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色季拉山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拦继酒 费文群 +1 位作者 罗建 兰小中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9,共9页
该研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标准,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 m×10 m的乔木样方,1个5 m×5 m的灌木藤本样方和4个2 m×2 m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信... 该研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标准,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 m×10 m的乔木样方,1个5 m×5 m的灌木藤本样方和4个2 m×2 m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信息以及样地内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株数等生物学信息,分析该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地理成分以及相对应的药用植物功效。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有药用种子植物91科335属625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种子植物科、属、种的55.49%,29.26%和11.80%。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的分布区分为7个分布区及5个亚型,热带科25个(占非世界分布科数的49.02%),温带科26个(占非世界分布科数的50.98%)。属的分布区分为13个分布区及13个亚型,热带属52个(占总属数的15.52%),温带属236个(占总属数的70.45%)。种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在625种药用种子植物中,温带种429个,占总种数的68.64%,在该区占优势。此外,该区药用植物的古老成分缺乏。特有成分很低,无中国特有科分布,中国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种176个(其中西藏特有种21个)。色季拉山药用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区系分布类型多样,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成分,现以温带性质为主,说明该区处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从各药用植物的区系分布类型来看,所含药用植物具有较多样的药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季拉山 药用种子植物 区系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兰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丽 仇晓玉 罗建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650,共4页
报道了西藏兰科植物5种新记录,分别为虾脊兰属(Calanthe R.Brown)的弧距虾脊兰(Calanthe arcuata Rolfe)和反瓣虾脊兰(Calanthe reflexa Maximowicz)、石斛属(Dendrobium Swartz)的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dianum Warner)、山兰属(Ore... 报道了西藏兰科植物5种新记录,分别为虾脊兰属(Calanthe R.Brown)的弧距虾脊兰(Calanthe arcuata Rolfe)和反瓣虾脊兰(Calanthe reflexa Maximowicz)、石斛属(Dendrobium Swartz)的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dianum Warner)、山兰属(Oreorchis Lindley)的山兰(Oreorchis patens(Lindley)Lindley)和软叶兰属(Crepidium Blume)的细茎沼兰(Crepidium khasianum(J.D.Hooker)Szlachetko),并附有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X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新记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3
作者 费文群 饶月 +1 位作者 罗建 兰小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0-188,共9页
【目的】调查西藏色季拉山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保护等级划分,确定其优先保护序列,为色季拉山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m×10m的乔木样方... 【目的】调查西藏色季拉山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保护等级划分,确定其优先保护序列,为色季拉山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m×10m的乔木样方、1个5m×5m的灌木藤本样方和4个2m×2m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其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信息以及样地内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株数等生物学信息。计算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名录现状系数(L)、蕴藏系数(D)、濒危价值系数(E)、遗传价值系数(G)、利用价值系数(U)、保护现状系数(C)和繁殖难易系数(R),对这7个系数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每种药用植物的优先保护值(V),确定其保护等级,并对不同药效和药用部位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级别进行分析。【结果】色季拉山需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属27科57属,其有83种,占色季拉山药用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25.96%,16.29%和12.83%。处于Ⅰ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6科10属11种;处于Ⅱ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4科19属26种;处于Ⅲ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22科35属46种。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药效来看,在17种补虚药、15种清热药、14种祛风湿药、8种活血化瘀药及29种其他功效药用植物中,需Ⅰ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1,0,2,2和8种,需Ⅱ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8,5,5,1和5种,需Ⅲ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8,10,7,5和16种;根据药用部位统计,在43种使用根与根茎,15种使用全草,13种使用枝叶、皮或藤及12种使用花、果实或种子的药用植物中,需Ⅰ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5,3,2和1种,需Ⅱ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13,3,3和7种,需Ⅲ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25,9,8和4种。【结论】西藏色季拉山中需要保护的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其中以具有补虚药效的植物种类最多;用药部位为根与根茎类药用植物占色季拉山需保护植物的大半数。分析了西藏色季拉山药用植物至濒的原因和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评价体系 优先保护序列 色季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种子植物新记录
4
作者 张丽 罗建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508,520,共4页
报道了西藏种子植物3个新记录属:爵床科(Acanthaceae)的十万错属(Asystasia Bl.)、千屈菜科(Lythraceae)的萼距花属(Cuphea Adans.ex P.Br.)、毛茛科(Ranunculaceae)的星果草属(Asteropyrum Drumm.et Hutch.)和相对应的3个新记录种:白接... 报道了西藏种子植物3个新记录属:爵床科(Acanthaceae)的十万错属(Asystasia Bl.)、千屈菜科(Lythraceae)的萼距花属(Cuphea Adans.ex P.Br.)、毛茛科(Ranunculaceae)的星果草属(Asteropyrum Drumm.et Hutch.)和相对应的3个新记录种:白接骨(Asystasia neesiana(Wall.)Nees)、香膏萼距花(Cuphea alsamona Cham.et Schlechtend.)和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H.Lév.et Vaniot)Drumm et Hutch.),以及西藏种子植物1个新记录种:柳叶菜科(Onagraceae)丁香蓼属(Ludwigia L.)的细花丁香蓼(Ludwigia perennis L.).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XZE).十万错属、萼距花属、星果草属和细花丁香蓼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为首次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同时也完善了西藏种子植物属、种的多样性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十万错属 萼距花属 星果草属 细花丁香蓼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外来植物3种及野生植物新记录1种
5
作者 张丽 仇晓玉 +2 位作者 土艳丽 文雪梅 罗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14,共2页
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属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东喜马拉雅区域[1],其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区内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由印度洋来的季风性暖湿气流从东南方向沿雅鲁藏布江进入林芝地区,与从西... 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属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东喜马拉雅区域[1],其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区内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由印度洋来的季风性暖湿气流从东南方向沿雅鲁藏布江进入林芝地区,与从西北部高原来的冷空气交汇,形成了丰富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外来植物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