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计算代理的飞机液压系统管路密封性能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夏芝玮 樊新田 +2 位作者 赵旭升 张杰毅 陈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7-156,共10页
针对飞机液压系统管路泄漏控制问题,建立液压系统管路连接件有限元模型,研究摩擦因数、拧紧力矩及轴向装配偏差3个因素对管道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对3个因素的取值空间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大量的仿真样本;利用支... 针对飞机液压系统管路泄漏控制问题,建立液压系统管路连接件有限元模型,研究摩擦因数、拧紧力矩及轴向装配偏差3个因素对管道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对3个因素的取值空间进行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大量的仿真样本;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有限元计算代理模型。利用该代理模型代替复杂的有限元计算对3个因素对管道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评估,证明该代理模型评估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拧紧力矩一定的情况下,密封面上的摩擦因数增大则密封性降低;在摩擦因数一定的情况下,拧紧力矩增大,密封性则增加;在摩擦因数和拧紧力矩一定的情况下,轴向偏差对密封性能有一定影响,轴向偏差从负到正增加,密封性能变得更好。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合理的装配标准、有效地控制管路系统的故障、提高管路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管路连接件 密封性能 装配偏差 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计算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精加工铣床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赵安安 张程 巴晓甫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1期76-82,共7页
针对飞机装配制造中大量小型安装面的精加工需求,提出便携式铣床精加工技术方案,通过对精加工对象和便携式加工流程的分析,开展便携式精加工铣床受力分析、动力学建模与详细设计,并进行应用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飞机小型安装面批... 针对飞机装配制造中大量小型安装面的精加工需求,提出便携式铣床精加工技术方案,通过对精加工对象和便携式加工流程的分析,开展便携式精加工铣床受力分析、动力学建模与详细设计,并进行应用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飞机小型安装面批量制造,就加工效率而言,便携式精加工铣床相比固定式铣床提高了约3倍,就加工精度而言,便携式精加工铣床相比手持打磨器提高了约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便携式 精加工 铣床 铣切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合材料机身壁板调姿定位与真空吸附柔性工装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巴晓甫 闫喜强 +3 位作者 郝巨 杨晓锋 王亚星 薛永宁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3期42-46,共5页
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机身壁板需要调姿定位和无损夹持的问题,提出基于混联调姿和真空吸附的柔性工装结构方案。在对复合材料壁板调姿定位工艺流程和真空吸附工艺流程分析基础上,设计一种集成了串联式的X向和Y向十字滑台、并联式的Z向和B角... 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机身壁板需要调姿定位和无损夹持的问题,提出基于混联调姿和真空吸附的柔性工装结构方案。在对复合材料壁板调姿定位工艺流程和真空吸附工艺流程分析基础上,设计一种集成了串联式的X向和Y向十字滑台、并联式的Z向和B角调整模块、真空吸附和A角自适应调节的柔性工装结构,并通过柔性工装试验件进行了功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姿定位和真空吸附柔性工装调姿平稳、定位准确、真空吸附安全可靠,满足调姿定位和无损夹持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机身壁板 调姿定位 真空吸附 柔性工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快捷调姿定位系统位姿标定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巴晓甫 赵安安 +2 位作者 张程 侣胜武 薛红前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6期57-63,共7页
针对固定式、车载式调姿定位系统位姿标定时间长、标定精度随时间逐步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快捷式调姿定位系统及其智能位姿标定算法。通过在运动模块上设计"固定式主支撑+移动式副支撑"快捷支撑结构,实现调姿定位系统的快捷重... 针对固定式、车载式调姿定位系统位姿标定时间长、标定精度随时间逐步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快捷式调姿定位系统及其智能位姿标定算法。通过在运动模块上设计"固定式主支撑+移动式副支撑"快捷支撑结构,实现调姿定位系统的快捷重组;通过调姿器中各轴运动状态的实时识别、测量和拟合,实现调姿定位系统位姿的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标定。试验表明:采用快捷调姿定位系统及其智能标定算法,位姿精度不随时间而降低,标定效益提高了50%以上,标定成本降低了80%以上,满足多型号、小批量飞机高精度快速装配制造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智能算法 快捷重组 调姿定位 位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Cu1.8含Cu铸铁的铸造技术研究
5
作者 刘伟红 陈素明 刘焕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3-65,共3页
某结构要求合金铸铁件有较高的抗弯性能、硬度和挠度。从含Cu灰铸铁的熔炼元素配比、碳当量预控以及冷却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灰铸铁相比,含Cu量1.50wt%~2.00wt%的合金铸铁强度提高;碳当量为3.53%时可得到硬度一致性好... 某结构要求合金铸铁件有较高的抗弯性能、硬度和挠度。从含Cu灰铸铁的熔炼元素配比、碳当量预控以及冷却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灰铸铁相比,含Cu量1.50wt%~2.00wt%的合金铸铁强度提高;碳当量为3.53%时可得到硬度一致性好的铸件;对于棒形毛坯,浇注时采用凉壳不填砂及浇注后间隔冷却方式,可获得抗弯强度高的HTCu1.8合金铸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Cu1.8合金铸铁 熔炼元素配比 碳当量 冷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