响。从目前的观测和研究结果来看,有关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寒草地的可能影响都还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如何科学评价气候变化及其预测和评价对高寒草地结构和功能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将已经发生的变化纳入到全球变化模型或评价体系中,以便更加精确地评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将成为必须要回答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高寒草地 植被分布 物候 生产力 土壤碳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边巴普赤 斯确多吉 +3 位作者 南吉 尕藏加 刘培培 汪诗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219-224,共6页
生态系统呼吸是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草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碳以CO2形式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已有研究的相关成果,探讨了国内外生态系统呼吸的不同测定方法以及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因素,揭... 生态系统呼吸是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草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碳以CO2形式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已有研究的相关成果,探讨了国内外生态系统呼吸的不同测定方法以及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因素,揭示了现有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单一化研究方法以及单因素试验研究手段对生态系统呼吸研究结果产生不确定性。为准确估算生态系统呼吸值,建议以多因素交互试验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并采取不同测定方法,长期开展野外观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呼吸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现状调查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玲 孟凡栋 +2 位作者 贾书刚 郭红宝 汪诗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对西藏那曲县60户牧民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所调查的牧户人口呈成长型结构(即总人口的67%为劳动力人口),但由于牧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母畜比例和家畜出栏率均很低,仍然是"自给自足"型的初级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牧民收入... 通过对西藏那曲县60户牧民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所调查的牧户人口呈成长型结构(即总人口的67%为劳动力人口),但由于牧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母畜比例和家畜出栏率均很低,仍然是"自给自足"型的初级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牧民收入结构单一,主要来源于草地畜牧业。文章建议扩大母畜的饲养比例,通过新技术提高母畜的繁殖率和产奶量,以提高当地牧民生产和生活水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那曲 草地畜牧业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适度放牧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3
5
作者 崔树娟 布仁巴音 +2 位作者 朱小雪 白玲 汪诗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9-357,共9页
于2007~2011年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在不同季节适度(牧草利用率35%~60%)放牧处理(不放牧、夏季放牧和冬季放牧)下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长期的不同季节的适度放牧处理后,夏季放牧与... 于2007~2011年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在不同季节适度(牧草利用率35%~60%)放牧处理(不放牧、夏季放牧和冬季放牧)下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长期的不同季节的适度放牧处理后,夏季放牧与冬季放牧均降低了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比例,提高了杂草类植物功能群的比例.(2)与未放牧(对照)相比,夏季放牧处理下莎草科植物矮嵩草和杂类草蒙古蒲公英、鹅绒委陵菜的相对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51.38%和318.87% 、344.15%,禾本科植物异针茅相对生物量降低了41.16%;冬季放牧鹅绒委陵菜相对生物量增加了124.08%,禾本科植物草地早熟禾减少了45.99%,但夏季放牧和冬季放牧对二柱头藨草、紫羊茅、垂穗披碱草、花苜蓿和高山唐松草等植物的影响均不显著.(3)总体上不同季节适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对这三者的影响随年份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放牧 冬季放牧 高寒草甸 群落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茎直黄芪物候对模拟季节性不对称增温的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尕藏加 斯确多吉 +3 位作者 索南吉 边巴普赤 南吉 谢正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4-700,共7页
植物物候是植物为适应其生长环境而呈现的节律性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最敏感指示器之一。为了探讨高寒植物对其生长环境水热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机制,本研究利用开顶式模拟增温装置进行增温,以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 Grah.Ex Bunge)为... 植物物候是植物为适应其生长环境而呈现的节律性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最敏感指示器之一。为了探讨高寒植物对其生长环境水热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机制,本研究利用开顶式模拟增温装置进行增温,以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 Grah.Ex Bunge)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返青、枯黄物候和生长期长度对2016—2019年季节性不对称性增温(全年、生长季增温)的响应特征和机理。研究发现:茎直黄芪的平均返青物候在年际间差异极显著;2019年与其它年份比较显著提前了茎直黄芪的返青物候;增温未影响茎直黄芪返青物候;与对照比较,全年和生长季增温分别延迟了茎直黄芪枯黄期7.7和1.9 d,缩短了其平均生长期长度1.7和14.5 d;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增温提前植物的返青物候,延长其枯黄物候,导致生长期延长,自然水分条件相对较低时则相反。综上分析,水分条件是该区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茎直黄芪 物候 全年增温 生长季增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