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线工作室对话Baum工作室(西班牙)——关于建筑实践的地域性与当代性”主题沙龙 |
魏皓严
米格.亨迪.费尔南德斯
哈维.卡罗.多明戈斯
魏浩波
越剑
董明
周可
黎明
刘建德
史建军
龚鑘
胡小菊
王锦
欧明华
敬亚平
吴西
刘晓星
谢劲松
|
《城市建筑》
|
2013 |
0 |
|
2
|
乡土空间的同构机制——西线工作室当代乡土实践系列之血缘与地缘型空间控制体系研究 |
魏浩波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14 |
6
|
|
3
|
石头记——西线工作室“上山下乡”系列之车田村文化中心 |
魏浩波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15 |
3
|
|
4
|
西线工作室地缘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访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魏浩波、谢劲松 |
吴春花(采访)
魏浩波
谢劲松
|
《建筑技艺》
|
2018 |
3
|
|
5
|
场地秩序+形式原型+通用建造——西线工作室的地缘型乡土技术方式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14 |
1
|
|
6
|
乡土活——西线工作室“上山下乡”系列之地方性工作框架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16 |
1
|
|
7
|
地缘型场地秩序控制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西线工作室的地缘型空间控制机制 |
魏浩波
|
《建筑技艺》
|
2015 |
0 |
|
8
|
在路上——一种工作与生存的状态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11 |
0 |
|
9
|
乡村的复兴与建造 |
周榕
何崴
国广乔治
吕品晶
魏浩波
周凌
|
《世界建筑》
|
2018 |
2
|
|
10
|
地缘共同体--次文化圈乡土带四十年建筑实践中的“乡愁” |
魏浩波
|
《新建筑》
|
2020 |
5
|
|
11
|
要素→分解→个体形式→整体组合→小区景观——以贵阳市中大花园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为例 |
郑曦
魏皓严
魏浩波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09 |
0 |
|
12
|
“现代建造的传统表达”主题沙龙 |
汤桦
何智亚
覃琳
魏浩波
魏皓严
褚冬竹
刘家琨
杨宇振
卢峰
李向北
邱书杰
|
《城市建筑》
|
2014 |
2
|
|
13
|
拉图雷特修道院——一组凝固的音乐 |
魏浩波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09 |
1
|
|
14
|
车田村游客接待中心,贵安,贵州,中国 |
魏浩波
谢劲松
|
《世界建筑》
|
2015 |
1
|
|
15
|
触景生情——材料生产氛围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11 |
6
|
|
16
|
北方、北方……——斯堪的纳维亚随笔之先行者们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14 |
4
|
|
17
|
追忆似水年华——关于卡洛·斯卡帕的“记忆”建构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15 |
4
|
|
18
|
上山下乡——乡土实践的爆发力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09 |
5
|
|
19
|
基于身体的建造——贵阳花溪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设计方法拆解 |
魏浩波
|
《城市建筑》
|
2007 |
3
|
|
20
|
远古重器的转译——三都水族自治县龙门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透析 |
魏浩波
|
《中国艺术》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