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兼论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主要矿床矿质来源的差异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关清 顾雪祥 +6 位作者 程文斌 章永梅 张岩 代鸿章 吕鹏瑞 张兴国 夏抱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104,共15页
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Sb-Au成矿带上一个较为特殊的大型-超大型锑硫盐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矿床容矿围岩以黑色含炭钙质板岩为主体,矿体严格受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闪锌... 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Sb-Au成矿带上一个较为特殊的大型-超大型锑硫盐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矿床容矿围岩以黑色含炭钙质板岩为主体,矿体严格受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除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等常见硫化物之外,还大量发育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黝铜矿、车轮矿等硫盐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菱锰矿、菱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中低温热液期和表生期。元素地球化学和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和矿化岩石除富集Sb、Pb、Zn、Ag等主成矿元素外,还富含MnO、Cu、As、Cd、Au等矿化元素;容矿地层中Sb、As、Ag、Pb、Zn、Mn等成矿元素也较为富集,具备提供成矿物质的能力;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容矿地层接近,指示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萃取了容矿地层中的Sb、As、Ag和S等组分,日当组为硫的主要提供者;铅同位素具变质结晶岩系特征,指示变质结晶岩系及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淡色花岗岩为成矿提供了Pb、Zn等金属组分。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主要典型矿床在矿质来源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成矿带中部和北部的Sb和Sb-Au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容矿地层和矿区岩浆岩(包括中生代中基性岩和新生代闪长岩),而在成矿带南部的Sb(-Au)-Pb-Zn矿床中,除容矿地层和矿区岩浆岩提供Sb、As、S之外,变质结晶岩系(拉轨岗日岩群)及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淡色花岗岩也为成矿提供了Pb、Zn等金属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康锑硫盐多金属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元素地球化学 硫铅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喜马拉雅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菊石类 被引量:2
2
作者 阴家润 刘桂芳 谢尧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44,共14页
在东喜马拉雅范围以内的西藏康马、洛扎和隆子地区有国内首次发现的晚三叠世诺利期—早侏罗世Glyphidites、Phormedites、Epideroceras、Phricodoceras Uptonia等菊石。晚三叠世诺利期有Tibetites sp.、Anatibetites sp.、Glyphidites ... 在东喜马拉雅范围以内的西藏康马、洛扎和隆子地区有国内首次发现的晚三叠世诺利期—早侏罗世Glyphidites、Phormedites、Epideroceras、Phricodoceras Uptonia等菊石。晚三叠世诺利期有Tibetites sp.、Anatibetites sp.、Glyphidites sp.、Cyrtopleurites sp.、Parajuvavites sp.、Sagenites sp.和Phormedites sp.。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有Arnioceras ceratoides、Angulaticeras sp.、Arnioceras sp.、Juraphyllites sp.、Epideroceras sp.以及普林斯巴赫期Phricodoceras cf.cornutum、Uptonia sp.、Galaticeras sp.、Gleviceras cf.paniceum等。东喜马拉雅地区的菊石动物群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的幕式出现与海侵和沉积环境变深有关,代表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晚三叠世的诺利中期(Columbianus带)、早侏罗世的辛涅缪尔期(Semico-statum带)、以及普里斯巴赫早期(Jamestoni带)的全球性菊石动物群扩散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喜马拉雅 西藏 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 菊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