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角道赛特羊与西藏羊的杂交试验
- 1
-
-
作者
李瑜鑫
王宏辉
王建洲
吴继东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06年第10期26-26,28,共2页
-
基金
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利用无角道赛特羊改良西藏羊的应用研究"(编号:03172)
-
文摘
用肉用品种无角道赛特羊为父本,西藏绵羊为母本,进行两品种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受胎率为75%,产羔475只,羔羊繁殖成活率80%;F1的出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8.16%、4.77%、24.70%,差异显著(P<0.05);道×藏F1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3.69 kg和2.26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杂种一代羔羊早期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西藏绵羊羔羊,杂种一代羔羊对藏东南的气候条件、饲草饲料、管理方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认为,无角道赛特羊是西藏东南地区开展肉羊杂交生产较为理想的父本品种。
-
关键词
无角道赛特羊
西藏羊
杂交
体重
屠宰率
-
分类号
S82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高海拔地区不同饲养方式下藏鸡生产性能测定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瑜鑫
王建洲
徐业芬
强巴央宗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
-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45,53,共3页
-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藏鸡遗传改良特用鸡种与现代化养殖关键设备引进的后续推广>。项目编号:2005-C11
-
文摘
本文通过对藏鸡在完全放养、平养和笼养等三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进行的试验,进一步揭示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家禽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以寻求藏鸡较佳效果的饲养模式。
-
关键词
生产性能测定
高海拔地区
饲养方式
藏鸡
生物学特性
生长发育
饲养模式
放养
-
分类号
S826.4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的制备
被引量:8
- 3
-
-
作者
曾群辉
朱国玉
索朗斯珠
旦巴次仁
布旺堆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
-
出处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9期24-26,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04EFN215400282)
-
文摘
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致病性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按常规方法制备了4批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液培养、纯粹检验、活菌计数、灭活等进行了探索,并对用该菌研制成的疫苗进行了常规检验。结果4批灭活疫苗经无菌检验为阴性;经物理性状检验为:静置后上层是淡黄色的澄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振荡后呈均匀混浊液;经牦牛安全检验结果为安全;经牦牛效力试验有效。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为免疫预防该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关键词
牦牛
大肠埃希氏菌病
氢氧化铝胶佐剂
灭活疫苗
-
分类号
S852.61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巨柏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变异分析
被引量:9
- 4
-
-
作者
兰小中
王景升
郑维列
张明生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4期297-301,30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20)
-
文摘
为阐明巨柏Cupressus gigan tea的濒危机理,根据聚丙烯酰胺琼脂电泳对巨柏3个大居群的36个个体功能叶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带测定结果进行编码,对各酶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细胞色素氧化酶的3个遗传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居群的个体,同工酶谱带相似性高,遗传杂合度小(HeA=0.726,HeB=0.691,HeC=0.704),相似性系数大,遗传距离小,这说明居群内个体遗传分化小;而不同居群间的个体则恰好相反(IAB=0.240,IAC=0.259,IBC=0.401;DAB=1.427,DAC=1.351,DBC=0.914),这主要是由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巨柏的地理分布格局所造成的。
-
关键词
巨柏
细胞色素氧化酶
同工酶
聚类分析
-
Keywords
Cupressus gigantea
cytochrome oxidase
isoenzyme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S791.3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疫苗保存12个月抗体效价测定
- 5
-
-
作者
赵晓玲
普旺堆
曾群辉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8年第2期7-9,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4EFN215400282)
-
文摘
用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灭活疫苗对实验动物家兔进行疫苗稳定性(保存期)测定。4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批号分别为200401、200501、200502、200503,将这4批疫苗4℃保存3、6、9、12个月后,分别接种试验兔,每批接种5只。初次接种疫苗0.5mL/只,14d再次接种疫苗1.0mL/只。每次设对照组5只,注射肉汤,其剂量和方法与试验兔相同。疫苗接种前和再次接种疫苗后21d分别在试验和对照家兔耳静脉采血,用微量凝集试验进行抗体效价检测。通过抗体检测表明,疫苗保存了3、6、9、12个月后接种兔,采血测免疫抗体效价为2.709~3.612。同时对照组全部死亡。证明这些疫苗存放12个月能有效保护家兔免受大肠杆菌攻击。
-
关键词
牦牛
大肠埃希氏菌灭活疫苗
稳定性
抗体效价
-
分类号
S852.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学习中兽医学可培养学生的几个能力
- 6
-
-
作者
孟萌
-
机构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项目(11XZJCZH001)
-
文摘
论述了学习中兽医学,可培养学生的5种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及生活态度。旨在清晰呈现教师在讲授中兽医学的过程中,应持有的视角与思路。
-
关键词
中兽医学
文人素质
教学思路
-
分类号
S853-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