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熔高熵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昊 于佳石 +2 位作者 贾志强 张龙 陈昊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9,共15页
综述难熔高熵合金目前的研究现状,阐述难熔高熵合金成分设计,归纳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对难熔高熵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另外描述不同制备方法下,难熔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讨论难熔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强化机制。对难... 综述难熔高熵合金目前的研究现状,阐述难熔高熵合金成分设计,归纳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对难熔高熵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另外描述不同制备方法下,难熔高熵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讨论难熔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强化机制。对难熔高熵合金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建议:通过不同相之间界面设计,多相协同增强难熔高熵合金;设计并优化难熔高熵合金成分,开发出室温易加工的难熔高熵合金;结合高通量计算方法,快速筛选出难熔高熵合金成分和微观结构;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对难熔高熵合金组织与结构进行调控;对难熔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进行构型化设计,均衡难熔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强塑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成分设计 制备方法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回收银铟合金废料中的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智锋 张伟哲 +3 位作者 王涵睿 廖磊 邹辉 董蔚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银铟合金废料的综合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电解法在实现分离的同时可得到高纯度的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银浓度、pH值对电解效率的影响,溶液和银粉中含铟量随电解时间的变化,以及电解废液中银的回收。获得的最佳电解工艺条... 银铟合金废料的综合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电解法在实现分离的同时可得到高纯度的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银浓度、pH值对电解效率的影响,溶液和银粉中含铟量随电解时间的变化,以及电解废液中银的回收。获得的最佳电解工艺条件为初始电解液初始Ag+浓度100g/L,电解液pH为1,初始温度25℃,电流密度350A/m^(2),电解周期控制在6天内,银回收率大于99%,得到的银粉符合IC-Ag99.99的要求。工艺操作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银铟合金废料中银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铟合金 废料 电解法 电解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TiC+TiB)/TC4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3
作者 吴昊 陈昊 于佳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5期65-71,共7页
鉴于钛基复合材料(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TMCs)的强度和塑性一直存在倒置关系,本文为了实现TMCs强度和塑性平衡,采用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s)+硼粉(boron,B)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Ti/(TiC+TiB)/TC4层状复合... 鉴于钛基复合材料(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TMCs)的强度和塑性一直存在倒置关系,本文为了实现TMCs强度和塑性平衡,采用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s)+硼粉(boron,B)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Ti/(TiC+TiB)/TC4层状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层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GOs、B与Ti反应形成了原位TiC与TiB,TiC和TiB沿层状分布从而形成了Ti/(TiC+TiB)/TC4层状复合材料。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TiC与TiB的体积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也逐渐增加。与0 s样品相比,60 s样品的强度(YS:703 MPa,UTS:770 MPa)和伸长率(δ:13%)同时提高,具有优异的强度-塑性协同作用。此外,基于显微组织和断裂形貌,讨论了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和断裂行为。本研究为制备具有强度-塑性协同作用的TMCs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层状结构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钇合金组织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昊 周龙海 +1 位作者 薛晶晶 赵涛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0,共5页
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制备Ag-9.89%Y二元合金棒,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研究分析合金的铸态组织特征。结果表明,Ag-Y合金中存在块状和方形环状的初生Ag51Y14化合物相,以初生Ag51Y14相为中心形成向四周发散呈鱼... 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制备Ag-9.89%Y二元合金棒,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研究分析合金的铸态组织特征。结果表明,Ag-Y合金中存在块状和方形环状的初生Ag51Y14化合物相,以初生Ag51Y14相为中心形成向四周发散呈鱼鳞状交替分布的共晶组织。初生Ag51Y14相中的钇含量高于共晶Ag51Y14相。初生Ag51Y14相边界局部直接生长出共晶组织,局部围绕银固溶体组织,环状初生Ag51Y14组织里侧和外侧组织结构相似。共晶组织片层细小,平行生长方向组织呈层片状,垂直生长方向组织呈点状,2种区域含有相同的银和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Ag51Y14化合物相 铸态组织 共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铜片置换法回收含银废液中银的工艺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学军 王涵睿 +4 位作者 史智锋 董蔚 孟志军 贺慧 蔡兴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7-789,共3页
近来,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回收技术应用于含银废液的净化,已经成为二次资源回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针对银电解精炼过程产生的含银废液,拟采用铜片置换技术,利用金属铜作为阳极基底,与废液中贵金属银离子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在不添... 近来,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回收技术应用于含银废液的净化,已经成为二次资源回收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针对银电解精炼过程产生的含银废液,拟采用铜片置换技术,利用金属铜作为阳极基底,与废液中贵金属银离子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在不添加其他化学试剂的情况下,使置换出的银粉从铜片剥落,实现银与其他杂质的分离,可应用于含银废液的净化。结果表明,溶液pH值的降低有利于置换反应的进行,延长反应时间可使得置换反应进行完全,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置换反应速率,采用该工艺,银的回收率可达99.7%,所置换出的银粉,纯度≥98.5%,可以实现废液中银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置换 含银废液 回收 硝酸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小口径TA2钛管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凯悦 姚修楠 +2 位作者 赵鸿磊 陈昊 谯小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02-104,108,共4页
采用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制备φ8 mm×1mm的小口径TA2管材,对比研究了两种加工工艺制备的TA2管材金相组织、室温拉伸性能、超声波探伤及其他工艺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冷轧加工率90%,冷轧退火间的加工率在38%~40%轧制的TA2管材较冷轧加工... 采用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制备φ8 mm×1mm的小口径TA2管材,对比研究了两种加工工艺制备的TA2管材金相组织、室温拉伸性能、超声波探伤及其他工艺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冷轧加工率90%,冷轧退火间的加工率在38%~40%轧制的TA2管材较冷轧加工率95%,冷轧退火间的加工率在45%~65%工艺轧制的TA2管材超声波探伤缺陷幅值波动更小,工艺性能更优,管材内外表面质量更好。因此,适当降低冷轧加工率,有利于得到性能优良的小口径TA2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管材 TA2纯钛 加工率 表面质量 工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和退火对爆炸焊接Ag/Ti复合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文杰 朱绍珍 +1 位作者 周龙海 王航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3,84,共6页
采用爆炸-轧制复合法制备了Ag/Ti复合板材,研究了轧制和退火对复合板材力学性能和结合界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焊接Ag/Ti复合材界面出现典型的周期性波状组织,波峰高约80μm,相邻波峰间距约为300μm。爆炸焊接复合板经轧制... 采用爆炸-轧制复合法制备了Ag/Ti复合板材,研究了轧制和退火对复合板材力学性能和结合界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焊接Ag/Ti复合材界面出现典型的周期性波状组织,波峰高约80μm,相邻波峰间距约为300μm。爆炸焊接复合板经轧制后,波状复合界面由于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转变为平直界面,且界面上形成不连续的AgTi扩散层。经后续的退火处理后,界面上形成厚度约为20μm的连续均匀的扩散层。轧制态的Ag/Ti复合板经退火处理后,板材的强度明显降低,但是其塑性却有明显的增加,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58 MPa、464 MPa和50.5%。断口分析表明,轧制态和退火态复合板材断口中均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但退火态复合板断口中韧窝尺寸更大更深,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i复合板 爆炸焊接 轧制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和退火对Au-20Sn合金箔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绍珍 陈昊 赵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4,共6页
采用热轧方法制备了Au-20Sn合金箔材,研究轧制和退火处理对合金箔材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Au-20Sn合金组织由枝晶状Au5Sn初生相及交替生长形成的片层状共晶组织组成。铸态合金经热轧后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粗大的片层状共晶... 采用热轧方法制备了Au-20Sn合金箔材,研究轧制和退火处理对合金箔材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Au-20Sn合金组织由枝晶状Au5Sn初生相及交替生长形成的片层状共晶组织组成。铸态合金经热轧后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粗大的片层状共晶组织转变为沿轧制方向拉长的两相组织。经退火处理,合金热轧组织逐渐转变为均匀的等轴状。随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的增加,合金硬度逐渐降低。经合适条件退火,能够提高箔材变形性能,避免冲压焊片过程中产生边部的裂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Au-Sn合金 热轧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AISI 308L不锈钢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邢健 李红宇 +1 位作者 陈昊 薛晶晶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1-673,共3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采用热轧(冷轧)工艺制备的AISI 308L不锈钢棒材及敏化态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加工态、敏化态试样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了冷轧、热轧... 利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采用热轧(冷轧)工艺制备的AISI 308L不锈钢棒材及敏化态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加工态、敏化态试样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了冷轧、热轧工艺对AISI 308L不锈钢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得AISI308L不锈钢棒材的晶粒度具有明显差异,加工硬化是其主要强化方式;热轧AISI 308L不锈钢棒材的组织较为粗大,加工态及敏化态试样在晶界处析出的碳化物均较少。热轧AISI 308L不锈钢棒材及其敏化态试样的自腐蚀电位均高于冷轧棒材的,表现出更为优异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 308L棒材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AuAgCu35-5合金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晔 张君彦 +2 位作者 沈大吉 马晓东 周龙海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3-106,共4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冷加工成型技术制备AuAgCu35-5合金片材,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uAgCu35-5合金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uAgCu35-5合金片材在经350℃/1 h热处理时硬度达到最大,400℃/1 h合金的硬度比对应不同加工率下的硬态试...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冷加工成型技术制备AuAgCu35-5合金片材,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uAgCu35-5合金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uAgCu35-5合金片材在经350℃/1 h热处理时硬度达到最大,400℃/1 h合金的硬度比对应不同加工率下的硬态试样的平均低6.2%,平均硬度为201.9 HV;室温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表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00℃/1 h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较高;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拉伸断口表现出明显的塑性断裂的特点,350℃/1 h的断口有韧性和脆性混合断裂的特征,400℃/1 h的断口韧窝较浅且较为均匀,韧窝呈圆形或椭圆形,断口相对于300℃/1 h和350℃/1 h的较为平整,塑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铜合金 热处理 硬度 应力-应变曲线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镁合金内氧化组织及断裂特征
11
作者 周龙海 郑学军 +1 位作者 陈昊 赵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4,共6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Ag-0.2Mg合金,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合金内氧化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合金拉伸断裂特征。结果表明,在小于550℃处理后,组织为细小等轴晶粒;大于650℃处理时,表面存在细晶区,...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Ag-0.2Mg合金,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合金内氧化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合金拉伸断裂特征。结果表明,在小于550℃处理后,组织为细小等轴晶粒;大于650℃处理时,表面存在细晶区,内部晶粒逐渐长大,氧化界面向中心移动。内氧化温度升高,硬度逐渐降低,强度增加,延伸率降低。650℃和750℃内氧化后,细晶区断口平滑,内氧化组织为沿晶断裂,未氧化组织为准解理断裂;750℃内氧化后断裂末端区出现微孔聚合型断裂;850℃时断口为小平面状沿晶断裂,不同晶粒及不同晶面的微观断裂特征不一致。同一晶粒两个晶面的微观韧窝中有MgO团簇,形状主要为方形,两个晶面的Mg原子、MgO团簇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镁合金 显微组织 维氏硬度 沿晶断裂 准解理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速Ag-5Sc合金的凝固组织
12
作者 周龙海 陈昊 +1 位作者 朱绍珍 邢健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4,69,共5页
采用感应熔炼钢模凝固、慢速平衡凝固、液态快速凝固制备Ag-5Sc二元合金。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EMPA)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合金在不同冷速条件下的组织结构、钪的分布和形成的化合物相。结果表明,钢模凝固... 采用感应熔炼钢模凝固、慢速平衡凝固、液态快速凝固制备Ag-5Sc二元合金。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EMPA)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合金在不同冷速条件下的组织结构、钪的分布和形成的化合物相。结果表明,钢模凝固形成环状Ag4Sc相与共晶组织交替的环形层状组织结构,其它组织为致密细小的共晶组织。慢冷凝固是粗大的胞状共晶组织,胞状间存在块状Ag4Sc相。液态快冷凝固为呈细小蜂窝状结构,组织为等轴晶粒。钢模凝固环形和慢冷凝固块状Ag4Sc相中钪元素分布密度比共晶中的Ag4Sc相高,液态快冷合金中钪元素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5Sc合金 Ag4Sc相 不同冷速 共晶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CuPtAgZn合金丝材组织和性能研究
13
作者 赵涛 周龙海 +5 位作者 余建军 孟志军 王航 陈昊 韩吉庆 王爱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49-151,155,共4页
采用真空熔炼、冷拉拔制备AuCuPtAgZn合金丝材,研究合金经不同变形量冷加工和400~800℃温度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随着冷加工率增加,晶粒逐渐被拉长,破碎成絮状进而形成纤维带状。在680℃热处理时,组织发生局部回复再结晶... 采用真空熔炼、冷拉拔制备AuCuPtAgZn合金丝材,研究合金经不同变形量冷加工和400~800℃温度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随着冷加工率增加,晶粒逐渐被拉长,破碎成絮状进而形成纤维带状。在680℃热处理时,组织发生局部回复再结晶;温度大于700℃后,组织发生再结晶,晶粒逐渐发生长大。当变形量逐渐增加时,合金硬度呈阶梯式增大,在80%变形量时到最高值。冷加工合金的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增大而逐渐降低,在500~800℃时,硬度先快速降低,后缓慢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PtAgZn合金 冷加工率 显微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25Ir合金丝的断裂失效研究
14
作者 韩军 马晓东 +2 位作者 王磊 余建军 宜楠 《贵金属》 2025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冷拔成型的Pt-25Ir合金丝进行90°弯折以模拟后续生产的加工过程,探究Pt-25Ir合金丝在加工中性能降低甚至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Pt-25Ir合金丝的内部孔洞是导致其在弯折过程中加工性能降低的关键原因,其形成与大加... 本研究通过对冷拔成型的Pt-25Ir合金丝进行90°弯折以模拟后续生产的加工过程,探究Pt-25Ir合金丝在加工中性能降低甚至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Pt-25Ir合金丝的内部孔洞是导致其在弯折过程中加工性能降低的关键原因,其形成与大加工率下的拉拔过程所产生的裂纹源有关。即在进一步拉拔或其他变形加工时,裂纹源将逐渐演变为断续状的孔洞缺陷。通过降低Pt-25Ir合金丝在固定模拉拔过程中的加工率能够有效的减少“裂纹源”,以避免Pt-25Ir合金丝在进行90°弯曲时发生强度降低以及断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25Ir丝 断口形貌 冷拔成型 孔洞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