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对成岩源区与成矿机制的启示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永斌 刘吉强 +4 位作者 胡敬仁 丁兴 孙卫东 刘焰 凌明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38-2052,共15页
邦铺矿床是发育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其含矿岩体的岩浆源区及成矿机制依然存在争议。本次研究从含矿岩体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Hf-O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含矿石英二长斑岩年龄为13.9±0... 邦铺矿床是发育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其含矿岩体的岩浆源区及成矿机制依然存在争议。本次研究从含矿岩体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Hf-O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含矿石英二长斑岩年龄为13.9±0.3Ma^14.0±0.2Ma,落在冈底斯带上的其他中新世斑岩型矿床含矿岩体成岩年龄范围内。含矿岩体锆石氧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δ18O值为4.72‰~7.22‰(均值5.99‰);锆石εHf(t)值为-2.3^+5.6。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结果表明岩浆源区具有二端元混合的特点,且主要来自亏损地幔(如MORB)组分。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相比,邦铺钼铜矿床Hf-O同位素更接近陆壳端元,表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了更多富Mo的陆壳物质的混入,因此导致了驱龙是以铜为主要成矿元素的斑岩铜钼矿床,而邦铺矿床为具有更低Cu/Mo值的斑岩型钼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铺 斑岩 HF-O同位素 冈底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德阳市浅层地质体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邵昌盛 饶魁元 +2 位作者 冯永来 刘灿 戴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72,共8页
开展城市隐伏断裂、富水松散砂砾卵石土、膨胀性黏土、软土等不良地质体多方法地球物理探测,建立相应的地球物理特征响应。针对德阳城市地下可能出现的隐伏断裂、富水松散砂砾卵石土等不良地质体开展高密度电法及放射性测氡方法技术研究... 开展城市隐伏断裂、富水松散砂砾卵石土、膨胀性黏土、软土等不良地质体多方法地球物理探测,建立相应的地球物理特征响应。针对德阳城市地下可能出现的隐伏断裂、富水松散砂砾卵石土等不良地质体开展高密度电法及放射性测氡方法技术研究,探讨相应的电阻率参数及放射性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剖面显示视电阻率断面分布特征可分为上、中、下3个电性层及两个电性界面,3个电性层主要反映近地表耕植土层-中间砂卵石层-下伏基岩层3种地质层;地面土壤氡测量成果推断出4处局部的隐伏断裂。密度电法在浅层地下结构分层精细化探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地面土壤氡测量对于隐伏断层的探测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球物理 浅层地质体 探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北岸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的商榷
3
作者 李才 夏代祥 +7 位作者 王义昭 雍永源 郑海翔 周详 刘鸿飞 蒋光武 万永文 胡敬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西藏 雅鲁藏布江 蛇绿岩 岩石化学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与羌塘古特提斯洋演化记录 被引量:102
4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2 位作者 董永胜 曾庆高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共9页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和昆仑-秦岭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上3条主要的晚三叠世板块缝合带,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后2条缝合带不具备冈瓦纳北界的基本要素。简要介绍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有关古特提斯洋存在的基本事实,即早...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和昆仑-秦岭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上3条主要的晚三叠世板块缝合带,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后2条缝合带不具备冈瓦纳北界的基本要素。简要介绍了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有关古特提斯洋存在的基本事实,即早古生代洋壳残片、二叠纪蛇绿岩、泥盆纪—二叠纪放射虫硅质岩、各类不同性质的增生岩片、2种类型的构造混杂岩带和蛇绿混杂岩盖层体系的时代与性质等,已有的资料初步确定羌塘古特提斯洋盆演化的时限为晚泥盆世到晚三叠世。认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上古特提斯洋消亡的主要场所,是恢复和反演青藏高原早期形成演化的最重要的窗口,也是地学界几十年关注的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 古特提斯洋 冈瓦纳大陆北界 羌塘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瓦纳大陆北缘早期的洋壳信息──来自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的依据 被引量:48
5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4 位作者 董永胜 蒋光武 解超明 吴彦旺 王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05-1612,共8页
普遍认为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发生在泥盆纪,形成了古特提斯洋并持续演化到晚三叠世。最近在羌塘中部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一带发现了完整的蛇绿岩组合,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堆晶辉长岩中获得467~431M... 普遍认为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发生在泥盆纪,形成了古特提斯洋并持续演化到晚三叠世。最近在羌塘中部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一带发现了完整的蛇绿岩组合,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堆晶辉长岩中获得467~431Ma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这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首次发现早古生代蛇绿岩,应记录了冈瓦纳北缘早期的洋壳演化信息,冈瓦纳大陆北缘的裂解可能发生于早古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 冈瓦纳大陆 洋壳 早古生代蛇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雄村大型铜金矿床的特征、成因和动力学背景
6
作者 徐文艺 曲晓明 +6 位作者 侯增谦 杨竹森 潘凤雏 崔艳合 陈伟十 杨丹 连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92-1406,T0002,共16页
详细的蚀变矿化特征剖析揭示,雄村矿床的矿化样式可明显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早期的细脉浸染状Cu-Au矿化和晚期的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早期细脉浸染状矿化的蚀变组合为:(钠长石化)-钾硅酸盐蚀变(局部)-红柱石化-广泛的绢英岩化-绿泥石... 详细的蚀变矿化特征剖析揭示,雄村矿床的矿化样式可明显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早期的细脉浸染状Cu-Au矿化和晚期的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早期细脉浸染状矿化的蚀变组合为:(钠长石化)-钾硅酸盐蚀变(局部)-红柱石化-广泛的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青磐岩化?);晚期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蚀变组合为:强烈硅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蚀变矿化组合、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及稳定同位素(H、O、S)组成揭示,早期细脉浸染状Cu-Au矿化可能属于未发育成熟的斑岩型矿化,晚期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为介于高硫型与低硫型之间的过渡型浅成热液矿化。雄村矿床可能为一套生矿床,是未发育成熟的斑岩型矿化与浅成热液型矿化套生的产物;成矿流体组成上的一致性,表明套生的两期矿化可能属于同一热液体系的两个连续的矿化阶段,只是在两个矿化阶段成矿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热液绢云母40Ar/39Ar测年和似伟晶岩脉中的钾长石K-Ar测年,表明雄村成矿系统形成于47.62±0.7Ma^38.11±0.9Ma间,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52~40Ma间歇性松弛或N-S向伸展有关;但雄村矿床的最终套生定位,与造山带40~38Ma间的强烈挤压隆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 雄村 套生矿床 ^40Ar/^39Ar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却桑地区早中三叠世查曲浦组层序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7
作者 谢尧武 刘鸿飞 +1 位作者 强巴扎西 蒋光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3-1839,共7页
拉萨却桑地区的原早中三叠世查曲浦组由下部碳酸盐岩和上部火山岩组成,下部碳酸盐岩产丰富的化石,时代为早—中三叠世,上部火山岩无古生物和年代学资料,根据叠置关系作为查曲浦组上部,时代也为早—中三叠世,并且成为该地区经典地层层序... 拉萨却桑地区的原早中三叠世查曲浦组由下部碳酸盐岩和上部火山岩组成,下部碳酸盐岩产丰富的化石,时代为早—中三叠世,上部火山岩无古生物和年代学资料,根据叠置关系作为查曲浦组上部,时代也为早—中三叠世,并且成为该地区经典地层层序而被广泛引用。最近在原查曲浦组上部火山岩段玄武质安山岩中获得248Ma±4Ma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厘定原查曲浦组上部火山岩时代为早三叠世,原查曲浦组存在倒转,火山岩段应位于碳酸盐岩段之下,其下与列龙沟组整合过渡,证明该区二叠系与三叠系是连续沉积的,进一步说明早三叠世该区存在岩浆活动。查曲浦组层序的厘定对探讨冈底斯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却桑地区 查曲浦组 层序厘定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及碰撞时限的新证据——日喀则卡堆蓝片岩Ar-Ar定年
8
作者 李才 胡敬仁 +1 位作者 翟庆国 董永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99-1303,共5页
几十年来,关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启动和完成碰撞的时间,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解释并建立了多种模式。高压变质带是板块碰撞过程中重要的事件记录,高压矿物的变质年龄是确定板块碰撞时间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几十年来,关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启动和完成碰撞的时间,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解释并建立了多种模式。高压变质带是板块碰撞过程中重要的事件记录,高压矿物的变质年龄是确定板块碰撞时间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卡堆蓝片岩的蓝闪石中获得59.29Ma±0.83Ma的Ar-Ar加权平均年龄,是目前雅鲁藏布江高压变质带唯一的蓝闪石年龄。该年龄与利用海相沉积、最高海相层位、地层古生物、古地磁等研究方法获得的结论相吻合,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闭合时间应在59Ma左右,也是洋壳消亡和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的时间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印度河-雅鲁藏布江 碰撞 高压变质作用 Ar—Ar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多龙矿集区尕尔勤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SHRIMP测年
9
作者 林彬 唐菊兴 +5 位作者 宋扬 王勤 曹华文 Michael BAKER 张乐骏 李玉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2-710,共9页
多龙是西藏班—怒成矿带中最大的斑岩Cu(Au)矿集区,其区域动力学演化历史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矿集区内尕尔勤地区侏罗系海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枕状玄武岩块,对其成岩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历史。... 多龙是西藏班—怒成矿带中最大的斑岩Cu(Au)矿集区,其区域动力学演化历史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矿集区内尕尔勤地区侏罗系海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枕状玄武岩块,对其成岩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历史。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枕状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为38.01×10^(–6)~63.56×10^(–6)),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标准化配分曲线属于平坦型,表现出E-MORB的特征。离子探针分析(SHRIMP)获得其锆石U-Pb年龄为(298±11)Ma,与区域晚石炭—早二叠地层中基性岩脉和玄武岩时代一致,可能是早二叠世班怒洋初始裂解时期大规模火山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测年 岩石地球化学 枕状玄武岩 多龙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