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4种新分布药用植物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元江 刘江 +3 位作者 赵芳玉 权红 郑维列 兰小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9-1142,共4页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2个新记录属植物——球果藤属(Aspidocarya)与龙珠属(Tubocapsicum),4个新记录种植物——球果藤(Aspidocarya uvifera Hook.f.et Thoms.)、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2个新记录属植物——球果藤属(Aspidocarya)与龙珠属(Tubocapsicum),4个新记录种植物——球果藤(Aspidocarya uvifera Hook.f.et Thoms.)、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毛花槭(Acer erianthum Schwer.)和清香藤(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植物标本室(XZE)。该次发现的植物新记录丰富了西藏的植物区系,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药用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新记录 西藏 墨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3种菊科药用植物新分布记录 被引量:4
2
作者 彭诗原 赵芳玉 +1 位作者 郑维列 兰小中 《高原农业》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林芝县试点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地理新分布记录种,且在相关文献中均未见西藏有分布记载,结果表明,为西藏分布新记录,经整理鉴定,报道3种菊科药用植物。分别是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 Maxi... 在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林芝县试点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地理新分布记录种,且在相关文献中均未见西藏有分布记载,结果表明,为西藏分布新记录,经整理鉴定,报道3种菊科药用植物。分别是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 Maxim.)、云南兔儿风(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福王草(Prenanthes tatarinowii Maxim.)。并提供相应的植物图片,凭证标本均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分布新记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2种伞形科植物新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超奇 徐元江 +2 位作者 权红 郑维列 兰小中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2,共2页
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中(藏)药资源普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并查阅相关工具书。结果表明:伞形科的亮蛇床(Selinum cryptotaenium de Boiss.)和高山囊瓣芹(Pternopetalum subalpin... 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中(藏)药资源普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并查阅相关工具书。结果表明:伞形科的亮蛇床(Selinum cryptotaenium de Boiss.)和高山囊瓣芹(Pternopetalum subalpinum Hand.-Mazz.)均为西藏自治区新记录植物。旨在摸清西藏自治区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丰富西藏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伞形科 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6种菊科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2
4
作者 阎莹莹 赵芳玉 +2 位作者 权红 郑维列 兰小中 《高原农业》 2018年第6期585-588,635,共5页
通过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野外调查植物资源状况并查阅相关工具书,对采集到的菊科植物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南苦苣菜(SonchuslingianusShih)、红花疏生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 var. remota Ling f. rubra... 通过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野外调查植物资源状况并查阅相关工具书,对采集到的菊科植物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南苦苣菜(SonchuslingianusShih)、红花疏生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 var. remota Ling f. rubra (Hand.-Mazz.) Ling)、半抱茎风毛菊(Saussurea semiamplexicaulisLipsch.)、打箭风毛菊(SaussureatatsienensisFranch.)、披针叶厚喙菊(Dubyaea lanceolata Shih)和梁子菜(Erechtites hieracifolia (L.) Raf. ex DC。这6种植物为西藏自治区菊科新记录植物。本研究旨摸清西藏自治区菊科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丰富植物多样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菊科 分布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鹿 赵芳玉 +2 位作者 权红 郑维列 兰小中 《高原农业》 2019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林芝县试点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地理新分布记录种,经整理鉴定,报道5个属7个新分布记录种。分别是蓼科:大箭叶蓼Polygonum darrisiiH. Léveillé、窄叶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var....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西藏自治区林芝县试点县野外调查中发现西藏地理新分布记录种,经整理鉴定,报道5个属7个新分布记录种。分别是蓼科:大箭叶蓼Polygonum darrisiiH. Léveillé、窄叶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var. paradoxum(Levl.)A. J. Li,木通科:沙坝八月瓜Holboellia chapaensis Gagnepain.、长萼木通Archakebia apetala(Q. Xia, J. Z. Suen & Z. X. Peng)C. Y. Wu,百合科:鞘柄菝葜Smilax stans Maxim,杜鹃花科:毛果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 var. hebecarpa(Franch. ex Forb. et Hemsl.)Chun,水龙骨科:尖裂假瘤蕨Selliguea oxyloba(Wallich ex Kunze)Fraser-Jenkins Taxon. Revis.。提供相应的植物图片,凭证标本均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林芝县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4种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6
作者 于文秀 袁雷 +2 位作者 李雅琳 权红 兰小中 《高原农业》 2021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野外工作中,于西藏自治区朗县、墨竹工卡县、墨脱县和工布江达县发现了4种植物。应用分类学方法鉴定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一个西藏新记录属植物-锥花属Gomphostemma Wall.ex Benth.,3个新记录种植物-...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野外工作中,于西藏自治区朗县、墨竹工卡县、墨脱县和工布江达县发现了4种植物。应用分类学方法鉴定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一个西藏新记录属植物-锥花属Gomphostemma Wall.ex Benth.,3个新记录种植物-歧穗大黄Rheum przewalskyi A.Los.,细叶沙参Adenophora capillaris subsp.paniculata(Nannfeldt)D.Y.Hong et S.Ge和大花薄叶铁线莲Clematis gracilifolia var.macrantha W.T.Wang et M.C.Chang。现予以报道。凭证标本均保存在西藏农牧学院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红景天属一新变种——嘉黎红景天 被引量:2
7
作者 汪豪 兰小中 邓洪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80,共7页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于西藏自治区嘉黎县、芒康县调查中,在海拔4000~5000 m灌木丛的石灰岩上发现了一种红景天属植物,该种在形态上与矮生红景天[Rhodiola humilis(HK.f.et Thoms.)S.H.Fu]较近,但花序顶端伞房状、花茎约7~13枝,基生...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于西藏自治区嘉黎县、芒康县调查中,在海拔4000~5000 m灌木丛的石灰岩上发现了一种红景天属植物,该种在形态上与矮生红景天[Rhodiola humilis(HK.f.et Thoms.)S.H.Fu]较近,但花序顶端伞房状、花茎约7~13枝,基生叶先端锐尖,萼片长三角形,叶片和萼片先端具深粉红色浅囊等独有的特征,与后者不同。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与矮生红景天(R.humilis)和异鳞红景天[Rhodiola smithii(Hamet)S.H.Fu]近缘。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证据,特将它描述为矮生红景天(R.humilis)新变种,命名为嘉黎红景天[Rhodiola humilis(HK.f.et Thoms.)S.H.Fu var.jialiensis H.Wang,X.Z.Lan&H.P.De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属 嘉黎红景天 新变种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西藏产卷丹多糖提取工艺
8
作者 周鹿 彭诗原 +1 位作者 阎莹莹 兰小中 《高原农业》 2019年第1期41-46,53,共7页
本实验主要通过水提醇沉法对西藏产卷丹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分析,通过在不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的情况下对多糖进行提取并分析各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最后以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效果进行评定。在单因素实验... 本实验主要通过水提醇沉法对西藏产卷丹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分析,通过在不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的情况下对多糖进行提取并分析各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最后以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效果进行评定。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再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卷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多糖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78.4 min、提取温度90℃、料液比1:29.4,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多糖提取,其多糖得率为14.92%,与软件理论预期结果相差为0.18%。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卷丹多糖的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卷丹 多糖 提取 响应面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