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氮材料基础性能理论研究:Ⅰ.晶体密度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英哲 来蔚鹏 +4 位作者 尉涛 葛忠学 徐涛 骆艳娇 尹世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晶体密度,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建立了全氮材料的"特异性"分子力场。通过预测晶体堆积结构,计算了20种全氮分子的晶体密度。结果表明,N_4(T_d)、N_6(D_(3h))、N_8(O_h)、N_(10)(D_(5h))及N_(12)(D_(6...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晶体密度,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建立了全氮材料的"特异性"分子力场。通过预测晶体堆积结构,计算了20种全氮分子的晶体密度。结果表明,N_4(T_d)、N_6(D_(3h))、N_8(O_h)、N_(10)(D_(5h))及N_(12)(D_(6h))五种笼形全氮分子的晶体密度分别为1.81,2.08,2.47,2.46,2.57 g·cm^(-3)。随着氮原子数的增加,笼形全氮分子晶体密度不同于文献中递增的趋势,而是在N_8(O_h)处出现了突变,体现了特异性力场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场参数 量子化学 笼形结构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氮材料基础性能理论研究:Ⅱ.生成焓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英哲 来蔚鹏 +4 位作者 尉涛 葛忠学 骆艳娇 徐涛 尹世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2-556,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生成焓,基于原子化反应,采用B3PW91、B3P86、B3LYP、X3LYP、O3LYP、M052X、M062X、M06HF、B2PLYP 9种密度泛函分别对52种多氮化合物的气相生成焓进行了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双杂化泛函B2PLYP的平均绝对偏差... 为了准确预测全氮材料的生成焓,基于原子化反应,采用B3PW91、B3P86、B3LYP、X3LYP、O3LYP、M052X、M062X、M06HF、B2PLYP 9种密度泛函分别对52种多氮化合物的气相生成焓进行了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双杂化泛函B2PLYP的平均绝对偏差最小,为30.1 k J·mol^(-1),且优于G4方法,选择该泛函计算了N_4(T_d)、_N6(D_(3h))、N_8(O_h)、N_(10)(D_(5h))及N_(12)(D_(6h))5种全氮分子的气相生成焓,计算结果依次为756.4,1338.2,1878.5,2144.3,2787.0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笼型结构 原子化反应 全氮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3
作者 秦越 杨志强 +2 位作者 王博 郝志军 韩升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0-64,共5页
近年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加紧推进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制冷剂的替代进程,制冷剂正在经历重大变革。针对HCFC-22的替代问题,回顾了制冷剂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国内外制冷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安全性能和制冷性能两... 近年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加紧推进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制冷剂的替代进程,制冷剂正在经历重大变革。针对HCFC-22的替代问题,回顾了制冷剂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国内外制冷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安全性能和制冷性能两个方面对现有的制冷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替代 发展趋势 混合制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声混合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宁 陈松 +2 位作者 蒋浩龙 张哲 秦能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7期20-24,共5页
针对现有传统混合方法难以满足新型含能材料工艺要求的问题,对共振声混合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介绍共振声混合技术在混合炸药混合、推进剂混合、单质含能材料共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针对现有传统混合方法难以满足新型含能材料工艺要求的问题,对共振声混合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介绍共振声混合技术在混合炸药混合、推进剂混合、单质含能材料共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通过总结可以看出:共振声混合技术具有无桨混合、整场混合的优点,该技术将在含能材料的化学反应、成球、包覆、光泽等方面发挥其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声混合 含能材料 炸药 推进剂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炸药声共振混合试验研究Ⅰ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宁 秦能 +3 位作者 蒋浩龙 张哲 孙晓朋 陈松 《爆破器材》 CAS 2016年第4期26-29,共4页
通过声共振混合试验样机对固体质量分数为86%的PBX炸药(高聚物黏结炸药)进行声共振混合的均匀性及工艺安全性试验研究,试验量级为150 g。试验结果表明,PBX炸药在声共振混合作用下进行内部的撕裂缠结,依次形成球状混合块和整场沸腾状混合... 通过声共振混合试验样机对固体质量分数为86%的PBX炸药(高聚物黏结炸药)进行声共振混合的均匀性及工艺安全性试验研究,试验量级为150 g。试验结果表明,PBX炸药在声共振混合作用下进行内部的撕裂缠结,依次形成球状混合块和整场沸腾状混合浆,整个混合时间约为1 000 s。成分分析表明,声共振能实现固体质量分数为86%的PBX炸药均匀混合;静电和温度测量表明,整个混合过程中,静电电压几乎维持在0 k V左右,物料内部摩擦生热速度远远低于物料对外的热散失速度,混合过程中静电安全和热安全在可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X炸药 声共振 静电 热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氟偕二硝甲基-1,2,4-三唑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亚南 舒远杰 +3 位作者 张生勇 王伯周 翟连杰 霍欢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2-616,共5页
以3-氰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肟化、重氮化-氯化、硝解、还原、氟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偕二硝甲基官能团的新型含能化合物——3-氟偕二硝甲基^(-1),2,4-三唑(FDNMT),利用红外光谱、核磁(~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质谱等... 以3-氰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肟化、重氮化-氯化、硝解、还原、氟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偕二硝甲基官能团的新型含能化合物——3-氟偕二硝甲基^(-1),2,4-三唑(FDNMT),利用红外光谱、核磁(~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质谱等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优化了肟化反应的合成条件:3-氰基^(-1),2,4-三唑和盐酸羟胺摩尔比为1∶1.15,p H值为8,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收率为49.0%;获得了FDNMT的单晶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该化合物晶体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晶体学参数为:a=7.4821(11),b=9.8106(15),c=38.683(6),V=2839.5(7)~3,Z=16,μ=0.178 mm^(-1),F(000)=1536;采用Gaussian 09程序中的CBS-4M方法计算了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基于密度和计算的生成热,利用Kamlet-Jacobs爆轰方程预估该化合物的爆轰性能:密度1.81 g·cm^(-3),生成热-8.7 k J·mol^(-1),爆速8365.0 m·s^(-1),爆压31.1 GPa,爆热为5614.4 k J·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3-氟偕二硝甲基-1 2 4-三唑(FDNMT) 合成 晶体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叠氮呋咱基)-[1,2,3]三唑[4,5-c]并呋咱内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南 王彬 +3 位作者 张红武 陈涛 胡建建 常佩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3,4-二氨基呋咱为原料,经重氮化-叠氮化、氧化-环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无氢富氮含能材料5-(4-叠氮呋咱基)-[1,2,3]三唑[4,5-c]并呋咱内盐(AFTF);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目标物的结构;获得了AFTF的单晶并进行... 以3,4-二氨基呋咱为原料,经重氮化-叠氮化、氧化-环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无氢富氮含能材料5-(4-叠氮呋咱基)-[1,2,3]三唑[4,5-c]并呋咱内盐(AFTF);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目标物的结构;获得了AFTF的单晶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采用DSC方法研究了AFTF的热稳定性,初步探讨了氧化-环化反应机理;采用Gaussian 09程序CBS-QB3方法计算了AFTF的固相生成热,基于晶体密度和固相生成热,利用EXPLO5爆轰软件预估了AFTF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AFTF晶体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 2(1)2(1)2(1),晶胞参数为:a=8.1782(17),b=8.6446(18),c=11.521(2),V=814.5(3)3,Z=4,μ=0.151 mm^-1,F(000)=440;AFTF的熔点为101.02℃,热分解温度为186.39℃;AFTF晶体密度为1.795 g/cm 3(296 K),氮含量为63.6%,理论爆速为8.982 km/s,爆压为33.5 GPa,生成热为1178.9 kJ/mol,爆热为6450.8 kJ/kg,表明AFTF是一种爆轰性能优良的无氢富氮高能量密度化合物,有望应用于高能推进剂或气体发生剂领域;低熔点特性有望使其作为熔铸炸药载体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含能材料 呋咱类含能化合物 富氮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5-(4-叠氮呋咱基)-[1 2 3]三唑[4 5-c]并呋咱分子内盐(AFTF) 晶体结构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丙炔基类液晶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宽广 李建 +2 位作者 高潮 胡明刚 安忠维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6-684,共9页
合成了16个三氟丙炔为端基的液晶化合物,以苯甲醛衍生物与1,1,1-三氯三氟乙烷的有机锌试剂进行加成脱水成烯,再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后脱去HCl制得目标产物,总产率>67%,气相色谱(GC)纯度>99.5%,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 合成了16个三氟丙炔为端基的液晶化合物,以苯甲醛衍生物与1,1,1-三氯三氟乙烷的有机锌试剂进行加成脱水成烯,再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后脱去HCl制得目标产物,总产率>67%,气相色谱(GC)纯度>99.5%,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确定其结构。利用DSC和POM对该类化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联苯类的化合物不具有液晶相,而三联苯类的化合物具有近晶A相,且熔点随烷基链碳原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Δε值为12.61~21.94,末端三氟甲基基团和侧氟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增加Δε值;Δn值0.19~0.29,随分子内苯环数目的增加而变大;γ1值为49.9~468.0 m Pa·s,随分子内苯环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化合物4n具有高Δε(>19.2)、高ε_⊥(>10.3)及低Δε/ε_⊥(<1.9)。通过模拟计算讨论了炔键位置对此类液晶材料性质的影响。该类化合物在调节混合液晶介电各向异性和双折射率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通过分子结构的改进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FFS(fringe-field switching)显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边缘场开关显示模式 三氟丙炔基 介电各向异性 双折射率 旋转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1,2,3-三氮唑[4,5-e]呋咱并[3,4-b]吡嗪-6-氧化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南 胡建建 +3 位作者 陈涛 王彬 常佩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4-669,I0008,共7页
以自制的5,6-二氯呋咱并[3,4-b]吡嗪(DCFP)为原料,经取代、硝化-环化、中和、N-氨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新型N-氨基化合物——4-氨基-1,2,3-三氮唑[4,5-e]呋咱并[3,4-b]吡嗪-6-氧化物(ATFPO),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H NMR、^13) NMR)及... 以自制的5,6-二氯呋咱并[3,4-b]吡嗪(DCFP)为原料,经取代、硝化-环化、中和、N-氨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新型N-氨基化合物——4-氨基-1,2,3-三氮唑[4,5-e]呋咱并[3,4-b]吡嗪-6-氧化物(ATFPO),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H NMR、^13) NMR)及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中间体及目标物的结构;获得了关键中间体——1,2,3-三氮唑[4,5-e]呋咱并[3,4-b]吡嗪-6-氧化物四乙基铵盐(TTFPO)的单晶并进行了结构解析,TTFPO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9.237(2) A,b=22.1 62(5)A,c=7.3506(1 7) A,α=90°,β=98.378(4)°,γ=90°,V=1 488.6(6) A^3,Z=4,μ=0.1 00 mm^-1,F(000)=656;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研究了ATFPO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其熔点为208.77℃,3个热分解峰温度分别为247.1 3、293.68℃和378.29℃;采用Gaussian 09程序中CBS-4M方法和Kamlet-Jacobs爆轰方程预估了目标物的爆轰性能,其生成热为705.4 kK·mol^-1,爆速为8743 m·s^-1,爆压为34.6 GPa,爆热为5970 kJ·kg^-1;采用BAM落锤法测试了ATFPO机械感度,其撞击感度为35 J。研究结果表明,ATFPO是一种热稳定性好、钝感、爆轰性能优良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4-氨基-1 2 3-三氮唑[4 5-e]呋咱并[3 4-b]吡嗪-6-氧化物 合成 表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增塑剂2,2-偕二硝基丙基三氟丙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宝东 刘亚静 +3 位作者 潘永飞 刘卫孝 高福磊 汪营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15-2823,共9页
以硝基乙烷为原料,经缩合、氧化及酯化反应,设计合成了含能增塑剂2,2-偕二硝基丙基三氟丙酸酯(DNPTFP);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了DNPTFP的合成工艺,确定酯化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以甲苯为反应溶剂,... 以硝基乙烷为原料,经缩合、氧化及酯化反应,设计合成了含能增塑剂2,2-偕二硝基丙基三氟丙酸酯(DNPTFP);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了DNPTFP的合成工艺,确定酯化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以甲苯为反应溶剂,n(2,2-偕二硝基丙醇)∶n(三氟丙酸)=1∶1.10,催化剂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0%,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DNPTFP的收率和纯度分别为75.2%和99.0%.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DNPTF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5℃,热分解温度为267.59℃;机械感度测试结果表明,DNPTFP的撞击感度为H50=125.9 cm,摩擦感度为0,说明DNPTFP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热稳定性及较低的机械感度.此外,相溶性试验、黏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结果表明,DNPTFP与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相溶性良好,DNPTFP可显著调控GAP的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随其含量增加黏流活化能逐步降低,增塑效率逐步升高.因此,DNPTFP对GAP展现出优良的增塑效果,在GAP基火炸药配方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增塑剂 2 2-偕二硝基丙基三氟丙酸酯 酯化反应 玻璃化转变温度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晶体形貌预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英哲 毕福强 +3 位作者 来蔚鹏 尉涛 马义丁 葛忠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0-217,共8页
为了准确预测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HATO)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晶形,对PCFF力场参数进行了系统地验证与修正。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了HATO晶面的附着能,获得了HATO在真空、7种溶剂(水、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乙酸乙酯... 为了准确预测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HATO)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晶形,对PCFF力场参数进行了系统地验证与修正。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了HATO晶面的附着能,获得了HATO在真空、7种溶剂(水、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三氯甲烷)和3种添加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糊精)中的晶形。结果表明:HATO在真空中的晶形为长片状,由(020),(11-1),(011),(110)和(100)五个晶面构成。其中,(020)晶面最为重要,占据了总表面积的53.97%。在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极性溶剂中,(020)晶面的形态学重要性降低,HATO晶形得到改善。在3种添加剂中,HATO晶形仍呈长片状。晶形预测结构与实验吻合较好,可为HATO的晶形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联四唑-1 1′-二氧二羟铵(HATO) 力场参数 附着能 生长条件 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燃料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纯度定值及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志轩 徐强 +5 位作者 杜咏梅 李春迎 孙道安 李娇毅 张皋 吕剑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5-821,共7页
一种多环烃化合物作为超声速飞行器用燃料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对于燃料的热沉准确计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质量平衡和核磁定量两种不同测量原理的方法,对这种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纯度进行了定值,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 一种多环烃化合物作为超声速飞行器用燃料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对于燃料的热沉准确计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质量平衡和核磁定量两种不同测量原理的方法,对这种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纯度进行了定值,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在此过程中,采用气相色谱法(GC-FID)对候选物的分装样品进行了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物质候选物纯度均匀性良好,且在1年常规储存条件下(20℃,101.325 kP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标准物质候选物定值结果的标准值为99.42%,扩展不确定度为0.84%(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热沉 多环芳香烃 标准物质候选物 质量平衡 核磁定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沉定值系统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道安 吕剑 +4 位作者 李春迎 杜咏梅 王志轩 张建伟 张皋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热沉是表征吸热型碳氢燃料吸热能力的特性参数,准确高效地计量热沉是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工程应用的前提和关键技术。根据功能模块划分设计理念,研建了一套高精度、集成自动化的热沉定值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据JJF 1059《... 热沉是表征吸热型碳氢燃料吸热能力的特性参数,准确高效地计量热沉是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工程应用的前提和关键技术。根据功能模块划分设计理念,研建了一套高精度、集成自动化的热沉定值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据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相关规定,分析了热沉定值系统的不确定度主要分量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热沉定值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48%(k=2)。热沉定值系统的建立不仅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吸热能力提供了计量保障,而且也为后续热沉标准物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热沉 吸热型碳氢燃料 定值系统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长径比管式反应器内壁SiO_2与TiO_2钝化层的原子层沉积制备及抗积碳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惠龙飞 李建国 +4 位作者 龚婷 孙道安 吕剑 胡申林 冯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1-209,共9页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不锈钢微通道管式反应器内壁沉积二氧化硅(SiO_2)和二氧化钛(TiO_2)薄膜,以抑制碳氢燃料热裂解过程中由于金属催化作用导致的结焦.使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测得SiO_2和TiO_2薄膜的生长速率分别为0. 15 nm/周期...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不锈钢微通道管式反应器内壁沉积二氧化硅(SiO_2)和二氧化钛(TiO_2)薄膜,以抑制碳氢燃料热裂解过程中由于金属催化作用导致的结焦.使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测得SiO_2和TiO_2薄膜的生长速率分别为0. 15 nm/周期和0. 11 nm/周期,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沉积周期数精确控制钝化层的厚度.在结焦实验中,当钝化膜层较薄时,其抗积碳钝化作用较弱;随着钝化薄膜厚度的增加,其钝化作用逐渐增强,微通道反应器的运行寿命显著延长.实验表明,TiO_2薄膜的抗积碳钝化性能普遍优于SiO_2薄膜.沉积周期数为1000的TiO_2膜层具有最佳的抗积碳钝化效果,能够使反应器的运行时间延长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ALD) 表面钝化 积碳 二氧化钛(TiO2) 二氧化硅(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吡啶环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莫玲超 李建 +3 位作者 郭兆琦 李娟利 胡明刚 安忠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2-548,共7页
以2-溴-5-吡啶甲醛和5-溴-2-吡啶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出4种新型含吡啶环二联芳基和三联芳基化合物,总收率20%~30%。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联芳基化合物未呈现出液晶相,而三联芳基化合物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表现向列相液晶态,且当氮原... 以2-溴-5-吡啶甲醛和5-溴-2-吡啶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出4种新型含吡啶环二联芳基和三联芳基化合物,总收率20%~30%。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联芳基化合物未呈现出液晶相,而三联芳基化合物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表现向列相液晶态,且当氮原子位于正丁基的间位时,其与不含氮原子的三联苯化合物(2c)相比,熔点降低了11.7℃,清亮点升高6.3℃,液晶相区拓宽了18℃,表现出了良好的热性能。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吡啶环替代苯环后,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值均较参比化合物(1c或2c)增大;当N原子位于正丁基的邻位的化合物,介电各向异性值较参比化合物增大,且液晶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均降低。通过对三环同分异构体化合物的不同构象能量态的计算分析,解释了介电各向异性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合成 介电各向异性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笼化合物对含铝液固高能燃料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道安 李春迎 +4 位作者 杜咏梅 薛云娜 胡申林 李智欣 吕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44-1650,共7页
为了探究硼笼化合物对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的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密度碳氢燃料MCRI-1、辅助分散剂胶凝剂和纳米铝粉为原料,制备了系列含铝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简称含铝高能燃料),并考察了含铝高能燃料的组成对其分散稳定性(即凝... 为了探究硼笼化合物对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的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密度碳氢燃料MCRI-1、辅助分散剂胶凝剂和纳米铝粉为原料,制备了系列含铝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简称含铝高能燃料),并考察了含铝高能燃料的组成对其分散稳定性(即凝胶成型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三种硼笼化合物对含铝高能燃料的密度、热值、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胶凝剂含量或固液质量比(Al/MCRI-1)均可提高含铝高能燃料的分散稳定性。含铝高能燃料的密度和体积热值随着硼笼化合物的添加略有降低,但其质量热值在添加硼笼T和硼笼A后分别增加了11.6%和12.4%。硼笼化合物可将含铝高能燃料的燃温峰值提高21.1%~52.9%,点火延迟缩短44.5%~65.2%。硼笼化合物明显改善了含铝高能燃料的点火及燃烧性能。整体上,硼笼A添加效果最佳,且热解及燃烧可产生较多的气体,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含铝高能燃料的膨胀做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 分散稳定性 硼笼化合物 点火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氨基磺酰氯合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涛 戎豪杰 +3 位作者 张建功 杨翠凤 徐泽刚 苏天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磺酰氯和二甲胺盐酸盐为原料在三乙胺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N,N-二甲氨基磺酰氯,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N,N-二甲氨基磺酰氯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调整后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二氯乙烷用量250 mL,n(二甲胺... 以磺酰氯和二甲胺盐酸盐为原料在三乙胺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N,N-二甲氨基磺酰氯,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N,N-二甲氨基磺酰氯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调整后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二氯乙烷用量250 mL,n(二甲胺盐酸盐)∶n(磺酰氯)=1.0∶1.2。在该工艺条件下重复实验,N,N-二甲氨基磺酰氯平均收率为77.5%,与模型预测收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胺基磺酰氯 响应面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呋喃环膦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威 贺红武 +3 位作者 黄晓瑛 王列平 王储备 屈应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7-1743,共7页
以亚磷酸二乙酯和糠醛为原料,三乙胺做催化剂,经加成反应制得α-羟基膦酸酯,再经酯化反应制得8个含呋喃环新型膦酸酯衍生物II,采用^(1)H NMR、^(13)C NMR、^(31)P NMR、MS、I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评价了除草活性和杀草谱... 以亚磷酸二乙酯和糠醛为原料,三乙胺做催化剂,经加成反应制得α-羟基膦酸酯,再经酯化反应制得8个含呋喃环新型膦酸酯衍生物II,采用^(1)H NMR、^(13)C NMR、^(31)P NMR、MS、I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评价了除草活性和杀草谱。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在150 g ai/ha剂量下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具有70~100%抑制活性。扩大杀草谱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I-1和II-2在150 g ai/ha剂量下对部分杂草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剂草甘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酸二乙酯 杂环化合物 呋喃基 合成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硝胺基-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及其含能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19
作者 李亚南 常佩 +5 位作者 陈涛 胡建建 王彬 张红武 李普瑞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8-584,共7页
以自制的1,4-二氨基-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DADNP)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合成了1,4-二硝胺基-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DNANP),DNANP与有机胺经中和、复分解等反应制备了12种有机含能盐,采用红外光谱、~1H NMR、^(13)C NMR、元... 以自制的1,4-二氨基-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DADNP)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合成了1,4-二硝胺基-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DNANP),DNANP与有机胺经中和、复分解等反应制备了12种有机含能盐,采用红外光谱、~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及质谱等方法表征了目标物的结构;获得了DNANP·CH_3COOH的单晶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采用DSC分析了DNANP及其含能盐的热性能。采用Gaussian 09程序的CBS-4M方法和Kamlet-Jacobs爆轰方程预估了目标化合物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DNANP及其12种含能盐的热分解峰温度分别为133.28,176.66,178.45,155.52,156.90,144.78,160.86,155.60,159.05,198.90,158.10,173.06℃和157.41℃;其密度介于1.71~1.92 g·cm^(-3),爆速介于7.690~9.463 km·s^(-1),爆压介于25.9~41.8 GPa,表明,DNANP及其有机含能盐是一类性能较好的高能量密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盐 1 4-二硝胺基-3 6-二硝基吡唑[4 3-c]并吡唑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甲烷在石墨烯表面的结构排布特征
20
作者 刘英哲 来蔚鹏 +4 位作者 王玉 尉涛 任淦 葛忠学 康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9-643,共5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硝基甲烷(NM)在石墨烯(GRA)表面的结构排布特征。结果表明,GRA表面能够诱导NM进行有序地层状排布,在最接近GRA表面的一层,有序化程度最高,NM具有特定的排布取向,即偶极矩矢量平行于GRA表面,导致NM的排布较为密...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硝基甲烷(NM)在石墨烯(GRA)表面的结构排布特征。结果表明,GRA表面能够诱导NM进行有序地层状排布,在最接近GRA表面的一层,有序化程度最高,NM具有特定的排布取向,即偶极矩矢量平行于GRA表面,导致NM的排布较为密集,局域密度高于平均密度。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与GRA作用,部分NM从重叠式结构转化为交错式结构。随着NM与GRA距离的增加,GRA对NM结构排布的影响减弱,从第3层开始,结构排布已趋于液体NM的无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分布 偶极矩取向 有序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