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优秀奖
1
作者 幸萌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在2023年7月20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上,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西峰站”)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是水利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中华环境奖设立于2000年,其组织委员会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 在2023年7月20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上,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西峰站”)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是水利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中华环境奖设立于2000年,其组织委员会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生态环境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11家部委和单位组成,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设城镇环境、环境管理、企业环保、生态保护、环保宣教五大类奖项,23年来共表彰了237个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事迹突出、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单位和个人。西峰站此次荣获生态保护类优秀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行业 水土保持科学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 中华全国总工会 城镇环境 环保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研究
2
作者 张西宁 曹丹 +3 位作者 李超 刘恭辅 靳琪 袁鹏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野外调查等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把人工林地划分为10个碳层进行样区设置、植被和土壤样品采集及理化指标测定,评估了人工林地增绿增汇、植物措施和淤地坝保土固碳、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3种主要途径的碳汇能力。结果表明: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为6.40 t/(hm^(2)·a),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碳汇能力分别为5.85、0.55 t/(hm^(2)·a);植物措施保土固碳能力为0.92 t/(hm^(2)·a),淤地坝(坝地)保土固碳能力为30.84 t/(hm^(2)·a);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能力为0.14 t/(hm^(2)·a)。淤地坝保土固碳能力最大但坝地面积相对较小、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与淤地坝相比相对较小但面积较大、减蚀减排是通过优化土地管理措施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重要环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兴建淤地坝,加强对水土保持林的管护和更新,各项治理措施协同配合,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碳汇作用,提高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能力 增绿增汇 保土固碳 减蚀减排 评估 南小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水保站科学试验研究工作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效嗣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1,共3页
简要回顾了西峰水保站建站55年来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针、治理模式、措施配置体系、单项防治措施技术、黄河水沙变化、集雨节水灌溉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的情况,提出了今后西峰水保站进一步发展... 简要回顾了西峰水保站建站55年来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针、治理模式、措施配置体系、单项防治措施技术、黄河水沙变化、集雨节水灌溉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的情况,提出了今后西峰水保站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科学研究 试验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水保站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鸿斌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0期27-28,共2页
西峰站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工作已开展了60余年,初步摸清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基本规律,提出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对推动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减少入黄泥沙... 西峰站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工作已开展了60余年,初步摸清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基本规律,提出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对推动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减少入黄泥沙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西峰站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观测将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观测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黄土高塬沟壑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黄河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规律 试验观测 黄土高塬沟壑区 西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水保站水土保持科研发展浅析
5
作者 许小梅 刘斌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9期79-80,共2页
总结了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概况,介绍了其在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模式研究、黄河水沙研究、径流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水土保持优良植物引进、菌草种植试验、研究成果推广、水土保持... 总结了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概况,介绍了其在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模式研究、黄河水沙研究、径流高效利用研究与示范、水土保持优良植物引进、菌草种植试验、研究成果推广、水土保持遥感应用、南小河沟科技示范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根据水土保持科研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方向,提出了西峰水保站水土保持科研工作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研工作 西峰水保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生产建设项目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冯也 郭嘉 +1 位作者 张瑞 苏佳园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给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对20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对水利水电工程、线路工程、风电工程、输变电工程四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按照... 为给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对20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对水利水电工程、线路工程、风电工程、输变电工程四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按照生产建设过程,分析先进做法:立足区域、项目特点,将绿色建设理念贯穿全过程;运用管理手段,明晰责任,推动全员参与和全过程保护;通过设计优化、施工改良、创新攻克、管理维护,落实落细水土保持工作;将治理与地方扶助结合,保障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示范工程 调查 水土流失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7
作者 雷磊 王良 +5 位作者 樊成虎 刘子瑞 宋洋 薛倩楠 田堪良 段金贵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4,242,共9页
[目的]研究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为黄土边坡的加固及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并在固化黄... [目的]研究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为黄土边坡的加固及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并在固化黄土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从微观角度探究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矿化加固的作用机制,并统计分析了固化黄土边坡的植被恢复效果。[结果]采用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固化处理后,在坡面上生成的固化层将松散且相邻的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使黄土坡面形成一个整体,固化层最大厚度为0.23 cm,平均厚度为0.21 cm;固化黄土边坡恢复植被后第60天,A1,A2,B1,B2,A1B1,A2B2各区域内植被成活率比A0,B0,A0B0各区域分别显著提高26.66%,20%,37.5%,25%,33.33%,25%(p<0.05),第60天后,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均差异显著,而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最高;固化后加保水剂的B1和A1B1区域内紫穗槐高度和地径的生长变化量最大,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麦冬草和紫穗槐的生长状况最好。[结论]采用MIC技术可以有效固化黄土坡面,与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既能防治土壤侵蚀,又能恢复生态环境。这种综合防治措施为黄土边坡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微生物矿化 加固技术 植被恢复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风洞试验模拟装置研制
8
作者 郭嘉 韩闰劳 达古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7-119,共3页
为了满足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展示风蚀风沙危害及治理效果、兼顾风蚀模拟试验观测的需求,以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风力侵蚀观测资料和治理技术为依据,研制了风洞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可模拟不同风速条件下不同粒径的沙粒运动及侵蚀... 为了满足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展示风蚀风沙危害及治理效果、兼顾风蚀模拟试验观测的需求,以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风力侵蚀观测资料和治理技术为依据,研制了风洞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可模拟不同风速条件下不同粒径的沙粒运动及侵蚀情况,操作简便,模拟过程直观,风蚀测试精度等级达到0.1 g,风速变频控制效果良好、风场分布均匀,风速测量准确,在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科技馆或科普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园 风力侵蚀 模拟装置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的水土保持效益及适宜植被覆盖度 被引量:70
9
作者 刘斌 罗全华 +1 位作者 常文哲 许小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68-73,共6页
以1954--2004年南小河沟流域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及所布设的林地、草地径流场观测资料为数据源,进行坡面侵蚀强度与径流指标、降水指标、植被覆盖指标之间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林草植被措施减轻坡面侵蚀的作用明显;防治水土流失的林草... 以1954--2004年南小河沟流域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及所布设的林地、草地径流场观测资料为数据源,进行坡面侵蚀强度与径流指标、降水指标、植被覆盖指标之间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林草植被措施减轻坡面侵蚀的作用明显;防治水土流失的林草植被覆盖度以40%~60%分界明显;从防治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林地和草地建设的有效植被覆盖度应不小于60%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措施 植被覆盖度 降水 侵蚀强度 南小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斌 冉大川 +2 位作者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根据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以及核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 ,对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截至 1996年底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存面积 2 7.3 2万hm2 ,其中梯田 4.64万hm2 、林地18.2 6万hm2 ... 根据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以及核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 ,对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截至 1996年底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存面积 2 7.3 2万hm2 ,其中梯田 4.64万hm2 、林地18.2 6万hm2 、草地 3 .98万hm2 、坝地 0 .44万hm2 。北洛河流域 (氵状头以上 ) 1970~ 1996年水利水保措施及人类活动年均减少洪水 8417万m3 ,减洪效益 2 1.4% ;年均减水 2 7793万m3 ,减水作用 2 4.7%。 1970~ 1996年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洪沙 12 46万t ,减洪沙效益 15 .4% ;年均减沙 15 43万t,减沙效益 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洪减沙 水保法 北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永红 李倬 +2 位作者 冉大川 刘勇 刘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7,共5页
该文根据丰富的实测小区资料,在传统的水保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同频率对比求出小区不同水保坡面措施的减洪量,并将其推算到大流域,算出流域不同水保坡面措施减洪量,然后利用流域水沙关系“以洪算沙”,算出措施... 该文根据丰富的实测小区资料,在传统的水保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同频率对比求出小区不同水保坡面措施的减洪量,并将其推算到大流域,算出流域不同水保坡面措施减洪量,然后利用流域水沙关系“以洪算沙”,算出措施减沙量。由此得出一套较为切实可行的水保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并在国家“八·五”黄河水沙变化研究中得到成功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洪量 减沙量 计算方法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3 位作者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郭永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采用“水保法”对泾河流域自 7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根据泾河流域各县 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和 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核实了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面积。坡面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计... 采用“水保法”对泾河流域自 7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根据泾河流域各县 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和 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核实了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面积。坡面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计算方法自成体系 ,在小区坡面措施减洪指标推到流域的过程中 ,消除了小区与流域存在的时段、点面和地区三方面差异 ;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的计算注重了坡面与沟道、洪水与泥沙的有机联系。计算结果表明 :1970~ 1996年 ,泾河流域年均综合减水 6.5 3 7亿m3 、减沙 0 .475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人类活动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绒君 郭嘉 +3 位作者 于艳丽 张西宁 左荣 胡文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1,108,共5页
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资料和黄委西峰水保试验站60多a观测资料,确定甘肃省黄土高塬沟壑区调水保土效益指标参数,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以1979年为基准年... 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资料和黄委西峰水保试验站60多a观测资料,确定甘肃省黄土高塬沟壑区调水保土效益指标参数,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以1979年为基准年,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计算了甘肃省高原沟壑区3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调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年均增加入渗量为1 484.33万m3,年均增加拦蓄径流量和拦蓄泥沙量分别为1 161.6万m3和184.4万t;淤地坝年增加拦蓄径流量为23.04万m3,拦蓄泥沙量为15.39万t。沟头防护工程减轻沟蚀的保土量为60.92万m3;淤地坝年均增加保土量为8.9万t。年均减少雨季径流量5 076.6万m3,增加旱季径流量48.6万m3,从而减轻了洪灾和旱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调水保土 效益 黄土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斌 杜守君 +1 位作者 王爱龙 唐志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0,82,共3页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和封坡禁牧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及毁林毁草后水土保持效益减退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沟谷林、沙棘林、人工林等均可有效...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和封坡禁牧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及毁林毁草后水土保持效益减退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沟谷林、沙棘林、人工林等均可有效地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效益;森林被破坏对流域年径流总量影响较小,对径流年内分配影响较大;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退耕地种植草木樨,可有效地减少冲刷量和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植物措施 蓄水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累积曲线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1 位作者 付良勇 王鸿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5,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利用双累积曲线相关分析法计算流域减水减沙效益时存在的一个问题,经过分析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并以环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为例,提出应优先采用第一种方法。
关键词 双累积曲线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效益 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方略刍议 被引量:17
16
作者 冉大川 吴永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58-59,100,共3页
根据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研究成果指出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依然是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泾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应该坚持水保立县 ,因地制宜 ,防治结合 ,强化管理 ,坚决... 根据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研究成果指出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依然是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泾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应该坚持水保立县 ,因地制宜 ,防治结合 ,强化管理 ,坚决制止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才能为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保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才能使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最终实现“山川秀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综合治理 泾河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2 位作者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林草配置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冉大川 李占斌 +2 位作者 张志萍 李鹏 罗全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大理河流域减沙效益与措施保存面积、配置比例和汛期降雨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措施减沙量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水土... 利用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大理河流域减沙效益与措施保存面积、配置比例和汛期降雨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措施减沙量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水土流失治理条件下,大理河流域仅靠坡面治理措施取得的减沙效益只有9%,取得最大减沙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林地、草地、坝地最优配置比例为18.6∶73.2∶4.6∶3.6,保持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较高减沙效益的坝地配置比例为4%;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与汛期降雨量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能力表现最充分的汛期降雨量值区间约为300~500 mm;大理河流域治理期有21年坡面措施减沙量小于600万t/a,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均在3 000万t/a以内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与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关系比较密切,淤地坝措施减沙量的增幅小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影响因素 大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力仪 马国力 +1 位作者 祁永新 刘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指的是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 ,包括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个方面。社会效益监测应以...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指的是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 ,包括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个方面。社会效益监测应以农户监测为基础进行宏观社会经济调查 ,以监测信息为基本依据 ,建立层次化 (目标、准则、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定性 (德尔菲法 )和定量 (AHP法 )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评价 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家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斌 常文哲 许晓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78,81,共3页
从杨家沟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变化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发挥年限等方面,对杨家沟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径流量、泥沙量的增加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①发挥拦蓄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所减少;②沟道工... 从杨家沟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变化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发挥年限等方面,对杨家沟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径流量、泥沙量的增加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①发挥拦蓄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所减少;②沟道工程措施的拦蓄效益下降,沟头防护工程没有被及时修复。同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拦蓄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工程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占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总量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水土保持 杨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