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技术的存货管控探索与实践——以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啸尘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共6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两金”管理工作要求,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两金压控年”责任落到实处,文章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以下简称“自控所”)为例,组建存货管控专项团队,以业务架构和流程优化为主导,以信息化为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两金”管理工作要求,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两金压控年”责任落到实处,文章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以下简称“自控所”)为例,组建存货管控专项团队,以业务架构和流程优化为主导,以信息化为手段,构建“五流合一”的存货管控模型,设计商务智能标准的IT架构,利用ETL工具对系统实时数据进行清洗、抽取、整合,运用BI技术构建数据中心模型,引入报表工具,搭建前端展示界面,创建BI智能化存货驾驶舱,实现了存货呈现可视化、存货指标结构化、存货管控智能化,为同行业的存货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货管控模型 业财融合 BI技术 智能化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的自动着陆飞行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祥 李广文 +1 位作者 曹睿婷 薛广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为解决强干扰情况下飞机着陆控制的抗扰动问题,引入自抗扰控制方法来设计飞机姿态和自动油门控制律。针对自抗扰控制算法中不光滑的非线性fal函数在分段点处引发控制器震荡问题,利用连续可导条件重新构造非线性函数提高控制器性能。以... 为解决强干扰情况下飞机着陆控制的抗扰动问题,引入自抗扰控制方法来设计飞机姿态和自动油门控制律。针对自抗扰控制算法中不光滑的非线性fal函数在分段点处引发控制器震荡问题,利用连续可导条件重新构造非线性函数提高控制器性能。以某运输机为对象,在紊流干扰和参数摄动条件下进行自动着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的自动着陆控制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自动油门 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控制算法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永刚 黄飞 赵国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3,96,共5页
首先阐明飞行模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系统计算机给出的3个轴向过载和3个角加速度,建立模型计算得到模拟座舱的位置坐标和姿态角信息,然后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洗出环节,建立矢量算法数学模型,解算出液压作动筒的变化长度,通过伺服系统驱... 首先阐明飞行模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系统计算机给出的3个轴向过载和3个角加速度,建立模型计算得到模拟座舱的位置坐标和姿态角信息,然后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洗出环节,建立矢量算法数学模型,解算出液压作动筒的变化长度,通过伺服系统驱动和控制飞行模拟器的运动。由于模拟座舱不可能达到真实飞机的过载,引入限幅环节以保证飞行器在机动时的过载感觉。模型设计和算法设计已经通过测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可以满足系统需求,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飞行器 运动系统 洗出环节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飞行控制系统鲁棒性评估方法研究
4
作者 周海军 张翔伦 唐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20-224,共5页
针对大型运输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品质评定,通过结合与飞行控制系统性能密切相关的评定准则,利用基于优化的鲁棒性确认方法(OBA)与基于概率的鲁棒性评估方法(MCA)对存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评定,解决了MCA小概率问题以及OB... 针对大型运输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品质评定,通过结合与飞行控制系统性能密切相关的评定准则,利用基于优化的鲁棒性确认方法(OBA)与基于概率的鲁棒性评估方法(MCA)对存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评定,解决了MCA小概率问题以及OBA保守性问题,其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性评估 飞行控制 不确定性 蒙特卡罗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壳体黏弹性阻尼环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5
作者 金富蕴 王永锋 +2 位作者 王虹 刘珊珊 马艳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0,共9页
随着航天器平台性能指标要求的提高,飞轮微振动对航天器平台的影响越加突出,需要对其进行振动抑制。根据飞轮上壳体的模态特性,提出一种圆环形黏弹性阻尼环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针对黏弹性阻尼环的敷设位置、厚度、宽度对其减振效果影响规... 随着航天器平台性能指标要求的提高,飞轮微振动对航天器平台的影响越加突出,需要对其进行振动抑制。根据飞轮上壳体的模态特性,提出一种圆环形黏弹性阻尼环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针对黏弹性阻尼环的敷设位置、厚度、宽度对其减振效果影响规律进行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验证圆环形黏弹性阻尼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圆环形黏弹性阻尼环结构对宽频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黏弹性阻尼环的敷设位置对飞轮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变化和减振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在飞轮外径的60%处敷设圆环形黏弹性阻尼环减振效果较好,宽度设计为飞轮外径的6%以内、厚度设计为壳体厚度的4倍以内时,随着宽度、厚度的增加,减振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系统 黏弹性阻尼环 薄壳结构 多参数分析 振动抑制 宽频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高速微型轴向柱塞泵特性研究
6
作者 蔡金典 杨毅博 +2 位作者 周蕾 黄玖琦 陈经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69,共6页
为满足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领域对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高压化、高速化及轻量化方面的迫切需求,基于瞬态配流副流固耦合模型,揭示了转速升高和压力增大对配流副承载润滑特性的影响。针对零件变形、缸体倾覆以及空化气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结... 为满足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领域对电静液作动器液压泵高压化、高速化及轻量化方面的迫切需求,基于瞬态配流副流固耦合模型,揭示了转速升高和压力增大对配流副承载润滑特性的影响。针对零件变形、缸体倾覆以及空化气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结构设计与优化。通过材料、结构与工艺的协同创新,研制出一种高压高速微型轴向柱塞泵,其排量0.5 mL/r,最大压力可达42 MPa,最高转速达16 000 r/min,质量仅为270 g。该泵在结构上采用熔铸式双金属缸体复合结构,以提升其在高压下的抗变形能力,同时结合球面配流技术,改善了高压和高速工况下液压泵的运转特性。基于拓扑优化与3D打印技术设计出的渐变曲率喇叭口流道提升其在高速下的吸油能力。通过性能测试及耐久测试,优化后的微型轴向柱塞泵在高压高速工况下容积效率可达95%,总效率为75%,满足航空航天500 h耐久循环的严苛要求,具备工程应用能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柱塞泵 高压高速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次样条的直升机四维飞行航迹规划方法
7
作者 祁鸣东 盛守照 +3 位作者 曹植 黄天宇 田佳 仇是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具有多约束的直升机四维飞行航迹规划,提出一种基于高次样条的直升机四维飞行航迹规划方法:综合考虑四次样条不能兼顾航迹急动度的连续性和五次样条拟合较少离散航点存在的过拟合现象,给出通过离散采样四次样条四维飞行... 为了进一步优化具有多约束的直升机四维飞行航迹规划,提出一种基于高次样条的直升机四维飞行航迹规划方法:综合考虑四次样条不能兼顾航迹急动度的连续性和五次样条拟合较少离散航点存在的过拟合现象,给出通过离散采样四次样条四维飞行航迹构建基于五次样条飞行航迹的思路,以有效保证航迹的平滑性和舒适性;然后设计包括平滑度、偏移度的航迹优化性能指标,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算子分裂二次规划(OSQP)相结合的四维飞行航迹参数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兼顾优化的收敛性和全局最优性,获得的四维飞行航迹能够满足各项约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飞行规划 五次样条曲线 四次样条曲线 算子分裂二次规划(OSQP)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7
8
作者 陈宗基 张汝麟 +1 位作者 张平 周锐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3-710,共8页
当前,飞行器控制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新需求和新技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飞行器新技术特征、信息化环境、无人系统自主性、高可靠可重构容错系统、飞控系统评估与确认五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飞行器控... 当前,飞行器控制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新需求和新技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飞行器新技术特征、信息化环境、无人系统自主性、高可靠可重构容错系统、飞控系统评估与确认五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飞行器控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达到利用机遇和赢得挑战的目标,作者建议加强如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加强面向飞行器新技术特征的飞行器控制概念、理论与方法研究;加强面向信息化环境的控制、计算与通讯一体化,以及控制、决策与管理一体化的研究;加强面向不确定性的无人系统高级别自主性的研究;加强面向高可靠、高安全性的可重构容错飞控系统的研究;加强面向高效、高可信度的飞控系统评估与确认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飞行器新特征 信息化 容错系统 自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诱导航线的多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俊成 周锐 +1 位作者 董卓宁 车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8-1525,共8页
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诱导航线的协同控制方法,僚机根据当前相对于期望位置的误差和长机的飞行状态生成诱导航线并进行跟踪;针对飞行过程中的突发障碍采用改变编队队形的方法进行规避;针对无人机之间可能出现的碰... 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诱导航线的协同控制方法,僚机根据当前相对于期望位置的误差和长机的飞行状态生成诱导航线并进行跟踪;针对飞行过程中的突发障碍采用改变编队队形的方法进行规避;针对无人机之间可能出现的碰撞情况,根据无人机到达碰撞点的时间以及位置分别从高度以及航向两方面进行躲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无人机能够保持稳定的编队,并同时能够躲避飞行过程中的障碍以及避免飞机之间的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编队飞行 诱导航线 避障 避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视觉的四旋翼飞行器室内定位与控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小龙 唐强 +1 位作者 车军 刘林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5期61-64,共4页
为提高室内四旋翼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视觉的四旋翼室内定位方法。在地面铺设与地面颜色有差别的参考线,利用机载下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并进行参考线特征提取,确定参考线与机体的相对位置并与微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融合,给出四旋... 为提高室内四旋翼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视觉的四旋翼室内定位方法。在地面铺设与地面颜色有差别的参考线,利用机载下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并进行参考线特征提取,确定参考线与机体的相对位置并与微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融合,给出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使用AR.Drone四旋翼飞行器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在室内实现精度较高的定位,可以满足四旋翼航迹跟踪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视觉 室内导航 四旋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着陆精确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车军 张新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75-979,共5页
研究自动着陆过程中的非最小相位飞机对象的轨迹精确输出跟踪问题.分析了自动着陆过程的特点,采用稳定逆控制方法并结合反馈控制器设计了大型运输机的自动着陆控制律.稳定逆根据对象模型产生期望控制输入和期望状态轨迹,反馈控制器处理... 研究自动着陆过程中的非最小相位飞机对象的轨迹精确输出跟踪问题.分析了自动着陆过程的特点,采用稳定逆控制方法并结合反馈控制器设计了大型运输机的自动着陆控制律.稳定逆根据对象模型产生期望控制输入和期望状态轨迹,反馈控制器处理飞机对象参数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基于飞机对象的相对阶,设计了满足舒适性的光滑进场着陆期望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自动着陆控制律具有精确跟踪能力,自动着陆过程满足美国联邦航空局III类精密进场着陆要求,并且飞机内部动态稳定有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陆 输出 输出跟踪 非最小相位 稳定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控制律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及评估确认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林 车军 +1 位作者 唐强 陈宗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0-842,878,共4页
工程上飞行控制律一般基于传统的经典控制理论设计,而且缺乏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对控制律性能的系统考查,逐渐不能适应现代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针对现代飞行控制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控制律评估与确认技术方法研究,提出了进行... 工程上飞行控制律一般基于传统的经典控制理论设计,而且缺乏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对控制律性能的系统考查,逐渐不能适应现代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针对现代飞行控制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控制律评估与确认技术方法研究,提出了进行现代飞行控制律评估与确认的内容、步骤、适用的先进评估方法和评价准则,并且构建了相应的可视化、自动迭代仿真环境。对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控制律 评估与确认 不确定性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陀螺腔长控制机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兰佩锋 刘元正 +1 位作者 王继良 张明辉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5,共5页
腔长控制机构在激光陀螺中通过控制腔长来保证激光陀螺工作光束的频率稳定,其对激光陀螺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激光陀螺工作过程中,传统腔长控制机构的控制镜扭偏导致光束在腔中的位置偏移毛细孔的中心位置,引起腔内的散射、损... 腔长控制机构在激光陀螺中通过控制腔长来保证激光陀螺工作光束的频率稳定,其对激光陀螺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激光陀螺工作过程中,传统腔长控制机构的控制镜扭偏导致光束在腔中的位置偏移毛细孔的中心位置,引起腔内的散射、损耗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陀螺性能及精度的问题,对激光陀螺腔长控制机构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的腔长控制机构以减小控制镜的扭偏对陀螺产生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新腔长控制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仿真。试验表明,新的腔长控制机构减小了控制镜的扭偏,使得激光陀螺的零偏稳定性由0.7°/h提高至0.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腔长控制机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工序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乐清洪 滕霖 朱名铨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6,共3页
人工智能在工序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有两个重要的方面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过程诊断分析 ;质量预测控制。文中对其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介绍 ,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系统模型。
关键词 工序质量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 人工智能 预测控制 过程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xWorks在飞行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小明 李引娟 程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0-874,共5页
提出了一种操作系统分级调度模型,该模型能够将多个传统子系统综合到一个应用平台中,并能保证各子系统在时间上相互独立。结合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论述了该模型的最佳实践方法辅助时钟法,并对VxWorks的启动、存储管理、中断与异常管理... 提出了一种操作系统分级调度模型,该模型能够将多个传统子系统综合到一个应用平台中,并能保证各子系统在时间上相互独立。结合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论述了该模型的最佳实践方法辅助时钟法,并对VxWorks的启动、存储管理、中断与异常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论述。采用该模型在飞行器管理系统中将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数传模块以及任务管理系统等传统的子系统进行了综合,并给出了在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具有高性能、增量开发与部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管理系统 分级调度 VXWORKS 周期任务 移植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自抗扰飞行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逊 章卫国 +1 位作者 杨婷婷 张金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抗扰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方法。针对传统的增益调参设计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巨大与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自抗扰控制器进行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并推导了适用于该方法的飞机非线性方程。由于自抗扰...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抗扰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方法。针对传统的增益调参设计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巨大与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自抗扰控制器进行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并推导了适用于该方法的飞机非线性方程。由于自抗扰控制能够动态补偿对象模型的内扰和外扰,因此在很大的飞行区域内仅需一套控制器便可,从而避免了烦琐复杂的增益调参设计过程,并用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并且控制器参数在较大的包线范围内不需要改变,从而简化了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飞行控制 粒子群优化 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控制与飞机发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汝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77-1083,共7页
论述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其与飞机发展的关系 .概要回顾了自莱特兄弟研究人类飞行技术开始至 2 0世纪 60年代初期飞机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阐述了主动控制技术与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产生和对飞机发展的巨大影响 .
关键词 飞行控制 主动控制技术 电传飞行控制系统 射流矢量推力 创新的控制效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质量智能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乐清洪 滕霖 +1 位作者 王润孝 朱名铨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4-57,共4页
介绍了质量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质量特征参数序列的质量智能预测控制系统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提出的系统模型利用动态神经网络对加工过程质量特征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跟踪实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 智能预测 控制研究 产品质量 控制系统模型 动态神经网络 特征参数 研究现状 预测控制 过程质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飞行与电传操纵一体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淑利 李鑫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13-215,224,共4页
对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和电传操纵系统的关联功能、结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组成构架和电传飞控系统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一体化设计和分离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现役飞机的装备现状和... 对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和电传操纵系统的关联功能、结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组成构架和电传飞控系统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一体化设计和分离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现役飞机的装备现状和先进飞机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飞行 电传操纵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控制律评估与确认的μ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林 陈宗基 +1 位作者 唐强 车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4,179,共5页
针对目前应用的网格法在实际使用中的不足,将μ分析方法应用到飞行控制律的评估与确认中.以某型战斗机及为其设计的鲁棒飞行控制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稳定性准则,利用线性分式变换形式,考虑各种已知的不确定参数摄动,用μ分析方法实... 针对目前应用的网格法在实际使用中的不足,将μ分析方法应用到飞行控制律的评估与确认中.以某型战斗机及为其设计的鲁棒飞行控制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稳定性准则,利用线性分式变换形式,考虑各种已知的不确定参数摄动,用μ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该准则的评估与确认.与传统网格法相比,基于μ分析的方法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网格间的点可以得到评估,二是不存在网格法的“维数灾”问题,从而提高了评估的可靠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与确认 飞行控制律 不确定性 Μ分析 线性分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