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岩画上的原始体育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帅呈 丁玲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从体育的视角对西藏岩画上的原始体育作了探讨,认为西藏岩画分布广泛,内容丰富,较为全面反映了远古高原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宗教信仰、生产方式、体育文化娱乐等,是我们了解远古藏族游牧人精神和物质生活,...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从体育的视角对西藏岩画上的原始体育作了探讨,认为西藏岩画分布广泛,内容丰富,较为全面反映了远古高原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宗教信仰、生产方式、体育文化娱乐等,是我们了解远古藏族游牧人精神和物质生活,以及原始体育最为形象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岩画 原始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西藏文化战线上的重要意义
2
作者 美郎宗贞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 ,它对于西藏文化战线、西藏的稳定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极好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先进文化 文化建设 民族性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传统体育与人类文化生态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丁玲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文章从藏族传统体育与农耕文化、高原环境生理机制的适应性、高原自然环境行为适应机制等方面作了探讨,认为藏族传统体育出现之初,便与藏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一种与外界自由地进行物质与信息交换的开放的文化系统,与... 文章从藏族传统体育与农耕文化、高原环境生理机制的适应性、高原自然环境行为适应机制等方面作了探讨,认为藏族传统体育出现之初,便与藏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一种与外界自由地进行物质与信息交换的开放的文化系统,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同步的节奏,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体育 人类文化 生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吐蕃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承炎 夏吾卡先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3,共10页
自1982年青海地区首次科学、规范地发掘吐蕃墓葬以来,该区的吐蕃墓葬考古工作已持续30余年。其间,随着所获吐蕃遗存的逐渐增加,国内学界藉此开展了由浅入深的吐蕃墓葬研究工作。几近同时,国外学界也基于流散海外的吐蕃文物进行了若干专... 自1982年青海地区首次科学、规范地发掘吐蕃墓葬以来,该区的吐蕃墓葬考古工作已持续30余年。其间,随着所获吐蕃遗存的逐渐增加,国内学界藉此开展了由浅入深的吐蕃墓葬研究工作。几近同时,国外学界也基于流散海外的吐蕃文物进行了若干专题研究。系统梳理青海境内30余年的吐蕃墓葬考古工作,介绍、评析国内外学者之研究成果,对该区域吐蕃墓葬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均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吐蕃墓葬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丹王国发现吐蕃铜钟研究——兼论吐蕃钟的形制与文化源流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吾卡先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09,共6页
贡确松寺铜钟作为不丹王国境内现今发现的吐蕃时期唯一的遗物,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但国内却未见与之相关的介绍或研究文章刊布。经对铜钟本体的类型学分析和铭文释读及四道波曲形形制到铸造人柳某姓氏等线索,由此推断贡确松寺铜钟的铸... 贡确松寺铜钟作为不丹王国境内现今发现的吐蕃时期唯一的遗物,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但国内却未见与之相关的介绍或研究文章刊布。经对铜钟本体的类型学分析和铭文释读及四道波曲形形制到铸造人柳某姓氏等线索,由此推断贡确松寺铜钟的铸造直接与唐蕃文化交流有直接的联系。此外,结合收藏铜钟的寺庙之历史,可进一步推知铜钟铸于吐蕃赤松德赞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丹 贡确松寺 铜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文化统一性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蓉 李军 +2 位作者 赵君 李文萍 周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伴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各民族文化也由各个支流走向汇聚,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璀璨星河"。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在得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时,文化的统一性也在不断增强。文章阐述了... 伴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各民族文化也由各个支流走向汇聚,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璀璨星河"。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在得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时,文化的统一性也在不断增强。文章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自然地理环境、汉文化的凝聚力、统一的政治局面及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等诸因素,对中国文化多元汇聚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揭示了中国文化统一性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多元一体” 统一性 历史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的羁縻政策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辛建 次旦顿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21-27,共7页
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实施羁縻政策,广设羁縻府州并大量封授"酋领",同时辅以设立封堠及禁山、茶马互市、筑城及驻军、建立当地官员的任期制和遴选机制等配套措施。唐宋两朝所实施的羁縻政策促进了川西北地区民族与部落的国家... 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实施羁縻政策,广设羁縻府州并大量封授"酋领",同时辅以设立封堠及禁山、茶马互市、筑城及驻军、建立当地官员的任期制和遴选机制等配套措施。唐宋两朝所实施的羁縻政策促进了川西北地区民族与部落的国家认同,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的羁縻统治主要依靠所封授的"酋领"们来实现,并未深入到普通民众之中,两朝羁縻政策的目的虽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朝 川西北地区 羁縻政策 羁縻府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拉萨古地名中的美化历史地名现象 被引量:3
8
作者 达瓦 阿贵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92-95,共4页
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记录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可称之为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 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记录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可称之为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古地名出现被美化和被曲解的现象。文章对在部分拉萨古地名中出现的美化现象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古地名 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君 王占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69-73,80,共6页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拉萨市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文章总结了拉萨市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社区,分析了新形势下传统社区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拉萨市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文章总结了拉萨市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社区,分析了新形势下传统社区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适应拉萨城镇化进程的"共驻共管共建"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及其构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拉萨市 社区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藏族传统义利文化在《格萨尔》中的体现
10
作者 平措 德吉卓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1-77,90,共8页
苯、佛二元相融为主要构成元素的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传统社会主导性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是藏族传统社会的主要思想根源以及藏族传统义利文化赖以产生、形成的主导性文化。文章对以这样的主导性文化氛围中产生、形成的藏族传统义利观或... 苯、佛二元相融为主要构成元素的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传统社会主导性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是藏族传统社会的主要思想根源以及藏族传统义利文化赖以产生、形成的主导性文化。文章对以这样的主导性文化氛围中产生、形成的藏族传统义利观或义利文化在《格萨尔》中的始终贯穿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的义利文化在反腐倡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天下为公,以义制利,舍己为义,兴天下利,除天下害的传统文化精神,永远闪耀着正义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藏传佛教文化 藏族传统义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广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13,共9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充分体现...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区域自治 理论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叙事文本的多样性--以青海果洛甘德县德尔文部落为个案
12
作者 措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文章在实地田野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和语境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格萨尔》史诗传统视为一个大的文本,认为《格萨尔》口头叙事传统中口头说唱的叙事文本、书写文本、格萨尔绘画、雕塑、石刻和遍布各地的风物遗迹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叙事文本... 文章在实地田野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和语境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格萨尔》史诗传统视为一个大的文本,认为《格萨尔》口头叙事传统中口头说唱的叙事文本、书写文本、格萨尔绘画、雕塑、石刻和遍布各地的风物遗迹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叙事文本,这些叙事文本乃史诗传承的重要载体。将这些不同的叙事形式纳入史诗文本的研究视野,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挖掘史诗的个性和文化内涵,从而注意到《格萨尔》叙事文本的多元化和多样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叙事文本 多样性 德尔文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意义
13
作者 觉安拉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就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作了探讨,认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长期稳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灵活性,在政治上,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平等、团结、... 本文就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作了探讨,认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长期稳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灵活性,在政治上,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治机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权力。在经济上,进一步巩固现有的成果并因地制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稳定性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
14
作者 许广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10,共4页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 ,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党的最高纲领 ,必须制定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最低纲领 ,实现党的最低纲领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重要步骤 ;而正确地判断...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 ,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党的最高纲领 ,必须制定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最低纲领 ,实现党的最低纲领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重要步骤 ;而正确地判断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 ,又是制定最低纲领的重要依据。我们过去的一切失误 ,都根源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判定。因此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最低纲领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七一”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山墓地性质刍议——兼论吐蕃族葬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吾卡先 徐承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30-37,共8页
文章以列山墓地历次考古发掘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新近发现有关藏文史料,对学界以往以"吐蕃流行族葬制"为前提而提出的"列山墓地为某一显赫家族墓地"的学术观点之相关证据进行了重新梳理、解析,初步认为列... 文章以列山墓地历次考古发掘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新近发现有关藏文史料,对学界以往以"吐蕃流行族葬制"为前提而提出的"列山墓地为某一显赫家族墓地"的学术观点之相关证据进行了重新梳理、解析,初步认为列山墓地系传统"下塔布、上工布"地域范围内有功于吐蕃王室的将相贵人之专属墓地,并且其墓主身份多元而非单一家族成员,它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山 吐蕃墓地 钦氏 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教文献中的“九宫”纪年法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拉毛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在苯教文献中,辛饶米沃的生辰采用一种叫作"梅瓦"纪年(sme bavi vkhor lo(1))的方法来表述,此种纪年法还记录了赤松德赞诞辰日、灭苯时间等重大历史事件。被译为"九宫"纪年的方法,结合阴阳五行、十二生肖和九宫的... 在苯教文献中,辛饶米沃的生辰采用一种叫作"梅瓦"纪年(sme bavi vkhor lo(1))的方法来表述,此种纪年法还记录了赤松德赞诞辰日、灭苯时间等重大历史事件。被译为"九宫"纪年的方法,结合阴阳五行、十二生肖和九宫的排列组合进行推算,以180年为一个周期,是将干支纪年法的变异体配以九宫序数,循环三次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九宫"纪年法展现了中原文化在西藏的发展与演变,以及藏族人对中原文化的吸纳方式和其独特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教 “九宫”纪年 辛饶米沃 文化交融 汉藏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拉香波雪山修行窟壁画初探
17
作者 夏吾卡先 米玛次仁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93,共6页
雅拉香波雪山修行窟四壁绘满了佛、菩萨、上师和受戒世俗人的画像和题记,通过对其逐一记录考释进而结合文献参考,将壁画内容归结为一处源于印度、兴盛在藏地、最终又对印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藏地谟决法脉,同时基于绘画风格和图像志,将壁... 雅拉香波雪山修行窟四壁绘满了佛、菩萨、上师和受戒世俗人的画像和题记,通过对其逐一记录考释进而结合文献参考,将壁画内容归结为一处源于印度、兴盛在藏地、最终又对印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藏地谟决法脉,同时基于绘画风格和图像志,将壁画的始绘年代考证为公元13至14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拉香波 修行窟 壁画 谟决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