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瘟败毒散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春蓉 崔元曦 +3 位作者 朱弘 王香敏 武小卫 杨彦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7期47-55,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清瘟败毒散的质量标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薄层色谱法新增清瘟败毒散中牡丹皮和栀子的薄层鉴别。试验开展了供试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和展开系统的优化研究,并进一步对专属性、重复性、点样量和耐用性等进行... 为进一步提升清瘟败毒散的质量标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薄层色谱法新增清瘟败毒散中牡丹皮和栀子的薄层鉴别。试验开展了供试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和展开系统的优化研究,并进一步对专属性、重复性、点样量和耐用性等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检出牡丹皮和栀子,且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重复性好和专属性强,无阴性对照干扰。达到了中国兽药典的要求,适用于清瘟败毒散中牡丹皮和栀子的质量控制,为清瘟败毒散的质量标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瘟败毒散 牡丹皮 栀子 薄层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地锦草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辉钦 段莹莹 +3 位作者 杨彦平 杨苗 崔晓文 崔一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54-2168,共1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结合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地锦草防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性成分和靶点,探究其潜在机制,进而保护动物肠道。【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地锦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PharmGKB...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结合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地锦草防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性成分和靶点,探究其潜在机制,进而保护动物肠道。【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地锦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TTD、PharmGKB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取潜在靶点,分别借助STRING和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及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通过体内试验利用30只BALB/c小鼠制作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地锦草低(5 mg/mL)、高(15 mg/mL)剂量组、美沙拉嗪组(52 mg/mL)。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7 d自由饮用3%DSS诱导UC模型,各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1次,根据小鼠体重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0.1 mL/10 g,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连续7 d,测其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结肠长度,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含量。【结果】地锦草主要活性成分有山柰酚、4’-5二羟基黄酮和鞣花酸等,对应的药物靶点256个,疾病靶点4265个,潜在靶点128个,核心靶点7个。GO功能富集涉及对活性氧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炎症反应、膜筏、小窝、激酶调节剂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4’,5-二羟基黄酮和PPARG、鞣花酸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鞣花酸和IL6具有较强结合潜力。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严重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水样血便,DAI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甚至有小溃疡的出现,表明小鼠UC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膜层炎症细胞浸润减少,DAI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结肠挛缩情况好转,TNF-α和IL6含量显著减少(P<0.05),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5),抑制炎症发生。【结论】地锦草中的山柰酚、4’-5二羟基黄酮和鞣花酸等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PPARG和IL6等核心靶点参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生物功能,抑制炎症,减轻肠道损伤,从而发挥防治UC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预测
3
作者 孙依然 段莹莹 +2 位作者 杨彦平 杨苗 崔一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0-26,51,共8页
为预测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效果及探究其作用机制,试验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靶点进行预测,并评估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威灵仙复方有效成分158个,相应的作用靶点有66个;禽痛风的作用靶点1231个... 为预测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效果及探究其作用机制,试验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靶点进行预测,并评估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威灵仙复方有效成分158个,相应的作用靶点有66个;禽痛风的作用靶点1231个,二者互作潜在靶点共33个,其中核心靶点有STAT3、VEGFA、IL6、BCL2L1、IL10、PTGS2、MYC、IFNG和NFKBIA,富集到MAPK、Toll样受体、FoxO和VEGF信号通路等。威灵仙痛风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和β-谷甾醇等,可能靶向作用于PTGS2、IL6、BCL2L1等靶点,经MAPK、Toll样受体等炎性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痛风 威灵仙痛风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中药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段广靖 谢锋 +5 位作者 王斌 陈琳 卫培峰 杨彦平 武小卫 李敏 《特产研究》 2020年第6期73-78,84,共7页
中兽药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中兽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期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一系列毒副作用,而中兽药可从抗病毒、抗菌抑菌、抗应激、抗氧化和调节... 中兽药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中兽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期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一系列毒副作用,而中兽药可从抗病毒、抗菌抑菌、抗应激、抗氧化和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多靶点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临床上。该文对中兽药的优势、中兽药的作用机理以及中兽药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兽医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药 作用机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欣媛 刘春蓉 +7 位作者 赵彤 武小卫 李敏 段广靖 高峰 屈新亮 赵博 杨彦平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115-118,123,共5页
抗生素、化学药物和激素等饲料添加剂会导致畸形、突变、耐药性高及中毒等副作用。中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和便于推广使用等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黄芩茎叶为黄芩的干燥茎叶,有效部位为黄芩茎叶总黄... 抗生素、化学药物和激素等饲料添加剂会导致畸形、突变、耐药性高及中毒等副作用。中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和便于推广使用等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黄芩茎叶为黄芩的干燥茎叶,有效部位为黄芩茎叶总黄酮,有抗炎、抗病毒以及降血压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梳理,对黄芩茎叶在养殖业如鸡、猪和牛养殖方面的应用做了展望,为黄芩茎叶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茎叶 饲料添加剂 药理作用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力 宋延平 +2 位作者 杨彦平 赵林涛 郭倩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6期21-30,共10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通过TCMSP和BATMAN数据库检索苦白石颗粒中苦参、白头翁、石榴皮、仙鹤草、肉桂和木香的化学成分,TCMSP数据库获取其潜在靶...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通过TCMSP和BATMAN数据库检索苦白石颗粒中苦参、白头翁、石榴皮、仙鹤草、肉桂和木香的化学成分,TCMSP数据库获取其潜在靶点,在GEO数据库使用R语言获得仔猪细菌性腹泻的疾病靶点,映射后得到苦白石颗粒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交集靶点,String构建PPI网络并可视化,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Metascape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GO富集以及KEGG通路分析,并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通过数据库检索和文献补充,获得苦白石颗粒88个活性成分以及269个相对应靶点,仔猪细菌性腹泻相关的基因479个,经过映射获得靶点32个。其中潜在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仔猪腹泻蛋白是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和8、金属蛋白酶和表皮生长因子等。KEGG通路显示苦白石颗粒主要富集在IL-17、HIF-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苦白石颗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蛋白有较好的亲和作用。苦白石颗粒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细胞因子和直接抗感染等方面对仔猪细菌性腹泻发挥潜在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白石颗粒 仔猪细菌性腹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皮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7
作者 刘春蓉 朱育红 +3 位作者 王香敏 朱弘 武小卫 杨彦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6期52-57,共6页
建立控制五皮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桑白皮、陈皮、姜皮进行定性鉴别,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所拟定的TLC色谱条件,斑点分离效果佳,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建立控制五皮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桑白皮、陈皮、姜皮进行定性鉴别,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所拟定的TLC色谱条件,斑点分离效果佳,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结论:该方法定性明确可靠、操作简便、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皮口服液 薄层色谱法 桑白皮 陈皮 姜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