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中部尼雄地区“敌布错组”安山岩夹层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刘海永 唐菊兴 +5 位作者 王雨 唐佐其 张旭东 叶强 曾庆高 孔明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1714,共14页
因缺乏高精度年代学制约,尼雄地区“敌布错组”形成时代及地层归属存在争议。本次工作通过对“敌布错组”安山岩夹层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120 Ma的加权平均年龄,结合该区“敌布错组”碎屑锆石研究成果,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30... 因缺乏高精度年代学制约,尼雄地区“敌布错组”形成时代及地层归属存在争议。本次工作通过对“敌布错组”安山岩夹层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120 Ma的加权平均年龄,结合该区“敌布错组”碎屑锆石研究成果,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30~120Ma),与区域上则弄群火山-沉积地层形成时代一致,建议将其新厘定为则弄群。根据安山岩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认为其是壳源长英质岩浆与幔源玄武质岩浆混合的产物,形成于洋壳俯冲的构造环境。通过进一步对拉萨地体中、新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变换规律的总结分析,本文研究认为该套安山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主要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尼雄地区 安山岩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8
2
作者 辛存林 都卫东 +2 位作者 张育平 魏明 陈世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1,共8页
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和中二叠统洛巴堆组,围岩多为碳酸盐岩,且蚀变强烈.已圈定2条矿化蚀变带和9个主要铅、锌矿(化)体,矿化带长度约2620~4100 m,宽约50~1140 m;矿(化)... 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和中二叠统洛巴堆组,围岩多为碳酸盐岩,且蚀变强烈.已圈定2条矿化蚀变带和9个主要铅、锌矿(化)体,矿化带长度约2620~4100 m,宽约50~1140 m;矿(化)体呈层状和似层状产出,矿(化)体长为120~2881 m,水平厚度为2.1~13.1 m.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为铅和锌,伴生有益组分为银、铁、铜、硫.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透辉石、石榴石、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长石等.铅锌矿化与岩浆活动和大气降水有关,主要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的岩浆—热液有关.同时矿床的形成与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关.本文首次对洞中松多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的分析讨论,认为洞中松多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构造—岩浆等长期活动的结果,断裂构造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的深层岩浆为矿床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热源,属于矽卡岩型—热液改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中松多 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洞错地区多尼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王新录 阿旺旦增 +5 位作者 翟杰 索朗旦顿 倪金海 邓加保 蒋孟然 易继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3-741,共9页
对洞错地区早白垩世多尼组砂岩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为50~180μm,Th/U值大,约51颗锆石的比值大于0.4,平均值约为0.64,说明锆石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部分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7个区间范围(或峰... 对洞错地区早白垩世多尼组砂岩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为50~180μm,Th/U值大,约51颗锆石的比值大于0.4,平均值约为0.64,说明锆石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部分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7个区间范围(或峰值):3261Ma、2739~2335Ma、1880~1750Ma、1006~657Ma、577~510Ma、456~409Ma和252~202Ma。3261Ma的最老碎屑锆石颗粒说明,其物源区存在古太古代古老地壳的残留。锆石U-Pb年龄谱对应羌塘地块经历的几次构造热事件,验证了洞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物的物源可能来自北部的南羌塘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错地区 碎屑锆石 物源 多尼组 羌塘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查布地区中新世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张鹏 姚胜 +2 位作者 李泳龙 魏铭 滕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7-776,共10页
西藏地勘局地质二队在谢通门县查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新解体出一套火山岩地层,其岩性以安山岩、流纹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为主,岩层总厚度在研究区由东向西减小。用LA-ICP-MS技术对流纹岩、安山岩2件样品中的锆石进行U-Pb同位... 西藏地勘局地质二队在谢通门县查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新解体出一套火山岩地层,其岩性以安山岩、流纹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为主,岩层总厚度在研究区由东向西减小。用LA-ICP-MS技术对流纹岩、安山岩2件样品中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测定,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流纹岩中有2组年龄15.12±0.29Ma(MSWD=1.8,n=8)、45.39±0.56Ma(MSWD=0.93,n=14),安山岩中有4组年龄15.29±0.16Ma(MSWD=1.4,n=59)、51.9±2.3Ma(MSWD=3.5,n=7)、45.2±1.4Ma(MSWD=3.8,n=10)、38.5±0.93Ma(MSWD=1.08,n=5)。据此将该套火山岩喷发时限确定为15Ma左右,划归于布嘎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 火山岩 冈底斯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峰西北侧尼布晓巴锂辉石伟晶岩的识别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永 王雨 +4 位作者 杨浩 张旭东 付德钰 王艳 郝建亭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9-803,共15页
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是我国地质学者和地矿工作者新近提出的一条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伟晶岩型锂资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珠峰地区(包括普士拉、琼嘉岗、热曲、前进沟等)是锂辉石伟晶岩发育最为集中的区域。本文报道了热... 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带是我国地质学者和地矿工作者新近提出的一条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伟晶岩型锂资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珠峰地区(包括普士拉、琼嘉岗、热曲、前进沟等)是锂辉石伟晶岩发育最为集中的区域。本文报道了热曲-琼嘉岗之间新识别的锂辉石伟晶岩和伴生绿柱石伟晶岩-淡色花岗岩,发现地位于尼布晓巴东西两侧,近水平呈岩席或透镜体侵位于肉切村群中,发育绿柱石-铌钽铁矿-锂辉石等稀有金属矿物。独居石-铌钽铁矿U-Pb定年结果显示淡粉红色锂辉石伟晶岩形成于23.5±0.8Ma,淡绿色锂辉石伟晶岩形成于21.0±0.5Ma,含绿柱石伟晶岩形成于21.4±1.3Ma,含绿柱石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5.9±0.1Ma,指示珠峰地区稀有金属成矿时代集中于新喜马拉雅阶段。尼布晓巴含绿柱石-锂辉石淡色花岗岩-伟晶岩具有显著低的∑REE、Zr/Hf、Nb/Ta,以及高的Rb/Sr和TE_(1,3)(>1.0),表明其经历了高度的结晶分异和强烈的熔流体相互作用。尼布晓巴地区达到工业品位的锂辉石伟晶岩集中分布在其东侧海拔5500~6000m范围,而尼布晓巴西侧海拔5500~5200m主要发育绿柱石淡色花岗岩-伟晶岩。本文及前人资料显示,岩浆分异程度和稀有金属含量和出露高度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反映其受控于藏南拆离系的构造驱动成矿的地球动力机制。本研究所揭示的尼布晓巴成矿时代和成矿特征对于理解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尼布晓巴 锂辉石伟晶岩 肉切村群 稀有金属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与陆陆碰撞过程相关的斑岩成岩成矿时代约束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刚阳 郑有业 +5 位作者 龚福志 高顺宝 屈文俊 庞迎春 石玉若 殷世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3-479,共7页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锆石 SHRIMP U-Pb 和辉钼矿 Re-Os 年代学研究表明,与成矿相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8.68±0.49Ma,成矿事件发生在48.30~50.8Ma。明显不同于冈底斯铜矿带形成于陆内后碰撞造...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锆石 SHRIMP U-Pb 和辉钼矿 Re-Os 年代学研究表明,与成矿相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8.68±0.49Ma,成矿事件发生在48.30~50.8Ma。明显不同于冈底斯铜矿带形成于陆内后碰撞造山向伸展走滑转换的过渡环境的驱龙、冲江、朱诺等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集中在17~12Ma)。该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阶段,碰撞晚期(52~42Ma)的间歇性应力松弛造就了吉如铜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和斑岩型矿化的发育。这一成果表明,在中国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同时存在碰撞环境和后碰撞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冈底斯 陆陆碰撞 吉如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50Ma的含矿岩体——来自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1
7
作者 龚福志 张华平 张刚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39-440,共2页
吉如铜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于拉萨地体南缘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该矿床是在"弱小"的铜异常情况下,发现的一个Cu-Mo矿床。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和已有的钻探资料,该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型蚀变、矿化特... 吉如铜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于拉萨地体南缘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该矿床是在"弱小"的铜异常情况下,发现的一个Cu-Mo矿床。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和已有的钻探资料,该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型蚀变、矿化特征,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郑有业,2007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岩体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年代学 铜矿床 锆石 矿化特征 斑岩型 花岗斑岩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白马岩体的矿物结晶顺序与钒钛磁铁矿成因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祥 郗爱华 +1 位作者 葛玉辉 郑常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9-461,共13页
距今约260 Ma的白马岩体位于上扬子板块西缘的攀西裂谷中,是一个大型的含钒钛磁铁矿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含矿岩体主要由磁铁橄长岩和橄榄辉长岩组成,主要工业矿体赋存在下部的橄长岩岩相带中。显... 距今约260 Ma的白马岩体位于上扬子板块西缘的攀西裂谷中,是一个大型的含钒钛磁铁矿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含矿岩体主要由磁铁橄长岩和橄榄辉长岩组成,主要工业矿体赋存在下部的橄长岩岩相带中。显微镜下显示橄榄石和角闪石均存在2种不同的结构状态,岩浆具有多次脉动的侵位特点。矿物结构特点及磁铁矿、钛铁矿、橄榄石、角闪石及斜长石等矿物电子探针成分测定显示,矿物的结晶顺序大致为斜长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磁铁矿+钛铁矿→角闪石。根据角闪石和斜长石成分计算角闪石最低结晶温度为1090℃,斜长石的最高结晶温度是1120℃,推测磁铁矿的结晶温度介于1090~1120℃之间。橄榄石的Fo值由下部的磁铁橄长岩向上部的橄榄辉长岩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表明随着岩浆的结晶分异进程,系统的氧逸度是逐步变化的,暗示整个结晶分异过程系统处于封闭状态。磁铁矿中w(V2O3)变化于0.72%~1.37%之间,可近似看成是岩浆演化过程氧逸度较低的量化标志(<FMQ+0.5),这种低氧逸度条件下硅酸盐矿物的结晶,会导致粒间熔体氧逸度逐步升高且成分向着富Fe的方向演化。岩浆的这种成分演化特点,是晚期形成不混溶熔浆及富Fe-Ti矿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成矿 白马岩体 四川攀西地区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成矿预测方法的思考
9
作者 郑有业 朱亚玲 +3 位作者 殷世燕 张刚阳 龚福志 高顺宝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561-564,共4页
  矿产勘查有着巨大的风险,有效地减少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有赖于新战略、新思路的提出及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因此应用新的思路及方法进行成矿预测及勘查选区研究,选准成矿有利靶区是一个地区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科学观的更新决定...   矿产勘查有着巨大的风险,有效地减少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有赖于新战略、新思路的提出及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因此应用新的思路及方法进行成矿预测及勘查选区研究,选准成矿有利靶区是一个地区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科学观的更新决定数据、解释和结论的更新(杜乐天,2003).地学源头创新的关键在于思路创新及科学、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找矿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成矿理论的提出,往往会引发新的一轮找矿热潮;而一个新的找矿思路或找矿技术的应用会导致新的找矿重大突破(毛景文,1998).这里最想强调的是: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矿床,在找矿中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开拓思路,敢于大胆实践,才是最关键的(王登红等,2002).……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