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殷作明 胡德耀 +7 位作者 李素芝 叶峰 石权贵 宋俊 刘良明 杨志焕 陈永龙 刘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头,在不同环境下致伤;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中静脉血和伤道肌肉组织定量测定T AOC、SOD、MDA。结果 ①平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伤后均持续下降,在伤后1~2d降至最低点,此后逐渐上升;SOD、MDA均在伤后3 0min~2h即有升高,至6h时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组织中3d恢复到较低水平,血浆中5d恢复至正常水平。②高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SOD、MDA变化规律与平原平时组相似,但变化的幅度大、持续的时间长。③高原战时组与高原平时组相比,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在伤前即有显著降低,SOD、MDA显著增高,伤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程度、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原平时组,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结论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和局部伤道组织的损伤程度重于高原平时组,而高原平时组的损伤又重于平原平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战争环境 枪弹伤 总抗氧化能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火器伤后应激反应的特点 被引量:21
2
作者 殷作明 胡德耀 +6 位作者 李素芝 杨志焕 叶峰 刘良明 石权贵 宋俊 林秀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81-58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 将2 4头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只、复制肢体火器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0、3 0min、2、6、12、2 4、48、72...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 将2 4头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只、复制肢体火器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0、3 0min、2、6、12、2 4、48、72、12 0h采静脉血测定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结果 3组猪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均于伤后10min明显升高、3 0min达高峰,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增高幅度最大,约为高原平时致伤组的2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4倍;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肾上腺素含量于伤后10min明显升高并达高峰,约为伤前的40倍、高原平时致伤组的1 5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1 8倍。平原平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均在伤后48h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平时致伤组在伤后72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战时致伤组在伤前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就大大高于其它两组,一直到伤后12 0h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高原高寒环境战时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应激反应明显重于高原平时致伤组和平原平时致伤组,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战争 枪弹伤 应激反应 氢化可的松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例不同海拔高度骨折愈合的X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林贵德 杜全印 +2 位作者 王明刚 雷明全 索德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高原骨折愈合迟缓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国内临床报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高原与平原骨折愈合的X线片对比观察尚未见报告;笔者在拉萨、林芝医院随机抽取长骨骨折的X线片,并选择重庆医院相类似的X线片作对比观察分析;可能有助于了解和... 高原骨折愈合迟缓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国内临床报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高原与平原骨折愈合的X线片对比观察尚未见报告;笔者在拉萨、林芝医院随机抽取长骨骨折的X线片,并选择重庆医院相类似的X线片作对比观察分析;可能有助于了解和研究高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高原 伤口愈合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艳 陈莉 +1 位作者 白剑利 林会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2期117-118,共2页
胸、腰椎结核是高原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高原地区氧含量低、气候寒冷干燥,加之卫生条件、防御意识、就医意识淡漠,易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手术清除病灶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为使病人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 胸、腰椎结核是高原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高原地区氧含量低、气候寒冷干燥,加之卫生条件、防御意识、就医意识淡漠,易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手术清除病灶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为使病人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注重术前及术后的护理非常必要.我科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胸、腰椎结核36例,围术期护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围术期 高原地区 脊柱结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全身和局部运动缺乏性改变的预防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安 赵何君 张真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61-762,共2页
目的 :研究在高原地区运动疗法用于预防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运动缺乏性改变的可行性。方法 :32例因骨折需长期制动及卧床的患者 ,通过运动疗法对功能及预防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解除制动及起床后功能恢复良好 ,无全身及局部... 目的 :研究在高原地区运动疗法用于预防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运动缺乏性改变的可行性。方法 :32例因骨折需长期制动及卧床的患者 ,通过运动疗法对功能及预防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解除制动及起床后功能恢复良好 ,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 :在高原地区早期积极主动地进行运动疗法 ,对抗因制动及卧床而引起的运动不足 ,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 ,达到康复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运动疗法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探讨
6
作者 熊国忠 陶丽 +3 位作者 雷明全 黄永红 宋俊 叶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46-1247,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椎间植骨一期内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方法 :总结 14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内固定、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的治疗效果。结果 :14例结核患者都治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 ,脊柱畸形得到明显矫正。... 目的 :探讨高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椎间植骨一期内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方法 :总结 14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内固定、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的治疗效果。结果 :14例结核患者都治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 ,脊柱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结论 :一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脊柱结核 治疗 外科手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