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微机电系统倾角仪信号的补偿和软件算法处理
1
作者 黄同 李娣娜 黄海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80-184,共5页
舰船倾角仪易受非线性特性与动态干扰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多项式拟合补偿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前者通过多项式函数拟合与最小二乘法,将静态非线性误差从2.5°降至0.6°以内;后者依托预... 舰船倾角仪易受非线性特性与动态干扰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多项式拟合补偿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前者通过多项式函数拟合与最小二乘法,将静态非线性误差从2.5°降至0.6°以内;后者依托预测-更新-自适应调整三阶段机制,动态优化噪声协方差,提升舰船动态工况下的测量实时性与抗干扰能力。实验验证表明,两种算法协同作用可有效提升倾角测量精度,为舰船姿态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倾角仪 信号补偿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子设备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范瑾 郭歌 +2 位作者 牛利涛 兀鹏越 罗四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1,共5页
为解决数据映射带来的智能电子设备软件复杂、低效和无法利用SCL文件对功能进行灵活组态的问题,基于IEC61850标准的面向对象思想,在信息源头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根据IED能力描述文件,构建智能电子设备对象;使用IED组态工具,导入IED实例配... 为解决数据映射带来的智能电子设备软件复杂、低效和无法利用SCL文件对功能进行灵活组态的问题,基于IEC61850标准的面向对象思想,在信息源头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根据IED能力描述文件,构建智能电子设备对象;使用IED组态工具,导入IED实例配置文件,灵活配置IED运行需要的对象;当IED运行时,通过多个对象交互完成装置功能,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适用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间隔层保护测控IED的软件设计,达到IED功能软件与IEC61850面向对象信息模型无缝融合和可灵活组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IEC61850 智能电子设备 面向对象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3+)掺杂Ge-As-Ga-Se硫系玻璃和光纤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王翀 吴嘉辉 +2 位作者 郭海涛 唐钰欣 许彦涛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面向4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用增益光纤,制备出0.2%(质量分数)高浓度Pr^(3+)离子掺杂的Ge_(12)As_(20.8)Ga_(4)Se_(63.2)玻璃,通过棒管法拉制了单模双包层增益光纤。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电子探针元素分析、椭偏仪、红外热像仪、... 面向4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用增益光纤,制备出0.2%(质量分数)高浓度Pr^(3+)离子掺杂的Ge_(12)As_(20.8)Ga_(4)Se_(63.2)玻璃,通过棒管法拉制了单模双包层增益光纤。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电子探针元素分析、椭偏仪、红外热像仪、红外显微测试、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制备的玻璃和光纤的光学特性,最终所制备光纤的基底损耗约为2.65 dB/m,并成功获得光纤在3.8~4.8μm处的强荧光发射。该硫系玻璃光纤具有较高的Pr^(3+)溶解度、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发光性能,具有作为4μm波段光纤激光器增益介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系玻璃 稀土掺杂 纯化方法 中红外荧光 中红外光纤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故障信息的多功能一体化智能电子设备 被引量:2
4
作者 范瑾 罗四倍 +1 位作者 牛利涛 贠保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9-13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暂态故障信息的集成输电线路保护、测距、录波和测控等多种功能的智能电子设备。硬件方案采用多CPU分布式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模块:过程层通信模块、保护模块、测距录波模块、测控模块、站控层通信模块和人机接口模块。暂态... 提出一种基于暂态故障信息的集成输电线路保护、测距、录波和测控等多种功能的智能电子设备。硬件方案采用多CPU分布式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模块:过程层通信模块、保护模块、测距录波模块、测控模块、站控层通信模块和人机接口模块。暂态故障信息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保护模块和测距录波模块中,详细介绍了暂态故障信息的利用方法。为了满足智能变电站发展的要求,采用了一些关键技术。该多功能一体化智能电子设备适用于现有的智能变电站,能够提高保护性能和测距精度,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子设备 暂态故障信息 IEC61 850 输电线路保护 智能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RFID电子标签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黄玉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2-529,共8页
概述了国际上射频识别标准组织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电子标签的关键技术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实施策略。目前信息技术已经从人与人的通信,逐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国际上对物品的自动识别技术发展... 概述了国际上射频识别标准组织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电子标签的关键技术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实施策略。目前信息技术已经从人与人的通信,逐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国际上对物品的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很快,RFID电子标签扮演了重要角色。电子标签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石,可以实现对物品的透明化追踪,但也带来了数据碰撞、保密性差等问题,通过采用防冲突机制和加密技术等,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利用RFID电子标签实现物品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极大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发生根本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电子标签 防冲突机制 加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查找表均衡的高速SerDes发送端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陶保明 张春茗 +1 位作者 任一凡 戢小亮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8-496,共9页
为使高速串行器/解串器(SerDes)发送端具有更大的均衡灵活性,采用UMC 28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数模转换器(DAC)结构的高速SerDes发送端。通过将发送端中前馈均衡功能以查找表(LUT)形式集成至DSP中,灵活解决了信... 为使高速串行器/解串器(SerDes)发送端具有更大的均衡灵活性,采用UMC 28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数模转换器(DAC)结构的高速SerDes发送端。通过将发送端中前馈均衡功能以查找表(LUT)形式集成至DSP中,灵活解决了信道高频损耗严重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简化了全定制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其主体结构包括DSP、温度编码器、重定时器、32:4多路复用器(MUX)、1 UI脉冲发生器+4:1 MUX、源串联端接(SST)型DAC驱动器。仿真结果显示:在1.05 V工作电压且信道衰减为12 dB@16 GHz条件下,发送端输出32 Gbit/s NRZ信号眼高为258 mV,眼宽为0.75UI;输出64 Gbit/s PAM4信号眼高为64 mV,眼宽为0.40 UI;版图面积为0.116 mm^(2),电路功耗为57.42 mW,获得了良好的均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DSP) 前馈均衡 串行器/解串器(SerDes) 源串联端接(SST)驱动器 数模转换器(D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散射校正的光谱共焦位移测量方法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艳 王泞淋 +3 位作者 刘继红 武少杰 付雯雯 任凯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为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精度,对样品表面散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原理,基于标量散射理论,推导了表面散射特性影响下的光谱共焦轴向响应,建立了散射对位移测量影响的关系模型。然后,对散射引起... 为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精度,对样品表面散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原理,基于标量散射理论,推导了表面散射特性影响下的光谱共焦轴向响应,建立了散射对位移测量影响的关系模型。然后,对散射引起的峰值波长曲线偏移导致的位移测量误差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样品表面粗糙度较大时,会产生较大的散射效应,导致测量精度明显下降;同时,在进行光谱共焦位移测量时受各波长入射特性的影响。为校正散射的影响,提出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方法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散射校正算法模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选取样品进行了位移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性能随粗糙度的增大而降低,对于粗糙度为20 nm的样品散射误差校正后测量结果的最大位移测量误差从12.6μm降为1.9μm,平均位移测量误差从8.1μm降为0.86μm,提高了位移测量精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提出的散射校正方法的有效性。文中研究结果对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共焦 表面散射特性 位移测量 光谱数据处理 多元散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掺杂对β-Ga_(2)O_(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苗瑞霞 牛佳美 +1 位作者 晏杰 贾小坛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I0003,I0004,共11页
β-Ga_(2)O_(3)以其较高的导带底(Conduction Band Minimum,CBM)和较低的价带顶(Valence Band Maximum,VBM),赋予其光生电子和空穴较强的还原与氧化能力,但其宽禁带和高载流子复合率限制了在光催化中的应用.金属离子掺杂被认为是提升光... β-Ga_(2)O_(3)以其较高的导带底(Conduction Band Minimum,CBM)和较低的价带顶(Valence Band Maximum,VBM),赋予其光生电子和空穴较强的还原与氧化能力,但其宽禁带和高载流子复合率限制了在光催化中的应用.金属离子掺杂被认为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Sr、Ba、V、Nb、Ta等二十种元素掺杂对β-Ga_(2)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Sr、Nb、Ta、Mn、Fe、Zn、Hg七种元素掺杂β-Ga_(2)O_(3)后,材料除能保持合适的带边位置外,还具有更高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以及更低的形成能,表明这些元素的引入可有效提升β-Ga_(2)O_(3)光催化效率;Nb、Ta掺杂可显著增强材料在红外光区的吸收,Mn、Fe掺杂则显著提升材料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其中,Nb在0.5 eV处光吸收系数高达1.38×10^(5)cm^(−1),Mn、Fe掺杂在3 eV处光吸收系数可达1×10^(5)cm^(−1),在不同波段均呈现出良好的光吸收能力.此外,Hg掺杂表现出跨红外至深紫外的宽波段增强效果,Hg掺杂后,电子空穴相对有效质量高达109,说明Hg掺杂显著提升载流子分离能力,同时由于其在宽波段显著增强的光吸收效果,因此,Hg可作为β-Ga_(2)O_(3)在光催化制氢中理想的金属掺杂元素,以上研究结果为β-Ga_(2)O_(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提供了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β-Ga2O3 掺杂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CNN处理器的高效能自适应映射策略
9
作者 常立博 武丹妮 +3 位作者 杜慧敏 张盛兵 郝鹏 蔡秀霞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7-1169,共13页
针对因CNN模型巨大的参数规模和数据访问量,及不同CNN模型或同一模型中不同层的计算模式存在多样性,导致其仅可支持单一或固定映射方式及片上数据缓存的计算系统整体效能较低的问题,提出软硬件协同设计策略.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 针对因CNN模型巨大的参数规模和数据访问量,及不同CNN模型或同一模型中不同层的计算模式存在多样性,导致其仅可支持单一或固定映射方式及片上数据缓存的计算系统整体效能较低的问题,提出软硬件协同设计策略.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访存优化机制与片上弹性缓存动态划分方法结合,根据可重构CNN处理器中存储结构相关参数,针对不同CNN运算层自动搜索最优的循环调度策略;并通过设计可重构片上互联结构、地址映射逻辑以及动态存储调度方法,使片上弹性缓存可根据不同调度策略动态划分地址映射空间.在基于Eyeriss和TPU的CNN处理器构架上,与对比的调度策略相比,采用所提方法可分别将2种可重构CNN处理器的效能提升约3倍和4倍;并且,采用相同的调度策略,与固定容量双缓存结构相比,文中的弹性存储划分方法可分别将功耗减少30.28%和18.43%.与基于FPGA平台的相关研究相比,文中可重构CNN处理器将计算效率和计算效能分别提高了约10倍和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映射器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数据流 深度强化学习 片上弹性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快速边缘注意力的Transformer跟踪算法
10
作者 薛紫涵 葛海波 +2 位作者 王淑贤 安玉 杨雨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针对长期目标跟踪中出现模型退化和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快速边缘注意力的Transformer跟踪算法TransFEA(fast edge attention on Transformer)。使用ResNet-50作为Siamese网络的骨干网络,并在其每个残差块后端引入注意力网络... 针对长期目标跟踪中出现模型退化和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快速边缘注意力的Transformer跟踪算法TransFEA(fast edge attention on Transformer)。使用ResNet-50作为Siamese网络的骨干网络,并在其每个残差块后端引入注意力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增强目标的关键信息和全局信息;边缘注意力网络(edge attention network,EA)提取模板与搜索区域的特征向量,快速注意力网络(fast attention network,FA)计算注意响应值,确定两个区域的相似度,以此调整目标位置。设计多层感知器预测边界框,避免过多超参数,使跟踪器实现了准确性与轻量化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TransFEA在LaSOT数据集上成功率和准确率分别为65.3%、69.1%,运行可以达到90 FPS,提高了长期跟踪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网络 边缘注意力网络 快速注意力网络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EISCAP传感器数据预测算法研究
11
作者 冯臻夫 张婉青 陈东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6,共6页
针对传统测量拟合方法速度慢、稳定性差、耗时较长及精度较低等问题,文中将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及阈值寻找最优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EISCAP传感器数据预测方法。在室温... 针对传统测量拟合方法速度慢、稳定性差、耗时较长及精度较低等问题,文中将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及阈值寻找最优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EISCAP传感器数据预测方法。在室温条件下EISCAP传感器测量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对实验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从实验样本数据中提取的偏置电压大小作为输入特征量,以EISCAP精确检测出的幅值大小作为输出特征量,构建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验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拟合方法相比,GA-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误差较小,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0.61%,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0.05%~0.72%。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好,在同等采样数据量条件下,较传统的插值法大大提升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EISCAP传感器 幅值检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Janus LuClI的铁谷特性研究
12
作者 朱靖欣 郭三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铁谷材料由于其固有的铁磁性质,可以产生自发谷极化,从而实现谷自由度的操纵.不同的谷极化状态为铁谷材料在信息传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在本文的工作中,采用了可靠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证明了Janus单层LuClI的动力学、力学和热力... 铁谷材料由于其固有的铁磁性质,可以产生自发谷极化,从而实现谷自由度的操纵.不同的谷极化状态为铁谷材料在信息传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在本文的工作中,采用了可靠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证明了Janus单层LuClI的动力学、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发现Janus单层LuClI是一种有潜力的铁谷材料,它有着50.927 meV的谷劈裂.当Lu原子磁矩方向(平面外)发生颠倒时,可以实现谷极化翻转.还计算了Janus单层LuClI在布里渊区中的Berry曲率分布,主要集中在-K和K谷,可以实现反常谷霍尔效应.当电子关联强度比较小时,Janus单层LuClI的易磁化轴将指向面内,从而失去自发谷极化.尽管如此,利用应变调控可以使磁化方向从面内转向面外,从而产生谷极化.此外,Janus单层LuClI同时具有面内和面外压电响应,计算得到的面内压电应变系数d11大于大部分已有二维材料的计算值,而面外压电系数d31非常小.这为通过压电效应调控谷载流子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谷材料 压电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igt函数的拉曼光谱样本数据增强方法
13
作者 卜子川 刘继红 +3 位作者 任凯利 刘驰 张家庚 严学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02-2510,共9页
拉曼光谱技术在现代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揭示物质结构和性质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近年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拉曼光谱分析提供了新方向,并且在光谱分类和识别中表现优异,但深度学习模型性能高度依... 拉曼光谱技术在现代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揭示物质结构和性质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近年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拉曼光谱分析提供了新方向,并且在光谱分类和识别中表现优异,但深度学习模型性能高度依赖数据规模与质量,而拉曼光谱数据的采集比较耗时并且类型单一,无法满足模型的训练需要,因此需要通过数据增强技术来实现训练数据的扩增。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oigt函数的拉曼光谱样本数据增强方法,通过对光谱中的谱峰使用Voigt函数进行拟合,然后将每个拟合峰在指定范围内随机进行左右平移和幅值变化,最后将所有拟合峰线性叠加,从而达到增强数据集的目的。本文将该方法与常用的三种拉曼光谱数据增强方法(加噪法、偏移法和左右平移法)在一组少样本多类别的拉曼光谱数据下进行对比,通过结构相似度(SSIM)和PCA总解释方差占比两种评价指标,评估了不同方法生成的增强光谱的质量,并分别在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三种分类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以评估模型的分类性能和泛化能力。结果表明:Voigt函数法得到的拉曼增强光谱在两种评价指标中表现优异,且在由增强数据集所训练的分类模型中,验证集和原始数据集在加噪法、偏移法和Voigt函数法的三种分类模型中的准确率均为100%,而左右平移法的分类模型表现较差,其准确率分别为99.80%和96.35%(KNN)、98.75%和100%(SVM)以及94.89%和98.54%(1D-CNN)。在模拟生成的异常数据中,由常用方法增强数据训练的模型都存在对某种异常数据性能较差的情况,而由Voigt函数法增强数据训练的模型在各种异常数据中性能均表现优秀。综上所述,基于Voigt函数的拉曼光谱样本数据增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增强样本的多样性,训练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及鲁棒性,适用于需要高异常数据处理能力和高泛化能力的场景,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数据增强 深度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Voigt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与残差连接的视觉Transformer跟踪算法
14
作者 田攀帅 葛海波 +1 位作者 安玉 薛紫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80-290,共11页
针对目标跟踪中网络模型加深导致低级特征丢失和速度与精度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与残差连接的VIT跟踪算法MRATrans(multi-head residual attention Transformer)。使用MobileViT作为主干网络,在保持较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 针对目标跟踪中网络模型加深导致低级特征丢失和速度与精度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与残差连接的VIT跟踪算法MRATrans(multi-head residual attention Transformer)。使用MobileViT作为主干网络,在保持较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实现了丰富的特征表示。提出残差注意力模块(residual attention module,RAM),有效防止低级特征丢失问题,并设计了多头残差注意力(multi-head residual attention,MHRA)模块,同时关注不同子空间表示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构建密集像素相关(dense pixel correlation,DPC)模块计算模板和搜索区域的相似性,避免空间失真,获得具有更丰富语义信息的响应图;通过分类回归网络实现准确的跟踪。通过OTB100、VOT2018和GOT-10k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了MRATrans与主流算法相比拥有更优的性能,并达到87帧/s的速度,在保持高效性的同时实现了准确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特征丢失 孪生网络 残差注意力 像素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β-Ga_(2)O_(3)材料中点缺陷迁移行为的理论研究
15
作者 苗瑞霞 晏杰 +1 位作者 牛佳美 贾小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4,共11页
高能粒子在β-Ga_(2)O_(3)中产生的点缺陷可通过迁移聚集形成低应变能团簇,对器件性能有显著影响。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BE泛函,结合攀爬图像推动弹性带方法计算,研究β-Ga_(2)O_(3)材料中关于辐照缺陷迁移的机理... 高能粒子在β-Ga_(2)O_(3)中产生的点缺陷可通过迁移聚集形成低应变能团簇,对器件性能有显著影响。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BE泛函,结合攀爬图像推动弹性带方法计算,研究β-Ga_(2)O_(3)材料中关于辐照缺陷迁移的机理。结果表明:O原子比Ga原子更容易脱离晶格位置,形成VO和Oi;O原子的三个位点在形成V_(O)时,V_(O1)、V_(O_(2))、V_(O3)最小迁移势垒分别为0.48 eV、0.015 eV、0.39 eV,其最佳迁移路径为VO1_3、VO_(2)_11、V_(O3)_18;Ga原子两个位点形成VGa时,VGa1、VGa2最小迁移势垒分别是0.33 eV、0.35 eV,其最佳迁移路径为V_(Ga1_4)、V_(Ga2_4);Oi形成时最小迁移势垒是0.13 eV,迁移路径为O_(2)→Oi,Ga_(i)最小迁移势垒是0.84 eV,迁移路径为Ga_(i1)→Ga_(i6)。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辐照下β-Ga_(2)O_(3)材料中缺陷迁移的微观机理,为辐照加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缺陷 迁移势垒 第一性原理 β-Ga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β-NaYF_(4):Yb^(3+)/Er^(3+)/Tm^(3+)微米晶体上转换白光发射光谱偏振特性研究
16
作者 韩庆艳 樊世星 +7 位作者 赵博超 刘紫晗 张昊 高伟 张成云 张智喻 刘思聪 董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采用水热和离子共掺杂方法制备了β-NaYF_(4):20%Yb^(3+)/x%Er^(3+)/0.2%Tm^(3+)(x=0.2,0.4,0.6,0.8,1.0)微米晶体,该微晶是一种横截面为六边形,两端均为楔形的管状结构。调节Er^(3+)离子和Tm^(3+)离子的掺杂浓度比,实现了单颗粒微晶上... 采用水热和离子共掺杂方法制备了β-NaYF_(4):20%Yb^(3+)/x%Er^(3+)/0.2%Tm^(3+)(x=0.2,0.4,0.6,0.8,1.0)微米晶体,该微晶是一种横截面为六边形,两端均为楔形的管状结构。调节Er^(3+)离子和Tm^(3+)离子的掺杂浓度比,实现了单颗粒微晶上转换发光颜色从黄绿色到白青色的转变,最终获得了较强的上转换白光发射。采用共聚焦显微光谱测试系统,在近红外光980 nm激光激发下,研究了单颗粒β-NaYF_(4):20%Yb^(3+)/0.2%Er^(3+)/0.2%Tm^(3+)微晶的光谱偏振特性。当激发光位于单个β-NaYF_(4)微晶不同位置时,单个微晶的上转换白光发射强度随偏振角ω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周期性变化,表明单个β-NaYF_(4)微晶上转换发光具有较强的偏振依赖特性。该项工作为完善单个各向异性上转换微纳晶体的空间取向分析和发光机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上转换 白光发射 单颗粒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熵诱导度量的变步长LMP算法
17
作者 汤琦 杨欣柳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76,共10页
针对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下的水声稀疏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熵诱导度量的变步长最小平均p范数滤波(CVSS-LMP)算法。该算法用互相关熵诱导度量来表示误差向量与零向量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抑制脉冲噪声对CVSS-LMP稳态精度的影响... 针对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下的水声稀疏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熵诱导度量的变步长最小平均p范数滤波(CVSS-LMP)算法。该算法用互相关熵诱导度量来表示误差向量与零向量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抑制脉冲噪声对CVSS-LMP稳态精度的影响;给出了基于高斯核函数的互相关熵的度量方法,并采用移动平均法构造变步长控制因子,提高了CVSS-LMP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和典型LMP类滤波算法相比,CVSS-LMP算法的收敛速度快17%以上、稳态精度提高2dB以上,对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熵诱导度量 信道估计 Α稳定分布 脉冲噪声 L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S的高选择性CPW宽带滤波器
18
作者 吴家尘 黄玉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2-84,89,共4页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与传输质量,设计了一种高选择性的共面波导(CPW)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双螺旋型缺陷地结构(DGS)、U型DGS和阶跃型CPW传输线缝隙耦合结构组成。利用阶跃型CPW传输线可以改善匹配性能,源与负载耦合结构引入低...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与传输质量,设计了一种高选择性的共面波导(CPW)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双螺旋型缺陷地结构(DGS)、U型DGS和阶跃型CPW传输线缝隙耦合结构组成。利用阶跃型CPW传输线可以改善匹配性能,源与负载耦合结构引入低频传输零点,蚀刻U型DGS可以拓展带宽并引入高频传输零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工作带宽为2.05~2.94 GHz,插入损耗优于0.85 dB,回波损耗优于20 dB。此外,在通带边缘两侧皆存在传输零点,提高了滤波器的选择性和带外抑制性能。对滤波器进行了实物加工与测试,实测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滤波器的有效尺寸较小,仅为18.2 mm×16.6 mm,适用于工作在WLAN频段的通信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选择性 共面波导 宽带 缺陷地结构 传输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Te_(2)非线性光子调制器的耗散四波混频高重频光纤激光器
19
作者 石琨鹏 任嘉怡 +3 位作者 郝有强 韩冬冬 李田甜 惠战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32,共13页
基于耗散四波混频效应的光纤激光器具有输出脉冲重复频率高、脉宽窄、光束方向性好、结构简单等优势,在光纤通信、光学传感、精密计量、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了二维材料NbTe_(2)纳米片,对其形貌进... 基于耗散四波混频效应的光纤激光器具有输出脉冲重复频率高、脉宽窄、光束方向性好、结构简单等优势,在光纤通信、光学传感、精密计量、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了二维材料NbTe_(2)纳米片,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闭孔Z扫描技术研究了其在1550 nm波长下的三阶非线性特性,最大折射率达到1.39×10^(-12) m^(2)/W。通过光学沉积法制备了非线性光子调制器件作为腔内非线性光学元件,理论仿真并实验搭建了臂长可调谐马赫-曾德滤波器,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利用NbTe_(2)非线性光子调制器件优异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和马赫-曾德滤波器良好的周期滤波特性,在低泵浦功率条件下产生耗散四波混频效应。通过精确调谐马赫-曾德干涉仪两臂时延差以改变滤波器的自由光谱范围,获得了中心波长为1560 nm、重复频率分别为80.6 GHz和121.9 GHz的短脉冲输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NbTe_(2)纳米片作为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为高重复频率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实现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技术方案,同时为探索其它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其在超快光子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Z扫描 耗散四波混频 高重频脉冲 光纤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V校正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光谱共焦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20
作者 李春艳 付雯雯 +4 位作者 刘继红 李丹琳 武少杰 王泞淋 任凯利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5,共11页
为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适用性和测量精度,系统分析了样品表面粗糙度对位移测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误差校正算法模型。首先,介绍了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光散射理论,利用小斜率近似法推导了粗糙度影响下的样品表面光束... 为提高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适用性和测量精度,系统分析了样品表面粗糙度对位移测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误差校正算法模型。首先,介绍了光谱共焦位移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光散射理论,利用小斜率近似法推导了粗糙度影响下的样品表面光束的反射特性变化,建立了粗糙度对位移测量影响的关系模型。然后,对表面粗糙度引起的峰值波长曲线漂移导致的位移测量误差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会导致位移测量的精度降低,粗糙度越大,造成的轴向位移偏差越大。为校正粗糙度的影响,提出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法对光谱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建立粗糙度误差校正模型,并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和分类性能,进一步减小粗糙度的影响。最后,搭建光谱共焦测量系统,对粗糙度分别为10 nm、15 nm、20 nm、25 nm、30 nm、35 nm的碳素钢样块进行测量,测得位移相对标准偏差由1.59%降低为0.12%,验证了校正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结果对提高系统测量精度及对不同样品的适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光谱共焦 散射 SVM算法 SN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