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胺递质对皮质酮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21
1
作者
黄文超
李云峰
罗质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 观察单胺递质在抗抑郁剂产生的效应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单胺递质 (5 HT、DA、NE)、去甲丙咪嗪(DIM)及MK80 1与皮质酮 0 2mmol·L-1共孵PC12细胞48h ,并用MTT比色法判断细胞损伤程度。采用Fura 2 /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
目的 观察单胺递质在抗抑郁剂产生的效应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单胺递质 (5 HT、DA、NE)、去甲丙咪嗪(DIM)及MK80 1与皮质酮 0 2mmol·L-1共孵PC12细胞48h ,并用MTT比色法判断细胞损伤程度。采用Fura 2 /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 + 浓度。结果 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后 ,细胞存活率比正常组降低 ,胞内 [Ca2 + ]i升高 ,表明细胞受到损伤或部分死亡。当给予 5 HT ,DA ,NE ,DIM及MK80 1后 ,细胞存活率增高 ,而胞内 [Ca2 + ]i降低 ,细胞损伤减少或已接近正常。结论 与抗抑郁剂一样 ,单胺递质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并且能够明显降低皮质酮诱发的PC12细胞胞内Ca2 + 超载。提示单胺递质可能参与或介导了抗抑郁剂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胺递质
抗抑郁剂
皮质酮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恶性疟原虫MSP1和AMA1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保护性免疫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淑梅
李珣
+2 位作者
缪军
刘忠湘
薛采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目的以MSP1和AMA1的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针对疟疾红内期抗原MSP1和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将编码恶性疟原虫MSP1全片段和AMA1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190.3和VR1020/E)、痘苗病毒载体(rMVA/19...
目的以MSP1和AMA1的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针对疟疾红内期抗原MSP1和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将编码恶性疟原虫MSP1全片段和AMA1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190.3和VR1020/E)、痘苗病毒载体(rMVA/190.3和rMVA/E)及重组蛋白(d-GX190H和E)的同种类型疫苗混合,作为核酸疫苗(D)、病毒疫苗(V)及蛋白疫苗(P)按照“初始-强化”策略免疫小鼠。间接ELISA测血清中抗MSP1和AMA1抗体;用免疫血清进行体外原虫入侵红细胞抑制实验;由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和P.bANKA株分别对免疫鼠进行体内攻击。结果各组免疫血清中均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抗MSP1抗体与抗AMA1抗体滴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组免疫小鼠血清在体外对两株原虫入侵红细胞均有较大程度的抑制。体内攻击实验中实验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略长。结论采用以MSP1和AMA1为基础的DNA、重组痘苗病毒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组合免疫小鼠能诱导出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以上结果为疟疾红内期疫苗合理免疫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1(MSP-1)
顶端膜抗原1(AMA-1)
疫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红内期的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俊
刘忠湘
+4 位作者
赵亚
雷俊川
李淑梅
李珣
薛采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8-740,共3页
目的制备小鼠抗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PbMIF)的抗体,并检测PbMIF在伯氏疟原虫红内期的表达。方法用纯化的PbMIF蛋白免疫BABL/c小鼠,制备小鼠抗PbMIF的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用免疫印迹(Western ...
目的制备小鼠抗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PbMIF)的抗体,并检测PbMIF在伯氏疟原虫红内期的表达。方法用纯化的PbMIF蛋白免疫BABL/c小鼠,制备小鼠抗PbMIF的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二氨基联苯胺(DAB)底物显色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ECL)的方法,用上述制备的抗血清检测PbMIF在红内期伯氏疟原虫的表达情况。结果ELISA测得小鼠抗PbMIF抗体的效价>1∶106,Western blotting显示该抗体可与原核表达的PbMIF蛋白特异性结合。ECL结果表明感染的红细胞中存在PbMIF。结论成功制备了小鼠抗PbMIF的抗体。红内期伯氏疟原虫表达PbM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疟原虫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胺递质对皮质酮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21
1
作者
黄文超
李云峰
罗质璞
机构
西藏军区总医院实验中心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文摘
目的 观察单胺递质在抗抑郁剂产生的效应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单胺递质 (5 HT、DA、NE)、去甲丙咪嗪(DIM)及MK80 1与皮质酮 0 2mmol·L-1共孵PC12细胞48h ,并用MTT比色法判断细胞损伤程度。采用Fura 2 /AM荧光标记法测定胞内Ca2 + 浓度。结果 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后 ,细胞存活率比正常组降低 ,胞内 [Ca2 + ]i升高 ,表明细胞受到损伤或部分死亡。当给予 5 HT ,DA ,NE ,DIM及MK80 1后 ,细胞存活率增高 ,而胞内 [Ca2 + ]i降低 ,细胞损伤减少或已接近正常。结论 与抗抑郁剂一样 ,单胺递质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并且能够明显降低皮质酮诱发的PC12细胞胞内Ca2 + 超载。提示单胺递质可能参与或介导了抗抑郁剂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
关键词
单胺递质
抗抑郁剂
皮质酮
PC12细胞
Keywords
monoamine transmitters
antidepressants
corticosterone
PC12 cells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71.43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恶性疟原虫MSP1和AMA1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保护性免疫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淑梅
李珣
缪军
刘忠湘
薛采芳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西藏军区总医院实验中心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基金
WHO/TDR基金资助项目(IDNo.A30125)
文摘
目的以MSP1和AMA1的DNA疫苗、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针对疟疾红内期抗原MSP1和AMA1的保护性抗体。方法将编码恶性疟原虫MSP1全片段和AMA1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190.3和VR1020/E)、痘苗病毒载体(rMVA/190.3和rMVA/E)及重组蛋白(d-GX190H和E)的同种类型疫苗混合,作为核酸疫苗(D)、病毒疫苗(V)及蛋白疫苗(P)按照“初始-强化”策略免疫小鼠。间接ELISA测血清中抗MSP1和AMA1抗体;用免疫血清进行体外原虫入侵红细胞抑制实验;由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和P.bANKA株分别对免疫鼠进行体内攻击。结果各组免疫血清中均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抗MSP1抗体与抗AMA1抗体滴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组免疫小鼠血清在体外对两株原虫入侵红细胞均有较大程度的抑制。体内攻击实验中实验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略长。结论采用以MSP1和AMA1为基础的DNA、重组痘苗病毒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组合免疫小鼠能诱导出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以上结果为疟疾红内期疫苗合理免疫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1(MSP-1)
顶端膜抗原1(AMA-1)
疫苗
免疫
Keywords
Plasmodium falciparum
merozoit surface protein-1(MSP-1)
apical membrane antigen-l(AMA-1)
vaccine
immunity.
分类号
R382.5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红内期的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俊
刘忠湘
赵亚
雷俊川
李淑梅
李珣
薛采芳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西藏军区总医院实验中心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8-740,共3页
文摘
目的制备小鼠抗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PbMIF)的抗体,并检测PbMIF在伯氏疟原虫红内期的表达。方法用纯化的PbMIF蛋白免疫BABL/c小鼠,制备小鼠抗PbMIF的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二氨基联苯胺(DAB)底物显色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ECL)的方法,用上述制备的抗血清检测PbMIF在红内期伯氏疟原虫的表达情况。结果ELISA测得小鼠抗PbMIF抗体的效价>1∶106,Western blotting显示该抗体可与原核表达的PbMIF蛋白特异性结合。ECL结果表明感染的红细胞中存在PbMIF。结论成功制备了小鼠抗PbMIF的抗体。红内期伯氏疟原虫表达PbMIF。
关键词
伯氏疟原虫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
Keywords
Plasmodium berghei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polyclonal antibody
Western blotting
分类号
R382.31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胺递质对皮质酮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黄文超
李云峰
罗质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恶性疟原虫MSP1和AMA1疫苗组合免疫小鼠诱导保护性免疫
李淑梅
李珣
缪军
刘忠湘
薛采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伯氏疟原虫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红内期的表达
陈俊
刘忠湘
赵亚
雷俊川
李淑梅
李珣
薛采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