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高海拔地区低碳能源系统的建设备受关注。为推动多微网系统的能源消纳与低碳经济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电价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微网协同调度方法。针对高海拔地区的电力和氧气需求,构建了基于电转气-碳捕集系统(po...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高海拔地区低碳能源系统的建设备受关注。为推动多微网系统的能源消纳与低碳经济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电价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微网协同调度方法。针对高海拔地区的电力和氧气需求,构建了基于电转气-碳捕集系统(power to gas-carbon capture system,P2G-CCS)和电转氢-变压吸附(power to hydrogen-variable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2H-VPSA)联合供氧系统的热电联产模式,并结合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提出多能微网群的低碳运行模型。采用鲁棒优化策略应对电价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系统运营风险。在电力市场领导模式下,引入系统运营商对微网间的功率交互进行集中调度,实现资源的整体优化分配。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迭代求解优化微网交易量,确保供需平衡。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各微网的运行成本和整体能源成本,展现了其在弱配网环境下的广阔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为了探究西藏林芝河谷地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混播对草地产量和牧草品质的影响,以单播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不同茬次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混播干草产量...为了探究西藏林芝河谷地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混播对草地产量和牧草品质的影响,以单播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不同茬次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混播干草产量分别达14917.05 kg·hm^(-2),13288.82 kg·hm^(-2)和8729.86 kg·hm^(-2),显著高于单播产量。牧草混播第1至3茬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07%,13.62%和20.50%,显著高于单播高羊茅,低于单播紫花苜蓿;平均粗脂肪含量达2.24%,显著高于单播处理。牧草干重与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处理(茬次)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A3>B3>C1>A1>A2>B2>B1>C2>C3。2种牧草混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林芝河谷地带广泛栽培推广和利用。展开更多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同时面对分散式源-荷-储协调优化需求,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应运而生.但多主体代理的VPP如何协调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双范数约束和纳什议价的多能虚拟电厂集群分布式...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同时面对分散式源-荷-储协调优化需求,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应运而生.但多主体代理的VPP如何协调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双范数约束和纳什议价的多能虚拟电厂集群分布式鲁棒优化策略.首先,针对多能VPP规划运行问题,通过双范数约束构建了多能VPP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其次以交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通过纳什谈判理论来构建议价模型;最后对所提出的三个多能VPP进行算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策略能够在确保各个VPP公平竞争前提下,提升其收益以及VPP集群的整体收益.展开更多
文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高海拔地区低碳能源系统的建设备受关注。为推动多微网系统的能源消纳与低碳经济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电价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微网协同调度方法。针对高海拔地区的电力和氧气需求,构建了基于电转气-碳捕集系统(power to gas-carbon capture system,P2G-CCS)和电转氢-变压吸附(power to hydrogen-variable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2H-VPSA)联合供氧系统的热电联产模式,并结合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提出多能微网群的低碳运行模型。采用鲁棒优化策略应对电价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系统运营风险。在电力市场领导模式下,引入系统运营商对微网间的功率交互进行集中调度,实现资源的整体优化分配。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迭代求解优化微网交易量,确保供需平衡。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各微网的运行成本和整体能源成本,展现了其在弱配网环境下的广阔应用前景。
文摘为了探究西藏林芝河谷地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混播对草地产量和牧草品质的影响,以单播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不同茬次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混播干草产量分别达14917.05 kg·hm^(-2),13288.82 kg·hm^(-2)和8729.86 kg·hm^(-2),显著高于单播产量。牧草混播第1至3茬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07%,13.62%和20.50%,显著高于单播高羊茅,低于单播紫花苜蓿;平均粗脂肪含量达2.24%,显著高于单播处理。牧草干重与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处理(茬次)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A3>B3>C1>A1>A2>B2>B1>C2>C3。2种牧草混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林芝河谷地带广泛栽培推广和利用。
文摘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同时面对分散式源-荷-储协调优化需求,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应运而生.但多主体代理的VPP如何协调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双范数约束和纳什议价的多能虚拟电厂集群分布式鲁棒优化策略.首先,针对多能VPP规划运行问题,通过双范数约束构建了多能VPP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其次以交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通过纳什谈判理论来构建议价模型;最后对所提出的三个多能VPP进行算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策略能够在确保各个VPP公平竞争前提下,提升其收益以及VPP集群的整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