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斯综合治理“一面一策”标准研究——西山煤电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分级治理标准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艳奎 吴世跃 +2 位作者 安省伟 薛丽萍 武青林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得到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规范性、标准性方案,以西山煤电集团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抽采方案为例,根据瓦斯来源将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方法归纳为本煤层、裂隙带、下邻近层及采空区4类,将这4类抽采方法和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组成复合指标体... 为得到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规范性、标准性方案,以西山煤电集团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抽采方案为例,根据瓦斯来源将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方法归纳为本煤层、裂隙带、下邻近层及采空区4类,将这4类抽采方法和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组成复合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并借助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把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划分为4个等级,并提出了不同等级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基本方法。该划分方法能提高制定瓦斯抽采方案的效率,对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瓦斯治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回采工作面 分级治理 聚类分析 一面一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快速掘进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郜建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18,共3页
为了提高煤巷掘进速度,通过在马兰矿10503专用回风巷推广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及煤巷全锚支护技术,对制约掘进速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优化工序配置,合理安排和管理多工序平行作业循环,最大限度提高工效,煤巷单进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为了提高煤巷掘进速度,通过在马兰矿10503专用回风巷推广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及煤巷全锚支护技术,对制约掘进速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优化工序配置,合理安排和管理多工序平行作业循环,最大限度提高工效,煤巷单进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对缓解高瓦斯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实现减员提效、落实抽采达标、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掘进 全锚支护 循环作业 进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屯兰矿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Y型通风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彦群 杨晓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8-51,90,共5页
对屯兰矿18205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Y型通风实施的技术论证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瓦斯抽采及通风管理的参数优化及改进方向。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沿空留巷 Y型通风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立风井备用防爆门及复位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梦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86,91,共4页
为解决矿井灾变时期立风井快速复位、密封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了煤矿立风井备用防爆门及快速复位技术。备用防爆门变形模拟与抗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备用防爆门能承受最大应力为189MPa,最大弹性变形量32.2 mm,所设计的备用防爆门系统与现... 为解决矿井灾变时期立风井快速复位、密封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了煤矿立风井备用防爆门及快速复位技术。备用防爆门变形模拟与抗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备用防爆门能承受最大应力为189MPa,最大弹性变形量32.2 mm,所设计的备用防爆门系统与现有防爆门完全相互独立,能够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后,快速封盖风井井口,发挥与原防爆门相同的功能,既能正常通风又能反风。备用防爆门系统中还设置有活动风门,当井下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爆炸的情况下,风门能自动打开、复位,以保证矿井灾变时期的正常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风井 备用防爆门 瓦斯爆炸 复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聪聪 吴世跃 +2 位作者 安省伟 薛丽萍 武青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在全面分析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基础上,选取13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确立了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3个评价指标简化为4个综合指标,同时根据各综合指标的贡献率得到相应的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 在全面分析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基础上,选取13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确立了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3个评价指标简化为4个综合指标,同时根据各综合指标的贡献率得到相应的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煤矿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模型,最终获得各煤矿通风系统的可靠度。实例验证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煤矿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通风系统 可靠性评价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应力测定的煤层群巷道支护方案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文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4,共4页
针对官地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支护基础参数不足,巷道支护设计缺乏依据的问题,采用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装置完成了4个煤层8个测点的原岩应力测定,掌握煤层地应力大小以及分布规律。实测数据表明,官地煤矿应力场属于中等地应力... 针对官地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支护基础参数不足,巷道支护设计缺乏依据的问题,采用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装置完成了4个煤层8个测点的原岩应力测定,掌握煤层地应力大小以及分布规律。实测数据表明,官地煤矿应力场属于中等地应力值区域,自重应力占主导,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在北西和北西西方向之间。根据地应力测试结果对8号煤层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对原有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离层和表面位移稳定可控,满足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试 煤层群巷道 原岩应力 巷道支护 矿山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生产面域化实时监测和预警神经元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永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1-63,共3页
针对目前煤矿瓦斯监测监控技术还很不完善的现状,以工作面等面域作为监测对象,建立综合集成全方位测控系统,采用目前成熟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面域所有安全因素及所有影响关系的综合集成测控,以此可大幅度提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能力,避免... 针对目前煤矿瓦斯监测监控技术还很不完善的现状,以工作面等面域作为监测对象,建立综合集成全方位测控系统,采用目前成熟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面域所有安全因素及所有影响关系的综合集成测控,以此可大幅度提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能力,避免或大幅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域 集成测控 实时通信 应用平台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巷充填体防漏风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万冬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共3页
针对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屯兰矿18205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接顶不严及承压后局部开裂出现漏风的技术难题,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对充填体裂缝进行堵漏,有效防止了采空区瓦斯超标,保证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介绍了注浆加固方案、... 针对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屯兰矿18205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接顶不严及承压后局部开裂出现漏风的技术难题,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对充填体裂缝进行堵漏,有效防止了采空区瓦斯超标,保证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介绍了注浆加固方案、施工工艺过程,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防漏风 注浆加固 墙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薄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设备选型及应用
9
作者 王梦东 张士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4-66,共3页
通过对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屯兰矿地质开采条件的分析,合理选择大采高综采配套设备,提出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真正实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人提效、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目的。
关键词 较薄厚煤层 大采高 设备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内超细雾滴蒸发—弥散特性与影响规律研究
10
作者 林明磊 刘建国 +7 位作者 金龙哲 吴雪冰 周玉竹 穆拉提·居尔艾提 毋豪盛 刘沱江 查舰 杨保国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4,共9页
在巷道内应用超细雾化降尘技术后可大幅提高降尘效率,但易使巷道能见度下降,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雾滴蒸发—弥散模型,研究了粒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对雾滴蒸发—弥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雾滴粒径的减... 在巷道内应用超细雾化降尘技术后可大幅提高降尘效率,但易使巷道能见度下降,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雾滴蒸发—弥散模型,研究了粒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对雾滴蒸发—弥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雾滴粒径的减小,其完全蒸发时间缩短,且缩短速率逐渐增大,当雾滴粒径由200μm减小至20μm后,其完全蒸发时间由7.3500 s缩短至0.0019 s,缩短了99.97%;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雾滴蒸发速率增大,当温度由5℃升至30℃时,粒径20μm的雾滴完全蒸发时间减少了80.0%,相对湿度达到80%后雾滴蒸发速率迅速减小;随着风速的增大,雾滴弥散距离增加,粒径小于20μm的超细雾滴是弥散雾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井下煤巷实测了雾滴弥散特性,随着巷道距离的增加,雾滴平均粒径与体积、数量浓度均逐渐减小,当扩散距离达到45 m后迅速减小,大粒径雾滴逐渐沉降,小粒径雾滴在巷道内弥散;巷道截面中心位置是雾滴聚积的区域,是影响巷道能见度的关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喷雾 超细雾滴 雾滴蒸发 雾滴弥散 巷道消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与地表下沉关系模型及离层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崔希民 高宇 +4 位作者 李培现 李梓豪 张文豪 彭小沾 康新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地下开采可能导致地表沉陷、基础设施损毁、土地破坏或地面积水等,进而诱发生态环境恶化。而采空区固体充填和覆岩离层注浆是控制岩层移动,减小采动损害的有效技术手段。传统的覆岩离层注浆往往采用关键层理论、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型... 地下开采可能导致地表沉陷、基础设施损毁、土地破坏或地面积水等,进而诱发生态环境恶化。而采空区固体充填和覆岩离层注浆是控制岩层移动,减小采动损害的有效技术手段。传统的覆岩离层注浆往往采用关键层理论、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和理论分析手段,因涉及的物理力学参数多、边界条件限制等,计算过程复杂,仅能给出离层层位,难以定量确定离层量。开采沉陷研究表明,采动覆岩与地表移动方向指向采空中心,移动边界可以简化为线性边界,基于下沉盆地主断面上地表下沉与任一覆岩下沉的面积相等和煤系地层的层状特征,构建了采动覆岩与地表下沉的关系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覆岩与地表下沉随边界角、工作面宽度、开采深度的发展演化规律。采动覆岩与地表下沉比值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大,反映了采动下沉效应从顶板向覆岩、地表的传递规律;随着宽深比的增加,同一层位岩层下沉与地表下沉比值减小,地表下沉增大;当边界角减小时,地表下沉范围增大,地表下沉值减小。结合钻孔揭示的覆岩结构与组合,可以逐层计算上覆岩层和地表的下沉值,利用两相邻岩层下沉的非一致性,可以确定各岩层间的离层量,通过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剔除导水裂隙带内无法形成封闭充填空间的无效离层,进而优选确定出适用于覆岩离层注浆的最大离层及层位,为覆岩离层注浆减沉设计提供了简单、便捷的离层识别方法和离层量定量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厚度 离层 地表下沉 覆岩注浆 等效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与活性剂协同改善水湿润性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群 张文豪 +2 位作者 查舰 李会桢 侯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磁化与表面活性剂协同改善水湿润性能的能力,基于红外光谱、表面张力、接触角、粉尘沉降时间及降尘效率等试验,研究磁化与活性剂协同改善水湿润性能的作用机制,并经西铭矿48712综采面现场应用验证两者间协同降尘性能。结果... 为进一步提高磁化与表面活性剂协同改善水湿润性能的能力,基于红外光谱、表面张力、接触角、粉尘沉降时间及降尘效率等试验,研究磁化与活性剂协同改善水湿润性能的作用机制,并经西铭矿48712综采面现场应用验证两者间协同降尘性能。结果表明:磁化对水湿润性能的改变主要通过破坏水分子间氢键结构,使得大分子团簇结构变为小分子集团来增加溶液降尘性能;活性剂通过所具有的亲水基及亲油基在溶液表面形成隔离层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同时,磁化还能通过改变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吸附方式,进一步增强活性剂溶液湿润性能及降低活性剂使用量,在磁化作用下,阴-非离子复配活性剂C临界胶束浓度比原有未磁化溶液降低25%。经现场应用,磁化与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效明显优于单一活性剂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 表面活性剂 协同作用 水湿润性能 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充填开采的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青林 杨宝贵 +2 位作者 赵立华 周明 曹凤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对我国煤矿充填开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充填开采工作面产能偏低主要是充填系统能力不足、充填料浆的凝固占用较长的工作时间、采煤与充填不能实现平行作业等原因造成,提出通过设计特殊的专用充填支架实现工作面采煤与充填凝固的平行... 对我国煤矿充填开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充填开采工作面产能偏低主要是充填系统能力不足、充填料浆的凝固占用较长的工作时间、采煤与充填不能实现平行作业等原因造成,提出通过设计特殊的专用充填支架实现工作面采煤与充填凝固的平行作业,提高充填开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并以马兰矿"三下"采区的具体条件为依据,进行了提高充填开采工作面生产能力的实践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开采 充填开采 充填能力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理论的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研究
14
作者 王梦东 陈响 +1 位作者 管钰 肖淑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2-85,共4页
针对传统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不能充分利用2个门限之间感知用户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理论的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当感知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能量介于2个门限之间时,该算法不直接给出判决结果,而是进行本地判决,即采用D-S理论进行数... 针对传统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不能充分利用2个门限之间感知用户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理论的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当感知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能量介于2个门限之间时,该算法不直接给出判决结果,而是进行本地判决,即采用D-S理论进行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相比,基于D-S理论的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的检测概率较高,提高了整体的频谱感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D—S理论 双门限频谱感知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Q-800型矿用连续牵引车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丽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6-77,84,共3页
KMQ-800矿用连续牵引车主要适用于井下巷道断面面积不小于3.5m×3m、倾角不大于12°的起伏变化的轨道运输。特别适用于大型综采设备的牵引和长运距及材料的运输、金属矿山和地面轨道运输等。
关键词 辅助运输系统 安全高效 曲线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面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庆源 田晓平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参数,传统的预测方法无法反映各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此,提出了矿井瓦斯涌出预测的动态趋势预测法,利用该方法对屯兰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小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涌出量...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参数,传统的预测方法无法反映各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此,提出了矿井瓦斯涌出预测的动态趋势预测法,利用该方法对屯兰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小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涌出量实测值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埋深与产量(或进尺)范围内,采用实时动态趋势预测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可以在屯兰矿或其他矿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面法 瓦斯涌出量 预测方法 趋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