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农牧学院校园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长漭 何建清 +2 位作者 黄秋月 王玉珊 方梦洋 《食药用菌》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西藏农牧学院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为探明校园内大型真菌的资源状况,以便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真菌资源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随机踩踏法采集大型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50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48科89... 西藏农牧学院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为探明校园内大型真菌的资源状况,以便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真菌资源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随机踩踏法采集大型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50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48科89属,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优势属为蘑菇属Agaricus、红菇属Russula。通过查证经济价值及生态习性得出,其中有食用菌56种、药用菌11种、食药兼用菌17种、毒菌28种、土生菌83种、木生菌35种、外生菌根菌32种、西藏新记录种2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资源调查 西藏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牧区相对贫困测度与治理研究
2
作者 夏可欣 严琪凇 朱桂丽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实现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基于青藏高原全区农牧区804份微观调研数据,选用A-F双界限法,对西藏农牧区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及其治理路径进行测算与研究。研究发现:西藏农牧区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达40.3%,多维相对贫困程... 实现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基于青藏高原全区农牧区804份微观调研数据,选用A-F双界限法,对西藏农牧区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及其治理路径进行测算与研究。研究发现:西藏农牧区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达40.3%,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较深且地区间相对贫困程度差异较大。4个二级指标中发展能力相对贫困发生率为47.26%、主观幸福相对贫困发生率39.43%、收入能力相对贫困发生率35.7%、生活环境相对贫困发生率24.5%,这表明农牧区仍有大部分农牧户面临着收入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不强、生活环境落后与缺乏主观积极性等困境。因此,应从多维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缓解相对贫困,助力西藏农牧区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相对贫困 双界限法 西藏农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藏毒蛾属2种记述
3
作者 欧阳思琪 潘朝晖 于霞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0,共5页
通过鉴定西藏林芝地区采集的毒蛾亚科昆虫发现,棕褐毒蛾Lymantria capnodes Collenette,1932为中国新记录种,虹毒蛾Lymantria serva Fabricius,1793为中国西藏新记录种。详细描述两物种成虫的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并提供成虫和外生... 通过鉴定西藏林芝地区采集的毒蛾亚科昆虫发现,棕褐毒蛾Lymantria capnodes Collenette,1932为中国新记录种,虹毒蛾Lymantria serva Fabricius,1793为中国西藏新记录种。详细描述两物种成虫的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并提供成虫和外生殖器的清晰图片,给出国内外分布情况和寄主植物。研究标本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馆馆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褐毒蛾 虹毒蛾 鳞翅目 毒蛾亚科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岗巴青稞叶际拮抗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对青稞幼苗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闫春阳 金怀 +3 位作者 夏洪艳 魏丽萍 杨霄 巩文峰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为了获得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采集健康的青稞叶片,分离纯化得到叶际可培养附生菌和内生菌,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青稞穗腐病(Fusarium ave... 为了获得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采集健康的青稞叶片,分离纯化得到叶际可培养附生菌和内生菌,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青稞穗腐病(Fusarium avenaceum)、小麦立枯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3种病原菌的拮抗活性测定,同时筛选具有固氮、溶无机磷、溶钾特性的促生菌,构建复合菌群,验证复合菌群对青稞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岗巴县青稞叶际可培养附生菌和内生菌丰富,共分离得到158株附生菌,42株内生菌,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属,对3种病原菌抑菌率均在40%以上的附生细菌10株,内生细菌6株,促生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得到,附生菌中的固氮菌、溶磷菌、溶钾菌分别为3株、3株、4株,内生菌中的固氮菌、溶磷菌、溶钾菌分别为6株、4株、2株,由菌株GN-C-7、GF-T-8、GN-T-73株拮抗促生菌构建的复合菌群对青稞幼苗有显著的促生作用,经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GN-T-7为Agrobacterium rhizogenes,GN-C-7、GF-T-8均为Bacillus altitudin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叶际微生物 拮抗菌 促生特性 复合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坤 周芳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第二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4.1%,其提供的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第三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高达12.5%,其经济带动效果作用不断提升;西藏三大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由0.144提高到0.94,总体呈现水平向上的趋势,其协同互动发展机制正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仍需要完善第一产业基础性功能,提升第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稳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注重产业协调发展,促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产业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蛾科7种西藏新记录种记述(鳞翅目:夜蛾总科)
6
作者 蒋心蕊 于霞 潘朝晖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223-231,共9页
为了西藏舟蛾科昆虫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灯诱法采集和查阅文献书籍方法鉴定,结果发现西藏林芝地区舟蛾科有7种西藏新记录种:圆纷舟蛾Formofentonia orbifer(Hampson,1892)、鞋掌舟蛾Phalera albocalceolata(Bryk,1949)、大半... 为了西藏舟蛾科昆虫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灯诱法采集和查阅文献书籍方法鉴定,结果发现西藏林芝地区舟蛾科有7种西藏新记录种:圆纷舟蛾Formofentonia orbifer(Hampson,1892)、鞋掌舟蛾Phalera albocalceolata(Bryk,1949)、大半齿舟蛾Semidonta basalis(Moore),1865、半新林舟蛾Neodrymonia comes Schintlmeister,1989、弗舟蛾Franzdaniela fasciata Sugi,1992、曲纷舟蛾Fentonia excurvata(Hampson,[1893])、拟宽掌舟蛾Phalera Schintlmeisteri Wu et Fang,2004;文章详细描述了所记录种的成虫外形特征及其生殖器特征,并提供了成虫图片和雌雄外生殖器图片以及国内外分布信息。研究标本现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夜蛾总科 舟蛾科 西藏 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部分青稞农艺性状表型变异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董鑫 戴雨洋 +1 位作者 强求旺姆 李梦寒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21,共9页
为筛选出优异青稞种质,为青稞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方法,对西藏39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多维度系统评估。通过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样本遗传特征的定量化解... 为筛选出优异青稞种质,为青稞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依据,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方法,对西藏39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多维度系统评估。通过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样本遗传特征的定量化解析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39份青稞种质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1.70%~68.80%,12个农艺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其中适当改良穗粒数、穗长、每穗小穗数等农艺性状可以相应提高青稞产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累计贡献率达到86.995%时,共提取出7个主成分;利用标准化后主成分特征值计算各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获得排名前3的综合性状优异的青稞种质资源;39份青稞种质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第Ⅲ类群包括材料数分别为37、1、1份。对青稞种质材料进行多维度表型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在不同农艺性状指标间存在显著遗传变异。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青稞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具有科学合理性。通过建立基于标准化主成分权重的综合评价模型,可实现对种质材料表型特征的定量化解析,为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筛选出了Q9、Q3、Q34等性状优良的种质,可为青稞育种改良和市场推广提供选择;穗粒数、穗长、每穗小穗数可作为青稞种质评价的性状指标,用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冬青稞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差异分析
8
作者 扎次 次旦卓嘎 +8 位作者 错色 贡桑 旦增曲宗 尼玛卓嘎 次仁旺堆 次仁央宗 拉珍 达瓦顿珠 卓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探究西藏冬青稞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表现,以西藏10个冬青稞品种为研究材料,对生育期、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所有统计性状中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 为探究西藏冬青稞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表现,以西藏10个冬青稞品种为研究材料,对生育期、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所有统计性状中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8.14%;生育期最小,为2.16%;变异系数>20%的性状依次为单株穗数、穗粒质量、产量、有效穗数、穗长。相关性分析表明,生育期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除了与单株穗数和穗粒质量呈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均呈正相关,且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产量构成三要素中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不显著的负相关;穗粒数与株高、穗长、穗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质量与穗粒质量、穗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参试品种的主要变异来源为单株穗数、穗粒质量、产量、有效穗数、穗长等方面。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的影响,有效穗数对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具有制约作用,而穗粒数与千粒质量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并共同受穗粒质量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冬青稞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西藏要素禀赋分析与优化策略
9
作者 朱桂丽 严琪凇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西藏经济由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基于2011-2020年西藏统计数据,遵循要素禀赋理论和经典柯布-道格拉斯增长模型,从资本禀赋、劳动禀赋、科...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西藏经济由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基于2011-2020年西藏统计数据,遵循要素禀赋理论和经典柯布-道格拉斯增长模型,从资本禀赋、劳动禀赋、科技禀赋和自然禀赋4个方面构建要素指标,分析西藏高原要素禀赋及结构关系,并从优化资本要素结构、提高劳动数量和质量、提高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转换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素禀赋优化策略,实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高质量发展 高原经济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濒危植物巨柏根际细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巩文峰 王泽莹 +4 位作者 刘金良 孙玉 杨欣欣 魏帅 魏丽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52,292,共13页
根际微生物在植物生长和环境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揭示西藏濒危珍稀植物巨柏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土壤化学特性,分析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朗县3个种群巨柏根际细菌的组成、多样性及... 根际微生物在植物生长和环境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揭示西藏濒危珍稀植物巨柏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土壤化学特性,分析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朗县3个种群巨柏根际细菌的组成、多样性及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巨柏根际细菌多样性丰富,其中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朗县、巴宜区和米林县巨柏根际细菌共有属为757个(65.83%),独有属分别为125个(10.87%)、39个(3.39%)和41个(3.56%);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非度量多维尺度的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种群间根际细菌群落差异显著。细菌群落的共现性网络正相关连接均在68%以上,表明群落间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土壤中有效磷、全磷、铵态氮是驱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子。为适应不同生长环境,各种群巨柏形成了特有的根际细菌群落。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根际微生物在巨柏生长和环境适应中的作用及保护巨柏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根际细菌 群落结构 土壤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抗旱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南吉斌 杨广环 +1 位作者 吴天彧 林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7,共11页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光合荧光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西藏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Yunnanensis)、江孜沙棘(H.gyantsensis)和肋果沙棘(H.neuroc...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光合荧光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西藏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Yunnanensis)、江孜沙棘(H.gyantsensis)和肋果沙棘(H.neurocarpa)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持续干旱0,10,20,30 d处理,测定其光合荧光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3种沙棘属植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电子传递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效光化学效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和SPAD值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水分饱和亏缺、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呈上升趋势;云南沙棘和肋果沙棘水分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呈下降趋势,江孜沙棘水分利用效率和羧化效率分别呈倒"V"或"V"型变化;云南沙棘和肋果沙棘光化学猝灭系数呈下降趋势,江孜沙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云南沙棘和江孜沙棘还原性糖含量呈倒"V"型变化,肋果沙棘呈下降趋势。采用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3种沙棘属植物18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现一致。【结论】西藏3种沙棘属植物的抗旱能力依次表现为江孜沙棘>肋果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是西藏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抗旱性评价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5种沙棘属植物根形态和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帅 杨依康 +1 位作者 李国营 林玲 《高原农业》 2023年第2期178-186,共9页
为研究西藏沙棘属(Hippophae)植物根系形态和结构特征与其适应性的关系,以采自于西藏中亚沙棘(H.rhamnoides subsp.turkestanica)、西藏沙棘(H.tibetana)、柳叶沙棘(H.salicifolia)、江孜沙棘(H.gyantsensis)和云南沙棘(H.rhamnoidessub... 为研究西藏沙棘属(Hippophae)植物根系形态和结构特征与其适应性的关系,以采自于西藏中亚沙棘(H.rhamnoides subsp.turkestanica)、西藏沙棘(H.tibetana)、柳叶沙棘(H.salicifolia)、江孜沙棘(H.gyantsensis)和云南沙棘(H.rhamnoidessubsp.yunnanensis)5种沙棘属植物种子培育的2年生栽培苗为对象,用根系分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西藏沙棘属植物苗期根性状差异。结果表明:除西藏沙棘外,分布于西藏的沙棘属植物根系总体都较为发达;体现水分吸收能力的根总长、根总表面积和比根长以云南沙棘和中亚沙棘显著最大,西藏沙棘最小;体现植物根水分运输能力的导管密度,以云南沙棘显著较大,中亚沙棘、柳叶沙棘和江孜沙棘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韧皮部厚与根总长、根总表面积和根组织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根平均直径存在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云南沙棘在5中沙棘属植物中根系最发达,根形态和根解剖性状表现出较强的水分吸收能力和水分运输效率,在西藏干旱困难地植被恢复中,云南沙棘在5种沙棘中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属 形态性状 解剖结构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农牧区居民蔬菜消费的调查与思考——基于西藏7地(市)42县934个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连久 朗杰 王忠红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4,共5页
蔬菜供给侧改革是当前高原农牧区改善民生问题以及提升农牧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当前蔬菜消费现状,进而找出了影响农牧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在调查结论基础之上,提出需要构建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 蔬菜供给侧改革是当前高原农牧区改善民生问题以及提升农牧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当前蔬菜消费现状,进而找出了影响农牧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在调查结论基础之上,提出需要构建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和庭院蔬菜设施栽培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及蔬菜销售点的市场供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消费 高寒农牧区 农牧民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后西藏农牧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桂丽 王广安 《高原农业》 2019年第4期457-462,共6页
依据西藏拉萨、林芝、日喀则3市农牧民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西藏农牧民土地流转后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农牧民普遍认为土地流转能增加收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年农业收入... 依据西藏拉萨、林芝、日喀则3市农牧民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西藏农牧民土地流转后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农牧民普遍认为土地流转能增加收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年农业收入越低、家庭人口数越少的农牧民认为土地流转越能提升收入。因而,提高农牧民教育水平,推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牧民土地转出后的收入水平,加快西藏农牧区养老体系建设,促进农牧区土地有序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收入变化 农牧民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播对农牧户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影响研究——以西藏1476个样本农牧户为例
15
作者 曾维莲 郭健斌 +1 位作者 王明涛 赵玉红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8-567,共10页
信息的有效传播有助于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降低贷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基于西藏自治区1476个农户、牧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广义最大熵Logit分析方法,从信息传播视角对农牧民使用土地抵押贷款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7.30%... 信息的有效传播有助于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降低贷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基于西藏自治区1476个农户、牧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广义最大熵Logit分析方法,从信息传播视角对农牧民使用土地抵押贷款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7.30%调查者愿意使用土地抵押贷款,欠发达地区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不足。与大众传播相比,组织传播对农牧户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人际传播影响显著性低于组织传播;信息传播内容中“如何使用的知识”信息获取对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纯农业户相比,农牧户类型中非农业户对土地抵押贷款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区 土地抵押贷款 信息传播 GME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就业、养老保障与农牧民土地流转行为——基于西藏832份调查数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桂丽 石徐 《高原农业》 2018年第4期439-446,395,共9页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生活富裕影响重大。基于西藏拉萨、林芝、日喀则、山南4市832份农牧民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和养老保障对农牧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目前养老方...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生活富裕影响重大。基于西藏拉萨、林芝、日喀则、山南4市832份农牧民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和养老保障对农牧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目前养老方式、养儿防老思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承包地充足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民土地流转行为,提高非农就业和养老保障水平可以降低土地的就业和保障功能,促进农牧民土地流转行为。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促进农牧民非农化就业,提高养老保障程度,促进农牧区土地有效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养老方式 养老保险 土地流转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柏根际多功能溶磷菌W13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丽妍 王泽莹 +1 位作者 巩文峰 魏丽萍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从巨柏根际土壤中分离多功能溶磷促生菌株,为高原环境下多功能溶磷菌的收集和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采集巨柏根际土壤样本,采用梯度稀释法筛选溶磷菌,并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能力,选出溶磷能力... 从巨柏根际土壤中分离多功能溶磷促生菌株,为高原环境下多功能溶磷菌的收集和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采集巨柏根际土壤样本,采用梯度稀释法筛选溶磷菌,并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能力,选出溶磷能力较好的菌株,并对IAA、固氮、解钾等多种促生特性进行测定,最终筛得具有多功能的溶磷菌,通过盆栽实验对溶磷菌的促生效果进行验证,并结合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W13具有产IAA、铁载体、固氮、解钾等多种促生特性,为非脫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经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W13对油菜和青稞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与对照组相比W13有效提高了油菜植株的根长、株高、鲜重和干重,并分别增长了119%、55.30%、157%和50%。青稞株高效果显著增长了44.80%。多功能溶磷细菌W13对油菜和青稞都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因此该菌具有作为生物肥料的潜力,用于植物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根际 溶磷细菌 促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市农牧民消费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庆娟 曾维莲 +1 位作者 李梦寒 洛桑曲扎 《高原农业》 2018年第1期94-100,76,共8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走访等方式,结合现有文献成果,研究了西藏林芝市农牧民消费活动的影响因素,在林芝市农牧区发放并成功收回160份问卷资料,利用SPSS19.0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芝市农牧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走访等方式,结合现有文献成果,研究了西藏林芝市农牧民消费活动的影响因素,在林芝市农牧区发放并成功收回160份问卷资料,利用SPSS19.0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芝市农牧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相较其他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林芝市农牧民的消费结构也还处于从生存性消费逐步向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过渡的阶段。这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林芝市农牧民单一的收入来源结构以及实用性消费为主的消费观念;(2)林芝市高昂的物价以及解决商品质量问题时效性较弱;(3)林芝市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等。对此,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收入水平、改进消费观念;调控物价水平、满足商品需求以及提高社会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消费活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
19
作者 窦蒙召 李浩楠 孙自保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56-159,共4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西藏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研究基于熵值法,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4个维度对2011—2020年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西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西藏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研究基于熵值法,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4个维度对2011—2020年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发展水平 熵值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半野生小麦光合特征及农艺性状研究
20
作者 林之嵚 曲吉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选取50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和2份本地育成小麦对照品种,通过光合测定仪测定西藏半野生小麦花后0~28 d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并对这个时期的叶绿素,株高,叶面积,地上干物质量... 选取50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和2份本地育成小麦对照品种,通过光合测定仪测定西藏半野生小麦花后0~28 d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并对这个时期的叶绿素,株高,叶面积,地上干物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期内先上升后下降,在花后14 d达到最大值。相比之下,本地育成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幅度较小,但整体保持较高水平。在气孔导度方面,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变化较为平稳,而本地育成小麦在灌浆期前14天内气孔导度迅速增大,随后略有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趋势在两类小麦中相似,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但本地育成小麦的整体数值略高于西藏半野生小麦。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显示,本地育成小麦在灌浆期内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有利于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此外,还发现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叶面积明显大于本地育成小麦,较大的叶面积有助于更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说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在光合作用能力和营养物质积累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对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本地育成小麦在灌浆期内光合速率及相关生理参数的系统比较,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探索小麦光合效率调控机制,提高小麦产量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半野生小麦 农艺性状 灌浆期 光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