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巩艳红 姚守锋 何曼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从理论机制来看,数据要素的介入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过程中驱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从理论机制来看,数据要素的介入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过程中驱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具有新要素、新技术、新方式的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挥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底。从现实基础来看,西藏自治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发展潜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与人才、政策与制度环境以及市场与产业融合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实践路径来看,要借助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型的劳动者队伍、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以及借助数字经济发展促进要素优化组合和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数字经济 赋能 新质生产力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基于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2
作者 付强 李雨晴 安子栋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5,179,共11页
地方债作为重要的地方财政政策工具,其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率,从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2014年推行的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分析对象,基于2010—2022年中国192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 地方债作为重要的地方财政政策工具,其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率,从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2014年推行的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分析对象,基于2010—2022年中国192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识别地方债管理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地方债“自发自还”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人均GDP增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机制研究表明,地方债“自发自还”减少了债务规模扩张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并通过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经济效果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财政赤字率较高、人口规模较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实行地方债“自发自还”后经济增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管理制度 经济发展 倾向值匹配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西藏旅游产业-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3
作者 詹万里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0,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交通运输又是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障。显然,旅游产业、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交通运输又是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障。显然,旅游产业、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枢纽。文章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构建西藏旅游产业-交通运输-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2012-2022年三者协调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的11年里,西藏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折线形波动发展趋势,在2019年出现波峰,2020年出现明显的波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呈微波动稳步上升态势,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水平呈折线形波动上升趋势;西藏旅游产业-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平均值为0.9640,这说明三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耦合关系,且表现为高度耦合;三者的协调度值由2012年的0.1000上升到2022年的0.8123,协调度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初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并最终达到优质协调的演化过程,且在2019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达到优质协调状态。同时,在2020-2022年,由于旅游产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综合发展水平下降,导致三者从优质协调状态又返回良好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巩艳红 高金城 庞洪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184,共5页
促进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是满足农牧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关乎西藏长期稳定发展和全区人民共同富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数字经济对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1-2020年西藏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7地市... 促进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是满足农牧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关乎西藏长期稳定发展和全区人民共同富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数字经济对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1-2020年西藏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7地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地市之间仍有差距。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西藏城乡融合发展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城市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西藏应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加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产业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机理和实现路径
5
作者 张建伟 杨琴 久毛措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共3页
数字要素作为最活跃的农业生产要素与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耦合共振,正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在阐释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其实现路径,即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 数字要素作为最活跃的农业生产要素与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耦合共振,正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在阐释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其实现路径,即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和经营现代化、农村公共服务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村生活现代化、农村治理现代化,进而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化 数字鸿沟 数字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困境与实践构想:数字经济视域下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乡村振兴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冰乐 王珊珊 周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239,共8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大变革、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有着极为广...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大变革、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有着极为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文章通过厘清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并立足西藏兼具民族、边疆、高寒三重特征,识别出西藏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人才与制度建设三大方面问题,从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数字思维观念、加强数字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完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做好数字生态农牧产业发展等六个维度,搭建起以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乡村振兴的绿色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西藏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外溢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拉萨市的案例分析
7
作者 徐爱燕 肖志杨 夏小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西藏高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援藏等多种力量,充分挖掘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带头作用,实现先... 西藏高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援藏等多种力量,充分挖掘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带头作用,实现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由此,首先研究了拉萨市是全区的核心经济增长极,并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拉萨市在经济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拉萨市作为全区核心经济增长极的空间外溢效应是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拉萨市的经济规模与技术进步在全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二者的空间外溢效应不存在排斥现象;(3)相较于规模效应只存在短期空间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则存在较强的长期空间效应。进而从外溢路径、承接路径等方面提出发挥经济规模带动区域发展、细分领域实现园区错位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打破边界壁垒促进园区协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外溢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协同效应 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的民生福祉效应研究:基于西部地区12省区的例证
8
作者 张建伟 李德勋 孟婷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2年西部12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民生福祉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评价了数字经济和民生福祉的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回... 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2年西部12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民生福祉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评价了数字经济和民生福祉的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民生福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3年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均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非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均值大于民族地区,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2011—2023年民生福祉总指数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各维度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生活水平指数﹥社会环境指数﹥教育公平指数﹥健康养老指数。(3)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民生福祉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滞后一期、缩尾处理、分位数回归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4)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健康养老、教育公平、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等的发展,但对健康养老和教育公平的影响不显著。(5)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民生福祉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民族八省区和高人口密度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大。基于此,提出加快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地区数字技术在民生福祉领域的渗透程度、加快“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民生福祉 数字鸿沟 东数西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展及启示——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
9
作者 图登克珠 黄荣才让 李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备受国内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文章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并借助Citespace软件,结合科学知识图谱对研究趋势、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相关发文趋势从2020年开始快速增长,到2022年趋于平稳。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尚未出现核心作者和团队,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研究热点和主题聚焦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西藏文化三大主题。基于对研究进展的整体把握,文章提出要增强研究力量和加强实践研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bliometrix的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究现状、热点探析与趋势展望(1984-2022)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应友 侯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4,160,共12页
围绕中国知网数据库1984-2022年间关于研究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的期刊文献,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这对于厘清西藏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发掘新的研究课题,促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 围绕中国知网数据库1984-2022年间关于研究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的期刊文献,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这对于厘清西藏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发掘新的研究课题,促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究趋势受国家及本地区宏观政策影响较为明显,目前尚未形成核心的作者合作群体及以某一机构为中心的合作模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等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在未来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究中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iometrix 西藏生态经济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良杰 谢飘瑶 王雪枫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28-30,共3页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特别聚焦于西藏地区的具体实践与挑战。文章回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明确其内涵与目标,并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了二十大及三中全会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这为后续...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特别聚焦于西藏地区的具体实践与挑战。文章回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明确其内涵与目标,并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了二十大及三中全会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对西藏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概述了其经济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特别是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进展。然而,当前西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产业发展不平衡、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金融支持不足和融资渠道有限等。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推进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西藏的应用与探索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地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推进产业生态化的价值意蕴、水平测度与路径选择
12
作者 郑应友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42,159,160,共18页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研究西藏产业生态化问题,对于促进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产业生态化是突显西藏当前鲜明的时代性、战略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保证各族人...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研究西藏产业生态化问题,对于促进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产业生态化是突显西藏当前鲜明的时代性、战略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保证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旨归。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21年为面板数据,借用熵权法测度西藏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产业生态化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增长率总体趋于平缓,各水平层年度发展较不均衡,其中绿色生产水平增长率最低且呈微降趋势。为进一步提高西藏产业生态化水平,在宏观层面应完善产业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法治保障;中观层面应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微观层面应注重以企业及各族群众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建设,从而构建西藏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产业生态化 西藏生态产业 西藏生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阿兰 普布卓玛 德吉央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8-25,37,共9页
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外汇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贡献。文章采用实证分析法来评价发展旅游业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西藏GDP对旅游收... 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外汇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贡献。文章采用实证分析法来评价发展旅游业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西藏GDP对旅游收入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旅游业对西藏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同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此外,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联性高于第三产业,与一般发展规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影响 综合指标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与水平测度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建伟 李国栋 杨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6-196,共11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西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和评价了2000—2019年西藏20年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从均值来看,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指...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西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和评价了2000—2019年西藏20年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从均值来看,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指数(0.6071)>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指数(0.5195)>旅游经济共享发展指数(0.4716)>旅游经济创新发展指数(0.4014)>旅游经济开放发展指数(0.2491)。(2)2000—2019年西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曲线呈现“W”型周期性波动上升,旅游创新发展水平曲线和旅游经济共享水平曲线呈现整体平缓上升趋势,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曲线和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曲线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旅游经济开放发展水平曲线呈现波动下降趋势。(3)受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西方反华势力和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势力的阻扰抹黑等危机事件和政治事件的影响,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西藏旅游经济开放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加快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协调发展、推动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实现旅游经济共有共建共享共富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西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高质量发展 内涵 测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经济增长方式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贡秋扎西 杨斌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文章探析西藏经济在样本期间的高速增长现象,认为这一期间的增长具有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形成的投资需求为动力、大量投入资本和劳动来增加产出的“外生——外延”投入型增长特征,这种增长面临“增长困境”和“转向”的必然性。文章的政... 文章探析西藏经济在样本期间的高速增长现象,认为这一期间的增长具有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形成的投资需求为动力、大量投入资本和劳动来增加产出的“外生——外延”投入型增长特征,这种增长面临“增长困境”和“转向”的必然性。文章的政策建议是:西藏应通过金融体系的适当超前发展来避免“增长目境”并尽快实现“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经济增长方式 投入型 效率型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伍达 久毛措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27,156,共15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经历“稳定发展到休养生息、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长足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构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经历“稳定发展到休养生息、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长足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构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1年的高质量发展状况可知,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应从发展格局、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发展动力等维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经济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西藏上市公司智力资本投资——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霞 李原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3-17,共5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面临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企业必须重新思考经营战略,再造核心能力,尽快实现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管理必须注重发挥“人”的作用,围...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面临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企业必须重新思考经营战略,再造核心能力,尽快实现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管理必须注重发挥“人”的作用,围绕“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如今企业员工培训已突破其原本的纯教育意义,而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以及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份。对照我区上市公司的实际,培训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够,企业培训的作用远远没有到位。因此对企业培训的性质、作用、意义和方法必须予以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培训 智力资本 人力资源 西藏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万波 江初娜姆 杨旭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8,共9页
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实现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两个... 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实现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两个维度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指标构建了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指标体系,测度了2006—2020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状况,比较了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水平。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导致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最后,对2006—2020年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经济优化、能源环境这四个领域以及产业结构和医疗卫生领域的部分层面;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收敛分析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业化、技术创新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庞洪伟 杨鑫 +1 位作者 姚守峰 巩艳红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89,共8页
生态产业化是遵循产业化规律推动生态建设的生态环境高水平发展模式。理论上生态产业化的完善进步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以200... 生态产业化是遵循产业化规律推动生态建设的生态环境高水平发展模式。理论上生态产业化的完善进步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价值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以2006—2021年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生态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下分析生态产业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生态产业化能够显著促进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化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生态产业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应加大对“双碳”等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发挥好生态产业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向效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脆弱地区民生改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化 技术创新 青藏高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牧民增收效应研究:基于西藏县域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建伟 杨琴 张姝颖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基于2019—2020年西藏65个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实证检验了西藏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牧民增收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对西藏县域农牧民收入具有正向影响;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对西藏县域农牧民收入... 基于2019—2020年西藏65个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实证检验了西藏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牧民增收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对西藏县域农牧民收入具有正向影响;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对西藏县域农牧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乡村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效应最大,乡村生活数字化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乡村指数不断提高,对农牧民增收的促进效应不断提升;非边境县数字乡村建设对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效应显著为正,边境县影响效应不显著;农区县和半农半牧县数字乡村建设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农区县的促进作用更大,而牧区县影响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牧民增收 数字鸿沟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