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挑战
1
作者 于强 王宝江 +4 位作者 张禄明 田涛 高志亮 任战利 畅伟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6,共14页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在地震勘探、测井、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勘探领域中的应用综述,重点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变体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并根据目前深度学习技术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油气勘探领域对大模型的探索方向和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测井分析、油藏评价等油气勘探领域,以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去噪、速度建模、构造解释、地震反演等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②深度学习技术在测井评价、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任务中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勘探效率和精度,还能从复杂数据中发现新的规律,提出对油气勘探中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案;③深度学习技术在训练数据的质量及代表性、数据集的整合和共享、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挑战。结论认为,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将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框架,注重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创新或持续优化现有模型,加大数据整合与共享,注重地质复杂性和非结构化解释等方面工作,以上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油气地质勘探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数智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测井数据解释 油藏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2
作者 曾陈萍 曾云奎 +2 位作者 朱洪浪 叶长青 向镍锌 《南方农业》 2021年第5期105-106,共2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高,该地区森林病虫害的有效监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基于此,以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疫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有效解决松材线虫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除治难度大等问题,重点探讨...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高,该地区森林病虫害的有效监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基于此,以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疫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有效解决松材线虫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除治难度大等问题,重点探讨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现状及目前的监测技术手段,提出西昌市疫区有效的监测手段,为西昌市森防站提供及时有效的松材线虫疫情数据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监测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加密的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牟小令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0,共6页
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作为当前关键通讯技术之一,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面对的安全风险程度也随之增加,导致电子通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研究... 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作为当前关键通讯技术之一,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面对的安全风险程度也随之增加,导致电子通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研究。该方法通过引入对称加密算法,搭建激光雷达网络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框架。在该框架下,电子通讯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字节代换、行移位、列混淆与轮密钥添加等环节进行加密,同时确定密钥扩展模式。解密过程则通过密文处理、逆向行移位、逆向字节代换、逆向列混淆与逆向轮密钥添加等环节完成,从而实现电子通讯数据的安全传输。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提出方法获得的电子通讯数据安全传输时间最小值为1 s,电子通讯数据传输丢失率最小值为0.6%,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应用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通讯 激光雷达网络 数据传输 对称加密算法 通讯数据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KF算法的多传感器定位仪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正聪 吴松 +1 位作者 黎安庆 李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0,104,共4页
针对室内机器人定位难题,提出使用全向轮、编码器配合惯性测量单元(IMU)进行组合定位的方法。分析了定位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定位仪硬件系统的设计,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对多个测量数据进行融合滤波。经现场实验表明:在10 m... 针对室内机器人定位难题,提出使用全向轮、编码器配合惯性测量单元(IMU)进行组合定位的方法。分析了定位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定位仪硬件系统的设计,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对多个测量数据进行融合滤波。经现场实验表明:在10 m×10 m范围内进行定位,直线运动误差在20 mm以内,随机运动误差在50 mm以内,定位频率可达20 Hz,满足机器人运动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定位 全向轮 编码器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蓟县系古地温演化历史及岩浆热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强 李荣西 +4 位作者 任战利 雷享和 孙现瑶 杨麒可 王宝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2-937,共16页
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首要前提是要明确烃源岩的热演化历史,这对区域油气勘探潜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烃源岩在中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史有何特征,是否受早白垩世岩浆热作用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的... 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首要前提是要明确烃源岩的热演化历史,这对区域油气勘探潜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烃源岩在中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史有何特征,是否受早白垩世岩浆热作用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的不明确,制约着人们对该地区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的认识及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思路。通过对安口—铜城地区出露的三叠系、侏罗系及铜城岩体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锆石(U-Th)/He测试,结合镜质组反射率数据,分别恢复了该地区沉积岩在中三叠世以来和侵入岩在早白垩世以来的冷却历史,结合岩浆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泥页岩镜质组反射率,估算蓟县系烃源岩古地温。热年代学模拟表明,蓟县系烃源岩自中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三叠纪—侏罗纪的正常埋深增温,达到了生烃温度门限,自早白垩世约130~110 Ma开始冷却,其中个别样品表现为自始新世中期至45 Ma微弱加速冷却,中新世晚期至8 Ma以来快速冷却。研究表明,中晚侏罗世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生烃的关键时期,烃源岩处于主生油温度范围,之后的早白垩世晚期岩浆侵入事件的热作用范围有限,对蓟县系烃源岩古地温的影响仅发生在局部地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如安口地区等未受早白垩世晚期岩浆热事件影响的广大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非常规油气 岩浆油气藏 蓟县系 中元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断缝体发育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桂林 任战利 +3 位作者 何发岐 张园园 王宝江 祁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2-1396,共15页
断裂、裂缝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镇泾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不同构造单元交汇部位,受周缘强烈构造运动影响,断裂、裂缝普遍发育。在三维地震资料全覆盖的镇泾区块断裂、裂缝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对镇泾地区由断裂、伴生脆性破碎... 断裂、裂缝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镇泾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不同构造单元交汇部位,受周缘强烈构造运动影响,断裂、裂缝普遍发育。在三维地震资料全覆盖的镇泾区块断裂、裂缝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对镇泾地区由断裂、伴生脆性破碎带及被其改造过的致密低渗砂岩共同构成的储集体--“断缝体”组合样式、形成期次、断缝体特征等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断缝体主要发育5种构造组合样式,剖面上构造样式有堑垒式、阶梯式、地堑式、花状和紧闭平移式,分别对应于平面上的帚状、雁列式、平行直线式、拉分地堑式和直线式,不同组合样式具有不同的应力背景。通过地震解释和C-O同位素分析技术认为研究区断缝体带内主要存在3期断裂构造: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中燕山期是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断缝形成期,喜马拉雅期和印支期断裂活动相对较弱。利用K-Ar同位素、包裹体测温及热演化史分析等手段,明确了研究区三叠系延长组8段(长8段)断缝体油藏的成藏期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在断缝体三维刻画的基础上,结合断缝形成期与油气成藏的空间配置关系,对研究区长8段不同组合样式控藏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雁列-阶梯式组合样式最有利于油气富集,其次是拉分地堑-花状、帚状-堑垒式组合样式,平行直线-地堑式和直线-紧闭平移式组合样式中油气富集程度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 断缝体 延长组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嵌入式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尘尘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8-452,共5页
针对传统电阻炉温控系统受时滞长、惯性大和非线性等因素影响而普遍存在超调量大和调节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PID自适应控制器对温度进行准确控制,提出了模糊Smith预估补偿控制... 针对传统电阻炉温控系统受时滞长、惯性大和非线性等因素影响而普遍存在超调量大和调节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PID自适应控制器对温度进行准确控制,提出了模糊Smith预估补偿控制方法来消除纯滞后系统的超调并提高稳定性,并将该方法与传统PID和模糊PID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电阻炉温度的快速和准确控制.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该方法在系统超调和调节时间方面有极大提高,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电阻炉 神经网络 PID自适应控制 模糊Smith 预估补偿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网络中节点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牟小令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48,共6页
节点故障定位能够有效保证光纤通信网络,确保网络运行质量。针对故障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光纤通信网络中节点故障定位方法。采取分布式故障数值处理方式,执行故障特征值标记代码指令,将代码指令发送至不同的数据节点中,在... 节点故障定位能够有效保证光纤通信网络,确保网络运行质量。针对故障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光纤通信网络中节点故障定位方法。采取分布式故障数值处理方式,执行故障特征值标记代码指令,将代码指令发送至不同的数据节点中,在发送的同时构建指令存储区域,实现分布式处理操作,并将执行后的指令结果返回至中心处理客户端,进而避免因光线通信网络外部数据的干扰影响特征值数据的提取结果。根据获取的光纤通信网络节点故障特征值判断故障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定位处理,通过数据收集、故障预警数据相关处理、预警数据过滤、节点故障定位、无效定位数据传输管理实现故障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的光纤通信网络中节点故障定位方法具有较高定位精准度,在信噪比为-8 dB时,其定位精准度达到98%,优于对比方法,且在定位过程中不会影响光纤通信网络的正常通信速度,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通信网络 节点故障 故障定位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抗噪声估计的视觉显著性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世琼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25-430,共6页
针对红外图像处理技术中弱小目标检测的重要性及关键性,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抗噪声估计的检测算法来解决高可靠性、高鲁棒性的弱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的方法基于传统视觉显著度算法及空间距离处理方法,对目标及背景区域采用非线性加权方... 针对红外图像处理技术中弱小目标检测的重要性及关键性,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抗噪声估计的检测算法来解决高可靠性、高鲁棒性的弱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的方法基于传统视觉显著度算法及空间距离处理方法,对目标及背景区域采用非线性加权方法进行估计,在不显著降低目标信号信噪比的基础上,削弱孤立微小噪声点对检测算法性能的影响,可提高抗噪性能。首先,采用模块化及非线性映射方式预测背景;然后,融入距离相关因子滤除噪声干扰;最后,在处理结束的图像上进行二值化阈值分割,自动检测并向下一级处理软件输出目标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与近年来先进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在受试者测试曲线上,在相同的虚警率下,可获得更高的检测率,对背景噪声的抑制很明显;在局部信噪比及背景抑制因子的测试比对数据上,提出的算法可获得更高的检测指标。缺点是算法采用了非线性处理技术,运算效率较低,需进一步优化算法以提高计算速度,实现算法的实时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抗噪声 弱小目标检测 距离加权因子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光纤通信系统速率边界的恒模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昆 李丹 +1 位作者 王宝江 董加强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
在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恒模算法(CMA)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抑制偏振模色散(PMD)的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DSP)后的误比特率(BER),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CMA改进措施。采用将靠近星座图坐标轴的若干个... 在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恒模算法(CMA)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抑制偏振模色散(PMD)的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DSP)后的误比特率(BER),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CMA改进措施。采用将靠近星座图坐标轴的若干个散点推向邻近区间的方法进行优化,计算并比较了传统CMA和改进CMA的BER,设计了相关仿真实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CMA使补偿的传输速率提升3.46%(BER=0);若对BER的要求为2×10^(-4),则传输速率还可再提升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膜色散 偏振复用 正交相移键控 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花房设计与仿真
11
作者 朱洪浪 黄静 +2 位作者 曾陈萍 叶长青 向镍锌 《广东蚕业》 2021年第1期83-84,共2页
文章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电阻采集环境参数,通过继电器控制外接设备,设计了一套能够实现自动浇水、自动散热、自动加热、自动补光的精细化、智能化的花房管理控制系统。用Keil和Proteus模拟验... 文章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电阻采集环境参数,通过继电器控制外接设备,设计了一套能够实现自动浇水、自动散热、自动加热、自动补光的精细化、智能化的花房管理控制系统。用Keil和Proteus模拟验证了本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花房 单片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