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sher准则函数在机械刀具切削磨损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任慧 马金萍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9,165,共7页
在高精度机床道具切削磨损无接触图像检测中,磨损区域边缘特征容易发生混淆,区分其像素边缘区域成为一个难点。Fisher判别函数可以用于特征提取,即通过选择最具有区分力的特征来改善分类性能。针对这一特点,提出基于Fisher准则函数的机... 在高精度机床道具切削磨损无接触图像检测中,磨损区域边缘特征容易发生混淆,区分其像素边缘区域成为一个难点。Fisher判别函数可以用于特征提取,即通过选择最具有区分力的特征来改善分类性能。针对这一特点,提出基于Fisher准则函数的机械刀具切削磨损检测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机械刀具切削磨损图像实施图像增强处理,利用实施修正线性拉伸操作解决光照不均匀问题,凸出刀具磨损区域的细节特征并提高图像质量;其次,利用基于Fisher准则函数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将刀体区域和其工作背景区域分割出来,使刀具磨损区域更加清晰,提高磨损区域的可识别性;最后,通过Roberts边缘检测确定刀具切削磨损边缘,并使用Zernike正交矩确定刀具切削磨损边缘的精确值以获取磨损区域,提取其磨损信息实现机械刀具切削磨损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图像处理能力以及磨损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Fisher准则函数 图像阈值分割 Roberts边缘检测 Zernike正交矩 磨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聚、地方政府干预与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栋 张映芹 李开源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60,共13页
结合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论述数字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效应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刻画特征现状的基础上,对其... 结合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论述数字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效应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刻画特征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影响效果、调节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产业集聚规模逐年提高、分化程度逐步改善,但整体的分化格局仍未扭转;数字产业集聚规模、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情况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数字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再抑制的倒U型曲线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数字技术应用业集聚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中西部地区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端、正外部性占主导地位,东部地区部分省份过度集聚、负外部性涌现。数字产业集聚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上,地方政府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地方政府干预 倒U型曲线 外部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测度框架与测度体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维群 严少东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9,共1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国家治理理论及测度研究,从国家治理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国家治理理论及测度研究,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理论内涵分析入手,梳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的理论维度、内容特征、目标及主体,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的底层理论逻辑。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的理论框架,并给出相应层次的测度体系及逻辑关系,拓展了各领域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监测实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 理论逻辑 测度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框架的黄河流域生态产业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树广 马晶晶 张维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1,共13页
论文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DPSIR和投入产出视角分别构建生态产业和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测度黄河流域生态产业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以及二者耦合协调度;通过构建障... 论文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DPSIR和投入产出视角分别构建生态产业和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测度黄河流域生态产业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以及二者耦合协调度;通过构建障碍度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度的内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科技创新综合发展水平增长了两倍;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优化,具有“下游>全域>中游>上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全域相对发展类型以均衡发展和科技创新滞后类型为主,中上游以生态产业滞后型为主,下游以科技创新滞后型为主;市场技术成交额和人均用水量是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内部障碍因子;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文旅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是耦合协调度的正向外部影响因素,且影响作用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 科技创新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DPS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树广 刘宇轩 王贝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2,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生产力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机制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新质生产力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生产力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机制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新质生产力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机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其作用强度呈“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单门槛效应;新质生产力对地理位置邻近且经济实力相当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机制分析与效应评估
6
作者 陈树广 肖萌 米红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1,共17页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基于中国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从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时空异质性和...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基于中国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从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时空异质性和机制路径四个角度系统检验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长期效应的促进作用大于短期效应;(2)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能促进本地中国式现代化,还对周围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周围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超过对本地的直接效应;(3)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2017年后显著增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人口高质量发展更能促进东部地区的现代化;(4)人口高质量发展在直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还通过培养创新人才、研发创新技术及二者的叠加3条渠道间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据此提出挖掘人口高质量发展潜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前沿创新技术研发等政策建议,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视角下智慧中医院数智化建设的困境与治理优化
7
作者 陈小蕾 何丰耀 +2 位作者 张文红 郭奕含 林凤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5,共5页
智慧中医院的数智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面临数据算力资源支撑不足、中医药智慧医疗系统建设乏力、数据质控流程不完善、数据流通共享环节不畅、数据网络安全监管不严、智能运营管理建设乏力等多重困境。对此,需要从构建数据调度体系... 智慧中医院的数智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面临数据算力资源支撑不足、中医药智慧医疗系统建设乏力、数据质控流程不完善、数据流通共享环节不畅、数据网络安全监管不严、智能运营管理建设乏力等多重困境。对此,需要从构建数据调度体系、完善数据共融布局、搭建数据治理架构、健全监控预警体系、建立运营管理系统等方面,优化智慧中医院数智化治理路径,更好地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促进中医院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智慧中医院 数智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数字赋能的绿色发展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
8
作者 王慧丽 乔咏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0,114,共9页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发展成为主要目标,数字赋能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力,从系统视角分析绿色发展水平,对于提升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赋能的“三生”视角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含有非期望产出...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发展成为主要目标,数字赋能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力,从系统视角分析绿色发展水平,对于提升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赋能的“三生”视角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含有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与ML指数研究2012—2021年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静态和动态变化,揭示其时空发展趋势,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1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处于中效率区间且存在空间差异性,高效率地区呈聚集态势且连片分布,以西安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好;(2)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各城市ML指数大多数年份大于1且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影响,但技术效率没有较好地融入绿色发展;(3)固定资产投资与对外开放水平正向影响绿色发展效率,城镇化率和政府调控力度负向影响绿色发展效率。因此,要重视地区差异和技术效率发展,优化调控策略,以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城市群 绿色发展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uper-SBM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轮换下事后分层的最短距离校准估计方法
9
作者 马金萍 雒晶晶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1,共7页
为及时、准确地反映调查总体的变化和发展规律,调查部门通常应用连续性抽样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对于连续性抽样调查的样本轮换方法,文章应用事后分层回归估计形式构建现期总体均值估计量。以前期调查值和现期辅助变量为约束条件对估计量... 为及时、准确地反映调查总体的变化和发展规律,调查部门通常应用连续性抽样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对于连续性抽样调查的样本轮换方法,文章应用事后分层回归估计形式构建现期总体均值估计量。以前期调查值和现期辅助变量为约束条件对估计量进行校准,使用最短距离法获取校准权重,构造校准组合估计量。同时,给出校准组合估计量的方差表达式及最小方差,并与事后分层回归组合估计量进行比较。最后,通过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实验验证几种常见分布下校准组合估计量的校准效率,并在对“四下”硒产业小微企业2022—2023年数据进行连续两期调查时,使用该抽样设计和校准估计方法进行抽样调查方案设计和校准估计。模拟实验和实例分析结果均表明,事后分层校准估计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轮换 事后分层 辅助变量 校准组合估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消费者匹配度的售后服务:退货和换货
10
作者 许格妮 焦兵 +1 位作者 宋振东 曲晨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开通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的商家如何权衡自身与消费者的权益,设置线上渠道最优的售后服务策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针对双渠道制造商的线上渠道构建了三种类型的售后服务模型,即不提供售后服务、提供退货或换货服务,分析了制造商对不同... 开通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的商家如何权衡自身与消费者的权益,设置线上渠道最优的售后服务策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针对双渠道制造商的线上渠道构建了三种类型的售后服务模型,即不提供售后服务、提供退货或换货服务,分析了制造商对不同售后服务策略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匹配度较小时,换货策略的匹配保障效应对制造商更具吸引力,随着消费者匹配度的增加,退货策略的低麻烦成本效应逐渐占优并为制造商带来更高的效益.此外,在跨渠道退换货策略下,即使制造商为消费者提供线上购物线下退换货服务时增加了额外的销售成本,但当消费者匹配度足够高时,制造商仍然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消费者匹配度 售后服务 定价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长期护理保险收支平衡性测算
11
作者 史维良 聂洋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2,共7页
目的:测算陕西省模拟实施不同长期护理保险方案的基金收支情况,为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人口预测软件PADIS-INT对陕西省人口进行预测,结合汉中、重庆和成都现有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案,运用LIO模型测算2025—2050年陕... 目的:测算陕西省模拟实施不同长期护理保险方案的基金收支情况,为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人口预测软件PADIS-INT对陕西省人口进行预测,结合汉中、重庆和成都现有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案,运用LIO模型测算2025—2050年陕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收支和平衡情况。结果:陕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在3种模拟实施方案下收入和支出都逐年增加,基金累计结余分别在2033年、2025年和2037年出现赤字,成都方案最具参考性。结论:陕西省长期护理保险模拟3种方案都无法长时间保持收支平衡,需根据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筹资率,增加基金收入,同时,降低失能率,减少基金支出,以维持基金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收支平衡 筹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基于省级行政区层面的探讨
12
作者 刘洋 周智翔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9,共13页
科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省级行政区层面加以测度,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科技自强观、优化供给观、扩大内需观、顺畅流通观、空间联动观、改善民生观、高水平开放观“七观合一... 科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省级行政区层面加以测度,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科技自强观、优化供给观、扩大内需观、顺畅流通观、空间联动观、改善民生观、高水平开放观“七观合一”的角度,系统梳理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与统计含义,构建由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供给质量、培育内需体系、资源顺畅流通、统筹空间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稳步扩大开放等7个一级指标组成的新发展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在省级行政区层面测度2011—2020年新发展格局水平,探究我国省份间新发展格局的时空演变与地区差异特征,并给出在全国层面、地区层面和省级层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与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新发展格局指数得分稳定上升。科技自立自强与资源顺畅流通一级指标增长较为迅速,但提升供给质量、培育内需体系和稳步扩大开放一级指标增长乏力。第二,各省份新发展格局指数差异较为明显,在科技自立自强、稳步扩大开放这两个一级指标下的差距较大。第三,从全局空间自相关看,每年的新发展格局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但相关性略有下降;从局部空间自相关看,大部分省份的新发展格局指数呈现正相关,但相关性较低。第四,从地区层面看,东部地区的新发展格局指数较为领先,东北地区的新发展格局指数增长乏力并在2019年被中部地区超越,地区间差异逐年下降;南方地区新发展格局指数的得分与增速都高于北方地区,地区间差异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评价指标体系 地区差异 时序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统计体系的现状、问题与现代化改革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洋 赵彦云 张鑫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31,共15页
旅游统计问题是世界性难题。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统计制度不断修正和完善。中国旅游统计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分为旅游统计事业初步形成时期、旅游统计制度形成发展时期、旅游统计制度日益规范并与国际旅游统计不断接轨三个时... 旅游统计问题是世界性难题。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统计制度不断修正和完善。中国旅游统计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分为旅游统计事业初步形成时期、旅游统计制度形成发展时期、旅游统计制度日益规范并与国际旅游统计不断接轨三个时期。目前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国内出游、入境接待、地方接待、网上直报、假日统计五部分;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按照生产法、收入法核算。当前中国旅游统计的主要问题是出游人数统计中国内出游和地方接待的口径不一致、游客时间和距离的界定标准问题、抽样调查的局限性等。数字技术改变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拓宽旅游产业边界,增加旅游统计内容,旅游产业功能变化影响旅游统计指标的变化。疫情防控倒逼旅游统计体系及方法改革,旅游统计现代化改革路径有:运用游客位置识别技术,推动需求指标体系改革;尝试运用大数据消费数据,完善旅游消费统计体系;运用大数据统计技术,推动国家级旅游价格指数编制;建立大旅游产业统计,实现应统尽统;通过需求侧数字生态链,扩展数据来源渠道;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系统旅游统计体系推算。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游统计 发展历程 现代化改革 动力机制 大旅游产业统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理论进化和统计学融合博弈中的机会、风险与管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军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1,共8页
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缺陷分析,认为理论进化不仅是其现实选择也是科学突破的痛点和难点。数据随机性是理论进化的信息基础,学科融合与思维、方法博弈是主要方式,融合博弈中的创新机会和外溢风险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主体。在大数据复杂演变... 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缺陷分析,认为理论进化不仅是其现实选择也是科学突破的痛点和难点。数据随机性是理论进化的信息基础,学科融合与思维、方法博弈是主要方式,融合博弈中的创新机会和外溢风险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主体。在大数据复杂演变趋势下,风险认知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风险管理成为其前沿领域和理论进化重要组成,机会与风险的研究不仅对全面认知大数据理论进化及其科学内涵具有特殊意义,也清晰了统计学未来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工智能21世纪的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理论 统计学 融合博弈 机会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的政府统计融入机制:从共治理念到集成模式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文红 陆思诚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0,共8页
近年来,中国政府统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断完善其制度框架和方法体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政府统计遵循从共治理念到集成模式的现代化逻辑,通过变革其制度方法与运作机制,逐步融入新时... 近年来,中国政府统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断完善其制度框架和方法体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政府统计遵循从共治理念到集成模式的现代化逻辑,通过变革其制度方法与运作机制,逐步融入新时代国家治理进程。运用规范分析及历史分析法,回顾政府统计历史沿革与融入现状,总结其融入国家治理的实践机制和建设途径,得出如下结论:国家治理的政府统计融入机制呈现统计共治、多元参与和数据集成的“三新”特征,存在标准适应性不足、方法兼容性缺失和制度灵活性较弱的问题。对此,政府统计可通过账户拓展、调查沟通与技术融通等举措,巩固适应性融入机制、完善反馈性融入机制并健全互动性融入机制,展现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明确其增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践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府统计 融入机制 共治理念 集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娟 王文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71,共5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地区积极响应,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我国沿线省份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内涵,文章从经济基础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稳定性、社会生活水平、资源环境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7个...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地区积极响应,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我国沿线省份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内涵,文章从经济基础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稳定性、社会生活水平、资源环境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7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对沿线省份进行纵向指标监测和横向时间截面监测与评价。同时,通过灰色GM预测模型对沿线省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利用3σ法则划分经济监测预警指数和区间,并分析“一带一路”国内沿线省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计监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覆盖度增加对辽宁地区气温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易雪 李得勤 +4 位作者 杨森 李涛 公颖 潘晓 崔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79,共17页
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简称FVC)是陆面参数中重要的参数之一,植被覆盖度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再分配进而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植被覆盖度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预估具有重要意义,... 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简称FVC)是陆面参数中重要的参数之一,植被覆盖度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再分配进而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植被覆盖度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预估具有重要意义,这对适应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01~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的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简称NDVI)数据制作植被覆盖度,在辽宁地区分别进行了WRF模式默认植被覆盖度和实际植被覆盖度的长时间(2001~2018年)模式模拟试验,结论如下:(1)辽宁地区因植被覆盖度增加全省年平均气温降低了0.48℃,其中夏季降温幅度最大,降温0.71℃,春、秋两季平均降温0.35℃和0.66℃,冬季降温幅度最小0.2℃。植被覆盖度增加对日最高、最低气温也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其中日最低气温对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响应大于最高气温,且植被覆盖度增加与气温降温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一致性。(2)2001~2018年年均和四季植被覆盖度的显著增加对年均和四季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均有降温趋势,尤其是对日最低气温降温作用更明显。(3)植被覆盖度增加导致气温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蒸散发的增加导致潜热通量增加,感热通量减少;而对于日最低气温降低,主要是由于植被覆盖度增加导致地表温度降低进而引起夜间向上长波辐射减少。总体而言,植被覆盖度增加越多降温效果越明显,进而减缓辽宁省气候变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气温 WRF 模式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资本、内生动力与老年数字鸿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韦艳 杨丽红 郭歆宇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3,共15页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以及数字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测度老年数字鸿沟水平并探索内在影响机制,对缓解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困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21~2022年在陕西、河南、山东和吉林四省的“...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以及数字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测度老年数字鸿沟水平并探索内在影响机制,对缓解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困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21~2022年在陕西、河南、山东和吉林四省的“健康老龄化与智慧养老”专项调查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老年人的接入沟、使用沟与知识沟进行测度,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养老资本对老年数字鸿沟的影响,并检验老年人数字学习内生动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超过四成受访老年人未使用智能手机,其中63.92%为农村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的使用沟得分均值(0.580)高于知识沟(0.407)。养老资本各维度指标对老年人的接入沟和使用沟均具有显著优化效果,而仅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知识沟的优化效果更显著,控制变量中的男性、低龄与城市地区的老年人数字鸿沟更小。内生动力在养老资本与老年数字鸿沟的关系间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在不同维度养老资本上的表现不一致,使用沟与社会资本间的中介效应比例最高(20.14%),知识沟与健康资本间的中介效应比例最高(43.76%)。由此,文章在老年人的数字接入与社会支持方面提出建议,应统筹碎片化的数字接入支持力量,丰富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建立年龄友好型社会,激发老年人数字学习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数字鸿沟 养老资本 内生动力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动态及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兴旺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0,共7页
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给金融科技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等与金融科技背景下的监管需求不匹配,因此需要对我国的金融科技监管进行革新。基于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大背景下,首先对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给金融科技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等与金融科技背景下的监管需求不匹配,因此需要对我国的金融科技监管进行革新。基于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大背景下,首先对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监管历程进行剖析,并对全球主要国家金融科技监管的新框架、新理念、新模式与新做法进行全面详细地阐释,最后借鉴全球金融科技监管的有益经验,从制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培养金融科技人才与打造金融基础设施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动态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艳 陈瑶瑶 王欣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76,共15页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大背景下催生的新兴产业,探究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各区域发展差异对于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从...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大背景下催生的新兴产业,探究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各区域发展差异对于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从创新、协调、共享、可持续和高效五个维度构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熵权法-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该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最后综合泰尔指数、Dagum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和核密度估计探究产业区域发展差异及动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发展维度上,创新与高效是支撑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在可持续、高效和协调维度均存在明显缺口。时序表现上: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2012年的0.347 7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0.474 8,但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区域差异上,东部地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和其他三个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十年间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超过50%,是产业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动态分布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均有缩减态势,东北地区内部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呈扩大态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接续政策、推动“数智”赋能产业升级、打造区域联动发展格局等政策建议,为推进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