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启帆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12期29-31,共3页
介绍了西安市水资源现状,针对西安市水资源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过度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水资源保护措施,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西安市水资源... 介绍了西安市水资源现状,针对西安市水资源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过度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水资源保护措施,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西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现状 保护措施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傣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静帆 欧杨 +2 位作者 周丽 刘昕岑 包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8,共13页
传统村落的植物景观反应了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植物认知和应用经验,该研究对云南省德宏州大盈江、瑞丽江流域的19个傣族传统村落进行了植物景观及应用调查。结果表明:德宏傣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水平分布为寨外(山林绿块+农田绿块... 传统村落的植物景观反应了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植物认知和应用经验,该研究对云南省德宏州大盈江、瑞丽江流域的19个傣族传统村落进行了植物景观及应用调查。结果表明:德宏傣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水平分布为寨外(山林绿块+农田绿块+护堤绿带)——寨边(防护绿环+高山榕绿块)——寨内(绿点+绿线)的格局;垂直分布有5个景观层次;村寨内常见植物共181种,73科;村寨内植物多为人工栽培,具较强实用性,主要应用功能集中在食用、药用、观赏、防护隔离、香薰调味等方面;傣寨植物人文景观具宗教色彩。建议加强植物水平分布的空间联系,建立稳定的绿地系统格局;保持植物垂直景观层次,推广植物的建造功能应用;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形成产业优势;传承优秀的植物文化景观。推广植物在村落建设中的传统应用经验,促进民族村落与植物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为德宏傣族人居环境建设与民族植物学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傣族 传统村落 植物 景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琳 《地理教学》 2015年第23期36-40,共5页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了进一步激发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经过课堂实践,总结出了四种教学方法,即地图导航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了进一步激发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经过课堂实践,总结出了四种教学方法,即地图导航法、制作模型法、角色扮演法和实验演示法。这些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圊队精神,在探究中激发思维火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地图导航 制作模型 角色扮演 实验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4
作者 任琳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6,共4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使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以“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为例,通过选择热带、亚热带、温带各一种典型气候,设计两个梯级的探究活动,使用歌曲总结,激发了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使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以“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为例,通过选择热带、亚热带、温带各一种典型气候,设计两个梯级的探究活动,使用歌曲总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类型 判读方法 成因分析 地理歌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显地理教育内涵的初中第一课教学设计
5
作者 徐佳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6-49,共4页
初中地理第一课肩负着了解学生学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质,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完善价值观念等多层目标,更要彰显地理教育的内涵。笔者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揭开地理的... 初中地理第一课肩负着了解学生学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质,助力学生的生命成长,完善价值观念等多层目标,更要彰显地理教育的内涵。笔者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揭开地理的面纱、剖析地理教育的内涵、走进地理课的身旁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上好初中第一节地理课,其中剖析地理教育的内涵是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课 生活 地理教育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6
作者 任琳 岳大鹏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30,共5页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设置四个“探究活动”和四个“拓展延伸”落实教学目标。最后,采用地理歌曲总结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设置四个“探究活动”和四个“拓展延伸”落实教学目标。最后,采用地理歌曲总结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分布 合作探究 地理歌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网上阅卷看学生地理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任琳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7期52-53,17,共3页
问题一:审题不清1.忽视问题中的关键词选择题的题干经常会出现“不正确”“不属于”“不包括”和“不利影响”等问法,但部分学生实际选择的却是“正确”“属于”“包括”和“有利影响”的答案,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要的结论恰恰相反。判断... 问题一:审题不清1.忽视问题中的关键词选择题的题干经常会出现“不正确”“不属于”“不包括”和“不利影响”等问法,但部分学生实际选择的却是“正确”“属于”“包括”和“有利影响”的答案,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要的结论恰恰相反。判断题中经常出现一些绝对的说法,比如“不可能”“一定”“唯一”和“全部”等,学生在进行判断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选择 判断题 题干 空间定位能力 课外实践 变式练习 地形区 图文信息 理解难度 空间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自然灾害”教学过程设计
8
作者 孙婷 《地理教学》 2017年第6期34-36,共3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应用于中学课堂,这种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教师也从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启发、调动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种教学模式能满足不同层次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应用于中学课堂,这种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教师也从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启发、调动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种教学模式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多元化课堂的需求,也符合当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例谈谈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教学思路和尝试,以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地理课后拓展延伸的实践研究——以初中《地理》七年级(人教版)为例
9
作者 徐佳 《地理教学》 2016年第23期32-35,共4页
在学校的“小组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主要分为三个教学环节:课前自主探究、课内合作探究、课后拓展延伸,课前自主探究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前探究问题来完成本节课的预习工作.做到带着问题来学习;课内合作探究,老师将本节课内容针... 在学校的“小组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主要分为三个教学环节:课前自主探究、课内合作探究、课后拓展延伸,课前自主探究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前探究问题来完成本节课的预习工作.做到带着问题来学习;课内合作探究,老师将本节课内容针对性地设置成1~2个探究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结构;这两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后拓展延伸这一块,做的还不是很到位,通过一年的实践,以初中《地理》七年级(人教版)为例,谈一谈课后拓展延伸内容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拓展延伸 探究 选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细节入手引领新生融入集体
10
作者 王喜红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1-22,共2页
一、方案初成9月2日,开学第二天,在大多数小学一年级孩子对新环境还睁着一双胆怯的眼睛,不敢离开老师半步的状态下,小陈已经利用上厕所的机会溜进阶梯教室“视察”了一番。看着他手舞足蹈嚎叫着冲出阶梯教室的架势,我明白:接下来的日子... 一、方案初成9月2日,开学第二天,在大多数小学一年级孩子对新环境还睁着一双胆怯的眼睛,不敢离开老师半步的状态下,小陈已经利用上厕所的机会溜进阶梯教室“视察”了一番。看着他手舞足蹈嚎叫着冲出阶梯教室的架势,我明白:接下来的日子,需要花费一小半的精力在他身上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教室 细节入手 融入集体 新生 手舞足蹈 小学一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485总线信号通信故障测试与分析
11
作者 刘宇涵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2期93-93,95,共2页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农业面临转型和升级,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智慧农业和自动控制器械应用广泛,经常需要多机联网、互相通信。RS-232作为最早的串行接口标准,在短距离、低速率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农业面临转型和升级,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智慧农业和自动控制器械应用广泛,经常需要多机联网、互相通信。RS-232作为最早的串行接口标准,在短距离、低速率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通信距离上有一定限制。RS-485总线技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通信距离,因此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通信异常故障。本文从RS-485电气性能着手分析,并进行测试验证,找出RS-485信号通信异常的原因,并为实际使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485 测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