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掺量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天一 秦晓云 +3 位作者 汤云飞 李文升 关吉闯 张存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87-395,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冻后质量损失产生的影响,设计出不同凝灰岩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方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凝灰岩掺量百分比在0%~15%范围内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凝灰岩的掺量... 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冻后质量损失产生的影响,设计出不同凝灰岩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方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凝灰岩掺量百分比在0%~15%范围内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凝灰岩的掺量增加而增强,掺量百分比在15%~30%范围内混凝土密实度随凝灰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强度随凝灰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冻后质量损失率随凝灰岩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掺量 自密实混凝土 冻融试验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砂土改良加固力学性能及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2
作者 桑鼎 牛欢 +3 位作者 李超 赵哲苇 王培清 仉文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8-1196,共9页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丙烯纤维对藏东南松散堆积砂土复合改良效果,在室内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研究改良砂土效果,并确定最佳改良材料掺配比例;分析干湿循环后改良砂土在水分侵蚀下...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丙烯纤维对藏东南松散堆积砂土复合改良效果,在室内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研究改良砂土效果,并确定最佳改良材料掺配比例;分析干湿循环后改良砂土在水分侵蚀下强度变化,并对其加固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VA与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明显影响,当掺比为12%PVA+0.25%聚丙烯纤维时改良效果最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716 kPa,与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25.46 kPa相比,强度增长达67倍。不同纤维含量的改良试样其抗剪强度随PVA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经历10次干湿循环过程后,12%PVA+0.25%聚丙烯纤维试样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748.66 kPa,仍有7 d强度的91.8%。同龄养护期28 d的1.47倍。聚乙烯醇溶液形成高分子膜黏附包裹砂土,聚丙烯纤维缠绕填充砂土,两者相结合提高了砂土的稳定性,有效改善了土颗粒之间的黏结强度,提高了土体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直剪试验 干湿循环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探测技术在潭山水库渗漏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罗海东 任增谊 +3 位作者 余代广 徐惠民 陈亮 代登辉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4,共6页
为准确探明潭山水库渗漏险情,提出了多方法联合渗漏探测方案,综合采用拟流场法、物探法(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探地雷达法)和示踪法等多种探测技术,并结合地质勘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漏主要由库内经坝基岩体裂隙... 为准确探明潭山水库渗漏险情,提出了多方法联合渗漏探测方案,综合采用拟流场法、物探法(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探地雷达法)和示踪法等多种探测技术,并结合地质勘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漏主要由库内经坝基岩体裂隙渗向下游,在消力池浆砌石边墙处流出;渗漏通道主要位于大坝坝体以下的全风化灰岩层。该综合探漏方案,通过拟流场法揭示渗漏总体分布,利用物探法探测富水及高含水率区域,结合示踪法判断渗漏源及路径,能够为相似复杂渗漏探测及抢险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 综合探测 拟流场法 物探法 示踪法 潭山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八字门双层滑带边坡抗滑桩加固受力特性研究
4
作者 平措卓玛 谢华威 宋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4,共7页
对于具有双层滑带的复杂土层边坡,抗滑桩的受力特性与传统单一滑面形式不同.本文以三峡库区的八字门双层滑带边坡为例,基于数值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含浅层和深层软弱带边坡的抗滑桩加固受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安全系数和坡体位移及剪... 对于具有双层滑带的复杂土层边坡,抗滑桩的受力特性与传统单一滑面形式不同.本文以三峡库区的八字门双层滑带边坡为例,基于数值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含浅层和深层软弱带边坡的抗滑桩加固受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安全系数和坡体位移及剪应变云图,发现采用抗滑桩加固能够有效地提升坡体稳定性,同时桩后推力呈明显的不连续分布形式.基于此,假定不连续梯形的桩后推力分布形式,结合传递系数法求解出双层滑面边坡桩后推力;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推导了双层滑面边坡抗滑桩全桩的位移和内力理论计算方法.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双层滑面边坡抗滑桩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可为多滑面边坡抗滑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滑面 抗滑桩加固 数值模拟 受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5
作者 何莉莉 李成林 张爱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水土资源是“三生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特殊性使其“三生空间”优化面临重大挑战。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和PSR模型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 水土资源是“三生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特殊性使其“三生空间”优化面临重大挑战。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和PSR模型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2年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演化态势,且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3种水平,没有出现低承载力水平和高承载力水平。②研究期内,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7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缓慢、波动的上升态势,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和一般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3~0.6;第二阶段(2018-2022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主要处于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4~0.7,相比第一阶段承载力整体上提升明显。③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盟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之间协调稳步改善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规划利用与管理,以及其“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水土资源 承载力 熵权法 TOPSIS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钺 李超 +3 位作者 桑鼎 牛欢 陈亮 王培清 《高原农业》 2025年第4期490-497,共8页
针对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且单一地质勘探方法难以得出准确地质信息的地层,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包括80 mHz和160 mHz探地雷达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易贡滑坡体左岸进行了地质勘探试验。结果显示:整条测线的测试深度范围内电阻率值呈现... 针对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且单一地质勘探方法难以得出准确地质信息的地层,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包括80 mHz和160 mHz探地雷达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易贡滑坡体左岸进行了地质勘探试验。结果显示:整条测线的测试深度范围内电阻率值呈现上部较高、下部整体偏低的特点,可把电阻率相对较小的区域视为含水率逐渐增大的迹象;在埋深4 m处存在明显的层状分界,测线左侧为滑坡松散堆积体,较为均质,而测线右侧雷达图像显示出现明显的孤立体反射信号;在测线60 m和72 m深,探地雷达出现同相轴中断状况,而高密度电法也显示异常,推测该位置由不同滑坡台阶组成。此次综合物探结果为易贡滑坡体左岸的地质分析提供了图像依据,对研究滑坡体结构、判断潜在危险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技术 浅层地质勘探 易贡滑坡 探地雷达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遏制作用下的砾类土管涌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亮 卢周洲 滕耀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9-696,共8页
管涌如果无法及时得到遏制,会导致大量土体流失以致堤防溃决。为研究管涌发生环节时使用玄武岩纤维的遏制作用,拟通过室内管涌试验,从孔压、水力梯度、渗透系数、流速、颗粒流失等方面,研究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长度的玄武岩纤维对管涌发... 管涌如果无法及时得到遏制,会导致大量土体流失以致堤防溃决。为研究管涌发生环节时使用玄武岩纤维的遏制作用,拟通过室内管涌试验,从孔压、水力梯度、渗透系数、流速、颗粒流失等方面,研究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长度的玄武岩纤维对管涌发生发展的遏制效应。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使得缺级配砾类土体的迁移通道变得更加曲折和狭窄,从而遏制整个土体的管涌发展。同等玄武岩纤维含量下玄武岩纤维缺级配砾类土存在最佳的纤维长度遏制管涌发展。纤维长度过长,增大了土体的迁移路径同时也使迁移通道相对变宽;纤维长度越短使得细颗粒的迁移通道变得更加狭窄,更加容易造成局部堵塞,进一步使得管涌继续从其他方向发展,造成颗粒的进一步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土工合成材料 玄武岩纤维 砾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下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处理效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傅椿惠 宗永臣 +3 位作者 王俊 李沛峰 何彬吉 金建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2,128,共6页
高原条件下的污水处理效能有其自身特点且缺乏系统性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指标含量的随机变化可能带来的耦合性影响研究更属空白,实际污水中各指标含量的不确定性极大阻碍了该领域的研究,采用人工配水可以较好的解决该问题,但人工配水... 高原条件下的污水处理效能有其自身特点且缺乏系统性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指标含量的随机变化可能带来的耦合性影响研究更属空白,实际污水中各指标含量的不确定性极大阻碍了该领域的研究,采用人工配水可以较好的解决该问题,但人工配水与实际污水之间不同的物质构成是否会影响高原生境下的污水处理效果又成为系统研究高原生境下污水处理效能的制约因素。为此,本文以高海拔A^(2)O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开展对该因素的初步研究,即对高原生境下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的处理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生境条件下的实际污水的处理效果总体优于人工配水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出水水质显著高于平原地区;人工配水在各项污染物的处理效能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不同进水条件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水分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鹏 郭永刚 +1 位作者 关法春 王明明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通过敏感波段提取作物水分信息,能够实现作物水分的准确、快速和无损监测,并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波段多和图谱合一等优点,对发展现代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光谱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建模过程... 高光谱遥感技术通过敏感波段提取作物水分信息,能够实现作物水分的准确、快速和无损监测,并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波段多和图谱合一等优点,对发展现代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光谱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建模过程中,都会由于环境或仪器等因素产生误差而降低模型的反演精度。为了分析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作物水分监测的优势与潜力。本研究介绍了常见作物水分监测的几种方法,以及在水分测量的不同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高光谱遥感监测原理与方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典型作物类型的具体应用进行叙述;探讨了高光谱遥感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在作物水分监测研究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数据处理 典型作物 水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强太阳辐射下A^(2)O工艺活性污泥脱氮机制研究
10
作者 彭贤湃 宗永臣 +3 位作者 王俊 傅椿惠 纪家奥 张东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12,共16页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较差;太阳辐射A^(2)O系统中的操作分类单元数量为595,呈下降趋势,驯化过程中优势菌属代谢功能以有机物降解、反硝化脱氮为主,代谢途径以碳氮代谢为主;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随太阳辐射照射时长的增加而增加。运行到40 d太阳辐射A^(2)O系统菌群多样性要低于恒温和室温系统,某些常见的污泥中的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受到了太阳辐射的抑制,但如norank_f__AKYH767脱氮相关的菌属丰度及其功能基因反而在太阳辐射反应器中得到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A^(2)O工艺 太阳辐射 微生物群落特征 代谢途径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耗水研究浅析与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庆 张文贤 杨子洋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11-18,79,共9页
农业耗水作为水利工程与农业工程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各种土地利用模式及气候变化下,研究农业耗水机制及其调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作物耗水,减少从水源取水到输配水、供水与用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单位耗水量的社会服务产品... 农业耗水作为水利工程与农业工程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各种土地利用模式及气候变化下,研究农业耗水机制及其调控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作物耗水,减少从水源取水到输配水、供水与用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单位耗水量的社会服务产品产量与产值,正受到国内外水利工程科学各分支学科的高度重视。揭示变化环境下不同尺度耗水机理,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用水资源日趋紧张下的农业耗水管控策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耗水 调控机制 单位耗水量 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的改性及生态修复应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谦 陈利轩 《高原农业》 2023年第6期658-669,共12页
随着农业和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磷石膏产量逐年增加。当前国内对于磷石膏并没有良好的处理方法,对高原环境及水资源造成了污染,从而研究磷石膏的改性及其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分析。氟元素为未处理磷石膏中危害最大且含量最高的元素... 随着农业和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磷石膏产量逐年增加。当前国内对于磷石膏并没有良好的处理方法,对高原环境及水资源造成了污染,从而研究磷石膏的改性及其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分析。氟元素为未处理磷石膏中危害最大且含量最高的元素,而磷元素则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元素,本实验选取不同方法改性磷石膏,对比其改性前后磷元素和氟元素含量,探寻最适宜大量处理磷石膏的改性方法和磷石膏在生态修复中对高羊茅生长情况的影响。通过结合水洗法和生石灰中和法,简单有效的除氟留磷,经此改性的磷石膏可以用于种植高羊茅等适应力较强的草本植物,从而改善高原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磷氟含量 改性方法 高原生态修复 高羊茅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模型在尼洋河多布水电站径流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东 李成林 方文博 《高原农业》 2023年第3期305-313,344,共10页
尼洋河流域降雨充沛,流域附近洪水频发。本文采用新安江模型对尼洋河流域多布水电站径流预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比较传统参数寻优方法及现代参数寻优方法的优劣,选择遗传算法对新安江水文模型参数进行寻优率定,基于尼洋河流域多布水电站... 尼洋河流域降雨充沛,流域附近洪水频发。本文采用新安江模型对尼洋河流域多布水电站径流预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比较传统参数寻优方法及现代参数寻优方法的优劣,选择遗传算法对新安江水文模型参数进行寻优率定,基于尼洋河流域多布水电站及更张水文站以上流域对率定后的新安江水文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分析洪峰预报误差、各年径流深误差、多年平均径流深误差以及各年的确定性系数得出结论,结论表明:2016~2019年通过率定后的新安江模型预报的流量过程精度均达到《水文情报预报规范》中的乙级标准,通过遗传算法率定的新安江模型有效应用于尼洋河流域的径流预报工作,能够为该地区的洪水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洋河流域 新安江模型 径流预报 遗传算法 水文比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PVA)溶液改良的藏东南水电工程滑坡堆积体剪切性能与机理研究
14
作者 吕光东 李文炜 +1 位作者 王保田 左晋宇 《水电能源科学》 2025年第8期79-83,共5页
藏东南地区地形陡峻、降水和水力资源丰富,滑坡堆积体常导致库岸失稳与边坡破坏。为解决传统物理加固方法在高山峡谷施工扰动大、设备依赖度高等难题,提出以聚乙烯醇(PVA)溶液(6%~14%)化学改良滑坡堆积体。大型直接剪切试验表明,不同含... 藏东南地区地形陡峻、降水和水力资源丰富,滑坡堆积体常导致库岸失稳与边坡破坏。为解决传统物理加固方法在高山峡谷施工扰动大、设备依赖度高等难题,提出以聚乙烯醇(PVA)溶液(6%~14%)化学改良滑坡堆积体。大型直接剪切试验表明,不同含量PVA溶液在多级固结压力(100~400 kPa)下可将土体应力—应变模式由应变硬化型转变为具有明显峰值的应变软化型,在最优添加量10%时峰值剪应力提升逾50%。PVA胶结作用可形成稳定团聚体与连续胶体膜及立体网状结构,增强颗粒间粘结强度,但含量超12%后会导致结构疏松、力学性能劣化。研究结果为藏东南水电工程滑坡堆积体的深层注浆及稳定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可推广至其他高山峡谷地区的边坡治理与防灾减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滑坡堆积体 化学改良 PVA溶液 剪切性能 改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原理的高海拔深埋隧道地应力反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军杰 胡松 +1 位作者 郭永刚 陈亮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某特长深埋隧道工程,建立了高精度的山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横洞内钻取了岩芯试样,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水压致裂法测得该工程区的现今构造应力,测区现今主应力场以南西-北东向挤压为主。地应... 基于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某特长深埋隧道工程,建立了高精度的山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横洞内钻取了岩芯试样,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水压致裂法测得该工程区的现今构造应力,测区现今主应力场以南西-北东向挤压为主。地应力数据转换角度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得到构造应力的回归公式,回归公式和回归系数满足显著性检验。计算得到隧道工程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精度良好,计算结果符合实际隧道工程区域的构造特征。隧道轴线上的主应力分布规律表明:该隧道受到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岩体内赋存较大的水平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超过62 MPa。为避让大断层而选择的隧道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小角度相交,这将有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隧道埋深较浅的里程地应力特征为S_(H)>S_(V)、S_(h),埋深较大的里程地应力特征为S_(H)>S_(V)>S_(h)。从应力角度初步统计出该特长深埋隧道的岩爆灾害等级,该特长深埋隧道全线路发生岩爆灾害的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构造应力 多元线性回归 岩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数据驱动的拉林铁路简支T梁温致变形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奇 揭崇清 +1 位作者 罗红英 柳斌 《高原农业》 2024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为快速、准确预测日照环境下高原铁路桥梁的温度变形效应,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提出了一种气象数据驱动的桥梁温度变形智能预测模型。以拉林铁路简支T梁为背景,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构建了“气象数据—温度变形”映射的... 为快速、准确预测日照环境下高原铁路桥梁的温度变形效应,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提出了一种气象数据驱动的桥梁温度变形智能预测模型。以拉林铁路简支T梁为背景,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构建了“气象数据—温度变形”映射的样本数据库,以此训练预测模型并对桥梁温致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LSTM模型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和优势,其梁体竖向挠度预测的决定系数(R2)超过0.97,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模型提升超过70%,较随机森林(RF)模型分别提升了24%和27%。预测挠度与真实值在趋势和数值方面均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性能优异,为高原铁路轨道平顺性变化规律研究及动态检测数据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桥梁 气象数据 简支T梁 预测模型 温致变形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虚拟电厂集群分布式鲁棒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豪 朱瑞金 +1 位作者 刘梓轩 孔德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207,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同时面对分散式源-荷-储协调优化需求,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应运而生.但多主体代理的VPP如何协调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双范数约束和纳什议价的多能虚拟电厂集群分布式...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同时面对分散式源-荷-储协调优化需求,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应运而生.但多主体代理的VPP如何协调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双范数约束和纳什议价的多能虚拟电厂集群分布式鲁棒优化策略.首先,针对多能VPP规划运行问题,通过双范数约束构建了多能VPP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其次以交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通过纳什谈判理论来构建议价模型;最后对所提出的三个多能VPP进行算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策略能够在确保各个VPP公平竞争前提下,提升其收益以及VPP集群的整体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虚拟电厂集群 纳什谈判 分布式鲁棒优化 双范数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身横向惯性效应和桩周土竖向支承作用的楔形管桩纵向振动特性
18
作者 李振亚 潘云超 +2 位作者 张存 何先斌 吕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8,共10页
该文研究考虑桩身横向惯性效应和桩周土竖向支承作用的楔形管桩纵向振动特性。首先,根据楔形管桩特殊的桩身结构和桩周土的成层性,将桩-土系统沿纵向划分为若干微元段,采用Voigt体模型模拟桩周土对楔形管桩桩段的竖向支承作用;基于考虑... 该文研究考虑桩身横向惯性效应和桩周土竖向支承作用的楔形管桩纵向振动特性。首先,根据楔形管桩特殊的桩身结构和桩周土的成层性,将桩-土系统沿纵向划分为若干微元段,采用Voigt体模型模拟桩周土对楔形管桩桩段的竖向支承作用;基于考虑土体竖向波动效应的三维轴对称模型建立桩周土纵向振动控制方程并求解,得到桩-土之间的侧摩阻力;然后,基于Rayleigh-Love杆模型建立桩的纵向振动控制方程以考虑其横向惯性效应,求解桩的振动控制方程并结合Laplace变换和阻抗函数递推,得到考虑桩周土竖向支承作用的桩顶复阻抗和速度导纳解析解,进一步地,通过卷积定理和Fourier逆变换得到桩顶时域响应半解析解;最后,通过与已有解的对比验证了该文解的合理性,并通过参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桩身横向惯性效应、桩周土竖向支承作用及桩身参数对桩顶动力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管桩 轴对称模型 横向惯性效应 桩周土竖向支承作用 纵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冰碛土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19
作者 金建立 曹志翔 +2 位作者 宗永臣 陈亮 王康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672-679,共8页
实践指出降雨是引发边坡破坏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为研究降雨作用下冰碛土滑坡规律和导致滑坡的内在因素,本次研究制作了3种坡度的冰碛土边坡模型,进行了3种降雨强度下的共9组降雨作用下的冰碛土滑坡试验,通过试验观测边坡土含水率、土... 实践指出降雨是引发边坡破坏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为研究降雨作用下冰碛土滑坡规律和导致滑坡的内在因素,本次研究制作了3种坡度的冰碛土边坡模型,进行了3种降雨强度下的共9组降雨作用下的冰碛土滑坡试验,通过试验观测边坡土含水率、土压力变化及边坡变形数据,从而揭示降雨条件下冰碛土边坡破坏的机制。通过对冰碛土边坡降雨试验过程的观测发现,边坡模型坡脚位置的含水率最先稳定,各观测点的土压力没有观测到明显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降雨入渗导致的滑坡变形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首先为局部性土颗粒滑落,其次为边坡表面形成冲蚀沟,然后小范围的冲沟逐渐扩展为中部和上部连片滑动,最后冰碛土边坡浅层形成贯通性滑动体,滑动的泥水混合物流动一段距离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体。3种暴雨工况下各坡度边坡主要特征表现为边坡表层土体产生小范围坡面径流,径流逐渐增强形成冲蚀沟,其后发生滑坡破坏。3种大雨工况下坡度超过45°的边坡发生了滑坡破坏。3种中雨工况下仅60°边坡产生了滑坡破坏。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边坡坡度是影响冰碛土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土 边坡模型 降雨强度 坡度 滑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层纳什博弈的微电网双层电能交易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瑞金 吴军 崔世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109,共10页
随着微电网大规模接入配电网,“一配网多微电网互联”的树形结构给微电网之间的电能交易带来诸多挑战。考虑到微电网之间和微电网群之间都可建立电能交易关系,基于双层纳什博弈建立微电网双层电能交易;其次,考虑微电网对电能交易的贡献... 随着微电网大规模接入配电网,“一配网多微电网互联”的树形结构给微电网之间的电能交易带来诸多挑战。考虑到微电网之间和微电网群之间都可建立电能交易关系,基于双层纳什博弈建立微电网双层电能交易;其次,考虑微电网对电能交易的贡献不同,基于电能共享贡献指数构建不对称利润分配模型;最后,在多种情景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策略实现了运营成本最小化。通过纳什议价实现微电网群交互成本最小化,所提利润分配模型相较于对等利润分配更加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电能交易 多微电网群 微电网 双层纳什谈判 不对称利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