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菱镁矿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古月 孙新胜 +7 位作者 郑军 余旭辉 王东波 李延河 赵悦 陈翰 徐莺 ALISON Ord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0-1355,共16页
辽东半岛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赋存有全球最大工业储量的菱镁矿矿床。在总结和整理已发表的辽东半岛晶质菱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进行了Mg和B同位素测试及研究工作,获得以下认识:①菱镁矿矿体呈北东东... 辽东半岛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赋存有全球最大工业储量的菱镁矿矿床。在总结和整理已发表的辽东半岛晶质菱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进行了Mg和B同位素测试及研究工作,获得以下认识:①菱镁矿矿体呈北东东走向,产于大石桥组三段,但不同矿床的矿体厚度差异较大(30~300 m),菱镁矿矿体与顶、底板高镁白云岩之间以断层接触为主,常可见到绿泥石化板岩和碳质千枚岩产于大型菱镁矿矿体的内部韧性剪切面上,说明地层经历了强烈构造形变作用;②围岩白云岩与晶质菱镁矿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大离子亲石性元素(K、Rb、Ba、Sr等)亏损和氧同位素负漂移(δ^(18)O:-24.9‰~-11.0‰);③在经历构造形变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菱镁矿矿石仍继承有海相蒸发沉积岩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δ^(13)C:-2.7‰~+1.6‰;δ^(34)S:+15.6‰~+23.7‰;δ^(26)Mg:-1.53‰~-0.49‰;δ^(11)B:+9.8‰~+13.4‰);④后期裂控型滑石具有相对较高的δ^(26)Mg值(-0.32‰~-0.15‰),发生滑石矿化的菱镁矿(δ^(11)B:+7.7‰~+8.4‰)和围岩变粒岩(δ^(11)B:+4.3‰)显示较低的δ^(11)B值,这反映了变质热液作用所引发的Mg和B同位素分馏现象。因此,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地区菱镁矿矿床镁质富集的根本原因可能为湖相沉积碳酸盐岩经准同生阶段的富镁卤水交代所致,非后期变质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古元古代辽河群 菱镁矿矿床 潟湖相富镁卤水交代 变质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交桥墩局部冲刷坑形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勇 侯志军 侯佼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45,共7页
为研究斜交桥墩在多沙河流上的局部冲刷问题,利用1∶100正态模型水槽对不同斜交角度长方体圆墩进行了系列试验,对桥墩在不同水流强度、斜交角度条件下的冲刷坑形态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斜交桥墩冲刷坑的几何特性与正交桥墩... 为研究斜交桥墩在多沙河流上的局部冲刷问题,利用1∶100正态模型水槽对不同斜交角度长方体圆墩进行了系列试验,对桥墩在不同水流强度、斜交角度条件下的冲刷坑形态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斜交桥墩冲刷坑的几何特性与正交桥墩存在较大区别,当单宽流量为10 m3/(s·m)、斜交角度为15°以上时,桥墩会出现共轭冲刷坑;当桥墩斜交时,背水侧会出现顺时针旋涡水流下降区,迎水侧墩尾处受水流顶冲出现局部冲刷坑;桥墩局部冲坑深度、体积、范围等要素均随水流强度及斜交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墩尾冲刷坑深度约为墩前的0.7倍,桥墩冲刷坑面积与桥墩投影面积比的最大值为32.4;水流强度较小时规范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水流强度较大时规范公式计算冲深小于试验值,二者比值为0.66~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槽试验 冲刷坑 局部冲刷 斜交桥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