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拉果错蛇绿混杂岩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海永
曾庆高
+1 位作者
王雨
毛国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拉果错蛇绿岩是青藏高原中部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中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之一,对恢复和反演该缝合带代表的洋盆演化及洋盆性质具有重要的约束意义。以拉果错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和斜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
拉果错蛇绿岩是青藏高原中部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中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之一,对恢复和反演该缝合带代表的洋盆演化及洋盆性质具有重要的约束意义。以拉果错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和斜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拉果错蛇绿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以此约束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的性质。结果显示,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67.8±1.7 Ma(n=24,MSWD=0.22),表明拉果错蛇绿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拉果错蛇绿岩中辉长岩与辉绿岩端元均兼具岛弧与富集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指示其形成于大陆弧后盆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拉果错蛇绿岩
晚侏罗世
弧后盆地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拉果错地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海永
曾庆高
+5 位作者
旺姆
陈国荣
焦文龙
叶强
李正亮
毛国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6-1145,共10页
对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和拉果错地区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旨在查明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聂尔错地区流纹岩及拉果错地区英安岩分别形成于112.5Ma和1...
对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和拉果错地区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旨在查明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聂尔错地区流纹岩及拉果错地区英安岩分别形成于112.5Ma和112.3Ma,与区域上大规模展布的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时代一致。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英安岩与流纹岩样品均属于钙碱性系列,且明显富集Th、U,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英安岩起源于增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流纹岩是下地壳熔体经历广泛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研究认为,西藏中部早白垩世晚期大规模岩浆作用形成于碰撞后伸展背景,其深部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的板片断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拉果错蛇绿混杂岩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海永
曾庆高
王雨
毛国正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西藏
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西藏
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
局
西藏地勘局西勘集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资源基地调查》(编号:DD20160026)和《西藏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编号:DD20160345).
文摘
拉果错蛇绿岩是青藏高原中部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中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之一,对恢复和反演该缝合带代表的洋盆演化及洋盆性质具有重要的约束意义。以拉果错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和斜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拉果错蛇绿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以此约束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的性质。结果显示,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67.8±1.7 Ma(n=24,MSWD=0.22),表明拉果错蛇绿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拉果错蛇绿岩中辉长岩与辉绿岩端元均兼具岛弧与富集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指示其形成于大陆弧后盆地环境。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拉果错蛇绿岩
晚侏罗世
弧后盆地
锆石U-PB定年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Lhaguo Tso ophiolite
Late Jurassic
back-arc basin
zircon U-Pb dating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拉果错地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海永
曾庆高
旺姆
陈国荣
焦文龙
叶强
李正亮
毛国正
机构
西藏
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西藏
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
局
第二地质大队
西藏
地勘
局
区调队
西藏地勘局西勘集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6-1145,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资源基地调查》(编号:DD20160026)和《西藏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编号:DD20160345)
文摘
对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和拉果错地区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旨在查明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聂尔错地区流纹岩及拉果错地区英安岩分别形成于112.5Ma和112.3Ma,与区域上大规模展布的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时代一致。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英安岩与流纹岩样品均属于钙碱性系列,且明显富集Th、U,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英安岩起源于增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流纹岩是下地壳熔体经历广泛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研究认为,西藏中部早白垩世晚期大规模岩浆作用形成于碰撞后伸展背景,其深部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的板片断离有关。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Keywords
Bangong Co-Nujiang suture zone
volcanic rock
zircon U-Pb dating
petrogenesis
tectonic setting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拉果错蛇绿混杂岩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刘海永
曾庆高
王雨
毛国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拉果错地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刘海永
曾庆高
旺姆
陈国荣
焦文龙
叶强
李正亮
毛国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