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林县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和无机氮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红 徐唱唱 +3 位作者 曹丽花 石玉龙 赛曼 刘合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97-2404,共8页
为阐明露地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及无机氮含量变化特征,给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米林县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1 a、4 a和6 a)和相邻露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露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0~20 cm表层)和(0~... 为阐明露地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及无机氮含量变化特征,给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米林县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1 a、4 a和6 a)和相邻露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露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0~20 cm表层)和(0~70cm剖面)土壤无机氮浓度及pH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浓度表现为,1 a大棚〉4 a大棚〉6 a大棚〉露地;铵态氮浓度表现为,6 a大棚〉4 a大棚〉露地〉1 a大棚;pH值分布为,1 a大棚〉露地〉4 a大棚〉6 a大棚。随着剖面土壤层次的加深,大棚土壤硝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降低趋势,露地土壤硝态氮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露地土壤铵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露地相比,大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及pH值具有更大的垂直空间变异性。土壤pH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露地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蔬菜大棚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大棚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露地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林芝区域大棚生产过程中,表层土壤酸化现象加重,且增加了土壤无机氮的积累,故在生产管理中宜适当减少氮肥的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值 硝态氮 铵态氮 露地 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量、pH值及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红 徐唱唱 +4 位作者 赛曼 曹舰艇 曹丽花 张爱琴 刘合满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2-1927,共6页
以林芝地区八一镇5种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剖面(0—50 cm)的含水量、pH值及电导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了土壤含水量、pH值和电导率在垂直剖面上的空间分布,尤其以表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受影... 以林芝地区八一镇5种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剖面(0—50 cm)的含水量、pH值及电导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了土壤含水量、pH值和电导率在垂直剖面上的空间分布,尤其以表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受影响最为明显。草地土壤含水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效应,即随着土层加深,含水量呈降低趋势。在区域空间上,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而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性较小。随着土层加深,各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之间的变异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PH值 含水量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