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智能 邹联付 周鹏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该专业的培养中有着重要地位。根据西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西藏《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现状及切身经历和感受,针对西藏高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在实时修订培养目标...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该专业的培养中有着重要地位。根据西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西藏《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现状及切身经历和感受,针对西藏高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在实时修订培养目标和大纲、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学习兴趣和氛围、加强互动交流与协调能力、增强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学团队业务水平等七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园林规划设计 教学 改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牧学院校园鸟类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范丽卿 于晶晶 +1 位作者 益西曲珍 罗大庆 《高原农业》 2017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应用样线法和鸣声识别法对西藏农牧学院校园鸟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11目29科54属63种鸟类,其中留鸟48种、夏候鸟12种、冬候鸟1种、旅鸟2种。古北界和东洋界的鸟类分别占41.3%和42.9%。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种,中国特有种6种。... 应用样线法和鸣声识别法对西藏农牧学院校园鸟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11目29科54属63种鸟类,其中留鸟48种、夏候鸟12种、冬候鸟1种、旅鸟2种。古北界和东洋界的鸟类分别占41.3%和42.9%。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种,中国特有种6种。远东山雀(Parus major)、黑眉长尾山雀(Aegithalosbonvaloti)、淡黄腰柳莺(Phylloscopuschloronotus)、灰腹噪鹛(Garrulaxhenrici)、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棕胸岩鹨(Prunellastrophiata)以及白鹡鸰(Motacilla alba)为主要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 调查 西藏农牧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庄雪瑞 张志伟 +2 位作者 章容杰 董江娟 邢震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更好地保护兰科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方法,对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编制了兰科植物名录,进行了区系特点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38属73种,地生... 为更好地保护兰科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方法,对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编制了兰科植物名录,进行了区系特点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38属73种,地生兰种类占比72.6%,其中斑叶兰属、舌唇兰属、鸟巢兰属、虾脊兰属资源最为丰富;2.保护区内兰科植物以温带分布为主导,是温带分布型兰科植物保护的理想场地。3.为保护兰科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管理上需要从实地抚育、野外回归和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上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调查 区系分析 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柏木的名实问题及保护建议
4
作者 罗建 王芝倩 《高原农业》 2025年第4期432-439,504,共9页
西藏柏木(Cupressus austrotibetica)是我国重点Ⅰ级保护野生植物,然而西藏柏木中文名在学术界和公众认知中尚未得到明确统一,存在名实混淆现象,对其研究和保护造成障碍。本文针对西藏柏木名实混淆与保护策略缺失问题,基于标本考证与生... 西藏柏木(Cupressus austrotibetica)是我国重点Ⅰ级保护野生植物,然而西藏柏木中文名在学术界和公众认知中尚未得到明确统一,存在名实混淆现象,对其研究和保护造成障碍。本文针对西藏柏木名实混淆与保护策略缺失问题,基于标本考证与生态位模型(MaxEnt)开展整合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柏木”最早用在了C.torulosa上,而当时所指实体为C.austrotibetica,后来分类学者发现前者分布在尼泊尔西部,中国未见分布,后者分布我国西藏东南部波密易贡,考虑到“西藏柏木”中文名称命名的优先性、广泛认知度及其确实在西藏地区的自然分布,建议将“西藏柏木”作为保留名,沿用于最初的实体C.austrotibetica;(2)西藏柏木当前适生区集中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帕隆藏布江流域,未来气候情景下呈现高海拔迁移与低海拔退缩并存的异质性扩张格局,伴随栖息地碎片化加剧与边缘种群衰退风险。最热月份最高温(bio5)、最干季度平均温度(bio9)和上层土壤砾石含量(t_gravel)是影响西藏柏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3.5%。(3)研究据此提出系统性保护策略:建立种质资源库保护遗传多样性、实施基于生态系统修复的原生境保护、划定动态气候避难所保护网络并强化科研监测、开展人工繁育研究以及规范信息传播,为这一濒危树种的可持续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柏木 名实问题 适生区分析 保护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散生古树资源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5
作者 骆师堂 万丹 +5 位作者 李超 周金龙 高鑫 杨来仙 陈嵚崟 潘刚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11-321,共11页
散生古树见证了人类历史变迁,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临近点分析法判断空间分布格局,利用核密度分析法确定古树分布的高值区,并分析古树生长指标与环... 散生古树见证了人类历史变迁,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临近点分析法判断空间分布格局,利用核密度分析法确定古树分布的高值区,并分析古树生长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林芝市共有549株散生古树,隶属于18科、26属、34种,以胡桃(核桃Juglans regia)、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光核桃(Prunus mira)4个种为优势种;(2)林芝市古树的树高在10~20 m数量最多,胸径集中于3~7 m,冠幅10~19 m;(3)从古树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林芝市散生古树在空间上呈集聚模式,布久乡附近是古树分布高值区(480 km^(2)~510 km^(2)),工布江达县江达乡、朗县仲达镇和波密县松宗镇3个中度集聚区;(4)从不同因素的相关性来看,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相关性极显著,树高与胸径、冠幅呈正相关,人口密度与海拔、坡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市 散生古树 资源组成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西藏高原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英 郭健斌 +1 位作者 哦玛啦 白有志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1期33-35,共3页
遥感技术被称为“天空之眼”,可以实时、快速地监测地表不同要素的变化。西藏高原地势地貌条件复杂,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本文分析遥感技术在西藏高原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具体方向包括在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监... 遥感技术被称为“天空之眼”,可以实时、快速地监测地表不同要素的变化。西藏高原地势地貌条件复杂,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本文分析遥感技术在西藏高原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具体方向包括在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监测,地质勘察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总结了基于遥感技术的西藏资源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保护等成果,为构建西藏高原高质量发展格局及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西藏 资源环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4种生境小檗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陈茹岚 常博然 薛会英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9,共10页
【目的】阐明不同生境小檗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复杂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如何影响土壤养分分布,为高寒灌木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藏地区砂生小檗、拉萨小檗、工布小檗和林芝小檗4种典型小檗为研... 【目的】阐明不同生境小檗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复杂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如何影响土壤养分分布,为高寒灌木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藏地区砂生小檗、拉萨小檗、工布小檗和林芝小檗4种典型小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个5 m×5 m标准样地,每个样地采用对角线布点法挖取3个土壤剖面,按0~10、10~20、20~40、40~60、60~10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速效磷(AP)、全钾(TK)、速效钾(AK)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C∶N、C∶P、C∶K、N∶P、N∶K、P∶K),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小檗灌丛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海拔、经度、纬度、坡度、土壤酸碱度、土壤含水量、植被盖度等)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4种生境小檗土壤均偏酸性(pH<7.0),且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大,其中0~10与60~100 cm土层pH差异显著(P<0.05)。4种生境小檗样地0~100 cm土层的SOC、TN、AN、TP、AP、TK、AK平均含量分别为14.93~41.07 g/kg、0.83~2.81 g/kg、116.63~249.35 mg/kg、0.38~0.81 g/kg、3.75~8.07 mg/kg、13.48~17.06 g/kg、40.70~193.91 mg/kg,土壤养分的C∶N、C∶P、C∶K、N∶P、N∶K、P∶K分别为10.55~19.73、22.76~50.16、0.93~1.89、1.93~3.39、0.05~0.17、0.02~0.05。SOC、TN、AN含量及C∶P、N∶P、C∶K、N∶K整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少,TP、AP、TK、AK含量和C∶N、P∶K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无一致规律。分析表明,氮(N)是研究区域内主要的营养限制性元素。从相关性分析和RDA排序来看,土壤含水量、植被盖度、海拔以及经度与化学计量比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坡度和纬度与化学计量比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土壤含水量、植被盖度、坡度和海拔是影响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4种生境小檗灌丛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受地形、土壤、植被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氮是小檗灌丛土壤养分的主要限制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土层深度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脱野生牧草资源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价
8
作者 郭禹 蓝俊 +3 位作者 李承臻 唐显翔 虞道耿 陈学达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9,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墨脱野生牧草资源的营养价值。试验采集了西藏墨脱地区的100种野生植物,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灰色关联度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野生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为6.86%~27.00%,粗脂肪(EE)含量为7.... 试验旨在探究墨脱野生牧草资源的营养价值。试验采集了西藏墨脱地区的100种野生植物,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灰色关联度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野生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为6.86%~27.00%,粗脂肪(EE)含量为7.63%~20.73%,粗纤维(CF)含量为10.61%~32.9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为25.12%~59.8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13.61%~45.72%,磷(P)含量为0.07%~0.49%,粗灰分(Ash)含量为3.56%~27.04%,相对饲喂价值(RFV)为91.72~288.03。由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加权关联度排名前4的品种为:大豆(0.7477)>金荞麦(0.7311)>杖藜(0.7132)>野茼蒿(0.6477)。研究表明,试验筛选出的优良牧草,可为后续西藏野生牧草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牧草 资源利用 营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张泽伟 屈兴乐 +2 位作者 刘昌胜 薛矗 罗大庆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96-410,共15页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典型高原河流湿地类型,为探究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2023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的WTs、EC、TDS、pH、DO、OS、Cl^(-)、K^(+)、NH_(3)、Ca^(2+)、Na^(+)、Tur、TSS、...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典型高原河流湿地类型,为探究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2023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的WTs、EC、TDS、pH、DO、OS、Cl^(-)、K^(+)、NH_(3)、Ca^(2+)、Na^(+)、Tur、TSS、Chla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时空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水质总体较好,监测点水质符合Ⅰ~Ⅳ类水标准,2021年的DO浓度超出Ⅴ类水标准;S11监测点的pH值在2022、2023年枯水期超出Ⅴ类水标准。研究区域水体pH值平均值为8.3,整体呈弱碱性;TDS平均值为105 mg·L^(-1),水体矿化程度较低;水体的阳离子浓度依次为Ca^(2+)>Na^(+)>K^(+),Ca^(2+)为优势阳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的69%;阴离子主要为Cl^(-),平均值为6.81 mg·L^(-1);(2)EC、TDS、pH、Cl^(-)是雅尼湿地的水质及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且4个水质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空间上,雅尼湿地区域尼洋河段水质优于雅江河段,水质污染程度为尼洋河段东岸<尼洋河段西岸<雅江段北岸<雅江段南岸;(4)时间上,水质污染程度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受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以期为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坤 周芳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第二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4.1%,其提供的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第三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高达12.5%,其经济带动效果作用不断提升;西藏三大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由0.144提高到0.94,总体呈现水平向上的趋势,其协同互动发展机制正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仍需要完善第一产业基础性功能,提升第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稳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注重产业协调发展,促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产业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11
作者 拉巴潘多 罗大庆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杜鹃花植物在欧洲、亚洲及北美洲均有广泛分布,而亚洲作为其核心多样性种植区域,囊括了全球杜鹃植物种类的绝大多数,数量约900余种。我国被誉为杜鹃花科植物资源宝库,拥有超过567个杜鹃种类,这些种类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西藏以及四川... 杜鹃花植物在欧洲、亚洲及北美洲均有广泛分布,而亚洲作为其核心多样性种植区域,囊括了全球杜鹃植物种类的绝大多数,数量约900余种。我国被誉为杜鹃花科植物资源宝库,拥有超过567个杜鹃种类,这些种类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西藏以及四川的横断山脉区域。杜鹃花不仅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蕴含着不可忽视的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了解杜鹃植物资源的研究现状、保护措施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策略。进一步认识杜鹃物种多样性、分布、生长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对其生存的威胁现状;对杜鹃花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和其他经济价值研究,应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确保杜鹃花植物资源永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资源保护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蛾科7种西藏新记录种记述(鳞翅目:夜蛾总科)
12
作者 蒋心蕊 于霞 潘朝晖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223-231,共9页
为了西藏舟蛾科昆虫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灯诱法采集和查阅文献书籍方法鉴定,结果发现西藏林芝地区舟蛾科有7种西藏新记录种:圆纷舟蛾Formofentonia orbifer(Hampson,1892)、鞋掌舟蛾Phalera albocalceolata(Bryk,1949)、大半... 为了西藏舟蛾科昆虫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灯诱法采集和查阅文献书籍方法鉴定,结果发现西藏林芝地区舟蛾科有7种西藏新记录种:圆纷舟蛾Formofentonia orbifer(Hampson,1892)、鞋掌舟蛾Phalera albocalceolata(Bryk,1949)、大半齿舟蛾Semidonta basalis(Moore),1865、半新林舟蛾Neodrymonia comes Schintlmeister,1989、弗舟蛾Franzdaniela fasciata Sugi,1992、曲纷舟蛾Fentonia excurvata(Hampson,[1893])、拟宽掌舟蛾Phalera Schintlmeisteri Wu et Fang,2004;文章详细描述了所记录种的成虫外形特征及其生殖器特征,并提供了成虫图片和雌雄外生殖器图片以及国内外分布信息。研究标本现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夜蛾总科 舟蛾科 西藏 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藏墨脱林下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3
作者 张立永 果洛卓玛 +3 位作者 王斌 黄世迅 次仁群宗 王贞红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下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当前林下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墨脱县高原农特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西藏墨脱林下资源产业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墨脱县特有资源的有效转化利...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下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当前林下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墨脱县高原农特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西藏墨脱林下资源产业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墨脱县特有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推进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 林下资源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德姆拉山海拔梯度上的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特征
14
作者 罗珊 方江平 屈兴乐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45-352,共8页
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在海拔梯度上具有较大的变化,它们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在西藏德姆拉山3600~4700 m以100 m海拔间隔对表层(0~10 cm)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得到如下... 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在海拔梯度上具有较大的变化,它们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在西藏德姆拉山3600~4700 m以100 m海拔间隔对表层(0~10 cm)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土壤SOC在海拔梯度上波动较大,TN和TP波动较小;(2)C/N、C/P主要随土壤SOC含量变化而变化,N/P在4500 m最高;(3)不同海拔梯度土壤C/N比值总体高于全国均值,C/P和N/P比值总体低于全国均值。这些结果表明影响SOC及N、P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与海拔相关的气候条件外,还包括植被类型、土壤质地、地形、人类活动等,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空间异质性;高原高海拔温度低使得土壤SOC、TN分解慢,分解速率相较全国水平低。研究结果促进了青藏高原山地森林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限制因素的认识,并为德姆拉山森林土壤质量评价等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土壤有机碳 土壤表层 土壤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5种野生沙棘果实及种子表型性状差异分析
15
作者 高文于 杨际学 +2 位作者 吕庆鑫 白有志 杨红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目的】探究西藏自治区沙棘种实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优良种实性状的沙棘品种。【方法】采集西藏沙棘、肋果沙棘、江孜沙棘、柳叶沙棘和云南沙棘成熟果实,对其5个果实性状和7个种子性状进行测量,运用方差分析、变异分析、... 【目的】探究西藏自治区沙棘种实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优良种实性状的沙棘品种。【方法】采集西藏沙棘、肋果沙棘、江孜沙棘、柳叶沙棘和云南沙棘成熟果实,对其5个果实性状和7个种子性状进行测量,运用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5种沙棘果实和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果实与种子的12个表型性状指标中,有10个指标在各沙棘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西藏沙棘有9个指标显著高于其他4种沙棘(P<0.05),且种实明显大于其他沙棘品种。2)5种沙棘12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表现为:肋果沙棘>江孜沙棘>柳叶沙棘>西藏沙棘>云南沙棘,且前3种沙棘的表型变异均达中等程度变异(变异系数大于10%),说明肋果沙棘、江孜沙棘和柳叶沙棘的果实及种子表型性状在适应高寒环境过程中能够快速做出响应。3)5种沙棘所有表型性状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沙棘果实与种子的各性状间是互相影响、协同增长的。4)聚类分析将5种沙棘划分为3类,西藏沙棘独属1类。【结论】西藏5种沙棘的表型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肋果沙棘种实表型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西藏沙棘可作为选育易采摘大果型沙棘品种的母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沙棘 果实 种子 表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西藏红豆杉苗木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李少辉 德吉卓嘎 +1 位作者 刘若怡 李永霞 《高原农业》 2025年第4期440-444,481,共6页
为促进西藏红豆杉苗木生长,探索K、P元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5 a生的西藏红豆杉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KH2PO4复合肥,设置3水平施肥量(5 g、10 g、15 g),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分析西藏红豆杉幼苗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量... 为促进西藏红豆杉苗木生长,探索K、P元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5 a生的西藏红豆杉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KH2PO4复合肥,设置3水平施肥量(5 g、10 g、15 g),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分析西藏红豆杉幼苗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肥对西藏红豆杉苗木的生长具有显著作用,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西藏红豆杉的生长指标和光合参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红豆杉苗木生长最佳施肥量为10 g(K为2.87 g,P为2.28 g)时,红豆杉的苗高、地径最大,分别为6.23 cm、3.32 mm,高经比最小4.39,净光合速率值最大3.684μmol(m^(-2)·s^(-1))。K、P对西藏红豆杉的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初步判断红豆杉苗期生长所需K、P元素比例为5∶4,不足或超量反而起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珍稀树种西藏红豆杉的壮苗技术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红豆杉 K、P元素 苗木 生长状况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园林植物资源数据库检索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邢震 张启翔 +3 位作者 刘灏 潘会堂 韩存梅 赖信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合理有序地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西藏野生园林植物资源,采用Visual Basic、MS Access、MS Excel等软件进行了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开发,并由Setup Factory制作安装程序,构建了能够在Windows 98以上操作系统中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独立安装... 为合理有序地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西藏野生园林植物资源,采用Visual Basic、MS Access、MS Excel等软件进行了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开发,并由Setup Factory制作安装程序,构建了能够在Windows 98以上操作系统中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独立安装、运行的西藏园林植物资源数据库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ActiveX数据对象)和JET(joint engine technology)接口连接数据库,并通过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进行检索查询。系统由用户查询、数据管理和帮助信息3个一级模块构成,其中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查询模块查询17项信息。该系统自2010年开发以来,已经收录了28科64属208种西藏野生园林植物资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索系统 VISUAL Basic 野生园林植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濒危植物桃儿七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其强 汪书丽 +2 位作者 任德智 潘刚 李慧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3,69,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了三个桃儿七生长的典型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群落中桃儿七重要值均较高,在草本层具有一定优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了三个桃儿七生长的典型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群落中桃儿七重要值均较高,在草本层具有一定优势;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为群落C的最大,均匀度指数为群落A的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中土壤肥沃和光照强度对桃儿七是有利的,而人为干扰为不利因素.林缘、林窗和灌木林均为桃儿七群落的适生环境,但需要肥沃的土壤和一定的光照条件,避免人为干扰.在林缘的半阳坡地带或较为平缓的林间空地,散射光丰富,空气湿度和土壤肥力较高,人为干扰少的区域是野生桃儿七的适生区,可通过建立保护区进行保护;人工种植时,应充分考虑土壤、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子,提高人工种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群落 物种组成 多样性指数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云杉针叶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肖文发 韩景军 +3 位作者 郭志华 郭泉水 郑维列 罗大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9-305,共7页
使用便携式光合系统仪Li 6200测定了西藏林芝云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如量子辐射、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林芝云杉的净光合速率在11:00点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到19:00点左右净光合速率降到0以下... 使用便携式光合系统仪Li 6200测定了西藏林芝云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如量子辐射、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林芝云杉的净光合速率在11:00点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到19:00点左右净光合速率降到0以下,转入暗呼吸。林芝云杉树冠上层的针叶由于受光充分,净光合速率较下层针叶大;阴生叶与阳生叶的净光合速率,上层差别不大,下层以阴生叶为大。在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70%±5%、CO2浓度为305mg·kg-1条件下,林芝云杉的光补偿点约为107 5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770μmol·m-2·s-1;在光强800μmol·m-2·s-1、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70%±5%条件下,林芝云杉的CO2补偿点约为157 2mg·kg-1,CO2饱和点约为3811 33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云杉 针叶 净光合速率 环境因子 量子辐射 相对湿度 二氧化碳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中奎 王忠红 +3 位作者 邢震 李荣钦 刘灏 德庆措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8,共4页
对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初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达71种,分属于31科53属,根据食用器官分为叶菜类44种,茎菜类10种,根菜类8种,果菜类4种,调料类2种,其他类3种。
关键词 西藏 林芝地区 野生蔬菜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