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地热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1
作者 赵平 谢鄂军 +4 位作者 多吉 金建 胡先才 杜少平 姚中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9-550,共12页
西藏水热活动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 ,其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和时空分布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 ,地热流体 (气、液相 )中携带有中上地壳乃至地幔物质的深部信息。西藏地热流体可以区分出 CO2 型和 N2 型两类气体 ,其中绝... 西藏水热活动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 ,其成因类型、物质来源和时空分布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 ,地热流体 (气、液相 )中携带有中上地壳乃至地幔物质的深部信息。西藏地热流体可以区分出 CO2 型和 N2 型两类气体 ,其中绝大多数的地热气体样品属于 CO2 型气体 ,而典型的 N2 型气体则较少。前者具有岩浆热源和深循环两种成因类型 ,后者都是深循环成因。西藏气体样品中的 He含量变化范围非常宽 ,最高的可达到 1.5%。在门士热泉 ,首次检测到地幔 He组分 ,这说明西藏地壳深处有地幔物质侵位。根据 He同位素组成推断 ,羊八井、谷露等处的地壳熔融体中约有 3 %的地幔组分。西藏地热气体中的 N2 和 Ar组分主要是大气成因 ,CO2 组分大多以海相碳酸盐岩成因为主 ,混有少量有机沉积物成因 CO2 。当 L og(H2 / Ar)处于 -0 .8~ 0 .3的区间时 ,H2 / Ar地热温度计可以良好地指示热储层的温度范围。实际调查表明 :西藏水热活动区大多分布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以南地区 ,高温水热活动区主要出现在雅鲁藏布缝合带和那曲 -羊八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气体 碳同位素 水热活动 成因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羊八井热田地热流体成因及演化的惰性气体制约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平 Mack KENNEDY +4 位作者 多吉 谢鄂军 杜少平 David SHUSTER 金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7-503,共7页
地热流体中惰性气体的相对丰度和同位素组成 ,不仅可以揭露热田的热源性质 ,而且还能够揭示深、浅层地热流体的内在联系和演化过程等。在西藏羊八井热田的地热气体中 ,已检测出大量的 4 He组分 ,3He/ 4 He值是大气的 0 .0 87~ 0 .2 5 9... 地热流体中惰性气体的相对丰度和同位素组成 ,不仅可以揭露热田的热源性质 ,而且还能够揭示深、浅层地热流体的内在联系和演化过程等。在西藏羊八井热田的地热气体中 ,已检测出大量的 4 He组分 ,3He/ 4 He值是大气的 0 .0 87~ 0 .2 5 9倍 ,表明深部地壳物质的局部熔融为热田提供能量。浅层地热流体的 3He/ 4 He值自西北向东南呈降低趋势 ,与热储温度的变化相一致 ,反映出侧向运移时补充了更多的壳源氦。热田北区深层地热流体具有稍高的 3He/ 4 He值 ,是浅层地热流体的母源。气体中氪和氙的相对丰度具有大气降水成因的特征。结合现有的实际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气体 同位素 地热流体 西藏 成因 壳源氦 热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含金脉石英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范小平 多吉 +4 位作者 温春齐 郭建慈 胡先才 陈惠强 李小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金矿化晚阶段含金硫锑铅矿脉石英样品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22.46±1.20Ma,坪年龄代表石英的结晶年龄。测试结果表明,马攸木金矿床金的成矿作用可能延续到喜马拉雅中晚期。
关键词 ^40Ar/^39Ar法定年 石英 金矿床 马攸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高温热田热水的锶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赵平 多吉 +1 位作者 谢鄂军 金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9-576,共8页
滇藏地热带的热水大多是大气降水成因,大气降水沿断裂带向下渗透,随地温的增加而逐步升温,并不断地与深部岩石发生水岩相互作用,从造岩矿物中淋滤出锶组分。通过测定热水中的锶同位素组成,可以帮助确定热水的深部滞留环境,研究深、浅层... 滇藏地热带的热水大多是大气降水成因,大气降水沿断裂带向下渗透,随地温的增加而逐步升温,并不断地与深部岩石发生水岩相互作用,从造岩矿物中淋滤出锶组分。通过测定热水中的锶同位素组成,可以帮助确定热水的深部滞留环境,研究深、浅层热水的内在联系,区分出不同的水热循环系统。西藏羊八井热田深部由多期次花岗岩组成,岩性差别不大,而锶同位素差异比较明显。热田的深、浅层热水有着相似的^(87)Sr/^(86)Sr值,并且只与上新世花岗岩的锶同位素组成相接近,反映了深部热储的岩性特征。在热水从升流部位向排泄区运移时,浅层冷水、始新世火山岩和第四系砂砾岩对热水的锶同位素改 造作用较小。云南腾冲热海热田是典型的有慢源岩浆囊作为热源的高温热田,热田由东、西两区组成,其气体和热水在化学组成上有一定的差异,^(87)Sr/^(86)Sr值也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可以确定东、西两区的水热系统虽具有共同的热源,但两者之间的水力联系比较微弱,而且热水中的锶组分与热田内大面积出露的火山岩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 锶同位素 羊八井 热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第四纪孢粉研究进展
5
作者 辛忠雷 陈陵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459-13463,共5页
在回顾孢粉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简单分析了西藏孢粉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不同分区不同沉积相中孢粉组合特征的描述,总结了西藏孢粉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对孢粉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第四纪 孢粉 西藏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