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手机成瘾注意偏向训练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静 高蕾 李天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讨注意偏向训练改变手机成瘾大学生对积极词汇的注意偏向强度、手机成瘾症状及相关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手机成瘾大学生64名(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得分≥77),随机分为注意偏向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进行持续2周... 目的:探讨注意偏向训练改变手机成瘾大学生对积极词汇的注意偏向强度、手机成瘾症状及相关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手机成瘾大学生64名(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得分≥77),随机分为注意偏向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进行持续2周共8次的注意偏向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采用SAS-C、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孤独量表(UCLA)和点探测任务进行评估,使用眼动仪记录眼动数据。结果:ANOVE分析结果显示,2周训练后的总注视时间偏向得分、注视点次数百分比均大于基线(P<0.001或P<0.01),而SAS-C、DASS-21焦虑分量表得分均小于基线(均P<0.001);2周训练后训练组的总注视时间偏向得分、注视点次数百分比均大于对照组,而SAS-C、DASS-21焦虑分量表得分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注意偏向训练能改善手机成瘾大学生对积极词汇的注意偏向强度、手机成瘾症状与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成瘾 大学生 注意偏向训练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语母语者汉语词汇识别的眼动研究
2
作者 高晓雷 沈梦 +2 位作者 李海燕 白学军 高蕾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藏语母语者在不同语境中阅读汉语句子时,字形、语音信息在词汇识别中分别发挥的作用以及词频效应。结果发现:(1)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字形和语音共同作用;(2)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语音作用显著;(3)词...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藏语母语者在不同语境中阅读汉语句子时,字形、语音信息在词汇识别中分别发挥的作用以及词频效应。结果发现:(1)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字形和语音共同作用;(2)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语音作用显著;(3)词频效应出现在高限制性语境的晚期,以及低限制性语境的中期和晚期。该结果表明,在藏语母语者阅读汉语的过程中,句子语境影响词汇识别过程中字形、语音的作用及作用的时间进程,藏语母语者汉语词汇识别符合双通道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母语者 词汇识别 汉语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汉读者汉语歧义句加工的歧义效应及语境促进效应
3
作者 高晓雷 李旭玲 +2 位作者 李天贽 白学军 高蕾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1-408,共8页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藏-汉读者阅读汉语歧义句时的歧义效应以及语境在句子歧义消解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藏-汉读者在阅读汉语歧义句时存在歧义效应;语境对歧义消解起促进作用,表现为,当语境置于歧义句之前或语境意义偏向歧义...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藏-汉读者阅读汉语歧义句时的歧义效应以及语境在句子歧义消解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藏-汉读者在阅读汉语歧义句时存在歧义效应;语境对歧义消解起促进作用,表现为,当语境置于歧义句之前或语境意义偏向歧义句主要意思时,藏-汉读者对歧义句的加工更容易。并且,歧义效应和语境促进效应贯穿于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的整个句子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效应 语境促进效应 语境位置 语境偏向性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特点及其与数学基本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曾桐奥 卜晓鸥 +1 位作者 王庭照 马海林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7-523,共7页
采用Flanker实验范式与中国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以97名听障儿童与97名健听儿童为被试,考察听障儿童抑制控制能力与其数学基本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听障儿童抑制控制能力水平显著低于健听儿童;(2)听障儿童数学基本能力显著... 采用Flanker实验范式与中国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以97名听障儿童与97名健听儿童为被试,考察听障儿童抑制控制能力与其数学基本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听障儿童抑制控制能力水平显著低于健听儿童;(2)听障儿童数学基本能力显著低于健听儿童;(3)听障儿童抑制控制能力与数学基本能力之间相关显著,且抑制控制能力能够预测听障儿童的逻辑思维与空间–视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数学基本能力 抑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语阅读中中央凹词频效应及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高晓雷 李晓伟 +2 位作者 孙敏 白学军 高蕾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43-1155,共13页
在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对于眼动控制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尤其是阅读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分配是序列分布还是平行分布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论和分歧。藏语是拼音文字,但它同时又具有汉语的特点,独具语言特色。因此,通过对藏语阅读过程中... 在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对于眼动控制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尤其是阅读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分配是序列分布还是平行分布的问题,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论和分歧。藏语是拼音文字,但它同时又具有汉语的特点,独具语言特色。因此,通过对藏语阅读过程中中央凹词频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影响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以在一种已有研究未曾涉及的文字系统中进一步推动上述争议的解决。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法,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1操纵了中央凹词频(高频、低频),考察藏语阅读中中央凹词的词频效应及词频延迟效应,结果发现,藏语阅读中存在词频效应及词频延迟效应。实验2同时操纵中央凹词频和副中央凹预视词类型,借助边界范式,考察藏语阅读中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中央凹词频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藏语阅读中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且与低频中央凹词相比,高频中央凹词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促进作用更大。两个实验结果表明:(1)藏语阅读中存在显著的词频效应,且表现在词汇加工的整个过程;(2)藏语阅读中存在显著的词频延迟效应,并贯穿于词汇加工的整个过程;(3)藏语阅读中存在显著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读者能通过副中央凹预视提取到语音和字形信息。藏语阅读中中央凹词频影响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大小,且词频只在词汇加工的早期对形的预视信息的提取产生影响,即在形似预视条件下高频词的预视效应更大;(4)本研究发现的词频延迟效应及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支持了E-Z读者模型中有关副中央凹序列加工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阅读 词频效应 词频延迟效应 预视效应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汉语阅读知觉广度及预视效应
6
作者 高晓雷 沈梦 +2 位作者 任晓飞 白学军 高蕾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7-303,333,共8页
以藏族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眼动技术,考察了高、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阅读汉语时的知觉广度及副中央凹预视获取信息的类型。结果表明,高汉语水平藏-汉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2个汉字的空间,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 以藏族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眼动技术,考察了高、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阅读汉语时的知觉广度及副中央凹预视获取信息的类型。结果表明,高汉语水平藏-汉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2个汉字的空间,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1~2个汉字的空间;高、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都可以从副中央凹处获取字形和语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汉读者 阅读知觉广度 预视效应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练程度藏汉双语者言语理解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
7
作者 高蕾 高晓雷 +2 位作者 白学军 陈梅香 郭志英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4-750,共7页
以母语为藏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三种条件下,考察藏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切换代价。结果表明:(1)在三种条件下,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 以母语为藏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三种条件下,考察藏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切换代价。结果表明:(1)在三种条件下,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对藏语词的反应时,汉语词的错误率也显著低于藏语词;(2)切换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著慢于无切换条件,切换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高于无切换条件,存在显著的切换代价;(3)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反应的错误率也显著低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本研究表明,藏汉双语语码切换过程中存在切换代价,支持抑制说;熟练藏汉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 汉语 语码切换 切换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移居者焦虑水平对注意网络的影响机制:以3650 m海拔中短期移居者为例
8
作者 贾淑荣 张佳 +1 位作者 马海林 李昊 《高原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目的:以焦虑水平、携氧能力、睡眠质量等高原身心关键因素探讨高原环境下短期移居者注意网络的潜在影响机制。方法:对112名在高原生活两年以上的移居者进行了SCL-90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注意网络测验(ANT)的测试,并采集静脉血分... 目的:以焦虑水平、携氧能力、睡眠质量等高原身心关键因素探讨高原环境下短期移居者注意网络的潜在影响机制。方法:对112名在高原生活两年以上的移居者进行了SCL-90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注意网络测验(ANT)的测试,并采集静脉血分析了血红蛋白浓度,考察高原环境下个体的焦虑水平对注意功能的影响中睡眠质量和携氧能力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1)高焦虑组的注意执行功能网络效率显著低于低焦虑组(t=-3.96,P<0.01);(2)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组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组(t=2.31,P<0.01);(3)睡眠质量在焦虑水平和注意执行网络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t=2.73,P<0.01,95%CI=[0.07,0.45]);(4)血红蛋白浓度在焦虑水平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调节作用。结论:在高原环境下个体高的携氧能力可以通过调节睡眠质量来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进而改善注意网络的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移居者 焦虑水平 注意网络 睡眠质量 血红蛋白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记忆的海拔效应——来自配对联想学习任务的证据
9
作者 高晓雷 孙敏 +2 位作者 任晓飞 高蕾 马海林 《高原科学研究》 2018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考察低氧环境对视觉记忆的影响,并探测这种影响的海拔效应。本研究以剑桥认知系统(CAN-TAB)为工具,采用配对联想学习任务(PAL),从平均海拔3000m、3800m和4500m处分别选取39名、38名和43名藏族大学生参与本实验,在4个观测指标上对实验... 为考察低氧环境对视觉记忆的影响,并探测这种影响的海拔效应。本研究以剑桥认知系统(CAN-TAB)为工具,采用配对联想学习任务(PAL),从平均海拔3000m、3800m和4500m处分别选取39名、38名和43名藏族大学生参与本实验,在4个观测指标上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选取的4个观测指标上,不同海拔高度被试的配对联想学习能力差异均不显著,PAL成功时的平均错误F(2,117)=0.60,P>0.05;PAL成功时的平均试验F(2,117)=1.22,P>0.05;PAL错误总数(调整)F(2,117)=0.60,P>0.05;PAL试验总数(调整)F(2,117)=1.08,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没有发现视觉记忆的海拔效应。但这一结果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记忆 海拔效应 配对联想学习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