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掺量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天一 秦晓云 +3 位作者 汤云飞 李文升 关吉闯 张存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87-395,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冻后质量损失产生的影响,设计出不同凝灰岩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方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凝灰岩掺量百分比在0%~15%范围内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凝灰岩的掺量... 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冻后质量损失产生的影响,设计出不同凝灰岩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方案。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凝灰岩掺量百分比在0%~15%范围内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凝灰岩的掺量增加而增强,掺量百分比在15%~30%范围内混凝土密实度随凝灰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强度随凝灰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冻后质量损失率随凝灰岩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对西藏农业灌溉水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掺量 自密实混凝土 冻融试验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三种木材生物质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红英 顾岩城 +1 位作者 赖佳斯 任烁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探讨西藏地区丰富的藏川杨、高山松和川滇高山栎3种木材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机理,采用热重分析了三种木材的燃烧特性,通过Coats-Redfern积分法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3种木材生物质燃烧过程总体趋势一致,可分为失水干... 为了探讨西藏地区丰富的藏川杨、高山松和川滇高山栎3种木材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机理,采用热重分析了三种木材的燃烧特性,通过Coats-Redfern积分法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3种木材生物质燃烧过程总体趋势一致,可分为失水干燥、生物质燃烧、焦炭燃烧和生物质燃尽共4个阶段,其中挥发分燃烧阶段失重占比最大。根据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川滇高山栎的燃烧特性最好,其次是藏川杨、高山松;随着升温速率增大,木材生物质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燃烧速率增大,DTG曲线峰值增大,峰形变宽;藏川杨、高山松和川滇高山栎的最佳反应级数分别为1、2、2,相关系数均大于0.95。燃烧反应活化能从低到高分别为:藏川杨46.10 kJ/mol、高山松70.05 kJ/mol、川滇高山栎85.59 kJ/mol;频率因子从低到高依次为:藏川杨2.25×10^(4)min^(-1)、高山松3.99×10^(6)min^(-1)、川滇高山栎2.14×10^(7)min^(-1),该研究为优化燃烧过程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学模型的实时组合校正方法研究
3
作者 马强 陈璐 +2 位作者 吴亚中 陈立正 贺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受降雨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多变及模型结构等因素限制,水动力学模型的水位模拟精度难以进一步提升。为此,基于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建立了涵盖KNN、SVR、LSTM、GRU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并将KNN校正法与WF算法串联耦合,提... 受降雨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多变及模型结构等因素限制,水动力学模型的水位模拟精度难以进一步提升。为此,基于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建立了涵盖KNN、SVR、LSTM、GRU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并将KNN校正法与WF算法串联耦合,提出了具有降噪功效的KNN-WF校正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充分挖掘各校正算法在不同水位区间的校正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M分位数的水位分级组合校正方法,以均方根误差、决定系数和峰值相对误差综合比较分析各校正方法的校正效果。汉江流域应用结果表明,KNN-WF校正法能有效避免KNN校正结果中存在的噪声和锯齿状峰值,校正后的水位过程与实测水位过程更加吻合,分级组合校正方法能实现不同水位区间的精细化校正从而提升整体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模型 终端校正 分级组合校正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障碍诊断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丹 田沛佩 +2 位作者 罗红英 罗玉峰 崔远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222,共10页
基于青藏高原农业活动对耕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青藏高原耕地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出发,提出由3类要素、13种指标所组成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 基于青藏高原农业活动对耕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青藏高原耕地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出发,提出由3类要素、13种指标所组成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1985—2013年期间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讨不同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活动强度较大,尤其2000年以来,化肥、农药的成倍施用给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20世纪,各县耕地生态安全基本处于“优秀”水平;2000—2010年,各县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下降,逐步向“差”转化;2010年以后,耕地生态安全有所改善,逐渐恢复为“优秀”或“良好”。整体来看,“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为一致,仅个别县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为落后。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双重特征,单位面积氮肥、磷肥施用量是限制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揭示了高原地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过程,可为制定差别化的生态安全调控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农业活动 “一江两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砂土改良加固力学性能及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5
作者 桑鼎 牛欢 +3 位作者 李超 赵哲苇 王培清 仉文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8-1196,共9页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丙烯纤维对藏东南松散堆积砂土复合改良效果,在室内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研究改良砂土效果,并确定最佳改良材料掺配比例;分析干湿循环后改良砂土在水分侵蚀下... 为研究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丙烯纤维对藏东南松散堆积砂土复合改良效果,在室内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研究改良砂土效果,并确定最佳改良材料掺配比例;分析干湿循环后改良砂土在水分侵蚀下强度变化,并对其加固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VA与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明显影响,当掺比为12%PVA+0.25%聚丙烯纤维时改良效果最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716 kPa,与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25.46 kPa相比,强度增长达67倍。不同纤维含量的改良试样其抗剪强度随PVA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经历10次干湿循环过程后,12%PVA+0.25%聚丙烯纤维试样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748.66 kPa,仍有7 d强度的91.8%。同龄养护期28 d的1.47倍。聚乙烯醇溶液形成高分子膜黏附包裹砂土,聚丙烯纤维缠绕填充砂土,两者相结合提高了砂土的稳定性,有效改善了土颗粒之间的黏结强度,提高了土体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直剪试验 干湿循环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八字门双层滑带边坡抗滑桩加固受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平措卓玛 谢华威 宋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4,共7页
对于具有双层滑带的复杂土层边坡,抗滑桩的受力特性与传统单一滑面形式不同.本文以三峡库区的八字门双层滑带边坡为例,基于数值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含浅层和深层软弱带边坡的抗滑桩加固受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安全系数和坡体位移及剪... 对于具有双层滑带的复杂土层边坡,抗滑桩的受力特性与传统单一滑面形式不同.本文以三峡库区的八字门双层滑带边坡为例,基于数值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含浅层和深层软弱带边坡的抗滑桩加固受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安全系数和坡体位移及剪应变云图,发现采用抗滑桩加固能够有效地提升坡体稳定性,同时桩后推力呈明显的不连续分布形式.基于此,假定不连续梯形的桩后推力分布形式,结合传递系数法求解出双层滑面边坡桩后推力;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推导了双层滑面边坡抗滑桩全桩的位移和内力理论计算方法.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双层滑面边坡抗滑桩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可为多滑面边坡抗滑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滑面 抗滑桩加固 数值模拟 受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7
作者 何莉莉 李成林 张爱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水土资源是“三生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特殊性使其“三生空间”优化面临重大挑战。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和PSR模型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 水土资源是“三生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特殊性使其“三生空间”优化面临重大挑战。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和PSR模型构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2013-2022年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演化态势,且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3种水平,没有出现低承载力水平和高承载力水平。②研究期内,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7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缓慢、波动的上升态势,主要处于较低承载力和一般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3~0.6;第二阶段(2018-2022年),各盟市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主要处于一般承载力和较高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评价值主要集中在0.4~0.7,相比第一阶段承载力整体上提升明显。③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盟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三生空间”的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之间协调稳步改善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规划利用与管理,以及其“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水土资源 承载力 熵权法 TOPSIS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碳交易配电网综合优化模型
8
作者 崔世庭 高遥 +2 位作者 常伟 谢华北 朱瑞金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7,共9页
针对高渗透可再生能源并网所带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考虑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多能互补的支撑体系和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基于风、光、水、储等能源机组和民用、工业负荷,提出一种考虑阶梯碳交易的有功无功综合优化模型。首先考虑阶梯碳... 针对高渗透可再生能源并网所带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考虑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多能互补的支撑体系和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基于风、光、水、储等能源机组和民用、工业负荷,提出一种考虑阶梯碳交易的有功无功综合优化模型。首先考虑阶梯碳价约束,以网损、电压差值、碳排成本为目标函数,引入莱默加权-多变异协作策略的差分进化(Lehmer weighted and multi-mutation cooperati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LW-MCDE)算法,基于莱默加权、改进多变异协作、更新种群的策略提升差分进化算法的综合寻优能力。其次,使用LW-MCDE算法求解有功无功综合优化问题。最后,通过3种常用的测试函数检验算法的性能,并在改进的IEEE9节点系统中验证模型有效性。算法性能测试表明LW-MCDE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优于其他算法;算例结果表明考虑阶梯碳交易,网损相较于优化前降低56.27%,碳排放量降低1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无功综合优化 阶梯碳交易 碳排放 多能互补 莱默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钺 李超 +3 位作者 桑鼎 牛欢 陈亮 王培清 《高原农业》 2025年第4期490-497,共8页
针对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且单一地质勘探方法难以得出准确地质信息的地层,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包括80 mHz和160 mHz探地雷达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易贡滑坡体左岸进行了地质勘探试验。结果显示:整条测线的测试深度范围内电阻率值呈现... 针对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且单一地质勘探方法难以得出准确地质信息的地层,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包括80 mHz和160 mHz探地雷达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易贡滑坡体左岸进行了地质勘探试验。结果显示:整条测线的测试深度范围内电阻率值呈现上部较高、下部整体偏低的特点,可把电阻率相对较小的区域视为含水率逐渐增大的迹象;在埋深4 m处存在明显的层状分界,测线左侧为滑坡松散堆积体,较为均质,而测线右侧雷达图像显示出现明显的孤立体反射信号;在测线60 m和72 m深,探地雷达出现同相轴中断状况,而高密度电法也显示异常,推测该位置由不同滑坡台阶组成。此次综合物探结果为易贡滑坡体左岸的地质分析提供了图像依据,对研究滑坡体结构、判断潜在危险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技术 浅层地质勘探 易贡滑坡 探地雷达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混流式水轮机空化特性及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10
作者 任烁 罗红英 +2 位作者 杜运鑫 乔雪晴 杨运平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为了研究分析高原环境下空化对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的影响,本文选用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抽压来模拟高原环境,对混流式水轮机模型实验平台开展空化和压力脉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导叶开度的增大,模型水轮机发生空化的时间越早,并且在转... 为了研究分析高原环境下空化对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的影响,本文选用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抽压来模拟高原环境,对混流式水轮机模型实验平台开展空化和压力脉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导叶开度的增大,模型水轮机发生空化的时间越早,并且在转轮下方会形成小型涡带,当发展为临界空化时,机组转轮下方产生了巨型喇叭状涡带,机组运行不稳定,产生了明显的振动,且大开度比小开度产生的振感更加强烈。同时,在不同空化阶段,机组的压力脉动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在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压力脉动数据时发现开度较小时,随着空化的发生,机组整体的压力脉动幅值增加,而在较大开度下,由于机组较早进入空化状态,气穴的生成有助于减缓压力脉动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高原环境 空化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公路沿线PAHs分布、来源及风险 被引量:7
11
作者 党天剑 陆光华 +1 位作者 薛晨旺 孙文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9-1116,共8页
分别于2017年3月和12月沿色季拉山318国道采集表层土和冷杉(Abies Mill.)样品,测定了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表层土和冷杉叶中∑_(16)PAH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0.21~366.94ng/g dw和39.53~236.42ng/g dw,组成以低环(2、3环)为主.通过特征... 分别于2017年3月和12月沿色季拉山318国道采集表层土和冷杉(Abies Mill.)样品,测定了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表层土和冷杉叶中∑_(16)PAH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0.21~366.94ng/g dw和39.53~236.42ng/g dw,组成以低环(2、3环)为主.通过特征单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表明,色季拉山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同时也受到车辆石油泄漏和大气远距离传输的影响;通过反向气团轨迹判断,色季拉山PAHs大气传输污染主要来自于印度次大陆.色季拉山公路沿线土壤中PAHs的终生致癌风险值均低于1×10^(-6),说明对当地居民的致癌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 冷杉叶 PAHs 源解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西藏地区活动构造分布特征及地震灾害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立彬 郭永刚 +1 位作者 吴悦 杨永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6-1262,共7页
西藏地区是中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加快导致的地质灾害也日趋频繁和严重。同时,频繁的地震灾害所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是制约西藏地区农牧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农... 西藏地区是中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加快导致的地质灾害也日趋频繁和严重。同时,频繁的地震灾害所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是制约西藏地区农牧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农牧业作为西藏的重要产业,对于提高西藏农牧业防灾减灾水平、避免人员与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西藏地区活动构造特征进行可视化显示,并对西藏地区2007—2018年发生的地震分布与活动构造带进行叠加分析;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地区史料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西藏地区的地震易发性与危险性,并作图显示。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地震频率高发生区域占比26.48%,较高发生区域占比17.04%,中发生区域占比34.44%,较低发生区域占比18.89%,低发生区域占比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活动构造 地震灾害 叠加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天然饮用水健康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小龙 宗永臣 +2 位作者 黄德才 李远威 郝凯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03,共4页
在介绍西藏林芝地区天然饮用水水质状况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重要的水源从金属离子、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健康意义角度分析了天然饮用水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7个水源水的健康和口感指数,表明均具有良好的健康指数;同时进行了小鼠血清钙... 在介绍西藏林芝地区天然饮用水水质状况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重要的水源从金属离子、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健康意义角度分析了天然饮用水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7个水源水的健康和口感指数,表明均具有良好的健康指数;同时进行了小鼠血清钙含量影响实验和小鼠抗氧化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天然饮用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鼠血清钙含量和全血GSH-Px活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饮用水 健康意义 抗氧化性 血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水电能源开发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卫魏 罗红英 +1 位作者 佘权威 谭景洋 《高原农业》 2021年第3期301-308,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介绍西藏水电发展现状、战略意义、面临的难题与应对措施,运用调查数据说明西藏水力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表明发展西藏水电是提升西藏经济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 本研究旨在通过介绍西藏水电发展现状、战略意义、面临的难题与应对措施,运用调查数据说明西藏水力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表明发展西藏水电是提升西藏经济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实施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水电 战略意义 难题与挑战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50的西藏高原地区玉米病害识别系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正超 方文博 郭永刚 《高原农业》 2022年第2期164-172,212,共10页
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采用PyTorch框架,Resnet50迁移学习,余弦退火学利率衰减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获得高识别率、高效率的模型;用MYSQL数据库和Pyside2搭建前端界面实现玉米四种病害八种状态的病害识别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对收集到... 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采用PyTorch框架,Resnet50迁移学习,余弦退火学利率衰减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获得高识别率、高效率的模型;用MYSQL数据库和Pyside2搭建前端界面实现玉米四种病害八种状态的病害识别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对收集到的西藏高原地区玉米种植的4种病害及病害程度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1%以上,可实现用户上传病害图片或使用摄像头进行实时识别病害,并显示出该病害的相关简介和防止方法等一系列信息。该系统能够满足农业在识别防治玉米病害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orch 病害识别 Resnet50 余弦退火 Pysid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八一镇堤防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
16
作者 张东艳 《高原农业》 2021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八一镇堤防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内尼洋河两岸,是提高林芝市防洪能力的有效措施,对确保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八一镇堤防工程始建于上世纪末,运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险情,需要对堤防进行加固并新建部分堤防工程。为了提升项... 八一镇堤防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内尼洋河两岸,是提高林芝市防洪能力的有效措施,对确保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八一镇堤防工程始建于上世纪末,运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险情,需要对堤防进行加固并新建部分堤防工程。为了提升项目质量,在进行八一镇堤防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基础上,找出该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难点,进而分析堤防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现状,借鉴历史险情,提出加强堤防安全监测管理、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环境管理等相关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一镇 尼洋河 堤防工程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掺混玉米秸秆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分析
17
作者 刘联胜 梁小虎 +3 位作者 李冀峰 王冬计 罗红英 任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5-642,共8页
为充分利用生物质废弃物,采用热重实验研究牛粪掺混玉米秸秆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燃烧过程均可划分为脱水、挥发分析出与燃烧、固定碳燃烧3个阶段。玉米秸秆的掺混可降低牛粪的着火和燃尽温度、提高燃烧特性参数... 为充分利用生物质废弃物,采用热重实验研究牛粪掺混玉米秸秆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燃烧过程均可划分为脱水、挥发分析出与燃烧、固定碳燃烧3个阶段。玉米秸秆的掺混可降低牛粪的着火和燃尽温度、提高燃烧特性参数。通过4种动力学模型计算出不同掺混比不同反应阶段的活化能,其中FWO模型相关性最高。综合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分析可知,当牛粪与玉米秸秆质量比为6∶4时样品的综合性能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动力学 燃烧 热重分析 多种燃料燃烧 牛粪 玉米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下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处理效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椿惠 宗永臣 +3 位作者 王俊 李沛峰 何彬吉 金建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2,128,共6页
高原条件下的污水处理效能有其自身特点且缺乏系统性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指标含量的随机变化可能带来的耦合性影响研究更属空白,实际污水中各指标含量的不确定性极大阻碍了该领域的研究,采用人工配水可以较好的解决该问题,但人工配水... 高原条件下的污水处理效能有其自身特点且缺乏系统性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指标含量的随机变化可能带来的耦合性影响研究更属空白,实际污水中各指标含量的不确定性极大阻碍了该领域的研究,采用人工配水可以较好的解决该问题,但人工配水与实际污水之间不同的物质构成是否会影响高原生境下的污水处理效果又成为系统研究高原生境下污水处理效能的制约因素。为此,本文以高海拔A^(2)O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开展对该因素的初步研究,即对高原生境下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的处理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生境条件下的实际污水的处理效果总体优于人工配水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出水水质显著高于平原地区;人工配水在各项污染物的处理效能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不同进水条件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原理的高海拔深埋隧道地应力反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军杰 胡松 +1 位作者 郭永刚 陈亮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某特长深埋隧道工程,建立了高精度的山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横洞内钻取了岩芯试样,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水压致裂法测得该工程区的现今构造应力,测区现今主应力场以南西-北东向挤压为主。地应... 基于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某特长深埋隧道工程,建立了高精度的山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横洞内钻取了岩芯试样,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水压致裂法测得该工程区的现今构造应力,测区现今主应力场以南西-北东向挤压为主。地应力数据转换角度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得到构造应力的回归公式,回归公式和回归系数满足显著性检验。计算得到隧道工程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精度良好,计算结果符合实际隧道工程区域的构造特征。隧道轴线上的主应力分布规律表明:该隧道受到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岩体内赋存较大的水平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超过62 MPa。为避让大断层而选择的隧道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小角度相交,这将有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隧道埋深较浅的里程地应力特征为S_(H)>S_(V)、S_(h),埋深较大的里程地应力特征为S_(H)>S_(V)>S_(h)。从应力角度初步统计出该特长深埋隧道的岩爆灾害等级,该特长深埋隧道全线路发生岩爆灾害的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构造应力 多元线性回归 岩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下ZGB空化模型的修正及其对水翼空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岩城 白军 +2 位作者 罗红英 王超琪 吉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1,共7页
空化模型在流体机械的研究和设计中必不可少,但目前缺乏对适用于高海拔工况的空化数值模型的研究。首先基于Zwart-Gerbera-Belamri空化模型,分析和推导了气泡初始半径、气核体积分数等模型中关键参数关于海拔高度的关系式,使模型适用于... 空化模型在流体机械的研究和设计中必不可少,但目前缺乏对适用于高海拔工况的空化数值模型的研究。首先基于Zwart-Gerbera-Belamri空化模型,分析和推导了气泡初始半径、气核体积分数等模型中关键参数关于海拔高度的关系式,使模型适用于高海拔环境。然后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最后针对NACA0009水翼,在0~5 km海拔高度下,使用修正后的空化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工况设置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环境气压降低、气核体积分数降低、气泡初始半径增加、压力面最大压力系数基本不变、吸力面最小压力系数略微增加、空穴长度显著增加,当海拔为5 km时,空穴长度增加到约弦长的81%,空穴长度增长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 km处达到峰值0.17后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空化模型修正 水翼 压力分布 空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