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樊继福 李佩瑶 贾凤珍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1-124,共4页
网络的广泛运用给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获得全新的机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现状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对网络内部... 网络的广泛运用给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获得全新的机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现状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对网络内部存在的优势、劣势,外部存在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提出优化对策,利用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依靠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孝道进行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分析
2
作者 刘娜 杨俐 樊继福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2年第S1期77-80,共4页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以孝道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开展道德教育,是我们深化道德教育的一次尝试,使教育者成为"引导者",受教育者成为"亲历者",对加强思想道德教...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以孝道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开展道德教育,是我们深化道德教育的一次尝试,使教育者成为"引导者",受教育者成为"亲历者",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实践探索意义,为构建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生道德修养新体系提供了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孝道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对西北经济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武振 梁月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34,共12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习仲勋主政西北地区。他在努力完成西北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致力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平抑物价,实现了西北地区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在制订西北地区经济建设计划、恢复和发展西北...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习仲勋主政西北地区。他在努力完成西北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致力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平抑物价,实现了西北地区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在制订西北地区经济建设计划、恢复和发展西北国民经济的过程中,习仲勋注重抓好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植树造林、铁路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大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使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他"当好西北人民的忠诚勤务员"的庄严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仲勋 主政西北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7
4
作者 霍建英 史文娟 彭程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基于产业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杨凌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政府规划不到位、技术不成熟、成本制约及商业模式匮乏等问题,提出各级政府应联动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以及探寻商业模式创新等三点促进杨凌智慧... 基于产业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杨凌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政府规划不到位、技术不成熟、成本制约及商业模式匮乏等问题,提出各级政府应联动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以及探寻商业模式创新等三点促进杨凌智慧农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杨凌智慧农业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俐 何源源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采用B/S架构,使用VBScript和Javascript语言为开发的工具,借助移动终端,设计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以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诚信系统为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行,可提高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管理系统 功能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与机器的发展与思考
6
作者 秦海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24期53-54,共2页
19世纪自然科学兴起使得历史的巨轮运转变得更加活跃。直至今日,科技领域不断创新进步,世界文明也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人们似乎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科技被日益强调,人们似乎更加偏爱于把世界进行"量化",甚至于扩... 19世纪自然科学兴起使得历史的巨轮运转变得更加活跃。直至今日,科技领域不断创新进步,世界文明也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人们似乎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科技被日益强调,人们似乎更加偏爱于把世界进行"量化",甚至于扩大量化的范围,人们很自信的相信新的科技能够以更新的方式,给人类认识带来新的观点获得更多的认识,并且人们利用这样的手段改造和认识世界。设想一下,如果人们对世界加以无限制的量化并且一味的相信人工机器代替人工,那么会不会出现机器人代替整个人类社会?人类的方向又将何去何从?我们的世界可否能被量化么?这就需要我们在数据化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眼光加以合理化认识,对人工与机器的限度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时代 人工与机器 限度 价值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