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安徽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
王安潮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2
|
曾侯乙编钟的音乐文化基质 |
方建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3
|
皖江地区传统音乐艺术的历史形成及其传承保护研究 |
王安潮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4
|
愉快地听——现代音乐可听性问题的文化学研究 |
夏滟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5
|
有关德文文献中的中国音乐研究 |
曾金寿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传播载体下的音乐编辑行为探析 |
刘春晓
曹舒然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9 |
3
|
|
7
|
思想史、《中庸》与音乐美学的新进路 |
罗艺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4 |
8
|
|
8
|
“照着讲”与“接着讲”——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面临的问题与前瞻 |
叶明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9
|
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建设的有关问题 |
方建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0
|
中国音乐考古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方建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1
|
论西方音乐美学“心”、“物”二元论的分界与融合 |
叶明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1
|
|
12
|
从《成败集》看孟文涛民族音乐研究理路 |
樊艺凤
夏滟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3
|
感性的回忆——城市音乐文化叙事漫谈 |
崔莹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4
|
齐尔品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最初成果的影响 |
麻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9
|
|
15
|
中国音乐史教材撰述的新思路与新成果——《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评介 |
方建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6
|
作为“文化现场”的西方音乐——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一点思考 |
逸兵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7
|
唐代二元世界观与音乐美学问题——以敦煌弥勒经变壁画设乐供养为例 |
毛睿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幻想,狂想,我想……——从两部作品看作曲家韩兰魁 |
夏滟洲
李诗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9
|
安徽出土的先秦乐器研究 |
王安潮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20
|
圣王作乐与国家宗教 |
罗艺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