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不同地区枸杞果实表皮和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奉综涛 买地那·帕尔哈提 +2 位作者 尹秀 兰小中 禄亚洲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为探究西藏不同地区枸杞果实表皮及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西藏林芝地区苦味红枸杞果实表皮(LH)、苦味红枸杞叶际(LHF)和日喀则地区红枸杞果实表皮(ZH)、红枸杞叶际(ZHF)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对其优势细菌属... 为探究西藏不同地区枸杞果实表皮及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西藏林芝地区苦味红枸杞果实表皮(LH)、苦味红枸杞叶际(LHF)和日喀则地区红枸杞果实表皮(ZH)、红枸杞叶际(ZHF)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对其优势细菌属和优势真菌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叶际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果实表皮。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其相对丰度分别为65.4%~90.6%和69.7%~95.6%。在属水平上,LH样品的优势细菌属是马赛菌属(Massilia)(35.1%);unclassified_f__Alcaligenaceae是LHF和ZHF样品的优势细菌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8.6%和49.6%;ZHF样品优势细菌属是泛菌属(Pantoea)(45.4%)。LH和LHF样品的优势真菌属是派伦霉属(Peyronellae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0.9%和73.9%;ZH样品的优势真菌属是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30.8%);ZHF样品的优势真菌属是节丝壳属(Arthrocladiella)和小光壳属(Leptosphaerulin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4.8%和23.4%,不同样品中优势微生物菌群及其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细菌属和优势真菌属之间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表皮 叶际 微生物 群落多样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三种枸杞基本营养成分及代谢物差异分析
2
作者 奉综涛 田梦乐 +3 位作者 买地那·帕尔哈提 尹秀 兰小中 禄亚洲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51-362,共12页
为探究西藏栽培的3种枸杞代谢物差异,该文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了3种枸杞的代谢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日喀则产宁夏枸杞中的总糖、总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酚含量最高,日喀则黑果枸杞中类黄酮、维生素C和... 为探究西藏栽培的3种枸杞代谢物差异,该文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了3种枸杞的代谢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日喀则产宁夏枸杞中的总糖、总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酚含量最高,日喀则黑果枸杞中类黄酮、维生素C和维生素B 1的含量最高,而只有林芝苦枸杞达到了理想蛋白质的标准(42.95%)。共筛选出1142种差异代谢物,林芝苦枸杞和日喀则黑果枸杞之间有787个差异代谢物,林芝苦枸杞和日喀则产宁夏枸杞之间有765个差异代谢物,日喀则产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之间有744个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3种枸杞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亚油酸代谢途径、α-亚麻酸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抗坏血酸和阿糖二酸代谢途径等通路上。基于变量权重值>1、|log 2 FC|≥1(FC表示差异倍数)和错误发现率<0.05筛选标准,发现108种对样品贡献较大的代谢物,且脂类和类脂分子、苯丙烷和聚酮类以及有机氧化物类化合物丰度较高,其中γ-亚麻酸、隐绿原酸、芦丁、槲皮素和地骨皮乙素可能是鉴别不同西藏产枸杞的关键代谢物。该文初步阐明了3种西藏栽培枸杞的代谢特征及差异,为今后的加工利用及活性物质的挖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黑果枸杞 苦枸杞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产卷丹百合鳞茎离体快繁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尹秀 王丹 +3 位作者 王园园 臧瑞玲 禄亚洲 兰小中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56,共8页
本研究以藏产卷丹百合的地下鳞茎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接种方式、不同部位的鳞片及不同生长年限的鳞片,探索繁殖系数较高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卷丹百合内层鳞片的芽诱导效果较好,且污染率较低,最佳接种方式为近轴面朝下,可显著... 本研究以藏产卷丹百合的地下鳞茎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接种方式、不同部位的鳞片及不同生长年限的鳞片,探索繁殖系数较高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卷丹百合内层鳞片的芽诱导效果较好,且污染率较低,最佳接种方式为近轴面朝下,可显著地提高芽诱导数量,纵划处理有利于鳞片的芽诱导,三年生鳞片的诱导效果较好,所诱导的不定芽更加粗壮,长势好。最佳的鳞片诱导培养基为1.5 mg/L 6-BA和0.5 mg/L NAA,芽的平均数量较多,为11.898个;最佳的芽增殖培养基为2 mg/L 6-BA和0.5 mg/L NAA;添加0.5 mg/L IBA有利于芽苗生根,生根率较高,根粗壮,且根系较发达。将幼苗根植于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3∶1∶0.5的混合基质,成活率达到9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百合 鳞片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培养基的优化
4
作者 柴国柱 袁芳 +1 位作者 田景琴 张保鑫 《高原农业》 2024年第5期527-532,共6页
目前培养印度梨形孢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为获得更适合印度梨形孢生长的培养基,研究固、液两种培养方式下,马铃薯、桃子、西瓜、草莓、苹果、玉米、红色圣女果和黄色圣女果8种天然有机添加物对印度梨形孢形态和生长速度... 目前培养印度梨形孢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为获得更适合印度梨形孢生长的培养基,研究固、液两种培养方式下,马铃薯、桃子、西瓜、草莓、苹果、玉米、红色圣女果和黄色圣女果8种天然有机添加物对印度梨形孢形态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200 g/L玉米的固体培养基中,印度梨形孢菌丝体生长最快;在玉米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多呈大小比较一致、圆而紧密的菌丝球,培养至5 d,菌丝体鲜重、干重最高,分别为24.09 g、1.98 g;玉米是促进印度梨形孢生长的最佳天然有机添加物,马铃薯其次,PDA中培养至第5 d,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鲜重、干重分别为16.37 g、1.24 g。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培养生产印度梨形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天然有机添加物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钾处理对有色大麦籽粒花青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其花青素积累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林 张毅 +3 位作者 冯西博 侯维海 昌西 洪大伟 《高原农业》 2023年第3期221-232,323,共13页
以有色大麦(LZ01)为试材,研究了4种供钾处理(0、81、162、243 kg·hm^(-2))下,籽粒灌浆过程中查尔酮合成酶(CHS)、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花青素合成酶(ANS)和类黄酮3-O-葡萄糖基素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花青素积累速率的变化。... 以有色大麦(LZ01)为试材,研究了4种供钾处理(0、81、162、243 kg·hm^(-2))下,籽粒灌浆过程中查尔酮合成酶(CHS)、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花青素合成酶(ANS)和类黄酮3-O-葡萄糖基素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花青素积累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旗叶还是籽粒CHS、DFR和ANS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型变化趋势,而UFGT活性和花青素积累速率则呈“V”型变化趋势。同时,发现籽粒花青素积累速率与旗叶和籽粒的ANS、UFG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旗叶和籽粒的CHS、DFR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还发现不同施钾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增强有色大麦籽粒花青素合成过程中CHS、DFR、ANS和UFGT等关键酶的活性和花青素的积累速率,其提高效应均表现为K162>K81>T243>K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大麦 花青素 合成 酶活性 积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和matK序列的红景天属植物条形码鉴定研究
6
作者 赵凯辉 袁芳 +1 位作者 赵芳玉 兰小中 《高原农业》 2022年第5期462-468,共7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准确快速鉴别红景天属植物的方法。选用14种红景天属植物进行ITS2和matK序列的测定,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ITS2和matK条形码序列的扩增成功率均为100%。ITS2序列测序成功率为94.7%,matK序列的测序成功率...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准确快速鉴别红景天属植物的方法。选用14种红景天属植物进行ITS2和matK序列的测定,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ITS2和matK条形码序列的扩增成功率均为100%。ITS2序列测序成功率为94.7%,matK序列的测序成功率为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大花红景天、西藏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但是不能把柴胡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区分开;matK序列能够区分大花红景天和柴胡红景天,但是不能把西藏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区分开,也不能把异鳞红景天、长毛圣地红景天与互生红景天区分开。基于ITS2和matK序列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能够区分14种红景天属植物。以ITS2和matK序列组成联合序列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能够对14种红景天植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属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