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
1
作者 陈晓怀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1期80-81,共2页
本文从多塔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嵌固端的选择及抗震等级的确定。从体型评价和计算建模进行分析着手,介绍了多塔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 多塔结构 抗震等级 计算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入混杂合成纤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建荣 何锐 李永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2,共7页
采用高弹模聚乙烯纤维(PE)和低弹模聚丙烯粗合成纤维(CPP)混杂技术制备混杂纤维混凝土,对其抗压和抗弯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弯曲韧性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混杂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 采用高弹模聚乙烯纤维(PE)和低弹模聚丙烯粗合成纤维(CPP)混杂技术制备混杂纤维混凝土,对其抗压和抗弯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弯曲韧性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混杂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粗集料掺量下,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普遍高于素混凝土,其提高幅度主要集中在15%~30%之间;掺入混杂纤维后混凝土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整体较为饱满,多数曲线表现为变形缓慢软化,部分出现变形硬化特征;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的韧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粗集料掺量影响较小;CPP/PE纤维可以从不同层次结构对混凝土进行增韧,产生正混杂效应,从而使制备的混杂纤维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弯曲韧性 双因素方差分析 纤维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结构与大跨钢结构组合应用分析
3
作者 苏迎社 刘钰君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31-433,共3页
介绍了我国型钢混凝土结构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型钢混凝土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组合体系的计算分析及节点构造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2种结构形式组合后的受力特点和节点构造,探索出型钢混凝土结构和大跨度钢结构组合... 介绍了我国型钢混凝土结构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型钢混凝土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组合体系的计算分析及节点构造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2种结构形式组合后的受力特点和节点构造,探索出型钢混凝土结构和大跨度钢结构组合在多层结构设计中的优点,主要为侧移小、抗震性能优,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并能够实现大空间和大跨度要求等,为新型结构的选型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受力特点 连接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拉压特性的厚壁球壳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曹雪叶 赵均海 +1 位作者 李艳 张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8-383,542,共6页
为了研究内压作用下厚壁球壳的弹塑性性能,以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考虑材料拉压模量不同、拉压强度差异,建立了厚壁球壳的弹性、塑性及安定极限内压的统一解,分析了拉压模量、拉压强度、壁厚不同对各个统一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内压作用下厚壁球壳的弹塑性性能,以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考虑材料拉压模量不同、拉压强度差异,建立了厚壁球壳的弹性、塑性及安定极限内压的统一解,分析了拉压模量、拉压强度、壁厚不同对各个统一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拉压模量不同、拉压强度差异对厚壁球壳的极限内压产生一定的影响;弹性、塑性及安定极限内压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大,随拉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安定极限内压随半径比的变化趋势,可为选择最优壁厚提供参考。该结论为厚壁球壳的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球壳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拉压模量 拉压强度 极限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