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巩艳红 姚守锋 何曼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从理论机制来看,数据要素的介入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过程中驱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从理论机制来看,数据要素的介入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过程中驱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具有新要素、新技术、新方式的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挥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底。从现实基础来看,西藏自治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发展潜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与人才、政策与制度环境以及市场与产业融合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实践路径来看,要借助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型的劳动者队伍、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以及借助数字经济发展促进要素优化组合和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数字经济 赋能 新质生产力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基于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2
作者 付强 李雨晴 安子栋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5,179,共11页
地方债作为重要的地方财政政策工具,其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率,从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2014年推行的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分析对象,基于2010—2022年中国192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 地方债作为重要的地方财政政策工具,其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率,从而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2014年推行的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分析对象,基于2010—2022年中国192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识别地方债管理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地方债“自发自还”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人均GDP增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机制研究表明,地方债“自发自还”减少了债务规模扩张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并通过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经济效果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财政赤字率较高、人口规模较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实行地方债“自发自还”后经济增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管理制度 经济发展 倾向值匹配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工科学生就业适应性研究——以西藏大学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丁翠翠 程刚 何花 《高原科学研究》 2018年第4期85-92,共8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高校扩招等宏观环境的转变,及大学生自身就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西藏工科学生就业适应性角度出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高校扩招等宏观环境的转变,及大学生自身就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西藏工科学生就业适应性角度出发,以西藏大学工科类的本科生为调研对象,运用学生专业与就业单位的4年面板数据,分析了西藏工科学生的就业特点和影响西藏工科学生就业适应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西藏工科学生就业适应性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工科学生 就业特点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西藏旅游产业-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4
作者 詹万里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0,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交通运输又是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障。显然,旅游产业、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交通运输又是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障。显然,旅游产业、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优质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枢纽。文章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构建西藏旅游产业-交通运输-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2012-2022年三者协调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的11年里,西藏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折线形波动发展趋势,在2019年出现波峰,2020年出现明显的波谷,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呈微波动稳步上升态势,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水平呈折线形波动上升趋势;西藏旅游产业-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的耦合度平均值为0.9640,这说明三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耦合关系,且表现为高度耦合;三者的协调度值由2012年的0.1000上升到2022年的0.8123,协调度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初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并最终达到优质协调的演化过程,且在2019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达到优质协调状态。同时,在2020-2022年,由于旅游产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综合发展水平下降,导致三者从优质协调状态又返回良好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巩艳红 高金城 庞洪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184,共5页
促进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是满足农牧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关乎西藏长期稳定发展和全区人民共同富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数字经济对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1-2020年西藏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7地市... 促进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是满足农牧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关乎西藏长期稳定发展和全区人民共同富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数字经济对西藏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1-2020年西藏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7地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地市之间仍有差距。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西藏乡村产业振兴;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西藏城乡融合发展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城市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西藏应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加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产业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改革中的西藏大学毕业生就业取向调研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雅静 安玉琴 王大海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S1期44-47,60,共5页
文章立足西藏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利用2年的调研资料,从就业地点、工作单位和薪资三方面分析了西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并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及毕业生五个方面,探讨了造成毕业生就业取向狭窄、陈旧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西藏大学 毕业生 就业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场需求的西藏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青龙 罗华 多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1-56,共6页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西藏地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应社会需要,是否"靠得住,用得上"?文章从这一论点出发,构建了西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得出了合理的测评结果。依据结果,给出了提高西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西藏地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应社会需要,是否"靠得住,用得上"?文章从这一论点出发,构建了西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得出了合理的测评结果。依据结果,给出了提高西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以及科学素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 西藏地区高校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改革与风险规避:西藏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彩波 刘红卫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84-190,共7页
西藏大学生就业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目前西藏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就业渠道狭窄,就业观念落后等问题,就业长效机制的实现面临多种挑战。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可以降低大学生待业风险,促进西藏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西藏大学生就业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目前西藏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就业渠道狭窄,就业观念落后等问题,就业长效机制的实现面临多种挑战。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可以降低大学生待业风险,促进西藏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实现,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可以从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两方面展开,事前预防是较为宏观的长期性措施,有助于拓宽西藏大学生就业渠道,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事后补救主要包括大学生待业保险,针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经济补助,降低待业大学生人数增加的潜在威胁,促进西藏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长效机制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大学生就业 长效机制 风险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测评系统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朝霞 姜军 +2 位作者 邹俊 魏学博 朱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35-138,共4页
文章针对当前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质量评价原则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调查问卷方式统计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值,由MATLAB软件计算三级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处理各项评判指标,并设计了教学质... 文章针对当前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质量评价原则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调查问卷方式统计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值,由MATLAB软件计算三级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处理各项评判指标,并设计了教学质量测评系统,旨在提高西藏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校 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 测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大学班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华鹏 次仁德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S1期77-78,81,共3页
班干部是班级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在班级学生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西藏大学班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改善和加强班干部培养和班级学生工作。
关键词 学生工作 班干部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的民生福祉效应研究:基于西部地区12省区的例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伟 李德勋 孟婷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2年西部12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民生福祉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评价了数字经济和民生福祉的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回... 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2年西部12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民生福祉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评价了数字经济和民生福祉的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民生福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3年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均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非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均值大于民族地区,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2011—2023年民生福祉总指数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各维度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生活水平指数﹥社会环境指数﹥教育公平指数﹥健康养老指数。(3)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民生福祉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滞后一期、缩尾处理、分位数回归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4)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健康养老、教育公平、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等的发展,但对健康养老和教育公平的影响不显著。(5)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民生福祉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民族八省区和高人口密度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大。基于此,提出加快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地区数字技术在民生福祉领域的渗透程度、加快“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民生福祉 数字鸿沟 东数西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瑞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代替了大学生包分配就业。学生从就业责任的客体变成就业责任的主体。文章结合西藏产业、行业及企业现状,分析了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探讨了西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内容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机理和实现路径
13
作者 张建伟 杨琴 久毛措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共3页
数字要素作为最活跃的农业生产要素与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耦合共振,正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在阐释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其实现路径,即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 数字要素作为最活跃的农业生产要素与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耦合共振,正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在阐释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其实现路径,即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和经营现代化、农村公共服务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村生活现代化、农村治理现代化,进而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化 数字鸿沟 数字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困境与实践构想:数字经济视域下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乡村振兴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冰乐 王珊珊 周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239,共8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大变革、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有着极为广...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大变革、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有着极为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文章通过厘清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并立足西藏兼具民族、边疆、高寒三重特征,识别出西藏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人才与制度建设三大方面问题,从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数字思维观念、加强数字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完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做好数字生态农牧产业发展等六个维度,搭建起以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乡村振兴的绿色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西藏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外溢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拉萨市的案例分析
15
作者 徐爱燕 肖志杨 夏小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西藏高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援藏等多种力量,充分挖掘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带头作用,实现先... 西藏高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援藏等多种力量,充分挖掘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带头作用,实现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由此,首先研究了拉萨市是全区的核心经济增长极,并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拉萨市在经济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拉萨市作为全区核心经济增长极的空间外溢效应是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拉萨市的经济规模与技术进步在全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二者的空间外溢效应不存在排斥现象;(3)相较于规模效应只存在短期空间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则存在较强的长期空间效应。进而从外溢路径、承接路径等方面提出发挥经济规模带动区域发展、细分领域实现园区错位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打破边界壁垒促进园区协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外溢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协同效应 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展及启示——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
16
作者 图登克珠 黄荣才让 李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备受国内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文章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并借助Citespace软件,结合科学知识图谱对研究趋势、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相关发文趋势从2020年开始快速增长,到2022年趋于平稳。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尚未出现核心作者和团队,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研究热点和主题聚焦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西藏文化三大主题。基于对研究进展的整体把握,文章提出要增强研究力量和加强实践研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bliometrix的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究现状、热点探析与趋势展望(1984-2022)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应友 侯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4,160,共12页
围绕中国知网数据库1984-2022年间关于研究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的期刊文献,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这对于厘清西藏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发掘新的研究课题,促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 围绕中国知网数据库1984-2022年间关于研究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的期刊文献,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这对于厘清西藏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发掘新的研究课题,促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究趋势受国家及本地区宏观政策影响较为明显,目前尚未形成核心的作者合作群体及以某一机构为中心的合作模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等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在未来西藏生态经济领域研究中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iometrix 西藏生态经济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校非师范类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探索——以西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昌军 师晓娟 +1 位作者 康玉环 苏雪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S1期87-90,共4页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近年来,西藏高校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对于非师范类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西藏大学为代表的西藏...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近年来,西藏高校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对于非师范类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西藏大学为代表的西藏高校非师范类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就实践教学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类文科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的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19
作者 黄丽筠 侯霞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9,共9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西藏作为中国重要生态屏障,其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协调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具体路径,研究基于绿色发展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西藏作为中国重要生态屏障,其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协调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具体路径,研究基于绿色发展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等方法,对2015-2023年西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与生态环境质量呈负相关(β=-0.35,P<0.001),而绿色产业占比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正相关(β=0.20,P<0.001)。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指标也显著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研究还发现,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从2015年的0.58提升至2023年的0.82,表明二者协调关系逐渐优化。研究建议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西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西藏 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 协调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西藏大学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阿永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S1期26-28,39,共4页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力度及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力度及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无论是从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是从高校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需要认真贯彻执行的。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辅导员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制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使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队伍建设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