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前七子”正义之一——以“前七子”诸人聚合、交游及其文学主张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师海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131,共6页
明代中期文坛的"前七子"一直以来都作为文学史的重要流派而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一提法并不是非常妥当、准确,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详细考察"前七子"成员的仕宦、聚合与交往,可以看出徐祯卿与"前七子&q... 明代中期文坛的"前七子"一直以来都作为文学史的重要流派而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一提法并不是非常妥当、准确,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详细考察"前七子"成员的仕宦、聚合与交往,可以看出徐祯卿与"前七子"诸人不仅聚合在一起的时间短暂,群体交往也未见频密,他与诸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和李梦阳的唱和而产生的。徐祯卿被列入"前七子"成员,与当时的文坛领袖李梦阳交往的关系重大。分析"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可以看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一口号并不能真正地概括所有成员,他们的崇古各有差异。所谓明代"前七子"的提法,并不能全面地、彻底地反映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复古运动的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前七子 交游 文学理论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文学经典的研究语境和话语逻辑
2
作者 张颖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本文拟从文学经典作为研究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凸显着手,沿着时间和事件的线索,从源头上厘清文学经典问题的原发特点,追寻它出现的语境(既包括文学研究的自身的展开状况又涉及社会文化的大语境)和展开的逻辑(言说的方式方法和变化... 本文拟从文学经典作为研究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凸显着手,沿着时间和事件的线索,从源头上厘清文学经典问题的原发特点,追寻它出现的语境(既包括文学研究的自身的展开状况又涉及社会文化的大语境)和展开的逻辑(言说的方式方法和变化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文学经典 话语逻辑 语境 社会文化 文学研究 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突破——评《中国古代文学史》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瑜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14-I0014,共1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收录了古代先贤种种可供学习与传承的民族文化、思想观念、精神事迹等,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优良传统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国民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收录了古代先贤种种可供学习与传承的民族文化、思想观念、精神事迹等,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优良传统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国民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面临诸多困境,诸如教学课时有限、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学的足够认同等,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书在为我们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突破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教学 高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华民族文化 爱国主义精神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理论视角下微电影电视化的范式——以陕西卫视《华夏微电影》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小兰 李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95,共3页
2010年是中国微电影的起航之年,经过两年高速发展,微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文化潮流。本专题研究特约请微电影从业者、研究者从微电影电视化、商业模式、文化身份以及人才培养四个角度,对微电影进行全方位解读,权作本刊... 2010年是中国微电影的起航之年,经过两年高速发展,微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文化潮流。本专题研究特约请微电影从业者、研究者从微电影电视化、商业模式、文化身份以及人才培养四个角度,对微电影进行全方位解读,权作本刊对“微电影”热的回应与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化 电影 陕西卫视 空间理论 华夏 范式 2010年 文化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中油菜花海旅游扶贫的困境及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成卓 刘祥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5期205-207,共3页
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是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陕西省乡村旅游著名品牌——汉中油菜花海旅游为例,分析汉中油菜花海旅游扶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扶贫探索可行路径。
关键词 油菜花海旅游 精准扶贫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计算中的流量卸载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江帆 康敏 徐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针对雾计算网络架构中的内容下载场景,提出了基于流行度与社交关系的流量卸载策略。首先结合内容流行度的分布情况,基于用户之间的社交信任与社交互惠模型确定出内容中继用户,然后利用终端直通技术实现用户之间的内容共享,从而有效减小... 针对雾计算网络架构中的内容下载场景,提出了基于流行度与社交关系的流量卸载策略。首先结合内容流行度的分布情况,基于用户之间的社交信任与社交互惠模型确定出内容中继用户,然后利用终端直通技术实现用户之间的内容共享,从而有效减小任务请求用户的下载时延,缓解雾计算网络的负载。利用排队论模型对所提策略中的能耗和时延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时延,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计算 终端直通 流行度 社交信任 社交互惠 排队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恐慌与风险建构:转基因舆论纷争中媒体的议题设置与知识生产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天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86,共6页
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传播中,媒体的议题设置可能使民众形成风险的认知,产生人造恐慌,引发舆论的争议。而媒体的知识再生产缺乏科学的编码与表述,可能刺激极端民族主义的话语,挑动民众敏感的神经,进而引发民粹式抗争。对于转基因舆论纷... 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传播中,媒体的议题设置可能使民众形成风险的认知,产生人造恐慌,引发舆论的争议。而媒体的知识再生产缺乏科学的编码与表述,可能刺激极端民族主义的话语,挑动民众敏感的神经,进而引发民粹式抗争。对于转基因舆论纷争,媒体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坚定科学的立场,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缩小知识鸿沟,尽力避免人为的影响与干扰,以专业主义的标准与规范进行科学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恐慌 风险建构 转基因舆论 议程设置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台阁体”流行时间的重新检视 被引量:2
8
作者 师海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5,共8页
在明代文学中,"台阁体"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但关于其具体的流行时间后人却莫衷一是,相关的说法有五种之多。以明代中期的政治生态为切入点,从"台阁体"的得名缘由、"台阁体"的文学活动传统、"... 在明代文学中,"台阁体"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但关于其具体的流行时间后人却莫衷一是,相关的说法有五种之多。以明代中期的政治生态为切入点,从"台阁体"的得名缘由、"台阁体"的文学活动传统、"台阁体"的具体特点等方面入手,对"台阁体"的流行时间作一重新检视,可以看到明代"台阁体"盛行的时代大致在永乐经仁宣而至正统前期,这一时间是与"三杨"的政治生命相终始的。随着"三杨"的逝去,政治生态的变迁,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台阁体"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其自然就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台阁体 流行时间 检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前七子”正义之二——以明代“前七子”提法形成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师海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明代中期文坛的"前七子"及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一直以来都作为文学史的常识而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一提法并不妥当、准确,长期以来也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通过对"前七子"及其文学主张提法出现... 明代中期文坛的"前七子"及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一直以来都作为文学史的常识而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一提法并不妥当、准确,长期以来也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通过对"前七子"及其文学主张提法出现的时间作纵向考察,可以看到所谓"前七子"诸人并未有意识的以"七子"为文学流派,这一提法始于明末清初,定型于清代中期,是后人为总结明代弘治、正德时期复古派文学运动与所谓"七子"("后七子")区别而提出的。所谓明代"前七子"的提法,并不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复古运动的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前七子 提法形成: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语言贿赂”四策
10
作者 刘新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66-67,共2页
"语言贿赂"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破坏性,必须予以积极防范。领导干部可以尝试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语言贿赂"进行防范:提高认识,辨别"美言",识破"媚言";求雅养正,崇尚"雅言"... "语言贿赂"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破坏性,必须予以积极防范。领导干部可以尝试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语言贿赂"进行防范:提高认识,辨别"美言",识破"媚言";求雅养正,崇尚"雅言",排斥"庸言";强心固志,倡导"真言",反对"伪言";求真务实,力去"套言",撕破"浮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贿赂 求真务实 党性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签判凤翔府出游周至及相关诗作编年考
11
作者 师海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嘉佑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苏轼签判凤翔府期间,曾数度出游周至,遍览名胜,但具体时间和次数后世研究却混沌不清。以苏轼法帖、方志、石刻资料与苏轼诗文相对照,对苏轼上述行踪和相关诗文进行详细考辨与分析,可以考出苏轼签判凤翔... 嘉佑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苏轼签判凤翔府期间,曾数度出游周至,遍览名胜,但具体时间和次数后世研究却混沌不清。以苏轼法帖、方志、石刻资料与苏轼诗文相对照,对苏轼上述行踪和相关诗文进行详细考辨与分析,可以考出苏轼签判凤翔府期间出游周至的具体时间和次数,对苏轼在此期间所作诗篇重新编年,纠正历代注苏的疏误,增补遗漏的苏诗,于苏轼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凤翔府 周至 诗文编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婷尔作品
12
作者 刘婷尔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65-16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益稷》“华虫”新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新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尚书·益稷》中的"华虫"究竟为何物?本文通过甲骨文等出土文献材料和典籍中的有关线索对其进行探究,认为"华虫"可能是"虹"。"虹"可能是"华虫"的合音兼义词。
关键词 甲骨文《尚书·益稷》华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语言特色摭谈
14
作者 赵庆 鲁小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Z期36-37,共2页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及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为线索,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各种社会黑暗现象。小说文笔优美,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在语言方面具有独特之处,深受读者的喜爱。一、个性...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及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为线索,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各种社会黑暗现象。小说文笔优美,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在语言方面具有独特之处,深受读者的喜爱。一、个性化的语言《红楼梦》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每个形象都十分鲜活,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小说 家族 章回小说 家系 黛玉 王熙凤 刘姥姥 怡红公子 贾宝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华》:一代人的青春史诗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经历了国庆撤档、舞蹈争议等各种波折之后,冯小刚导演的《芳华》终于登陆院线,上映单日票房破亿,引发了贺岁档的观影热潮,也引发了一场全社会的怀旧热潮。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小说《你触摸了我》。电影以文工团舞蹈演员萧穗子... 经历了国庆撤档、舞蹈争议等各种波折之后,冯小刚导演的《芳华》终于登陆院线,上映单日票房破亿,引发了贺岁档的观影热潮,也引发了一场全社会的怀旧热潮。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小说《你触摸了我》。电影以文工团舞蹈演员萧穗子的视角,讲述了特殊年代象牙塔一般的某西南边陲文工团内部暗流涌动的成长故事与同时期战友各自不同的命运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青春 舞蹈演员 成长故事 冯小刚 严歌苓 象牙塔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化石:《出山记》的历史记忆与时代映像
16
作者 文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2-35,共4页
《出山记》展现脱贫攻坚过程中一线群众的迟疑、犹豫、挣扎、彷徨,同时也刻画出奋斗在攻坚战役最前线的乡村干部不怕吃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导演焦波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洪流下饱含的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 《出山记》展现脱贫攻坚过程中一线群众的迟疑、犹豫、挣扎、彷徨,同时也刻画出奋斗在攻坚战役最前线的乡村干部不怕吃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导演焦波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洪流下饱含的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出山记》首映式上称赞:“这是一面生动的扶贫‘镜子’。”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评委会对《出山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出山记》为我们展示了遵义贫困大山里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时代画面,为我们讲述了贫困山民翻越脚下大山的曲折动人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精神 白岩松 历史记忆 脱贫攻坚 曲折动人 乡村干部 时代变迁 央视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