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石混合弃土堆置体产流产沙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景民晓 谢永生 +3 位作者 赵暄 索改弟 刘楠 陈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5,20,共6页
以前期概化的4类弃土堆置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弃土堆置类型在4种不同降雨强度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各堆置类型弃土堆置体的径流率随降雨时间呈波动式增大,径流含沙量随降雨时间呈波动式减小,侵蚀速... 以前期概化的4类弃土堆置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弃土堆置类型在4种不同降雨强度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各堆置类型弃土堆置体的径流率随降雨时间呈波动式增大,径流含沙量随降雨时间呈波动式减小,侵蚀速率随降雨时间呈稳定、波动2种变化趋势;平均径流率、平均侵蚀速率与降雨强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径流含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总产沙量与总径流量呈线性关系。坡顶平台有车辆碾压的倾倒堆置在降雨强度为2.0,2.5mm/min情况下,总产沙量和总径流量明显大于其它堆置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堆置体 模拟降雨 径流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界定与可蚀性因子改进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洪超 谢永生 +3 位作者 赵暄 吴媛媛 丁新辉 戎玉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4,共6页
将USLE模型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时结果偏差较大,这是因为其标准小区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我国6大水蚀类型区工程堆积体参数的调查、统计、分析,界定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的坡度... 将USLE模型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时结果偏差较大,这是因为其标准小区与土壤可蚀性因子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工程堆积体侵蚀预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对我国6大水蚀类型区工程堆积体参数的调查、统计、分析,界定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的坡度、坡长;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堆积体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办法,并引用相关数据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6大区域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及坡面物质组成均与USLE中规定的标准小区相差较大;为了尽量消除误差,建议工程堆积体标准小区坡度采取众数35°,坡长采取平均值5m;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更名为土石质因子Tr,并将单位体积土石混合体中石砾总表面积Cs,作为石砾因素指标纳入堆积体土石质因子Tr中,与堆积体物质中土壤可蚀性因子K共同构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因子函数。验证结果表明,堆积体可蚀性因子改进办法是可行的。工程堆积体坡度、坡长的界定及可蚀性因子的改进,对提高基于USLE模型的堆积体侵蚀预报精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侵蚀预报 USLE 标准小区 可蚀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分布及含量概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森 戎玉博 +3 位作者 谢永生 骆汉 王海燕 赵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3,119,共7页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 为室内试验中更好地模拟工程堆积体,利用图像分析法和经典统计学方法对6大典型水蚀区的368座工程堆积体中粒径D>1cm的坡面砾石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概化分析,得到工程堆积体下垫面上中下坡位砾石含量的概化区间。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面各粒径砾石含量大多服从正态分布,且山区和平原丘陵区之间的砾石总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工程堆积体坡面砾石重力分选作用明显,且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加,分选程度增大。在室内进行工程堆积体下垫面设计时,山区堆积体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50%~60%,其中,细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20%~30%,中粒砾石含量宜设置在10%~15%,粗粒砾石和巨粒砾石含量宜设置为10%,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3∶1.5;平原丘陵区的砾石总含量宜设置在15%~20%,其中细粒砾石、中粒砾石、粗粒砾石、巨粒砾石含量分别宜设置为5%~10%,3%~7%,2%~5%,2%~3%,堆积体上中下坡位坡面砾石含量配比宜设置为1∶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砾石 含量与分布 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