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颖 朱丽 +3 位作者 林庆帆 李莹华 王富平 卢津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99,共19页
图像超分辨率(SR)是计算机视觉中提高图像和视频分辨率的一类重要技术。近年来,得益于神经网络的成功,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这无疑是超分辨率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对超分辨率工作进行综述。首先,总结目前已有的... 图像超分辨率(SR)是计算机视觉中提高图像和视频分辨率的一类重要技术。近年来,得益于神经网络的成功,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这无疑是超分辨率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对超分辨率工作进行综述。首先,总结目前已有的超分辨率技术,根据其输入输出进行分类介绍;其次,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类进行论述,并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最新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进行总结分类介绍;然后,讨论了超分辨率技术的相关问题,即性能评价指标、标准数据集,进而对几种典型算法进行实验对比;最后,对图像超分辨率算法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超分辨率 有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去遮挡新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颖 张艺轩 +2 位作者 佘建初 王富平 林庆帆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73-1794,共22页
刑侦工作中,若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存在遮挡,人脸特征点遭到破坏,精确去除遮挡区域成为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一步。因此,人脸去遮挡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人脸去遮挡技术最新进展进行阐述,并基于2016年首次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图像... 刑侦工作中,若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存在遮挡,人脸特征点遭到破坏,精确去除遮挡区域成为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一步。因此,人脸去遮挡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人脸去遮挡技术最新进展进行阐述,并基于2016年首次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图像修复算法,介绍从2017年至今学者们提出的各类人脸去遮挡融合算法。首先根据遮挡方式的不同将现有算法分类为随机遮挡和规则遮挡的人脸修复,接着根据算法中预测生成网络的不同,进一步分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并对各类融合算法从模型网络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分析,给出一些融合算法的选择建议,从网络结构和适用范围方面对比总结规则遮挡算法和随机遮挡算法。然后介绍并汇总常用的图像修复效果评价指标和数据集,通过列举各类修复算法的实验结果,提炼并分析其定量指标和视觉效果,说明了近年来的人脸去遮挡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最后结合现有算法和实际需求,从数据集、算法、评价指标等五方面指出人脸去遮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去遮挡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CNN)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信息驱动的多目标进化半监督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凤 张咪咪 刘汉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6-1113,共8页
现有的多目标进化聚类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时,往往是在图像像素层面上进行聚类,运行时间过长,而且忽略了图像区域信息使得图像分割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提高多目标进化聚类算法的分割效果和时间效率,该文将图像区域信息与部分监督信息引入... 现有的多目标进化聚类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时,往往是在图像像素层面上进行聚类,运行时间过长,而且忽略了图像区域信息使得图像分割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提高多目标进化聚类算法的分割效果和时间效率,该文将图像区域信息与部分监督信息引入多目标进化聚类,提出图像区域信息驱动的多目标进化半监督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超像素策略获得图像的区域信息,然后结合部分监督信息,设计融合区域信息和监督信息的适应度函数,接着通过多目标进化策略对多个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解集。最后构造融合区域信息与监督信息的最优解评价指标,实现从最优解集中选取一个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多目标进化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但分割效果有所提升,而且运行效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多目标进化 模糊聚类 半监督聚类 区域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信息的截集式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范九伦 高梦飞 +1 位作者 于海燕 陈斌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78-2385,共8页
截集式可能性C-均值(C-PCM)聚类算法将截集概念引入可能性C-均值(PCM)聚类算法中,明显改善了PCM的聚类中心重合问题,并能够对噪声和奇异点的数据进行有效聚类,但该聚类算法对小目标数据聚类时仍然存在聚类中心偏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 截集式可能性C-均值(C-PCM)聚类算法将截集概念引入可能性C-均值(PCM)聚类算法中,明显改善了PCM的聚类中心重合问题,并能够对噪声和奇异点的数据进行有效聚类,但该聚类算法对小目标数据聚类时仍然存在聚类中心偏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将半监督学习机制引入C-PCM的目标函数中,通过部分先验信息来指导聚类过程,提出半监督截集式可能性C-均值(SS-C-PCM)聚类算法。为了提高彩色图像的分割效率和分割准确率,将差分进化超像素(DES)算法获得的图像空间邻域信息融入SS-C-PCM目标函数中,并利用彩色直方图重构目标函数,以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而提出基于差分进化超像素的半监督截集式可能性C-均值(desSSC-PCM)聚类算法。通过人造数据和彩色图像分割的仿真并与多种相关算法进行对比,表明该文算法能够有效改善小目标数据的聚类效果,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集式可能性C-均值聚类 半监督 超像素 彩色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信息驱动的抑制式粗糙模糊聚类分割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凤 程艳阳 +1 位作者 刘汉强 刘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50-1762,共13页
粗糙模糊聚类方法需要手动设置阈值确定粗糙聚类的上、下近似且对图像中的噪声较为敏感。为了减少人为干预,实现粗糙模糊聚类在图像分割中的深度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图像驱动的抑制式粗糙模糊聚类分割算法。方法中设计了基于超像素区域信... 粗糙模糊聚类方法需要手动设置阈值确定粗糙聚类的上、下近似且对图像中的噪声较为敏感。为了减少人为干预,实现粗糙模糊聚类在图像分割中的深度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图像驱动的抑制式粗糙模糊聚类分割算法。方法中设计了基于超像素区域信息的自适应阈值策略,用于确定粗糙模糊聚类的上下近似,将图像空间信息引入到粗糙模糊聚类,构造了融合空间信息的粗糙模糊聚类目标函数,克服方法对于图像噪声的敏感性,此外,为进一步提升聚类性能,将模糊聚类中的抑制式学习思想引入到粗糙下近似集中像素的模糊隶属度的修正,实现了粗糙和模糊思想的深度融合。本文算法是更具混合智能机理的粗糙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粗糙模糊聚类 抑制式学习 图像信息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的情感分析技术综述 被引量:44
6
作者 刘继明 张培翔 +2 位作者 刘颖 张伟东 房杰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5-1182,共18页
情感分析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分析确定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其在人机交互和刑侦破案等领域都能发挥重大作用。深度学习和传统特征提取算法的进步为利用多种模态进行情感分析提供了条件。结合多种模态进行情感分析可以弥补单模态情感分析... 情感分析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分析确定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其在人机交互和刑侦破案等领域都能发挥重大作用。深度学习和传统特征提取算法的进步为利用多种模态进行情感分析提供了条件。结合多种模态进行情感分析可以弥补单模态情感分析的不稳定性以及局限性等缺点,能够有效提高准确度。近年来,研究者多用面部表情信息、文本信息以及语音信息三种模态进行情感分析。主要从这三种模态对多模态情感分析技术进行综述:首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其次总结了常用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数据集;然后分别对现有的基于面部表情信息、文本信息和语音信息的单模态情感分析技术进行简要叙述;接下来详细介绍了模态融合技术,并依据不同的模态融合方式对多模态情感分析技术的现有成果进行重点描述;最后讨论了多模态情感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情感分析 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边缘信息和门卷积的人脸修复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富平 李文楼 +2 位作者 刘颖 卢津 公衍超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0-162,共13页
针对任意形状遮挡下人脸修复,现有方法容易产生边缘模糊和恢复结果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缘信息和门卷积的人脸修复算法。首先,通过先验人脸知识产生遮挡区域的边缘图,以约束人脸修复过程。其次,利用门卷积在部分像素缺失下的精... 针对任意形状遮挡下人脸修复,现有方法容易产生边缘模糊和恢复结果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缘信息和门卷积的人脸修复算法。首先,通过先验人脸知识产生遮挡区域的边缘图,以约束人脸修复过程。其次,利用门卷积在部分像素缺失下的精确局部特征描述能力,设计面向图像修复的门卷积深度生成对抗网络(GAN)。该模型由边缘连接生成对抗网络和图像修复生成对抗网络两部分组成。边缘连接网络利用二值遮挡图和待修复图像及其边缘图的多源信息进行训练,实现对缺失边缘图像的自动补全和连接。图像修复网络以补全的边缘图为引导信息,联合遮挡图像进行缺失区域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算法,该算法修复效果更好,其评价指标比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修复 Canny边缘 门卷积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跨模态图文检索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颖 郭莹莹 +3 位作者 房杰 范九伦 郝羽 刘继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9-511,共23页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兴起,多模态学习受到广泛关注。跨模态检索是多模态学习的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挖掘不同模态样本之间的关系,即通过一种模态样本来检索具有近似语义的另一种模态样本。近年来,跨模态检索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前...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兴起,多模态学习受到广泛关注。跨模态检索是多模态学习的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挖掘不同模态样本之间的关系,即通过一种模态样本来检索具有近似语义的另一种模态样本。近年来,跨模态检索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是信息检索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聚焦于深度学习跨模态图文检索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基于实值表示学习和基于二进制表示学习方法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基于实值表示的方法用于提升跨模态语义相关性,进而提高跨模态检索准确度,基于二进制表示学习的方法用于提升跨模态图文检索效率,减小存储空间;其次,总结了跨模态检索领域常用的公开数据集,对比了不同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性能表现;此外,总结并分析了跨模态图文检索技术在公安、传媒及医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结合现有技术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检索 深度学习 特征学习 图文匹配 实值表示 二进制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文融合的多模态舆情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颖 王哲 +3 位作者 房杰 朱婷鸽 李琳娜 刘继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0-1278,共19页
由于互联网以及移动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逐渐进入到一个参与式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网络上通过文本和图像的方式发布自己的观点、评论以及情感。对于这些文本和图像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由于互联网以及移动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逐渐进入到一个参与式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网络上通过文本和图像的方式发布自己的观点、评论以及情感。对于这些文本和图像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有利于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指导。对基于多模态图文融合的网络舆情情感分析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舆情分析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概括;其次对社交媒体上单模态的文本和视觉舆情情感分析的过程进行了说明;然后对基于图文融合的舆情分析算法进行了总结,并按照不同融合策略,将其分为特征层融合、决策层融合和线性回归模型;另外总结了针对社交媒体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的常用数据集;最后讨论了网络舆情分析的难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分析 图文融合 情感分析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基于边缘扩张的条形码定位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艾达 马宇豪 +2 位作者 刘颖 郭建林 周光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8-345,共8页
条形码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针对基于图像处理的条形码定位和识别过程中会受到光照环境、画面内容、镜头对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边缘特性对条形码图像进行扩张处理与判别... 条形码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针对基于图像处理的条形码定位和识别过程中会受到光照环境、画面内容、镜头对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边缘特性对条形码图像进行扩张处理与判别的定位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Sobel算子提取图像的边缘特征,对条形码边缘进行区域扩张处理,以增大连通性;然后应用图像中连通区域的形状特征对条形码区域进行判别;最后应用Radon变换对倾斜的条形码进行校正以利于条形码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提出方法在公开数据集的对比实验中定位准确率有显著提升。在智能手机应用中,通过定位条形码区域,使得解码运算量降低,识别时间平均减少26.1%,较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边缘提取 边缘区域扩张 RADON变换 条形码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注意力域的稠密连接人脸超分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颖 董占龙 +1 位作者 卢津 王富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79-185,共7页
人脸超分辨率重建是一种对低分辨率人脸处理获取对应高分辨率人脸的低成本技术,又称人脸幻生。为了使重建的人脸图像有更清晰的细节纹理,通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超分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稠密连接人脸超分算法。该算法... 人脸超分辨率重建是一种对低分辨率人脸处理获取对应高分辨率人脸的低成本技术,又称人脸幻生。为了使重建的人脸图像有更清晰的细节纹理,通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超分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稠密连接人脸超分算法。该算法主要由特征提取和图像重建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同时关注特征通道域和空间域的信息,创建了多注意力域模块MADM(Multi Attention Domain Module)。其中,通过改变信道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权重,自适应地对特征进行加权重组,并且使用密集的稠密连接和长短连接将不同层的特征融合在一起,实现提升网络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并与现有算法比较,表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能,重建的人脸图像具有更清晰的纹理细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稠密连接 人脸超分 特征融合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邻搜索花授粉优化的直觉模糊聚类图像分割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凤 孙文静 +1 位作者 刘汉强 曾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5-1012,共8页
为克服传统模糊聚类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时,易受噪声影响,对聚类中心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模糊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等缺陷,该文提出基于近邻搜索花授粉优化的直觉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首先设计一种新颖的图像空间信息提取策略,进而... 为克服传统模糊聚类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时,易受噪声影响,对聚类中心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模糊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等缺陷,该文提出基于近邻搜索花授粉优化的直觉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首先设计一种新颖的图像空间信息提取策略,进而构造融合图像空间信息的直觉模糊聚类目标函数,提高对于噪声的鲁棒性,提升算法处理图像中模糊信息的能力。为了优化上述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近邻学习搜索机制的花授粉算法,实现对于聚类中心的寻优,解决对于聚类中心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多种噪声图像上取得令人满意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直觉模糊聚类 花授粉优化 空间信息 近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和SVD的图像哈希水印算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伟 刘颖 朱婷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5-149,共5页
为使频域水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图像哈希水印算法。利用DWT变换提取载体图像的低频系数矩阵构造水印;对载体图像进行分块DCT变换,提取每个子块的低频系数;对低频系数所... 为使频域水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图像哈希水印算法。利用DWT变换提取载体图像的低频系数矩阵构造水印;对载体图像进行分块DCT变换,提取每个子块的低频系数;对低频系数所组成的矩阵进行SVD变换,在对角阵上嵌入水印;对频域系数进行逆变换得到含水印图。将已有算法和当前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水印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离散余弦变换 奇异值分解 离散小波变换 不可感知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轨迹聚类的监控视频摘要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大湘 朱志宇 刘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11-1615,共5页
针对监控视频存在大量冗余而不利于检索与传输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目标检测和轨迹聚类组合的动态视频摘要算法。采用视觉背景提取子(VIBE)进行运动目标检测,采用运动区重叠判别的方法提取目标运动轨迹;根据视频中所有运动目标的空... 针对监控视频存在大量冗余而不利于检索与传输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目标检测和轨迹聚类组合的动态视频摘要算法。采用视觉背景提取子(VIBE)进行运动目标检测,采用运动区重叠判别的方法提取目标运动轨迹;根据视频中所有运动目标的空间位置信息,提出轨迹聚类方法对运动轨迹进行聚类分组;对每个分组的运动轨迹分别建立能量优化模型,采用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求解能量方程最小解,将运动轨迹进行重新组合,生成摘要视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视频浓缩成指定长度的摘要视频,不易发生目标信息丢失或目标重叠,轨迹优化组合性能较传统模拟退火算法提升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摘要 运动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运动轨迹聚类 能量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OR的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撼坤 李晶 范九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58-3163,共6页
为避免KMOR(k-means with outlier removal)算法因样本中类内离散度不同而产生离群点误判的问题,提出为每类样本分别选取离群点判别标准的改进算法。在算法初始化时,利用样本的密集性排除离群点干扰;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每类样本的类内离... 为避免KMOR(k-means with outlier removal)算法因样本中类内离散度不同而产生离群点误判的问题,提出为每类样本分别选取离群点判别标准的改进算法。在算法初始化时,利用样本的密集性排除离群点干扰;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每类样本的类内离散度分别选取判别标准,与样本到其所属聚类中心的距离比较判别离群点。两者结合提高聚类结果正确率,避免因样本中类内离散度不同产生的误判。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比原算法在正确率和离群点检测上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K均值 初始化 离群点检测 类内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谱联合协同表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颖 刘蕊 +1 位作者 李大湘 杨凡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5-820,共6页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空间及光谱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空谱联合协同表征分类算法。通过获取训练像素与测试像素的欧式距离得到光谱信息,计算测试像素与训练像素的空间信息,结合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建立空谱联合表征分类模...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空间及光谱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空谱联合协同表征分类算法。通过获取训练像素与测试像素的欧式距离得到光谱信息,计算测试像素与训练像素的空间信息,结合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建立空谱联合表征分类模型,采用最小残差法实现高光谱图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98.36%和97.93%,优于传统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信息联合 协同表征 空间正则化 谱空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及差异矩阵的行人再识别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大湘 费国园 刘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8-963,共6页
针对行人目标在不同摄像机下外观显著性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及差异矩阵的行人再识别算法。串联融合显著颜色名描述符(SCNCD)和微调的卷积神经网络(FTCNN)特征来描述行人图像,采用K-means算法获取包含典型行人图像的参考集... 针对行人目标在不同摄像机下外观显著性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及差异矩阵的行人再识别算法。串联融合显著颜色名描述符(SCNCD)和微调的卷积神经网络(FTCNN)特征来描述行人图像,采用K-means算法获取包含典型行人图像的参考集以优化目标与参考身份相对应的重建关系,运用差异矩阵度量(DMMM)算法进行度量学习。在VIPeR和PRID450s行人再识别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行人再识别算法具有良好的匹配率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再识别 特征融合 差异矩阵 卷积神经网络 度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粒子群和人工蜂群混合优化的阈值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凤 孔令润 马改妮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在图像分割中,为了准确地把目标和背景分离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和人工蜂群混合优化的阈值图像分割算法。在多目标优化的框架下,将改进的类间方差准则和最大熵准则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和蜂群混合优化这2个适应度函数... 在图像分割中,为了准确地把目标和背景分离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和人工蜂群混合优化的阈值图像分割算法。在多目标优化的框架下,将改进的类间方差准则和最大熵准则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和蜂群混合优化这2个适应度函数来获得1组非支配解。同时,为了提高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在蜂群进化时,将粒子群的全局最优解引入到人工蜂群算法的雇佣蜂阶段蜜源的更新中,并对搜索方程进行改进。最后通过类间差异和改进的类内差异的加权比值,从一组非支配解中选取最优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取得理想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分割 粒子群优化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混合优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曝光的最小包围曝光集合获取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金波 白本督 +1 位作者 范九伦 肖照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90-1898,共9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多曝光的高动态范围成像方法存在冗余信息多、总曝光时间长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曝光的最小包围曝光集合的获取方法.利用目标相机可捕获最大曝光到最小曝光的图像序列,计算出目标相机的辐射域动态范围,并以此作为目标... 针对传统的基于多曝光的高动态范围成像方法存在冗余信息多、总曝光时间长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曝光的最小包围曝光集合的获取方法.利用目标相机可捕获最大曝光到最小曝光的图像序列,计算出目标相机的辐射域动态范围,并以此作为目标相机基准;在实际多曝光捕获时,只需计算目标场景最优曝光图像的动态范围,以及目标场景最小、最大辐照度,即可得到目标场景的基于最优曝光的最小包围曝光集合.利用典型的高动态范围场景对不同集合合成的高动态范围图像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所获得高动态范围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相比传统的包围曝光集合获取方法,可有效地减少高动态范围成像所需低动态范围图像的数量,降低多曝光图像集合总捕获时间,节省存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成像 相机响应函数 多曝光 最小曝光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全帧间参考依赖性的监控视频高效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公衍超 吕显龙 +3 位作者 杨楷芳 刘颖 林庆帆 王富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80,共9页
针对高效视频编码(HEVC)标准中的码率控制算法在计算目标码率分配权重时未考虑帧间参考依赖性、编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监控视频考虑全帧间参考依赖性的HEVC图像级码率控制算法。调研了HEVC低时延结构中编码帧与其所有帧间参... 针对高效视频编码(HEVC)标准中的码率控制算法在计算目标码率分配权重时未考虑帧间参考依赖性、编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监控视频考虑全帧间参考依赖性的HEVC图像级码率控制算法。调研了HEVC低时延结构中编码帧与其所有帧间参考帧之间的参考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监控视频的考虑全帧间参考依赖性的失真模型。利用构建的失真模型,基于拉格朗日率失真优化理论,建立了拉格朗日率失真代价函数。求解此代价函数,获得每幅图像对应的优化的目标码率分配权重,提出了适用于监控视频的图像级码率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HEVC测试模型HM中使用的平均比率目标码率分配权重的码率控制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码率估计,并且所提算法的德尔塔码率(ΔR)可平均降低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码率控制 监控视频 全帧间参考依赖性 目标码率分配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