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俞茂超 王新宇 +1 位作者 阳洪 宋军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输出受温度影响,其温度特性具有复杂的函数特征。该文对加速度计零偏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法,建立了基于温度和温度梯度的联合多项式补偿模型,设计出相应的试验方法计算补偿参数。通过试验验证,此方法简明有效,可补偿...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输出受温度影响,其温度特性具有复杂的函数特征。该文对加速度计零偏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法,建立了基于温度和温度梯度的联合多项式补偿模型,设计出相应的试验方法计算补偿参数。通过试验验证,此方法简明有效,可补偿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零偏影响,达到提高系统温度环境适应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温度梯度 温度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WG超宽带雷达信号测试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丁 王放 +1 位作者 张军 石小萍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传统的雷达信号测试系统常采用基带正交调制实现,但此类系统对幅相偏差所产生镜频的抑制能力比较有限(一般为-35dBc),且带内平坦度仅±3dBc。为了提高雷达信号的品质,提出一种超宽带雷达信号测试系统方案。系统使用泰克的AWG7082C... 传统的雷达信号测试系统常采用基带正交调制实现,但此类系统对幅相偏差所产生镜频的抑制能力比较有限(一般为-35dBc),且带内平坦度仅±3dBc。为了提高雷达信号的品质,提出一种超宽带雷达信号测试系统方案。系统使用泰克的AWG7082C任意波形发生器(简称AWG)中内嵌的RFXpress软件编辑生成中频信号,经超宽带数字上变频输出后给高速数字示波器进行采样、分析并校准,可得到复杂环境下的多种体制高品质雷达信号。经实验证明:该系统避免了基带正交调制的弊端,对镜频抑制可达-50dBc,经校准后的信号带内平坦度小于±1dBc,适应了多数超宽带雷达系统测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 信号场景 任意波形发生器 数字上变频 波形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雷达检测适配器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丁 董吉印 +2 位作者 董惠林 张文辉 石小萍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9期119-122,共4页
为了解决目前雷达装备保障中的一些问题,提高雷达装备保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通用检测平台的雷达专用检测适配器。不同的适配器可使一个通用检测平台完成多种雷达的诊断,适配器主要实现被测模块与通用检测平台接口转换,产生时序控制信... 为了解决目前雷达装备保障中的一些问题,提高雷达装备保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通用检测平台的雷达专用检测适配器。不同的适配器可使一个通用检测平台完成多种雷达的诊断,适配器主要实现被测模块与通用检测平台接口转换,产生时序控制信号确保被测模块能离线工作,并对被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进行滤波、隔离,通过软件调用通用检测平台内的仪器仪表对被测模块实现故障诊断。经试验证明:该适配器投入使用后,故障诊断率高达90%,雷达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简称MTTR)也减少约62%,提高了可靠性指标和装备保障维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适配器 通用检测平台 故障诊断 装备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子模块电容电压离散度阈值的MMC改进均压策略
4
作者 程远 张辉 +1 位作者 邵文权 张辉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4-602,共9页
针对目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采用基于完全排序的各类均压策略导致各相单元子模块电容电压离散度大且功率开关管频繁投切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投切保持系数的子模块电容电压离散度阈值均压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桥臂单元... 针对目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采用基于完全排序的各类均压策略导致各相单元子模块电容电压离散度大且功率开关管频繁投切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投切保持系数的子模块电容电压离散度阈值均压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桥臂单元子模块个数为20,相单元交流输出为21电平的三相MMC仿真模型。相同运行环境下,将基于离散度阈值与最大偏差量的均压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均压策略在保证MMC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小各子模块电容电压离散度与功率开关管的开关次数,降低系统损耗,提高MMC的电能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离散度阈值 最大偏差量 均压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磁流变抛光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及参数
5
作者 武小宇 赵晓刚 +2 位作者 高佳宏 张长富 陈星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48-2855,共8页
使用磁流变抛光技术对钛合金进行抛光,为了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分别对磁感应强度分布、磁流变液和抛光参数进行了研究。首先,优化了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分布,通过在加工区域添加两块铁板,磁感应强度分布变得均匀,从而提高抛光后钛合金... 使用磁流变抛光技术对钛合金进行抛光,为了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分别对磁感应强度分布、磁流变液和抛光参数进行了研究。首先,优化了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分布,通过在加工区域添加两块铁板,磁感应强度分布变得均匀,从而提高抛光后钛合金工件的表面质量。其次,分析了磁流变液的组成,即基液、磨粒类型以及磁性粒子和磨粒的质量占比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随后,研究了四个基本抛光参数,即磨粒目数、工件转速、磁感应强度和抛光时间,找出这些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法获得了工件表面粗糙度变化率的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以检查模型的显著性。最后,找出最优的抛光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抛光 钛合金 磁感应强度分布 表面粗糙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