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蝗虫起源与进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复生 刘举鹏 +1 位作者 王保海 王翠玲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40,共40页
本文包括西藏蝗虫研究概况;西藏蝗虫的区系组成;高原的边缘效应及其蝗虫分化;一个独立的蝗虫地理区系;蝗虫的垂直分布;蝗虫的适应;蝗虫区系的起源与演替。
关键词 蝗虫 西藏高原 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南坡 特有种 西藏地区 区系成份 古北区 雅鲁藏布江流域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飞蝗卵的发育与蝻期各龄的外部形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小波 王翠玲 +3 位作者 覃荣 王文峰 扎罗 谢丹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 依据卵的发育分级标准,将西藏飞蝗卵的发育分为:原头期、胚转期、显节期、胚熟期。采用虞佩玉和陆近仁的方法,根据西藏飞蝗各龄蝗蝻体色、颅顶、前胸背板后缘、翅芽、体长,划分西藏飞蝗蝗蝻的5个龄期,各龄历期为:1龄8-13d,2龄10-18d,3龄12-15d,4龄15-20d,5龄15-2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飞蝗 发育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远缘杂交研究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生 格桑次仁 +3 位作者 禹代林 欧珠 颜仕华 尼玛扎西 《西藏农业科技》 1997年第2期21-25,共5页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合成杂交种(FY—8),杂种与双亲肥麦和光稃野生燕麦等电聚电泳技术对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背景完全不同,杂交种酶带生化位点上有明显的缺失现象,这表明是因外源染色体的导入... 肥麦与西藏光稃野生燕麦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合成杂交种(FY—8),杂种与双亲肥麦和光稃野生燕麦等电聚电泳技术对其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背景完全不同,杂交种酶带生化位点上有明显的缺失现象,这表明是因外源染色体的导入而引起的.初步研究结果证明:杂交种和双亲遗传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为此,FY—8在生产上表现出分蘖率高,越冬性能强,对黑穗病免疫,籽粒饱满,籽粒全角质,品质好,生长优势强,可能因染色体缺失,外源染色体导入形成的中间型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麦 野生燕麦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禹代林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在西藏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 用,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农业 发展 作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
5
作者 王保海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本文对20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阐述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主要领域、科研方向的选择,21世纪的西藏农业科技指导思想、方针、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贡献率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21世纪 农业科技 西藏
全文增补中
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
6
作者 焦国成 《西藏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8-21,共14页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 目前,西藏农牧业整体水平不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低是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十分艰难,农牧民视野狭窄,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差,传统农业意识较为浓厚。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区农牧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 是当前我区农牧区发展的紧迫课题。本文就如何搞好西藏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一些探讨。并对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技能培训 技术推广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黎鸣 武建双 +5 位作者 余成群 潘影 苗彦军 武俊喜 明升平 郭应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31,共10页
生物多样性是西藏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气候变暖和放牧干扰背景下沿海拔梯度探讨西藏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地区草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市林周县白朗村沟域的... 生物多样性是西藏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气候变暖和放牧干扰背景下沿海拔梯度探讨西藏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地区草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市林周县白朗村沟域的山地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样方法、重复样线法和Modified-Whittaker样地法3种方法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种不同取样方法α多样性的物种丰富度均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m样线法效果最好。2)表征β多样性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和Bray-Curtis指数均随样地间海拔高差的增大而减小。3)种-面积关系的截距c、斜率z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α、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吻合一致。4)依据种-面积关系研究结果,山地灌丛草地设置100m2的样地可覆盖80%左右的植物物种。山地灌丛草地的α和β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未来研究应注重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对山体气候梯度以及放牧干扰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海拔梯度 物种多样性 监测方法 山地灌丛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引种到西藏的燕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魏娜 金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922,共4页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 为筛选适合西藏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种到西藏拉萨的5个燕麦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9642-4、冀品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9642-4籽粒产量高,干草产量较低,适合在农区种植;冀品1号干草产量位居第一,适合在半农半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青稞麦芽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波 张文会 +1 位作者 李梁 康竹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7-1139,1144,共4页
以藏青2000麦芽为原料,超纯水为提取溶剂,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青稞麦芽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青稞麦芽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稞麦芽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50 min。此... 以藏青2000麦芽为原料,超纯水为提取溶剂,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青稞麦芽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青稞麦芽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稞麦芽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50 min。此条件下,青稞麦芽多糖得率为(4.4±0.13)%。青稞麦芽多糖溶液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但活性弱于同浓度Vc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青2000 麦芽多糖 提取 超声波辅助 正交实验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BraCTL1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活性分析
10
作者 李宝晶 王小霞 +15 位作者 魏家萍 崔俊美 武泽峰 王晋雄 方彦 董小云 郑国强 撒二梅 朱淑俊 魏鸿燕 杨加悦 李娟 赵国栋 李世昌 曹小东 刘自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600,共9页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进行烟草遗传转化,结合PLACA在线软件,分析了BraCTL1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及BraCTL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陇油7号叶片变为墨绿色、叶柄有明显弯曲,而天油4号叶片完全皱缩、边缘有明显的黄化、叶柄完全失去支撑、出现明显冻害形态。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幼苗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显著上升,在-8℃达到峰值,天油4号在-4℃达到最高值;-4℃处理2 h后陇油7号与天油4号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陇油7号在18 h达最高值,天油4号在24 h达最高值;BraCTL1基因在叶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次之,根中显著低于叶柄和叶片。启动子结构分析表明,BraCTL1启动子区域含有7种不同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含启动子核心序列,冷胁迫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干旱响应元件、厌氧有关元件以及参与MeJA反应相关元件。BraCTL1启动子片段GUS染色结果表明,全长(2000 bp)、W1(1684 bp)、W2(1000 bp)和W3(575 bp)缺失片段均可以正常表达,而-1684 bp~-575 bp位点的5'端片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几丁质酶 启动子 BraCTL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的起源及演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建林 栾运芳 +4 位作者 胡书银 旦巴 孟霞 尼玛卓玛 唐琳 《西藏农业科技》 2002年第2期21-26,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禹氏三角反映油菜种间关系过于简单,实质上仅反映了油菜演化的最初阶段,未能较为系统地揭示油菜演化的整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菜演化的二阶段假说。即:第一阶段形成衍生芥菜种、衍生欧洲油菜和衍生阿比西利亚...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禹氏三角反映油菜种间关系过于简单,实质上仅反映了油菜演化的最初阶段,未能较为系统地揭示油菜演化的整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菜演化的二阶段假说。即:第一阶段形成衍生芥菜种、衍生欧洲油菜和衍生阿比西利亚芥,也就是禹氏三角所反映的内容;第二阶段形成现代油菜各大类型及众多的地方品种。此外,还讨论了中国油菜的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禹氏三角 二阶段假说 起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法对冬青稞复种箭筈豌豆鲜草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雄奴塔巴 伦珠朗杰 +4 位作者 达瓦顿珠 高利云 焦国成 普布卓玛 其美旺姆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试验以箭筈豌豆品种“甘孜333”为试验材料,在林芝和山南两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机播、撒播、套种、混播,用4种不同播种方法对冬青稞复种箭筈豌豆“甘孜333”鲜草产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山南,林芝在复种饲草具有一定的产量... 本试验以箭筈豌豆品种“甘孜333”为试验材料,在林芝和山南两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机播、撒播、套种、混播,用4种不同播种方法对冬青稞复种箭筈豌豆“甘孜333”鲜草产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山南,林芝在复种饲草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从播种方式来看,油菜和豌豆混播的产量最高,在林芝和山南均有相同的结果。由于目前机播技术尚未成熟,且缺乏相关配套设备等因素,鲜草产量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播种方法 箭筈豌豆 鲜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籽粒中β—葡聚糖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林生 曹让 强小林 《西藏农业科技》 1998年第2期34-36,共3页
大麦的主要组成是淀粉(52~62%)、食用纤维(15~21%)和粗蛋白(13~16%)。而水溶性的食用纤维主要由葡聚糖组成。β--葡聚糖是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的主要成分,麦胶物质所含的β-葡聚糖其分子量较半纤维素者小,易溶于水,并呈粘稠性溶液,... 大麦的主要组成是淀粉(52~62%)、食用纤维(15~21%)和粗蛋白(13~16%)。而水溶性的食用纤维主要由葡聚糖组成。β--葡聚糖是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的主要成分,麦胶物质所含的β-葡聚糖其分子量较半纤维素者小,易溶于水,并呈粘稠性溶液,β-葡聚糖的分子量愈低,其水溶液粘度也相对愈低。大量研究表明,食用β-葡聚糖有一定的保健和防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β—葡聚糖 大麦胚乳 食用纤维 半纤维素 分子量 低胆固醇血 TritonX100 工程研究中心 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麸膳食纤维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文会 许娟妮 谭海运 《西藏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9-21,共3页
本文探讨了从青稞麸皮中制备青稞膳食纤维的工艺方法,对制取的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溶胀性、持水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青稞麸制得的膳食纤维组成成分主要有粗纤维、淀粉、蛋白质、水分、β-葡聚糖和矿物质等,总收率为37.5%... 本文探讨了从青稞麸皮中制备青稞膳食纤维的工艺方法,对制取的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溶胀性、持水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青稞麸制得的膳食纤维组成成分主要有粗纤维、淀粉、蛋白质、水分、β-葡聚糖和矿物质等,总收率为37.5%,其持水能力为5.82g/g、溶胀为1.75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 膳食纤维 溶胀 持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耕作制度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亚生 金涛 关卫星 《西藏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论述了西藏耕作制度一些特点、发展现状及今后一个时期耕 作制度发展方向。
关键词 耕作制度 趋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膳食纤维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文会 《西藏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14-19,共6页
本试验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并对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色泽保护进行了研究,对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干燥率及膳食纤维的溶胀性、持水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采... 本试验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并对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色泽保护进行了研究,对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干燥率及膳食纤维的溶胀性、持水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发酵法制取的膳食纤维其蛋白质、粗纤维、乙醚提取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且其持水力显著高于化学法制取的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这表明发酵法制取的膳食纤维活性高,有较好的预防和保健功能。通过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抗坏血酸和 EDTA 混合液护色处理,它们对提高膳食纤维白度有一定效果,但它们的浓度变化对提高苹果渣膳食纤维白度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苹果渣膳食纤维干燥率的测定,可知发酵好的苹果渣中80%以上是水分和挥发物,而苹果渣膳食纤维只占18.70%左右。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苹果渣制取膳食纤维提供了实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苹果渣 持水力 白度 制取 护色处理 发酵法 粗纤维 水分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二棱大麦47个新变种的发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得泉 洛桑更堆 《作物品种资源》 1997年第3期4-6,共3页
报道了西藏野生二棱大麦新变种47个,描述了其形态特征。
关键词 野生二棱大麦 大麦 变种 分布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冬青稞新品种选育试验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雄奴塔巴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3期26-28,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2011-2016年西藏冬青稞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技术手段方法以及近五年来育种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对采取的育种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效益分析,总结了试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充分展示了十二五期... 本文主要介绍2011-2016年西藏冬青稞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技术手段方法以及近五年来育种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对采取的育种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效益分析,总结了试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充分展示了十二五期间在冬青稞育种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冬青稞 新品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革命发展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保海 张亚生 《西藏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20,共20页
本文综述20世纪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21世纪农业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世纪之交和21世纪西藏农业科技的目标、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观草与披碱草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20
作者 原红军 周永红 焦国成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将鹅观草R..ciliaris与披碱草E.wawawaiensis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对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ciliaris和E.wawawaiensis之间的形态差别比较大,并且杂种穗部特征多介于双... 将鹅观草R..ciliaris与披碱草E.wawawaiensis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对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ciliaris和E.wawawaiensis之间的形态差别比较大,并且杂种穗部特征多介于双亲之间。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有94%的细胞形成7个或7个以上二价体,其构型为13.36Ⅰ+7.20Ⅱ+0.08Ⅲ,C-值为0.75。以上结果表明R..ciliaris和E.wawawaiensis之间应该至少有一个染色体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即St染色体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草属 披碱草属 属间杂种 减数分裂染色体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